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SG视功能训练原理友情提醒概述:眼球的构造与眼的发育过程眼睛构造中与视觉密切相关有三个部分:屈光系统(包括眼角膜、前房、晶状体/睫状肌和玻璃体腔)、影像系统(包括视觉细胞与视网膜)、神经传导系统。小儿眼科的研究表明,由于最初的眼球形态和眼内构造尚未发育完善,新生儿普遍会呈现不同程度的远视眼屈光状况,部分还伴有不同程度的散光,新生儿中先天性的正视眼和近视眼的比例都很低。婴儿期的眼组织发育速度较快,但各个部分发育的进展并不同步一致。例如视觉细胞、视网膜、视神经系统的发育进展就更早、更快,大约在1岁前后就完成了其中的很大部分,三岁前就基本完成了。眼的内外肌、晶状体包括眼的调节集合功能和眼球运动等的发育则会稍微晚一点,而且发育变化也比较缓慢、持续的时间也会更长。眼球的发育需要有良好的视觉刺激,而且各个部分呈现互相关联、互相促进或相互制约的关系。部分新生儿因为存在比较严重远视、远视散光、近视、眼位不正、旁中心注视或形觉剥夺等状况,这些问题会阻碍眼睛正常发育而导致斜视和弱视等问题。因此,通常意义上我们解决儿童斜视弱视问题的关键是及时(早期)诊断发现问题、消除视觉障碍和全面的视功能锻炼。青少年儿童眼睛的正常发育其实就是一个正视化或近视化过程,如下表所示:表一:正常儿童的眼球参数、屈光状态与视力变化状况年龄 眼轴长度/玻璃体腔 角膜弯度/屈光力 前房深度晶体厚度/静态调节晶体厚度/静态调节了解儿童眼睛发育演变过程可以得到许多重要信息。眼球组织在三岁前是一个相对特别快速的发展阶段,在这个期间,视网膜、视细胞的发育最迅速,视锥细胞的发育18个月就达到了最高峰。当然在三岁前,角膜弯度、眼球的视轴长度也有了明显的变化,视力也会从最初的0.01进展到3个月的0.1、6个月的0.3,一周岁的0.5。正常状况下,三岁孩子的视力就能够达到标准的1.0。视力与视网膜视力眼睛的一个最重要功能就是提供视觉,眼睛的视觉或者视力是通过一个完整的系统来实现的。这个复杂的系统不仅与眼睛相关,也与大脑。包括随着视细胞、视网膜和视神经的发育,包括眼的调节机制形成和屈光能力的初步完善,三岁前正常儿童的视力会随着年龄变化显著提升。这里我们需要探讨的是如果不考虑屈光系统的影响,或者说我们假设屈光系统是理想的,那么发育正常的视网膜视力会达到什么状况?视网膜本身视力能够达到怎样的水平?研究的结论是4.05.0,而不是通常意义上的1.01.5!但是,由于我们眼球构造特别是屈光系统并非是一个理想的光学构造,所以才会表现出常见的1.01.5的视力状况,弱视儿童由于其发育,斜视弱视、屈光不正与视功能的关系形成儿童斜视弱视问题非常复杂。根据中华医学会眼科学会斜弱视专业委员会确定的标准,把眼睛无明显器质性病变、矫正视力不大于0。8的儿童定为弱视。而且从形成弱视的因素,人们又可以把儿童弱视分为屈光不正性弱视(包括远视性弱视、近视性弱视、散光性弱视、屈光参差性弱视)、斜视性弱视、眼球性弱视和形觉剥夺性弱视。通常弱视问题的解决方案是,在解决屈光不正等问题后有针对性地强化视觉刺激。但是这里至少需要两个关键:。4、调节与近视所谓近视就是眼睛在调节静止(望远)状态下,平行光线进入眼内后焦点聚集在视网膜前造成不能看清远处景象的现象。近视眼一般表现为眼球屈光力过大(包括角膜弧度太小或静态调节过大)或眼轴(前后径或玻璃体腔太大)过长,也有两者共存的情况,前者被称为“调节性近视”或“屈折性近视”,后者被称为“轴性近视”,而两者共有为“混合性近视”。大多数青少年学生的近视眼通常又可被称为“学校性近视”,主要是-600度以下的“单纯性近视眼”,通常表现为“混合性近视”和“轴性近视”。其实,单独的“调节性近视”并不是真正的近视眼,只要能够有效减少近距离用眼负担,同时运用一些合理的方式来改善调节就能够完全消除这种暂时性的近视现象。因此,采用视功能训练、放松调节的方法和使用“近视减之”等,通过有效放松调节就能够非常完善地解决“调节性近视”问题。同样,对于“混合性近视眼”使用“近视减之”消除其中的调节性近视成分就能有效降低近视眼度数。但是,更重要的是我们能否通过合理的,使得真正的“轴性近视眼”其近视度数有所下降。“轴性近视眼”的典型特征就是患者的眼轴已经加长,而人类的眼轴长度是不可逆的,这是眼睛生理构造发展特征所决定的。实践表明,现在我们通过视觉训练确实能够使得许多青少年儿童轴性近视眼屈光度有所下降。那么“视觉训练”究竟能够使眼睛的构造发生怎样的变化呢?众所周知,作为人体视觉器官的眼睛是属于凸透镜成像眼睛的屈光系统可以将不同距离的物象聚集在眼底的视网膜上成像,因此,所谓近视眼或者“轴性近视眼”其更完整、更加精确的表述应该是:“眼睛的静态屈光力与眼轴长度之间产生了不匹配,表现为眼睛的静态屈光力过大、眼轴长度太长”。由于眼轴长度不可逆,因此,通过降低眼球的静态屈光力来适应眼轴长度是现在人们解决近视眼问题的唯一有效手段。目前,许多近视眼的手术治疗就是基于这个原理。正常情况下,由角膜、晶状体/睫状肌组成(其他还包括前房深度、眼轴长度等)的屈光系统能够为眼睛提供合适的屈光力,包括比较小一些的静态屈光力(看远)和更大的动态屈光力(看近时通过调节运动可以有效增加眼球的屈光力)。眼球的静态屈光力一般在5585D范围之内(新生儿眼球的静态屈光很大,在8090D之间,成人眼球的静态屈光仅仅在5565D之间),其中角膜提供了大约70%的比例,晶状体可以提供30%左右。尤其值得注意的是,眼睛的静态屈光力是一个随眼球发育生长而不断变动的数值(会随着角膜和晶状体的发育逐渐变得越来越小)。小儿眼科的屈光研究表明,在03岁之间,儿童眼球的前后径会从平均尺寸16毫米迅速增加到了20毫米左右(应该指出,在眼屈光组合中,眼轴长度每增加1毫米意味着会形成约-2。5D的近视)。这时不仅随着眼球增大儿童角膜弧度增加、角膜屈光力明显降低,而且晶状体的固有屈光力也随眼内肌的发育和晶状体自身的扁平化生长而持续下降,综合的变化结果使得儿童的屈光逐渐向正视化方向发展。但是在3周岁以后,儿童的角膜弧度就接近成人而基本稳定了。但是随着儿童的进一步生长发育,眼球还会继续增大,眼轴尺寸一般将从平均的21毫米慢慢增加到正常的24毫米左右(如果期间形成了近视眼则会增加更多)。在这个阶段,角膜屈光力基本没有变化,惟有晶状体的形态、位置特别是其固有屈光力随眼球的生长发育而继续持续下降。研究表明,眼睛的静态屈光力在眼球的发育过程中变化相当大,其中仅晶状体的静态屈光力在发育过程中整体变化值就达到下降20D左右的量值,这是眼球发育过程的固有生理现象。需要研究和讨论的问题是我们能不能有效利用或适当干预这个现象,并通过这种干预来实现青少年近视眼预防、控制和治疗,实现安全降低近视眼屈光度。我们认为,在眼睛的屈光系统中,除了角膜以外晶状体的形态变化特别值得关注。晶状体位于眼内虹膜之后玻璃体的前面,四周由睫状肌所固定。晶状体不仅本身具有一定固有的屈光能力,而且其还可以在睫状肌的作用下随看近而增加屈光力产生调节作用。因此,对于晶状体我们既要关注其本身的屈光力,又要关注其调节能力。晶状体的很多方面在人的一生中一直都在不断变化,在青少年儿童期间随着晶状体的发育生长过程其固有静态屈光力会不断降低,而且,晶状体的调节能力也随年龄进一步增加而在不断下降,通常40岁以后出现老化(调节能力不够使得看近出现困难)、以及老化逐渐严重就是这个原因。根据“视觉训练”的基本原理,我们认为恰当的“视觉训练”可以通过诱导眼睛适度的“负调节作用”来推动晶状体屈光力下降得更多、更快。“调节”括约肌紧张、悬韧带放松晶状体鼓起来后可以增加晶状体的屈光力,使眼睛能够看清近处物象。“负调节”能够使得晶状体更加扁平化,经常性的持续“负调节”诱导就可以推动眼睛晶状体屈光力下降得更多、更快。在保持正常的阅读质量前提下,“近视减之”能够通过适当过度的凸透镜补偿来引发眼睛的负调节,而且根据调节、集合的正常互动关系,如果使得能够使得眼球适度地外展产生“负集合”也能够带动眼睛的“负调节”。当然,有关这方面的理论研究和实验数据的收集我们正在进行深入的实验验证。因此,在进行“近视减之”产品设计、制作时,我们需要更多的视功能参数。我们可以通过测量瞳距、了解近眼阅读距离来初步计算设定“近视减之”镜片的补偿棱镜度。通过准确验光,以及调节幅度和正/付相对调节值的测量来设定计算“近视减之”镜片的补偿透镜度。尤其是负相对调节的检测,它通常预示着眼睛存在的负调节余量,并且在一定程度上表达了使用“近视减之”产品能够实现的降度空间。通过“近视减之”实现降低近视眼屈光度存在以下特征:1)降度会发生在一定范围之中,通常不超过23D,大多数是在1D左右。而且,降度作用的效果会因人而异。2)降度的实现需要时间来逐步积累,通常年龄越小,眼球构造的可塑性越大,则需要的时间会越短,效果越明显。3)如果一些人眼睛的负向调节范围太小,或者使用“近视减之”产品的时间不够或方法不正确,那么就无法体现通过戴用“近视减之”降低近视眼屈光度的功能。4)“近视减之”的使用需要持之以恒,否则不仅无法体现产品的功效,而且,随意地放弃使用还可能使已经得到的预防控制治疗效果逐渐丢失。近点、远点的测量:准确验光是解决各种屈光不正问题的基础。常规的验光是根据电脑验光仪提供的信息,由经验丰富的验光师采用试片法(组合验光仪)或检影为人们进行精确的屈光度,这个方法能够使得大多数需要进行屈光矫正的人们获得满意的结果。但是对于青少年儿童,有效消除调节影响非常重要,所以有人主张散瞳验光,也有人主张采用类似于雾视方式的物理机制来解决调节影响后进行儿童验光。当然,我们如果能够在小瞳状况下获得儿童的准确屈光度,那样不仅可以更加方便快捷,也可以避免因为散瞳而给孩子带来的视力模糊,以及使用散瞳剂可能存在的毒副作用与不良反应。所以,对于青少年儿童验光和部分屈光状况复杂的成人验光而言,我们需要进行完整的科学验光程序(或者叫做“医学验光”)。现在,我们特别要求的做法则是在认真完成上述的基本验光程序的基础上,进一步强调对眼睛“近点、远点”的测量,重视各种眼球参数的测量、比对与分析。近点的细致测量能够部分地表达眼睛调节能力。眼睛的调节能力不仅与人们的年龄相关,也与眼组织的生长发育、屈光状况和视功能完善与否相关。这个参数不仅能够提供很多视功能信息,也是我们在训练过程中评判是否已经增进了视功能和视力能不能进一步提升的依据之一。一个正常正视眼的远点在无穷远(大于5米的裸眼视力能够达到1。0或1。0以上),近视眼的远点在眼前的有限距离之内:F=1/D,同样,D=1/F。当然,对于远点测量,视标尺寸的控制是保证精确测量基础。为了方便测量,我们首先选择了2米视距的标准视标来进行初步测量,如果被测者的视距达不到2米或者超过2米,则其远点F可以通过以下的公式进行换算: F=理论上,我们只要能够将近视眼的远点测量准确,就可以更精确地确定患者的近视屈光度。应该指出,如果我们更加严谨细致,那么这里获得的屈光度数据这是表示了这个眼睛在这个时间、这样的调节能力参与条件下所表现出的近视屈光状况,但是这个屈光度中有多少是因为眼轴长度的不匹配而引起的,有多少是因为调节集合功能、眼球运动不良引起的,又有多少是因为屈光介质的配合不当所引起的我们还不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房地产行业劳动合同解除与补偿操作规程
- 说明文阅读课件完整
- 2025木材采购合同
- 语法操练课件
- 红酒原料知识培训课件
- 2025加强合同管理提升工程施工业绩
- 2025国际融资租赁合同
- 诗词知识培训内容课件
- 2025咨询服务合同范本(合同版本)
- 红楼色彩课件
- 临床药物治疗学课件
- 2023年7月浙江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信息技术考试
- 威斯敏斯特小要理问答
- 建设项目工程总承包管理规范
- 移动商务法律法规基础认知
- 第一章 实验动物学概论
- NB/T 10527-2021煤矿立井井壁注浆施工规范
-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六师五家渠市公开招聘事业单位317人(同步测试)模拟卷含答案
- 中小学学习《民法典》主题班会图文ppt
- 20客户画像与标签管理课件
- 领导干部个人有关事项报告表(2019版)(范本模板)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