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家朋赏花,走“家荆古道”安徽绩溪家朋第五届油菜花节即将召开1平静的生活清明家朋自驾游2皖南走古道赏菜花访古迹2桃花源里今犹在家朋乡和阳平坑3家朋游摄记5绩溪家朋心得报告6春天里追花的日子7景点路线8荆坎古道8仙人庵峡谷景区9家朋特产9家朋游线路简介(仅供参考)12安徽绩溪家朋第五届油菜花节即将召开春暖花开,清明前的家朋乍暖还寒已有丝丝嫩绿上枝头,而油菜花也稍稍抽杆迫不及待想要开出来迎接春天的到来了。昨个一场大雨将花儿们的热情又无情的给扼杀。今年家朋的第五届油菜花节暂定三月28日,届时欢迎各位友友们来家朋,欢迎大家光临我家的客栈。介于许多友友们或打电话或QQ询问油菜花开的花期和关于现在油菜花开的情况,前几天特意去梅干岭拍了一些油菜花的片片,供即将来家朋或打算来家朋的朋友们在制定行程日期时用。提供:酒店、宾馆预定!住宿、餐饮、向导、旅游咨询服务!电话手机小姐.QQ:401077035/517451766阳春三月,安徽绩溪家朋乡,迄今鲜有人知道,很少有人去发现。层层梯田间,花团锦簇,十八弯的山路旁,一座“藏起来的花海梯田”,一个永恒的传说。阳春三月,漫山遍野盛开的油菜花和山上的野花争相斗妍,与徽派民居交相辉映,构成了一道靓丽的风景线,美得更质朴,美得更秀气,美得让人窒息。让我们逃离都市,去漫步春天!平静的生活清明家朋自驾游Posted by tour on 五月 27th, 2011 |自从报名参加学习班之后,似乎总是无限压力。出门吧,想着即将要到来的考试,心不安;不出门吧,想着周围朋友都可以自由自在,心如猫抓。终于,还是禁不住春色诱惑,二电话过来询问是否愿意去家朋的时候,满口答应,正好由机会带着小吉出门,即便才跑九百来公里,没过磨合期也顾不得了,因为那心,都长满青草。出发的时候是下班之后的光景,没上过高速,全凭借他们带路。结果二说,又走错了,这回又绕路了,原本可以走宣城,没想到又打芜湖走。 加之我的车尽量保持在100以下的速度,这路真不是一般地长。路过黄山的时候,空气里弥漫着薄薄的雾气,一轮明月挂在天空中,竟然觉得有点恍惚,这光景颇有些非人间的样子。对面汽车的灯光更是将黑暗分割开去,仿佛天门开了条缝,顺着雾气中的光芒就可以奔月一般。 皖南走古道赏菜花访古迹Posted by tour on 五月 27th, 2011 纵横山水自逍遥赏花访古今一笑总是会有这样的念头,在一个晴朗的日子里,背着行囊,带着一种流浪的情结,去肆意地漫游,在陌生的风景中体验行者的滋味。是桐乡的一笑和海盐的点水组织了此次皖南行,让我顺从于自然的邀约,寻找春的味道。3月25日晚8时一刻,早早聚集在杭州湾大酒店的海盐群友集体出发,上杭浦高速,转入杭徽高速,过安徽界在龙岗出口下,途经一段正在修路的县道,路上碎石子凌乱,路面坑洼不平。一路在茫茫夜色中前行。桐乡群雄早海盐一小时出发打前站,多次在三岔口分辨去向,摸到绩溪家朋坎头村已是次日凌晨2点许。选定了许家朋烈士纪念馆前的水泥地,安营扎寨。翌日,清晨,六时许,陆陆续续有同伴醒来,拔营,早餐,稍事休息,三三俩俩,穿行于古老的小村落,走走建于明代的水街。水街,转过一条小巷,民居,依山傍水而筑,座落两岸,形成水街。左右共长约1300米,青石铺路,曲径通幽,马头墙,层层叠叠,飞檐翘角,纵横交错。涧溪由南向北穿村而过。据说,这个村落所建年代早于歙县,可惜在九十年代被一场山洪冲走了大部分建筑,只留下一个听泉楼,两座牌坊,胡氏宗祠,几座古桥,依稀可见当年的繁盛。据说,原来,这里的民居多明清建筑,斗拱飞檐,粉墙黛瓦,磷次栉比。现在,只有窄窄的河道中的水又清又浅又静。偶有妇人,蹲在溪边浣衣洗菜,守着平静的心过着平静的生活。中午,餐后,12点一刻,整装出发,徒步原生态的家朋到荆州的家荆古道。古老的驿道已经有些荒废,弯弯的溪流,时隐时现。残冬未尽,春意尚浅,一阵山风,给人春暖乍寒的感觉。走在山间,远山蜿蜒起伏,挟风持云,线条简单而不失幽雅。20分钟后,路过第一个村落,岩下村。古朴,安静。继续一路前行,路渐行渐深,初始山脚下的平坦,已被陡峭的阶梯和坡路所代替,慢慢地,呼吸不再平稳,疲累懈怠的情绪隐隐滋生。只是,这样的情绪,慢慢地被古道上饶有野趣的景象所安抚:风,吹响一片茂密的丛林;耳边,不时响起小鸟清脆的鸣声;转角处,忽现一片绕着清泉的石滩,淙淙碎碎;山崖上,不知名的野花一丛丛地怒放时有岔路迷惑,但有个“好向导”,一路延着“家荆路”的电线杆走,准没错。最难走的是废水晶矿的一段路,古道破败,湮没在野草丛中,只有溯着溪石,攀爬,再攀爬。走过这段,再向上,山势稍陡,灌木藤萝蔓生,路越加狭窄,大伙儿坚持到荆坎岭垭口,休整,拍照,你吃我的,我吃你的,不亦乐乎小憩片刻,下山的古道就比较清晰了。我很喜欢这样的古道,踩着历史,总能听见先人们的一些心声。从家朋坎家村到荆州,全程约十公里,海拔高达1千多米。一路欢奔下了山,到了荆州这边,眼前能看见的山,和家朋不一样,漫山遍野都是核桃树。家荆古道整个穿越有4个多小时,有点疲惫。走进上胡家村,看见村里有很多石头垒砌的房子。古朴,沉静。第一天,路途中,走过了很多风景,感受了几多风情,享受了许多美食。半路上,遇到了来自各地的行者,背着包,一脸灿烂。入夜,酒足饭饱,篝火晚会,放烟花,喝着红茶,回忆当天穿越的经历也是种享受。27日,一早,8点多,一小伙去探访龙川胡锦涛家乡,大部队继续行走,先沿着公路,走白石源水库,翻荆遥岭到浙江逍遥乡,徒步3个多小时,穿行于松林间,踏,脚下沙沙的松叶;看,阳光下,小溪泛着银白波光;听,一路欢声笑语,一路音乐相陪。这是一条没有石阶的山间小道,登到逍遥岭最高处,途中小憩,高山,流水,古道,迎接我们这群来自他乡的“驴”。然后一直走,转到徽杭古道的黄茅培,从黄毛培反走徽杭古道。途中,听同伴说,我们所穿越的这一段是徽杭古道的精华所在。起先,道路平缓,一路青松翠竹,溪流飞瀑,听清风吹过竹林,偶然的景象不期地跃入视线中,收获的尽是惊喜。直至盘山石阶小道,沿途风景绝佳,异石嶙峋,树木苍翠,古道蜿蜒。领略古道的风韵,最后来到“江南第一关”,它是徽杭古道重要关隘,关门由四根大厂条横架天然岩石构成。门楣西刻“江南第一关”,东刻“徽杭锁钥”。大伙合影后,下山,一伙人在看门老大爷的注目下,大摇大摆走出来,到达鱼龙川。短短两天时间,经历了身体的疲累,反而有着意外的轻松,沿途景色的收获,志同道合的闲聊,心里满载着喜悦。3时许,搭乘车子回家,就要回到我们的小城,在喧嚣的市井开始日常的生活。人生不能没有旅途,但也不能总是人在旅途。一路上,春天里层层梯田开满油菜花。晚8时半到海盐,聚餐,各回各家。谨以这些点点滴滴的文字和一帧帧图片来记录我们的行程。祈望,在某个在年华老去的岁月里,在一个回首往事的日子里,忽然遇上这些文字,让我涌起昔日重来的情愫,回到往日旅途难忘时光,让我想起历历往事,漫漫旅程。或许会让自己有一些怀旧的感动。后记:此次驴行,喜事连连。一是欣喜,是性价比超高的驴行,每人3百元的费用,享受到了两条经典古道,一场烟火晚会,一个生日派对,三顿美餐,还有西瓜、哈密瓜、小番茄、鸭爪等丰富零食,一个字,值。二是惊喜,二毛的女儿三毛,小小年纪坚持跟着大部队,走完全程,第一天一直冲在前头,真是驴窝后继有人,自古英雄出少年。三是窃喜。想不到,这次顺带走了徽杭古道,而且不出门票,从从容容走了最精华的路段。在守门老大爷的眼皮子底下大摇大摆地走了出来。据逍遥说,我们既不是正穿,也不是反穿,来了个斜穿,犹如空降兵,打了个门卫措手不及。大家走出来时都沾沾自喜。四是同喜。这次驴行,又与逍遥、纵横、一笑、不下雨、高兴、汤姆、逸葩、相约等新老朋友相聚,相谈,甚欢。桃花源里今犹在家朋乡和阳平坑Posted by tour on 五月 23rd, 2011 | 春暖花开季,旅游正当时。近几年来,绩溪县坎头古镇的油菜花节,招徕了不少外地游客来此游览观光,他们尽情地品味油菜花香,静静地聆听听泉楼下的溪水潺潺,深情瞻仰英雄许家朋纪念碑。在这游兴未尽之际,“桃花源里人家”就是最好的去处。平坑属于家朋乡和阳行政村,是绩溪县东北最边远的小山村,与浙江省的临安接壤,位于水阳江源戈溪河发源地太子西麓。从坎头驱车出发,大约十余里,就到和阳,下车后,缘溪水上行约二、三里的路程,经过一石桥后,渐闻水声潺潺,沿着田埂寻声折弯而入,一瀑布便突兀在眼前,溪水从30米高的悬崖上飞泻而下,大有李白“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之势。瀑布下面是一深潭,称为千井潭。夏日炎炎,附近村庄的顽童经常来此地游泳、嬉戏,增添了欢快的气氛。瀑布的上游,有一座建于70年代初的水库险峰水库,这座水库灌溉了这里的百余亩良田,并发展了小水电站,为当地经济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具有一定的经济价值。从千井潭折返而出,又沿着小路上行,山路转陡,攀上产岭,溪水和山路被眼前高峻的山崖所阻。走到近前,原来是左右两座石崖峥嵘突兀而出,形成一道石门,左边的石崖向右倾斜,右边的石崖顺势后仰,可谓俯仰生姿,各具情态。溪水从石门中流出,经过一石桥后,道路伴左边石崖而行,路随山势。穿过这道石门后,走过五六十米的开阔地,又耸出第二道石门。两边壁立的石崖间距只有数米,顶高十余米,好像造物天成的一道城门洞。与前一道石门造势不同,左边的石崖向右倾斜耸出,而右边的石崖却向中央紧靠,几乎要在上空完成对接,只出现一线蓝天。进入门洞,巷道狭长,巷洞内光线昏暗,凉风习习,溪水弯弯。道路紧傍溪水在石壁下凿砌而成,越过一座小石桥,跨国几级水踏步,曲径通幽处,如入神秘之境。穿行约十余米后,却是山穷水尽,疑是无路可走,因为山势依然陡峻,走到近前折向右行,两边石崖又耸起一道石门。与前两道石门相形,这道石门的山崖较低,左边的石崖依然向右突兀,且崖下有一数米深的洞,渐入渐小,洞内昏暗,看不清事物。右边的石崖向左迎合,几乎合拢。据老辈人说,这道石门,原是一个整体,是人工开凿而成的。关于这道石门的开凿,至今还流传着一种神秘的说法。据说,人们每天收工,第二天再来时,头一天被凿的地方又重新愈合,日复一日,竟然没有成效,这伤透了人们的脑筋,于是村中人请来风水先生,寻求破解之法。这位风水先生在观看脉相后说,这是狮虎锁关,得杀狗滴血在其上面祭祀,方可破解。村中人大喜,照此行事,果不其然,开凿之处,不再合拢,终于有了这道石门。走完这百余米峰回路转的三道石门,进入一片平缓的谷地,于是就来到了平坑村。正是“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先前,村口外得那座水碓,不时地发出吱吱呀呀的声音,似乎在诉说着什么。由于现代化的冲击,今以搁置多年,静静地躺在那里,它已是寿终正寝。溪涧穿村流过,庙桥就架在村口(因原先这里有座小庙而故名),村中一排排粉墙黛瓦的民居,炊烟袅袅,鸡鸣犬吠,冬日里,老人们坐在晒坦上悠闲自得地享受着阳光,小孩们跑来跑去捉迷藏嬉戏,怡然自乐,却是一副“小桥流水人家的图景再现。这里有独特的地理环境,有着天然的石屋群,特别是距离村庄附近的那座石屋,宽约2米,高约3米,纵深20余米,洞内怪石嶙峋,渐入渐小渐暗,石屋内可容纳约百余人。洞口有悬泉从上而下,淅淅沥沥,虽看不见源流,却是终年不干涸,可谓“洞天福地。正因为这里有着天然的几道石门和石屋群,自古成为战乱中的桃源。清朝同治年间,太平天国农民运动失败,太平军残部撤到绩宁边境,成为流寇,窜入山村骚扰当地百姓,附近村民纷纷躲进山中的石屋,自发组成乡勇,凭借石门天险,扎卡防守。石门山顶上堆积滚木、石块、装备土炮、鸟铳以防太平军流寇侵袭,这在当地俗称“躲长毛反”,至今仍有多处石卡遗迹尚存,有人还拾得铜壶等什物。后来,太平军流寇见这里山深林密,不敢贸然深入,得以保一方平安。这里有上千亩山场,有着丰富的林木资源,高山上满是松树、杉树,四周平缓的山麓和坡地上,遍植竹林和山核桃树,树木葱笼,竹园滴翠,环境幽静,空气清新,没有都市的喧哗和污染,是一个理想的原生态旅游地。随着山核桃市场价格的飙升,家家户户又广种山核桃树,山核桃林得到进一步发展。成为当地的主要经济来源。秋天是一个收获的季节,满树的金黄,殷实的硕果,一竹竿下去,满地皆是。这就是真正的“摇钱树”。打山核桃的“扑噗”声此起彼伏,人们欢声笑语,脸上挂满了丰收的喜悦。由于市场经济的冲击,村中的年轻人纷纷外出打工,阳金山一带数百亩的田地基本上被荒置,这是一种资源浪费,令人疾首。而今,随着“村村通”惠民政策的推行,山外的马路已延伸至此,为这里被搁置的田地山场的开发利用奠定了一定的基础。“陶令不知何处去,桃花源里可耕田”,生活在喧闹的都市中日久的你,何不乘假日来此小憩一阵子,使自己的身心放松,宁静而致远。家朋游摄记Posted by tour on 五月 23rd, 2011 认识家朋是去年夏天的事,和三、五色友乘着暑期的最后几天时间,自驾从安吉进入宁国,沿浙皖交接处的山道漫无目的地走去,无意中初识家朋,当时大家就觉着这是一个好地方。家朋在群峰环峙之中,车行山道,峰回路转,每遇开阔处,必有村落。村舍粉墙黛瓦,竹木掩映,磷次栉比。村落周围梯田层叠,稻菽满坡。家朋乡属安徽省绩溪县,距县城42公里,地处两省(皖浙)三县市(绩溪县、宁国市、临安市)交汇处,有68个自然村,总人口1.2万人,是国际共产主义战士、抗美援朝一级战斗英雄许家朋烈士的故乡。这次利用周末去家朋,是为了那一片梯田。早晨七点,我们两车9人从老和山下出发,上杭徽高速,到龙岗下高速,转入浙西大峡谷,跨崇山穿峻岭,一路上端的是峰峦峭拔,谷壑幽深,飞瀑流泉,怪石林立。车行期间,虽说是美不胜收,却也是险象环生,作为驾手的我不敢有丝毫的懈怠。一路上,大家禁不住美景吸引,走走停停,停停走走,午餐后我们终于到达了许家朋烈士墓前的那片梯田。梯田已灌水开耕,有的已插上秧苗或正在插秧。这片梯田与著名的龙脊梯田相比,其规模没那么磅礴壮观,气势恢弘,但也是层叠错落,线条柔畅。这里的田块大不足亩,小的仅可放一书桌,这也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勤劳与智慧,体现出他们在顺应自然和建设家园中的意志和力量。我们居高临下拍摄,前景是梯田和其中正在以原始方式耕作的村民,中景是炊烟枭枭、鸡犬之声可闻的村落,背景是蓝天白云下绵延的大山。这场景活脱脱一幅农耕时代田园劳作图。我中华民族几千年来都是以这样的生产方式获取生活资料,自给自足,原始中透着几分纯朴,辛劳中含有几多闲适。那时人们的生活心态是知足常乐,对大自然没有过度拮取的贪婪之心。在与村民的交谈中得知,其实这里人们的生活方式也在起着很大的变化,人们已不再满足于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多数家庭都以外出打工和经商为主要生活来源,在家种田务农的多数是中老年人。在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刷之下,人们的价值观已发生根本性的变化,不再有人甘愿守着昔日的家园而不被灯红酒绿的繁华世界所吸引。离开那片梯田我们来到家朋村,这是乡政府所在地,原名坎头村,其村落是安徽省政府1989年批准的第一批“历史文化保护区”之一。一条溪流穿村而过,民居依溪而建,溪两岸马头墙层层叠叠,翘角飞檐鳞次节比,水街巷道青石铺路,两岸拱石古桥勾通。溪边有亭,飞檐翘角翼然临于溪上,闲暇时坐在亭中临溪的美人靠上,听那溪水潺潺,任山风轻拂面额,任思绪信马纵缰。晚宿家朋仙人谷大酒店,还算卫生清洁,看完各自拍的照片后大家安睡,一宿无话。第二天醒来,淅淅沥沥下着雨,大家一商量,说还是去拍那片梯田吧。就这样,吃过早饭我们又来到那片梯田对面的山坡上。雨还在下着,空气中湿度很大,远处的山隐没在阴霾之中,近处的山村也在云雾中时隐时现,面前的梯田多数已插上秧苗,因为是刚种,显得十分稀疏,水光潋滟。这场景正应了摄影人的一句行话:“看着好看,拍好照片很难”。因为湿度大,空气透视性差,照片容易发灰,而天空又会一片死白。所以大家并不留恋,便顺道往村里走。不想穿过村子,面前又是一片梯田,田间有人在插秧,有人在耕田,一派繁忙景象。不一会我身边的几位色友都已不见了,抬眼望去,他们都已进入各自拍摄位置,真是“静如处子,动如脱兔”。不过我并不焦急,我不在乎是否能拍到好片,我只在乎享受拍摄过程中的乐趣。冒雨走在泥泞的田埂上,我没有撑伞,也不想撑伞,凉凉的雨丝扫过面颊,自由自在地呼吸着清新潮润的空气,真有一种回归自然的快意。我们在细雨中留恋忘返,又消磨了两个多小时时间。得回去了, 明天又要上班,要为一家之生计奔波劳碌。所以,人总是那样的不自由,总有一根无形的线把你栓住,在这个世界上你不可能走得太远。绩溪家朋心得报告Posted by tour on 五月 23rd, 2011 家朋,古地名叫做坎头,位于安徽省宣城市绩溪县家朋乡,地理地址正好处于浙徽交界一带,从许村那边过来大约要两个半小时的车程,这个静静的隐藏在山中的村落,沿袭着徽州喜欢沿河而居的习性,将房子建造在了溪流两边,从网络上所了解的数据来看,这是个并不富裕的村庄,村民年收入平均不达一千元,在这个村庄很少看见年轻人,除了游客之外,本地人几乎都是老人居多,也许是这里的经济资源较为缺乏,所以这里的年轻人都去了城市工作。这里的水质清澈透明,居民仍然承袭着古老的生活方式,在河里洗衣洗菜,民户内电器稀少,似乎时间在这里,停了下来家朋这个地名之所以会改名,是为了纪念一位抗美援朝的国家英雄许家朋而改的,细心的人也许会发现,怎么又是姓许?是的,这里大多数的居民也是姓许,也是许家的后代,这边也有一座许姓宗祠,就隐藏在节妇坊的门后,有一度成为当地的小学,但又改回来作为宗祠了.关于这个节妇坊的由来,因为没有导游或立牌的介绍,因此没有去考究它,但是在网络上查询的结果,据说这个牌坊也是表彰许姓后裔许儒的妻子章氏,但是故事内容怎样,网络上可以找到的数据很有限,加上谷歌大神刚好就在撰文的时候被封掉了,因此找不到太多有价值的信息,墙外的朋友们?有没有兴趣了解一下这个节妇坊的由来,帮忙找找然后告诉我吧.除了节妇坊外,这里有座明代遗迹听泉楼,相传这座楼在这里已经有五百年的岁月了,楼底下成了五金店,楼上也不知道能否上去观景,只有路过留下照片一张.沿着村庄沿河的小道走,可以看见路边三三两两个老人或坐在桥上,或在路边板凳上聚集聊天,这里的生活是悠闲的,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也没有什么商业化的色彩,在这边,最突兀的,可能就是游客了.这里的村落建筑其实可以看出比较没有严谨的按照徽派建筑的要求去建筑,建筑较为多元化,这个村落的发迹多在明代之后,一直到现在都有房子陆续的在翻新重建,新旧交迭也别有一番景致。这里的画面,感觉上有点像九份的恋恋山城那样,但是少了那么点现代化跟铜臭味,感觉这里的人就像溪水一样清澈,乐天知命,比起我们这些汲汲营营的在尘世中打滚,他们更像是身在天堂,衣食无忧,清心寡欲那样,境界之高已非我等可以相之比拟。这个村庄在国共时期也许也曾经有过挣扎与斗争,部分的民居墙上仍留有当时反动标语的痕迹,为这块地方,留下了一段岁月的痕迹。这个恬静的世外桃源,在过去也许也曾经经历过山洪水患,桥上安放了两座镇河石狮就可以知道当地的居民安放石兽镇河求平安的心愿(我好想把这狮子取名为草泥老狮,用以纪念我最爱的知识库谷歌大神)沿着溪边小径来到了村落后山,就是我们此行的目的地,梯形的油菜花田,这里的油菜花正绽放着美丽的黄色花海,景色上颇有山清水秀,鸟语花香的意境,也许在这里长大的孩子,在这个村庄只看到古老与贫穷,却没有意识到它的美,是很有经济价值的,也许有那么一天,这里离去的孩子们都会回来,为他们出生长大的这一方水土,贡献更多的心力。春天里追花的日子阿碎碎(徐汇区)春天到了,一直说要去婺源看油菜花,在古老的村落里放慢脚步。正巧,摄影俱乐部组织了油菜花外拍。一拍即合之后,毫无悬念的把目的地改成了绩溪家朋胡适先生的故乡。这印象中的村落,应该是河水里倒映着徽派建筑典型的马头墙标志,略有些青灰色的墙身,和黑色的瓦,屋顶有刻着各式团的飞檐翘角。远处,层层叠翠的山林,有淙淙溪水穿过农田。我们追花的行程,始于我出发前一晚的重感冒。在纠结了许久“去还是不去”之后,我在包里又带上了冲锋衣和抓绒,决定还是按原计划出发,只希望能给自己的心放一个假期。结果,我是略微高估了自己的健康状况。首先没想到的是大巴居然单程开了六个半小时,接着就是感冒症状持续加重,整个人昏睡在罗嗦身上,迷糊之间我知道自己发烧了。当大巴拐进318公路,罗嗦把我推醒,我们的面前终于出现了这曾经幻想太久的画面。话说这条公路沿着大山盘旋,离我们的目的地坎头村约莫有11公里。直到开过那些开得正好的油菜花田,我才相信这一路的病痛和颠簸真不是在白白折腾。坎头村,古名“云川”、“涧洲”,是个安徽摄影家协会公认的摄影创作基地。我们住的云川农家乐,就是当地的摄影者之家。因此在这里,风景都是不需要可以去寻找的。即便是天气不好,移步之间还是会出现一幅幅新鲜的画卷,而这些,都是活泼泼可以被镜头所记录。安排好住宿,匆忙吃过午饭后,天空开始一阵狂风骤雨,但秉承不能辜负大老远赶来的追花热情,还是吃了药,穿好雨衣雨裤,包扎好镜头上山去了。雨后的空气相当湿润,光线却一般,没关系,把ISO调整到高位倒也轻松。村里有向导带路,进到村子里,依旧有些小雨,沿着千米水街往上走,这被雨打湿了的石板路反射着柔和的光线,天光之下的黛瓦粉墙就更显生动;再在不经意间穿过一片开得正好的花田,金黄色的热烈恰到好处的调亮了天空的阴霾,就像一幅被晕开的水墨画又泼上了几笔油彩,浓艳、立体。不知不觉已经到了半山,远山尽处,云雾缭绕,一块块油菜花田沿着山路呈梯田状分布,由于花期的先后,她们错落有致的盛开着,浓一些是金黄,淡一点则是鹅黄,再不然就还是片翠绿,仔细看顶上尽是些小的花骨朵儿。村庄里头那些高大的马头墙在雨水的滋润下更显油润,中和掉一部分因油菜花过于浓烈而造成的视觉落差。烟雨之间,那种恍惚从宋词中飘散出来的清丽婉转,恰好地表达出徽州村落的臆想。徒步路线中,翻过山头就可以看见一个水库。同行的女孩子们赤着脚沿堤坝一排坐好,身后是层层累累的花海。挥挥手,微微笑,一张青春的印记就这样被定格下来。而罗嗦和我,徒步之余还心心念念想要去拍火车。和农家乐老板商量,一口价把我们带到了离坎头七八十公里的火车栈道边。这条铁路是我们在来的路上看到的,铁轨原本是在村子后头的山上,蜿蜒到这一段便靠近了公路旁。铁轨两边簇拥着大片的油菜花田,不远处是青褐色的山。当时我们就想,如果能有一辆蒸汽货车开过,那该是多么美妙的场景。然而,现在想起来我们的举动还是有些小疯狂。重感冒,又没有火车时刻表,我们只能蹲点,罗嗦给我戴好帽子,顺便看看我们的运气是否够好能够遇见一辆或者几辆路过的火车。果真!远远的,似乎听到了关卡那边摇曳其清脆而有节奏的铃声,来不及多想,火车的气鸣声已经传了过来。这时我们还没有架起脚架,好吧,只能三步并作两步奔跑着抢时间,目测火车的速度再算好快门的速度,成就一张“花与火车头”的美照。可惜了,这里真的只有过路的绿皮火车。还好了,蹲点的两小时里,竟有五辆火车从这边或那边开过。特别有意思的是,这里公路两边的防护栏,也都是用废弃的铁轨搭起来的哦,看上去颇有些小文艺的范儿。搭车回坎头村的路上,我们又在路边停下。这一次,是因为山坳里的油菜花田比坎头村的更壮观。远处的山上,映山红已经盛开,赶快从低坝上走到花田里,为我们“在路上”的系列留下一张追花的笑颜吧景点路线荆坎古道荆坎古道的性质与徽杭古道大体相同,是古时徽州人通往外界的必经之路,古道至今已逾千年历史。荆坎古道沿溪而建,全长约为18华里,其中青石板小径约为10华里。一路群山环绕,山泉幽幽,村庄栉比,田园连陌还有水晶矿床等自然奇观。目前是皖东南最火热的徒步线路之一!仙人庵峡谷景区仙人谷又名仙人庵,位于坎头古村落东南部,距村3公里,山谷东连“九龙戏珠”,南与荆州乡毗邻。总面积576.8公顷,谷内夏季日均气温在2025摄氏度,与山下相比,气温要低510摄氏度。因此,这里是难得的旅游胜地和避暑佳境。从坎头古村向东南出发,过方家村后,沿山道和仙人谷河向东南山上行,至仙人庵深山周边,沿途清泉流淌,景色秀美,景点甚多。以仙人谷口为起点,分别向东和向东南可有两路风景,一路从酒壶石所在的门前山往东,分别有“狮头峰”、“天狗拜观音”、“飞来石”、“仙人涧”、直至海拔1183米的“头髻尖”,再往南行就是著名的天池和“九龙戏珠”了。另一路从仙人谷口出发,沿仙人谷河走正路步行至石蛙养殖基地,是游人欣赏的最多的风景带。家朋特产【石耳简介】石耳是生长在绩溪海拔800米以上的悬崖峭壁阴湿石缝中而得名,是一种野生地衣真菌类植物,体扁平,呈不规则圆形,上面褐色,背面被黑色绒毛,形似木耳,但比木耳稍大且厚,富含多种维生素,营养价值极高,系纯天然、无污染绿色食品,无法人工培植。即是上等菜肴,又是营养价值很高的滋补品,古人说石耳“作羹饷客,最为珍品”,“久食色美,益精悦神” 。石耳攀伏生长于悬崖峭壁上,饱受日晒霜凝,吸纳天地精华,成为珍稀食品。石耳每三五年才采摘一次,弥足珍贵。在徽菜烹饪过程中,绩溪的石耳炖鸡、石耳老鸭煲、石耳豆腐丸等地方名菜都得益于石耳的滋润。清人黄钺曾写诗赞誉:“石耳生阴崖,人间绝此味。”诗见壹斋集卷十采石耳叹。石耳与栖息在绩溪高山峡谷中的石鸡、清溪深水中的野生石斑鱼,并称为徽菜中著名的“徽州三石”,以“三石”为原料而烹制的菜肴皆为徽菜中的上品。石耳炖鸡,系徽州上等菜肴,为徽菜的代表品种之一。选用优质石耳与老母鸡同炖,营养滋补价值极高。来自家朋网马蜂窝 /travel-scenic-spot/mafengwo/17882.html南京到家朋自驾南京出发,走宁马高速芜马高速芜宣高速宣城西出口下来穿过梅溪路(宣城长途汽车站门口)宣港路黄渡港口恩龙山庄(世界木屋村)宁国客运西站西津大桥宁国绕城S215竹峰胡乐(鸿门)38号桥(过了大桥看到左边有条水泥路就要向左边拐进来。不要向前开了,再向前就到金沙镇、往绩溪、黄山方向。S215省道151公里处)向左拐进入X088向前12公里即到家朋。友情提醒:宣城至宁国,请走黄渡、港口这条线,因为孙埠、水东那条线在修路不好走线路一D1:7点起床,早餐后7点半出发,开往梅杆岭,在清晨阳光的照射下开始徒步,沿着往昔的古道,一路伴着溪流,拾阶而上。中午在一处水晶矿的洞口吃饭。饭后可到神秘的水晶矿洞里去探探秘,也可以寻觅一些美丽的水晶石。12点左右,重新起程冲刺最后的几百米,登上1千多米的垭口。登顶的喜悦会使您忘却一路的艰辛。休整后沿着古道下山,沿途溪流岩石甚美。于3点左右到达下胡家村,乘车去霞水村品山里野味。晚饭后,带上装备到饭甑尖下扎营。(不扎营的可宿农家)D2:凌晨登顶饭甑尖(海拔1349米)赏日出,运气好的话可看到云海。早餐后8点左右拔营起程,同宿农家的桐子们会合。中午在家朋吃野味腐败线路二D1:7点起床,早餐后7点半出发,去水街温习徽州的古老文化,你可以在听泉楼的美人靠上小憩听泉,可以站在牌坊下与古人对话,去小巷古楼前见证岁月的沧桑,沿着水街奔赴梅杆岭领略梯田油菜花的暗香涌动。11:00到梅杆吃中饭。12:00重新出发沿着田间小路途经梅杆、东青岭、苦竹杆到方郊村,沿着石板路一路走一路玩,16:00到达仙人庵农家,大家可以采野菜或休息,17:00吃饭,吃过饭扎营(不扎营的可宿农家)。D2:7:00起床,洗簌过后吃过自备的早餐7点半开始出发,经长降岭12:00到小九华,在小九华吃中饭,吃过饭简单休息然后去当年九华山地藏王苦修之处参禅或礼佛,这边河里曾找出过天皇石、鸡血石等,到时说不定诸君会有意外收获;15:00回撤线路三:D1:中午前到达家朋,去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自动驾驶车辆与城市交通网络的协同优化研究-洞察及研究
- 手持夹子乐高搭建课件
- 线缆厂员工培训评估记录规章
- 北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检测数学试卷及答案
- 注册监理工程师继续教育试题及答案
- 学生岗前安全培训内容课件
- 制冷技术试题及参考答案
- 韩国游戏策划资格证笔试题目
- 2025年财贸类专业能力测试题及答案
- 2025年金融理财业务创新合作协议
- 长阳清江画廊
- 液压泵站使用说明书
- E190飞机舱门开关
- 儿科学腹泻病
- CT介入学及CT引导下肺穿活检术课件
- GB/T 3871.9-2006农业拖拉机试验规程第9部分:牵引功率试验
- GB/T 3836.4-2021爆炸性环境第4部分:由本质安全型“i”保护的设备
- GB 17840-1999防弹玻璃
- 文学鉴赏-课件
- 小军师面试万能绝杀模板-组织管理
- midasCivil斜拉桥分析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