沁园春.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沁园春.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沁园春.教学设计.docx_第3页
沁园春.教学设计.docx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现代教育网 全国最大教师交流平台沁园春雪优秀教学设计 槐荫学校 刘晓琴 【教学目标】 1.朗读这首词,感悟诗歌内容和意境。 2.了解写景、议论、抒情的表达方式。 3. 体会诗人宽广的胸怀,坚定的信心和为中华民族建功立业的伟大抱负。 【教学重难点】 1.体会词作语言的准确性、形象性,深刻性及描写、议论、抒情相 结合的写法; 2.理解本词主题及作者的思想情感。 【教学手段】 多媒体。 【教学课时】 第一课时:作者、背景、上阕; 【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毛泽东的书法作品,制作相关课件。 2.学生:熟读本词,扫清字词障碍,搜索有关简介毛泽东生平的资料。【教学步骤】一、引入 从歌曲东方红导入二、新课1.毛泽东生平:(学生介绍,老师概括。)(展示其书法作品。)2.本词写作背景:1936年2月,抗战爆发前,在陕北的清涧县,毛泽东登上海拔千米,冰雪皑皑的塬上,面对祖国北方壮丽雪景,心潮澎湃,过后便写下了这首词。3.教师范读:让学生边听边想象本词所描绘的景象,初步领会本词所表达的情感。4.学生齐读,教师对学生朗读过程中的缺点予以更正。5.你从毛主席的诗词中体会到了哪些美?6.分析: (1).这首词分为上下两阕,你能否概括上下两阕的主要内容?明确:上阙总写北国雪景,“千里”“万里”是互文,千万里冰封,千万里雪飘,写也视野的辽阔。“封”写地面,凝然安静;“飘”写天空,雪姿轻盈。一静一动,动静结合,相映成趣。下阙议论历史人物。分三层。前两句为第一层,过渡;中间七句为第二层,评古;后三句为第三层,论今。 (2)词的上阕是如何描写北方的壮丽的雪景的?抒发词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明确:前三句总写雪景,把读者带入一个冰天雪地,广袤无垠的银色世界里。创造了一个广阔博大的意境,体现了诗人北国赏雪的豪迈情怀 (3)作者望见了哪些景观?作者为何选取这些景观?明确:“长城”、“黄河”、山脉、高原等景观,尤其是“长城”“黄河”是中华民族的象征,最能反映北国风貌,而且与“千里”“万里”相照应,续写地域的辽阔,显示诗人博大的胸怀,雄伟的气魄。(4)试用散文化的语言描述上阕最后三句诗的意境。你看,红日冉冉升起,放射出万道霞光,染红了天边的白云,映红了高原上皑皑白雪。云海茫茫,雪山巍巍,苍松翠柏,郁郁青青。红日白雪交相辉映,祖国就像一位红装素裹的少女,格外妖艳多姿! (5)末尾三句写的是实景还是虚景?从哪个词可以看出?这三句写出了怎样的意境?明确:“须”是“等到”的意思。表明雪后初晴之景,出自作者的想象。写出了雪后景象的清朗、娇艳、多姿多彩。 (6) 作者把空间写得如此广阔,表现他怎样的胸怀?又把景色写得如此壮丽,表现了他怎样的感情?明确:作者如同顶天立地的巨人,他的胸怀博大宽广,他的气魄雄伟旷达。作者的感情充满喜悦,豪迈奋发,充满对祖国山河的热爱。 【板书设计】概写:动静结合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