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制图规则.doc_第1页
电气制图规则.doc_第2页
电气制图规则.doc_第3页
电气制图规则.doc_第4页
电气制图规则.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济南易久自动化技术有限公司 技术文件电气制图规则一、使用工具使用AUTOCAD2006,保存格式为2004 DWG格式。涉及到的字符标注采用标准工程字体。主动力平行母线的间距15,其他平行导线的间距10,垂直导线的间距10。主电路中各图形符号的间距20,原理图部分各图形符号的间距是30。二、制图规范1、图号编号原则YJ计划号工位号图纸类型该类型顺序号(2位)改动序号(1位)10:OP 1020:OP2030:OP3040:OP4050:OP5060:OP6070:OP7080:OP8090:OP90100:OP100110:OP110YL:原理图JX:接线图SL:图例说明PL:元器件位置图MX:明细表说明:1、计划号为市场部下发的计划号。2、单台设备工位号省略。3、类型顺序号为当前类型图纸的顺序号,每种图纸单独编号,编号从01开始。4、改动序号为该图纸改动后的顺序号,原始图纸省略,改动序号使用字母,第一次改动为A,第二次改动为B,依次类推。2、图纸页号的编号原则1.图纸明细,图例,线颜色、结构框图从1-9。2.主电路原理图编号从10-19。2.交流控制原理图编号从20-29。3.直流控制原理图编号从30-49。4.PLC输入原理图编号从50-69。5.PLC输出原理图编号从70-89。6.AD/DA、光幕、伺服驱动等接线图编号从90-99。7.元器件位置图和接线图编号从100-109。8.如遇特殊情况某区域范围超限时,将该区域图纸编号+200。 每套图纸必须有一个图纸列表,它描述了一个有几张图纸,各图纸的名称。3、元器件的符号和命名方法执行GB4728图用图形符号 和GB7159电气技术中的文字符号制定通则的国家标准。常用元器件命名方法电磁铁YA电磁阀KV端子板XT插头XP插座XS控制用变压器TC电力变压器TM断路器QF接触器KM继电器KA熔断器FU按钮SB控制开关,选择开关SA液位传感器SL压力传感器SP位置传感器SQ温度传感器ST照明灯EL指示灯HL发热元件EH电动机M详细符号及说明见附录。元件的名称采用在字母后面添加三位序号的方法,能够与具体的机械功能产生联系的元器件名称尽量与机械功能的名称保持一致,例如接触器命名为KM101,热继电器命名为FR101。4、电气控制系统图的分类电气控制系统图一般有三种: 电气原理图 元件布置图 安装接线图 (1)电气原理图目的是便于阅读和分析控制线路,应根据结构简单、层次分明清晰的原则,采用电器元件展开形式绘制。它包括所有电器元件的导电部件和接线端子,但并不按照电器元件的实际布置位置来绘制,也不反映电器元件的实际大小。电气原理图分主电路和辅助电路两部分。主电路是电气控制线路中大电流通过的部分。辅助电路是控制线路中除主电路以外的电路,其流过的电流比较小。辅助电路包括控制电路、照明电路、信号电路和保护电路。电气原理图中所有电器元件都应采用国家标准中统一规定的图形符号和文字符号表示。电气原理图中电器元件的布局,应根据便于阅读原则安排。主电路安排在图面左侧辅助电路安排在图面右侧。无论主电路还是辅助电路,均按功能布置,尽可能按动作顺序从左到右排列。电气原理图中,当同一电器元件的不同部件(如线圈、触点)分散在不同位置时,为了表示是同一元件,要在电器元件的不同部件处标注统一的文字符号。对于同类器件,要在其文字符号后加数字序号来区别。如两个接触器,可用KM1、KM2文字符号区别。电气原理图中,所有电器的可动部分均按没有通电或没有外力作用时的状态画出。对于继电器、接触器的触点,按其线圈不通电时的状态画出,控制器按手柄处于零位时的状态画出;对于按钮、行程开关等触点按未受外力作用时的状态画出。电气原理图中,应尽量减少或避免线条交叉。各导线之间有电联系时,在导线交点处画实心圆点。根据图面布置需要,可以将图形符号旋转绘制,一般逆时针方向旋转90度。(2)电器布置图 电器位置图是用来详细表明电气原理图中各电气设备、元器件的实际安装位置,为电器控制设备的制造、安装、维修、提供必要的资料。电器位置图需要指示每个电气部件(如操纵箱、空调、接线盒、开关等)在设备上的具体位置(由机械设计人员与电器设计人员共同制作)(3)安装接线图安装接线图用来表明电气设备或装置之间的接线关系,清楚的表明电气设备外部元件的相对位置及它们之间的电气连接,是实际安装布线的依据。安装接线图主要用于电器的安装接线、线路检查、线路维修和故障处理,通常接线图与电气原理图和元件布置图一起使用。5.线路编号的方法图纸上方的1、2、3等数字是图区的编号,它是为了便于检索电气线路,方便阅读分析从而避免遗漏设置的。图区编号也可设置在图的下方。图区编号下方的的文字表明它对应的下方元件或电路的功能,使读者能清楚地知道某个元件或某部分电路的功能,以利于理解全部电路的工作原理。线号的标注原则上标明其电压或作用,由主线派生线号分别用本相的号加“.X”表示。交流电源三相进线分别用L1、L2、L3表示,以后从每一相派生的线号分别用本相的号加“.X”表示,如由L1派生的第一个号用L1.1表示,由L3派生的第5个号用L3.5表示。进入电机的三相交流电分别用U、V、W表示。主电路中各主要控制元件的控制回路的线号以各回路的位置顺序排列。交流电源的零线(中性线)用N表示,其后派生的第2个为N.2。保护接地线用PE表示。经过隔离变压器的交流电用1AXX、1BXX表示,其中1表示第一个变压器,A、B表示变压器出线的两个出线端,XX表示电压,如1A20表示为变压器输出20V的第一个出线端。直流电源正端用L+XX表示,负端用L-XX表示,直流地线用MXX表示,其中XX表示电压,如直流24V正端以L+24表示,直流24V负端以L-24表示,直流24V的中间线(地线)用M24表示,后续派生用L+24.X、L-24.X、M24.X表示。非欧姆龙PLC输入以X表示,PLC输出以Y表示(其中序号为PLC输入或输出的编号)等。欧姆龙PLC输入以I表示,PLC输出以Q表示(其中序号为PLC输入或输出的编号)等。控制电路采用阿拉伯数字编号,标注方法按“等电位”原则进行。建议使用分段的方式进行编号,例如使用连续的编号表示一根线路的各端位置。线号的编码规则使用四位线号XXXX.,第一位和第二位是页号,第三位是该元件在图纸的里面列的序号,第四位是顺序号。在垂直绘制的电路中,标号顺序一般由上而下编号,在水平绘制的电路中,标号顺序一般由左而右编号,凡是被线圈、绕组、触点或电阻、电容等元件所间隔的线段,都应标以不同的电路标号。 原理图上每条进出线路均标明去向或来源,如去向为第3页图的B4,则表示为/3.B4,来源采用同样的表示方法。6、实际安装时线的颜色及线径标注交流三相的颜色分别为:L1黄,L2绿,L3红,零线蓝,保护地(PE)-黄绿双色。经过变压器后的交流电:黑。直流电源:正棕色,负蓝。单相交流控制线:黑。直流信号线:蓝色。线径大于0.5mm2的线必须标注线径,小于0.5mm2的根据需要标注。默认为0.5mm2 。7、 其他注意事项1)门开关的位置在电源切断开关前端。2)检修插座在主电源后端,安装三芯和两芯的各一个。3)控制电源的钥匙开关应当通过控制接触器的方法,来实现控制电源的目的。接触器的常开触点位于隔离变压器后端。4)隔离变压器前端和后端都要设置熔断器。5)交流控制电路应当在隔离变压器后端。6)PLC和24V电源应当在控制电路原理图中进行描述。7)在元器件布局图中的布局原则是使强电和弱电线路尽量的不交叉。8)设备的端子预留10,PLC的输出、输入各预留10。9)直流24V继电器和电磁阀的线圈处需要安装续流二极管。10)按钮的颜色是推荐使用如下,启动按钮-绿色、停止按钮-红色、报警解除、灯测试按钮-黄色,选择开关、前进、后退、动作、复位按钮-黑色、原位开关-蓝色。11)选择开关的功能配置是按右选择动作、左选择返回设置的。左侧:手动、后退、下降、逆转、松开。例如右侧:自动、前进、上升、正转、夹紧。12)三色灯工作状态:工作正常,黄色表示待机,绿色表示工作,红色表示报警。五色灯工作状态按不同厂家的具体要求执行。13)蜂鸣器在报警时有声音,如果需要,在循环结束后发出2秒的循环结束提示音。三、基本设计要求1、全部的报警必须自动保存、并可用复位键或按钮解除。2、对具有类似电机正反转等机械动作的控制回路必须要有互锁。见下图。3、当发生报警或保护电路(如安全继电器)动作后,在报警解除复位后不能使设备自动复位和起动。4、不允许用控制电柜外的检测元件(如接近开关)直接驱动电磁阀和电磁开关等带励磁线圈的元件。(除非安全上必要)5、为确保人及设备的安全的元件(如急停,极限开关等)、检测传感器(如安全光幕)正常时的输出为ON(常闭状态)。6、运行准备有控制回路的设备须有运行准备回路。运行准备的条件包括操作电源的通电(操作电源按钮按下)后机械的各部分处于可动作的状态,并保持该状态(自己保持回路)。运行准备回路以后的控制回路须用运行准备作为先决条件、运行准备回路切断后控制回路必须立即切断。7、双手按钮如果需要设置双手启动按钮,需按下述方式控制:)操作工需同时按按钮启动。)危険动作结束后释放按钮才有效、若途中一个按钮稍微放开即无效。且持续按按钮也必须在一个动作循环结束后才有效。再起动须两手同时离开再两手同时按下才有效。(再起动防止回路)按钮须带保护环,按钮间隔500mm以上8、设备在进入工作循环后需设置超时报警,如果超过设定时间静停止循环并报警。 超时报警的设定时间机器节拍超时报警设定时间1分(机器节拍)1.5倍1分超2分(机器节拍)30秒2分超(机器节拍)60秒四、故障处理与显示1、按4个分类识别故障并处理:1) “立即停机”类故障属于因能源断缺(24V,压缩空气)或安全等原因造成的。结果:设备进入非工作状态,循环立即中断。恢复循环:在消除或解决故障后,需要重新开始设备工作和开始循环。2) “执行器或运行障碍”类故障属于因超时,传感器不一致,位置丢失(或循环中的状态),后机械安全性的失去(如:马达热况)等原因造成的。结果:设备为工作状态,但循环立即中断。恢复循环:在消除或解决故障后,重新开始循环。3) “延时停机”类故障属于因温度监控,油位,油脂等原因造成的。结果:本循环结束后设备停止。恢复循环:在消除或解决故障后,重新开始循环。4).提示性报警仅仅是一种显示,如系统缺料等。结果:对设备不会产生任何后果。恢复循环:无须任何动作,因为设备始终处于循环中。报警信号在原因消失后自动消除。2、故障显示:为了便于快速识别故障的身份,故障的标记需合乎以下规定:1) 故障源(如:安全,压力,流量,)2) 相关系统(如:工作头,工作台,卡压装置,)3) 问题位置的编号(如:Mxxx )4) 自动控制器上面的编号(如: 输入输出模块号,功能模块, )5) 与4)点相联系的故障状态(如:0, 1)6) 故障的地理位置(如:工位, )3、故障的历史记录可以记录100条故障,清除这些故障需要输入密码(操作工不能进入)。五、控制电柜要求1、电柜内布置1)强电、弱电尽量分开布局。2)输入输出应避免不同电压混流,应按电流种类分类集中。(交流直流、220V/24V、模拟脉冲等)3)电磁开关、电磁阀回路根据需要安装浪涌阻抗。4)控制电柜的各电柜上设置20%以上预备空间。5)对于输入输出点数备用,即使输入输出为16/16的小型设备,输入输出点数各自10%以上为备用点数。6)输入输出插槽的备用空间应满足所使用的各类卡上最起码还可各插入一片。7)变频器、伺服驱动器等给控制系统带来电子噪音的机器应采取电磁屏蔽措施。2、电柜内设备安装的规定1)电柜内机器的布置为确保保养的安全性,规定上部为强电机器MCCB、电磁开闭器等),下部为弱电机器(继电器、计时器等)。2)用螺钉和中板上的丝攻孔固定所有元器件。使用背螺母时将背螺母焊接固定。大型机器、振动大的机器不使用轨道。控制电源按控制系统分开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