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私法参考论文.doc_第1页
国际私法参考论文.doc_第2页
国际私法参考论文.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国际私法参考论文1、 韩德培:国际私法的晚近发展趋势,中国国际法年刊1998年。2、 吕岩峰:私法自治与国际私法兼论国际私法的性质和范围,法制与社会发展2000年第2期。3、 黄世席:国际私法性质的哲学分析,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1年第5期。4、 卢峻:战后国际私法的新发展,中国国际法年刊1987年。5、 李双元:关于建立国际民商新秩序的法律思考:国际私法基本功能的深层考察,法学研究1997年第2期。6、 肖永平:国外国际私法的新发展与中国国际私法学的发展方向,中国法学1996年第1期。7、 徐崇利:规则与方法:欧美国际私法立法政策的比较及其对我国的启示,法商研究2001年第2期。8、 于飞:Internet环境下国际私法的价值取向,兰州大学学报(社科版)2002年第6期。9、 韩德培:海牙国际私法会议与中国,法学评论1993年第4期。10、徐冬根:论法律直接适用理论及其对当代国际私法的影响,中国国际法年刊1994年。11、肖永平:价值取向与中国冲突立法,中国法学1994年第5期。12、李广辉:试论国际私法中的自体法理论,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2000年第5期。13、肖永平:评民法通则中的冲突规范,杭州大学学报(哲社版)1992年第3期。14、沈娟:冲突法规则的完善与发展,政法论坛1999年第6期。15、屈广清、周后春:论经济全球化与冲突规范立法类型之构建,行政与法2002年第12期。16、 王瀚:论冲突法中复合准据法的适用问题,比较法研究1997年第3期。17、 肖永平、岳为群:法律选择理论若干问题回顾,法学研究2001年第3期。18、 李双元等:国际社会本位的理念与法院地法适用的合理限制,武汉大学学报(社科版)2001年第5期。19、 谢石松:国际私法中识别问题新论,中国国际私法与比较法年刊1999年20、 于飞:反致制度反思与展望,政法论坛2001年第5期。21、 肖永平、邓朝晖:国际私法中法律规避问题比较研究,法商研究1998年第3期。22、 金彭年:国际私法上的公共秩序研究,法学研究1999年第4期。23、 黄进:论国际私法上的物权问题,法商研究1995年第3期。24、 吕岩峰:当事人意思自治原则论纲,中国国际私法与比较法年刊1999年。25、 厉力:对最密切联系原则的思索,当代法学2002年第5期。26、 吕岩峰:合同准据法论纲,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9年第4期。27、 肖冰:涉外合同法律适用若干问题的探讨,南京大学学报(哲社版)2001年第1期。28、 余先予:涉外侵权法律适用新论,法制与社会发展1998年第6期。29、 郭树理、郑德成:我国区际继承的法律适用问题探讨,政法论丛2001年第4期。30、 王国华:论海事的法律冲突,法律科学1998年第1期。31、 黄进:论国际私法公约在法制不统一国家的适用,中国国际私法与比较法年刊1999年。32、 吕岩峰:知识产权之冲突法评论,法律科学1996年第6期。33、 徐唐棠:国际私法法律适用的确定性与灵活性之间的张力关系,当代法学2002年第11期。34、 林欣:论国际私法中法律适用问题的新发展与我国的实践,法学研究1994年第3期。35、 徐冬根:人文关怀与国际私法中弱者利益保护,当代法学2004年第5期。36、 徐崇利:被告财产所在地涉外民事管辖规则的适用问题探讨,法律科学2000年第4期。37、 黄进:香港冲突法研究,法学评论1990年第1期。38、 黄进等:澳门国际私法初探,法学评论1996年第6期,1997年第1期。39、 刘卫国:论国际民商事司法管辖条款的独立性,法商研究2002年第6期。40、 黄松有:试述涉外民事案件管辖权的冲突及其解决,法律适用2000年第9期。41、 郭玉军、甘勇:美国法院的“长臂管辖权”:兼论确立国际民事案件管辖权的合理性原则,比较法研究2000年第13期。42、 徐伟功:美国不方便法院原则问题研究,民商法论丛2002年25卷第4期。43、 朱志晟:完善我国承认和执行外国判决制度若干具体问题的探讨,当代法学2002年第1期。44、 宋连斌、赵健:关于修改1994年中国仲裁法若干问题的探讨,国际经济法论丛2001年第4卷。45、 徐伟功:博弈论与中国区际法律冲突,武汉大学学报(社科版)2002年第1期。46、 沈涓:中国国际私法立法问题,法学研究2004年第2期。47、 肖永平、王承志:第三次冲突法重述:美国学者的新尝试,武汉大学学报(哲社版)2004年第1期。48、 于飞:简论国际私法的统一化与本土化,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国际法学2004年第5期。49、 徐伟功:国际私法中的自由裁量权论纲,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国际法学2003年第1期。50、 刘秀芳、胡蓉:从意思自治原则的发展历程看自由和秩序的互动关系,当代法学2002年第11期。51、 金彭年、王健芳:国际私法上意思自治原则的法哲学分析,法制与社会发展2003年第1期。52、 赵相林、邢钢:全球化视野下的国际私法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年第2期。53、 徐冬根:论国际私法规范的柔性化与刚性化,法制与社会发展2003年第3期。54、 肖永平:冲突规范的现状及其发展趋势,学习与探索1996年第4期。55、 徐国建:论国际统一私法的方法,比较法研究1995年第3期。56、 黄进:论国际统一实体私法,中国国际私法与比较法年刊1998年。57、 (意)E.维塔:区际法律冲突,中国国际私法与比较法年刊1998年。58、 胡永庆:论法律选择方法的多元化,中国国际私法与比较法年刊2001年。59、 程宝库:冲突规范的使用与国家利益的平衡,中国国际私法与比较法年刊2001年。60、叶惟:解释冲突法中的张力与限制,中国国际私法与比较法年刊2003年。61、宋连斌:中国国际私法的实践困境与出路,中国国际私法与比较法年刊2002年。62、宋连斌:再论中国国际私法的实践困境与出路,中国国际私法与比较法年刊2003年。63、 韩汉卿、刘萍:现代冲突规则解析,中国国际私法与比较法年刊2003年。64、 徐崇利:承认与执行外国法院判决的博弈论分析,中国国际私法与比较法年刊2003年。65、 刘益灯:论国际私法中的惯常居所,中国国际私法与比较法年刊2002年。66、 焦燕:论既得权理论对当代冲突法的影响,中国国际私法与比较法年刊2002年。67、 宋晓:论当代冲突法的实体取向,中国国际私法与比较法年刊2002年。68、 詹礼愿:网络时代国际私法的困境与出路,中国国际私法与比较法年刊2002年。69、 肖永平:美国冲突法革命之后的法律选择方法,中国国际私法与比较法年刊2000年。70、 赵相林、刘英红:美国州际法律冲突与我国区际法律冲突之比较,比较法研究 2000年第1期。71、 宣增益、朱子勤:论20世纪西方国家国际私法学的发展,比较法研究2000年第2期。72、 徐伟功:从自由裁量权角度论国际私法中的最密切联系原则,法学评论2000年第4期。73、 田曼莉:国际私法上法律规避问题之我见,法学评论2000年第6期。74、于飞:最密切原则的发展与适用,法律科学1995年第5期。75、姜茹娇、王娇莺:论国际私法中法律选择方法的价值追求兼论最密切联系原则的勃兴与修正,比较法研究2002年第3期。76、 金振豹:论国际私法上识别冲突的解决,比较法研究2003年第3期。77、 黄世席:全球化与国际私法发展的新趋势,学术交流2003年第1期。78、 黄进、何其生:电子商务与冲突法的变革,中国法学2003年第1期。79、 张江敏:国际商事仲裁中的法律适用的若干问题探析,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6期。80、 赵生祥:论国际私法中识别的误差,现代法学2003年第6期。81、 袁发强:关于国际惯例的立法思考,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1期。82、 王瀚、李广辉:中国国际私法诉讼竞合探究,法律科学2004年第2期。83、 金振豹:论世界贸易组织协定对我国国际私法的影响,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2期。84、 金彭年、汪江连:从反致制度的本质看我国关于反致制度的取舍,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2期。85、 沈涓:中国国际私法立法问题,法学研究2004年第2期。86、 徐伟功:述评国际私法示范法中的不方便法院条款,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3期。87、金彭年、章晓科:国际私法上无因管理法律适用新探,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2期。87、 赵云:时际私法中法律条款的效力,政法论坛1998年第3期。88、 于飞:海峡两岸民商事法律冲突的特殊性,法律科学2005年第4期。89、 于飞:海峡两岸反致制度立法初探,现代法学2005年第3期。90、 肖永平:晚近欧洲冲突法之发展,中国法学2004年第5期。91、 徐崇利:经济全球化与外国判决承认和执行的互惠原则,厦门大学法律评论第8辑(2004年)92、 徐崇利:规则与方法欧美国际私法政策的比较及其对我国的启示,法商研究2001年第1期。93、 徐崇利:冲突规则的回归:美国现代冲突法理论与实践的一大发展趋势,法学评论2000年第5期。94、 张潇剑:国际私法上的公共政策机制之剖析,法学评论2005年第4期。95、 吕岩峰:确定准据法的理论评析,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