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二单元 西方的政治文明 2.4 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课件.ppt_第1页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二单元 西方的政治文明 2.4 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课件.ppt_第2页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二单元 西方的政治文明 2.4 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课件.ppt_第3页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二单元 西方的政治文明 2.4 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课件.ppt_第4页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二单元 西方的政治文明 2.4 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4讲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01 02 03 04 自主复习 对接高考 核心素养 专家史论 中外纵横比较类材料解析题 程汉大 雅典民主政治的评价马克垚 罗马法的影响及评价 雅典民主政治特点 罗马法影响 自然法精神 古代中西方法律体系等 考点一废雅典民主政治 考点二罗马法 自主学习 自主学习 考点一雅典民主政治 2 如何理解古希腊名言 人是城邦的动物 1 古希腊在社会环境方面的特征是 实行独特的 体制 小国寡民 独立自主 公民具有较高的文化素养和极强的参政意识 答案这里的人是指城邦中的公民 公民把城邦的利益看得高于一切 公民的公众形象代表他所在的城邦 城邦 3 梭伦时期的四百人议事会和克利斯提尼时期的五百人议事会都是雅典公民大会的常设机构 1 它们之间明显的区别是 a 前者基于财产多寡 后者更注重家庭出身b 前者对所有公民开放 后者基于等级选出c 前者基于血缘部落选出 后者基于行政选区选出 2 雅典民主政治确立是在时期 c 克利斯提尼 自主学习 考点一雅典民主政治 4 在梭伦改革措施中 为雅典民主政治奠基的最重要内容是 因为 打破了贵族对政权的垄断 推动雅典由贵族政治向民主政治的转变 选择 下列行为中可能使公民遭到流放的是 a 不按时参加公民大会b 不同意授予外邦人公民权c 为赢得个人政治声望资助贫穷公民d 拒绝参加城邦举行的戏剧表演 c 实行财产等级制度 5 材料 陶片放逐法 也称贝壳放逐法 雅典每年举行特别公民大会 投票决定民主威胁者的命运 此项行动使用一种特殊的 选票 即陶片或贝壳 人们把威胁者的名字刻在陶片或贝壳上 投入会场的陶缸中 如某人得票超过6000 就将被判流放国外10年 这是一种以民主方式反对民主敌人的有效方法 自主学习 考点一雅典民主政治 6 伯利克里对从政颇为谨慎 伯利克里有钱 出身好 又有许多极有影响的朋友 但他总怕被放逐 所以一直不肯从事政治活动 只在行伍方面当一个奋不顾身的好样的军人 后来 阿里斯提德去世 地米斯托克利被放逐 客蒙又长年累月被军旅生活绊住 留在国外 伯利克里这才投身于公众的事业 问题 1 材料反映的直观信息是什么 2 其又体现了雅典民主制的哪些弊端 答案 1 陶片放逐法在雅典民主政治中具有一定威慑力 2 作出的判决在相当程度上取决于公民的情绪 易造成多数人的暴政 被放逐的对象往往是雅典的精英阶层 体现了雅典排除政治精英的理念 自主学习 考点一雅典民主政治 7 下列图片与漫画反映的雅典民主政治的特点是 有何缺陷 答案城邦掌握在少数奴隶主手中 享有民主权利的仅是极少数的成年男性公民 更多的人被排除在民主政治生活之外 抓阄确立城邦管理者 直接民主 答案雅典式的直接民主易导致权利的滥用与误用 苏格拉底之死说明了这一点 9 史料 公元前453年 由三名贵族组成的罗马考察团前往希腊 经过近一年的考察 认为雅典的政治制度是 外观的民主 实质的独裁 问题 史料中认为 实质的独裁 的理由是什么 8 最能体现 人民主权 原则和 直接民主制 特征的雅典国家机构是 公民大会 自主学习 考点一雅典民主政治 10 选择 雅典民主制是近现代西方政治制度的源头 它所创立的很多原则对后世影响深远 以下表格中对应关系错误的是 c 11 疑难点 雅典民主政治的特点及实质 自主学习 考点二罗马法 1 罗马共和国早期 当罗马遭受外族进攻时 平民曾多次将自己组织的队伍撤离罗马 拒绝作战 迫使贵族在政治上做出让步 由此可见 十二铜表法 制定的主要原因是 平民采取有效的方法与贵族进行斗争 2 史料 用人为的方法变更自然水流 以致他人财产遭受损害时 受害人得诉诸赔偿 橡树的果实落于邻地时 得入邻地拾取之 十二铜表法 问题 1 史料反映 十二铜表法 的核心内容是什么 答案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3 十二铜表法 明显地维护贵族的既得利益 但为什么仍然被视为 是平民斗争的初步胜利 答案有了成文法 贵族不能随意解释法律 欺压平民 成文法 2 十二铜表法 是罗马的起点 自主学习 考点二罗马法 3 识图 从罗马共和国到罗马帝国 版图不断扩大 罗马帝国境内民族成分增多 商业贸易频繁 民事财产纠纷复杂 外邦自由民要求公民权 问题 图示显示罗马法由公民法发展到万民法的推动因素是什么 结合所学 万民法相比公民法 在内容上有何突出变化 答案帝国版图的不断扩大 公民法在内容上侧重于国家事务和法律程序等方面 而涉及个人财产关系等问题的私法规范则不够完善 万民法突破了公民法的局限 注重调解贸易及财产等经济和民事纠纷 4 罗马法的核心内容是调整财产关系 保护私有财产 5 万民法与公民法的最大不同是法律的适用范围从限于罗马公民到适用于罗马统治范围内的一切 自由民 自主学习 考点二罗马法 6 古罗马 民法大全 规定 不得基于怀疑而惩罚任何人 与其判处无罪之人 不如容许罪犯逃脱惩罚 这反映了古罗马民法 a 注重证据b 主张重罪轻罚c 纵容犯罪d 维护贵族利益 7 古代罗马人相信 法律的目的是保证 正直生活 不害他人 各得其所 人生而平等 都享有为任何人不能剥夺的一些基本权利 法是最高的理性 法是一种最高权利 是理智的人的精神和理性 是正义和非正义的人的标准 问题 据材料归纳罗马法包含的基本原则 答案平等 人权 理性 法律至上 正义 8 查士丁尼法典 里的记载 如果一匹租来的马被人偷走 租马的人该负什么样的责任 答案是 他必须赔偿这匹马的价钱给马的主人 因为他应该好好照顾这匹马 由此可见 查士丁尼法典 a 留下了重证据的法治传统b 已经具有契约的思想 a b 对接高考 2017 课标全国 32 梭伦改革的历史意义 2016 课标全国 32 罗马法的深远影响 2015 课标全国 32 罗马法与司法公平 对接高考 例1 2017 课标全国 32 在梭伦改革之后的雅典 有的执政官是未经正当选举上台的 被称为僭主 他们一般出身贵族 政绩斐然 重视平民利益 但最终受到流放等惩罚 这种现象表明 在当时的雅典 a 贵族垄断国家政权b 政治生活缺乏法制基础c 平民没有政治权利d 民主政治已是人心所向 知识定位雅典民主政治的特点及评价 素养解读以梭伦改革的影响为切入点 考查学科素养之唯物史观 历史解释 d 对接高考48分选择题 对接高考 例2 2016 课标全国 32 德国文学家歌德说 罗马法 如同一只潜入水下的鸭子 虽然一次次将自己隐藏于波光水影之下 但却从来没有消失 而且总是一次次抖擞精神地重新出现 对此的正确理解应是 罗马法 a 是近代欧洲大陆国家法律的基础b 为欧洲近代社会确立了行为规范c 所维护的民主制度历史影响深远d 不断地改变了欧洲历史发展方向 知识定位罗马法的影响 素养解读以名家史料切入考查核心素养之 史料实证 和 历史解释 a 对接高考 例3 2015 课标全国 32 下图为古罗马正义女神像 它体现了罗马法的诸多原则 如高擎的秤体现的是裁量公平 手握利剑体现的是法律的强制力 据此 双眼蒙布所体现的原则是 法官审案应 a 主要依据道德良知b 侧重听取证人证言c 不受表象迷惑洞察事实真相d 排除一切干扰遵从民众意愿 知识定位罗马法的基本原则和立法精神 素养解读从罗马法的公平公正原则考查历史解释和史料实证 c 高考题组 1 2017 课标全国 32 在古代雅典 官员就职前须宣誓保证依法履行职责 陪审员须宣誓保证公正审判 年满18岁的青年男子须参加成人宣誓仪式才拥有公民的权利和义务 这些宣誓旨在 a 限制权力滥用b 防止官员腐败c 培育权利观念d 增强责任意识 d 2 2016 课标全国 32 公元前5世纪剧作家阿里斯托芬提到 雅典政府有时让行使警察职能的公共奴隶 用染成红色的绳子驱使公民去参加公民大会 若有人因此在衣服上留下红色痕迹 他将被处以罚款 这反映出在当时的雅典 a 公民大会形同虚设b 民众失去政治热情c 参政是公民的义务d 政府丧失民众信任 c 高考题组 3 2014 全国卷 古代雅典法律规定 如果公民试图自杀 必须事先提出申请 以获得批准 未经允许的自杀被视为犯罪行为 这反映出在古代雅典 a 法律体系已达到完备的程度b 法律具有尊重生命价值的人文精神c 公民个人自由受到严格限制d 自杀有违崇尚自然法则的理性精神 c 4 2014 课标全国 32 罗马共和国早期 当罗马遭受外族进攻时 平民曾多次将自己组织的队伍撤离罗马 拒绝作战 迫使贵族在政治上做出让步 十二铜表法 的制定就是这种斗争的成果之一 可见当时 a 贵族逐步丧失制定法律的主导地位b 平民采取有效方式争取自身权益c 贵族让步在法制发展中起决定作用d 平面与贵族的政治诉求日趋一致 b 变式训练 见 创新设计 之 课时演练 对接高考 例4 古代中西方法律体系的比较 史料一汉文帝废除了刻面 割鼻 斩左右趾等刑罚 景帝时规定八十岁以上 八岁以下和孕妇等人应被审讯关押的 都不得加械具 刑法中增加了一些新罪名 如 阿党 诸侯有罪 傅相不举奏 与 附益 中央朝臣外附诸侯 均为重罪 在司法判决中 盛行以 春秋 的精神作为解释法律和作出判断的基本原则 许多经学大师纷纷以经解律 东汉时许慎 马融 郑玄等人各立门户 歧见增多 以至于朝廷出面规定了郑玄注经解律的正统地位 摘编自张晋藩 中国法制通史 学会读史史料一体现了汉代法制废除酷刑 儒学影响法制等信息 对接高考25分综合题 对接高考 例4 古代中西方法律体系的比较 史料二公民法主要适用于罗马公民 从共和国后期到帝国前期 罗马由一个城邦国家变成了地跨三洲的大帝国 罗马法也由公民法发展到万民法 万民法适用于罗马公民与外邦人以及外邦人与外邦人之间关系 基本内容主要是关于所有权和债权方面的规范 注重调节贸易及财产等经济和民事纠纷 罗马法虽然允许使用酷刑 但只是作为审判过程中的补充性和最后的措施 20岁以下与60岁以上者 孕妇和育儿母亲免予酷刑 摘编自于贵信 古代罗马史 学会读史史料二体现罗马法的发展及对酷刑的限制 学会用史 1 根据上述史料 概括中国汉代和古罗马各自的法制特点 提示特点 汉代 宽法缓刑 或废除酷刑 儒家经典影响法律实施 儒家学者以经解律影响法律条文的解释 古罗马 适用范围和内容因时而变 对酷刑严格限制 对接高考25分综合题 对接高考 学会用史 2 根据史料并结合所学知识 指出两国法制特点产生的社会背景及其一致的进步之处 提示背景 汉代 鉴于秦亡的教训 缓和社会矛盾 奉行黄老之学 无为而治 汉初诸侯势力发展 威胁中央集权 汉武帝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 确立了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 古罗马 伴随着扩张 罗马统治区域扩大 需要处理更为复杂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矛盾 国内外贸易的发展 进步 适应现实的需要不断进行调整 减少或限制酷刑 对老幼及妇女给予一定照顾 体现出人道的一面 史论链接 罗马法复兴运动兴起的原因及意义见 创新设计 例4 古代中西方法律体系的比较 对接高考25分综合题 对接高考 例5 古代中西方政治体制的多样性及成因 史料人类古典文明在形成过程中 其所处的地理环境对生活于其中的某个人类共同体的经济生活具有直接的 决定性的影响 并通过对经济生活的影响 进而间接地影响到其社会政治及精神生活 中国黄河流域 平原土地丰饶 农业发达 实行封建政治 有巩固的国体 文明灿然 希腊多山 近海 海上交通便利 能激发冒险进取之心和向往自由之精神 中国先秦时期形成王权专制政体 古希腊的雅典则建立起城邦公民政体 读史用史根据史料并结合所学知识 针对 东西方政治体制 提出你的观点 并说明理由 要求 观点明确 史实准确 理由充分 逻辑合理 东西方政治体制 观点 理由 中国古代政治体制的特点成因及古希腊政治体制特点及成因 对接高考12分开放题 对接高考 案例分析 分别从地理环境 经济 政治和文化角度分析中西政体差异的原因 史论结合 注意不能陷入 地理环境决定论 的误区 对地理环境的影响程度表述不明 地理环境差异是影响中西古代政治体制发展不同的重要原因 例5 古代中西方政治体制的多样性及成因 对接高考12分开放题 对接高考 答题提示 观点 东西两个古典文明政治体制的不同 地理环境的差异是重要原因 中国是典型的大河文明 拥有黄河 长江等大河 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占据支配地位 人们聚族而居 氏族社会的血缘关系 家长制存留下来 致使先秦时期的中国形成王权专制制度 而雅典多山 依海 是典型的海洋文明 农业不能满足生存之需 而手工业 商业及海外贸易较为发达 向往自由的思想有助于民主政治的产生 人口的流动频繁使氏族组织逐渐瓦解 氏族制度终被废弃 随着新兴工商业奴隶主的崛起 古希腊的雅典形成城邦公民政体 地理环境的差异 是导致这两个古典文明形成如此两种不同类型政治体制的主要原因 提出其他观点 如 地理环境的差异 是导致这两个古典文明形成如此两种不同类型政治体制的主要原因 或 东西方两个古典文明形成不同类型政治体制是综合因素的结果 等均可 史论链接 古代中西方政治文明的比较见 创新设计 核心素养 中外纵横比较类材料解析题 例 2015 课标全国 40 阅读材料 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孟子 中记载了孟子与其学生关于法律问题的讨论 学生问 舜做了天子后 假如其父杀人 舜的法官该怎么办呢 孟子回答 抓起来就行了 学生又问 难道舜不阻止法官吗 孟子说 舜怎么能阻止呢 法官是按职责办事 学生问 那舜又该怎么办呢 孟子说 舜应当放弃天子之位 毫不顾惜 然后偷偷地背上父亲逃到海边住下 一辈子都很快乐 把曾经做过天子的事情忘掉 据 孟子 材料二公元前399年 苏格拉底被雅典陪审法庭以亵渎神明和蛊惑青年的罪名判处死刑 他与他的弟子们都认为判决不公 当弟子们安排苏格拉底逃走时 他却认为 虽然逃走是一种正义 但审判过程符合雅典法律程序 遵守合法的判决也是正义的要求 而且是更大的正义 因为如果他不服从判决 就等于践踏法律 倘若人人都以自己认为的正义为借口而任意践踏法律 社会秩序将混乱不堪 城邦将无法存在 最终他选择在弟子面前饮下毒药 从容赴死 摘编自 古希腊 柏拉图 苏格拉底的申辩 等 核心素养 问 1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 概括孟子和苏格拉底的法制观念 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 说明两种法制观念产生的社会背景及其共同的历史价值 中外纵横比较类材料解析题 解答模板 第一步 判断题型及特点 本题为比较型中外关联型题 解题的题眼是 比较 第二步 寻找对比点 紧扣题眼 比较 从异同角度 寻找对比点 确定答题方向 第一问 依据材料及所学知识 分别回答孟子 苏格拉底的思想 第二问分为两小问 分别说明二人的不同社会背景 综合材料及所学知识回答共同历史价值 第三步 紧扣设问 组织答案 依据材料关键信息 分别提炼孟子 苏格拉底的法制观念 从时代背景角度 从政治 经济及社会思潮角度 分别分析说明两种法制观念产生的社会背景 从思想地位 深远影响角度说明共同历史价值 核心素养 参考答案 1 孟子 治国需要法制 权力不能干预执法 当法律与人伦冲突时 维护人伦 苏格拉底 守法是正义行为 法制关乎城邦存亡 法律至上 严格守法 2 背景 战国时期 各国变法图强 法律的权威地位逐渐确立 宗法观念的影响 儒家伦理思想的影响 古希腊工商业相对繁荣 城邦民主政治高度发达 各种社会思潮活跃 法律作用突出 价值 他们的法制观念分别对中国和西方法制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是人类思想发展史上的宝贵遗产 中外纵横比较类材料解析题 专家史论 命题素材 雅典民主政治的评价国内长期流行的一种观点认为 在当时雅典40多万人口中 只有4 2万人享有公民权 其中经常出席公民大会的人数只占公民总数的1 6左右 其余9 10的居民 包括11 5万奴隶 2 85万外邦人和占人口一半的妇女 都被剥夺了民主权利 据此 该观点认定雅典民主仅仅是奴隶主阶级的少数人民主 从而给予了否定和批判 很显然 这种以现代普选制民主为参照系的结论是有悖于历史主义原则的 从人类文明的发展历程看 民主本是一个逐步扩大的长期缓慢的过程 即使作为民主宪政先行国的英国 晚至1831年时也只有土地贵族和商业贵族才拥有选举权 人数仅占全国人口的4 4 选民比率还不及古代雅典的一半 因此客观地说 在2500年前能有1 10以上的居民享有民主权利已经难能可贵了 确信雅典民主制度是19世纪以前世界上最为民主的政治制度 程汉大 雅典宪政的特点及其局限性 程汉大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教授 博士生导师 主要从事外国法律史和英美宪政史的教学与研究 出版专著 英国政治制度史 文化传统与政治变革 英国议会制度 等 在英国法制史和英国宪政史领域取得突出研究成果 专家史论 命题预测 概括材料中关于雅典民主政治两种不同的观点 这两种观点依据的同一基本材料是什么 为何产生这两种观点的分歧 答案两种观点 雅典民主是少数人的民主 奴隶主民主政治 雅典民主政治是19世纪前最为民主的政治制度 材料 雅典公民的人数及其所占比例 分歧原因 看问题的着眼点 阶级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 不同 观点解读 1 雅典民主政治的局限性 从雅典公民的人数及其所占比例分析得出结论 2 雅典民主政治的积极性 此时的民主虽然范围相对比较窄 但受时代和国情所限仍是难能可贵的 专家史论 命题素材 罗马法的影响及评价无论是对中世纪和近现代的西方法学 还是对许多亚非拉国家的现行法律体系 罗马法都有不可磨灭的贡献 罗马法对近代法学的影响主要在民法方面 比如家庭和私有财产的观念 契约的神圣性 但古代罗马法其实包括重要的宪法和刑法内容 其中有一些是至今依然通行的法学公理 比如法律不能针对个人而制订的原则和区别故意伤害和无意伤害原则 罗马法是罗马文明留给后人最持久的遗产 它不仅是博大精深的法律和司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