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球》(专选)课程教学大纲.doc_第1页
《排球》(专选)课程教学大纲.doc_第2页
《排球》(专选)课程教学大纲.doc_第3页
《排球》(专选)课程教学大纲.doc_第4页
《排球》(专选)课程教学大纲.doc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武汉体育学院排球专选课程教学大纲(运动训练专业本科适用)一、说明(一)课程定义:排球专修课是一门全面、系统地讲授排球运动的基本理论、基本技术、基本战术;提高排球基本技战术的运用能力和专项运动素质;培养排球教学与训练,竞赛组织与裁判和科学研究等工作能力的课程。(二)编写依据:本大纲是以武汉体育学院2006年修订并颁布的运动训练专业本科培养方案为依据而编写的。(三)目的任务1具有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祖国的体育和教育事业;具备体育工作者的良好道德品质和作风;自觉维护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2系统地掌握现代排球运动发展的态势,技术与战术、技战术教学与训练,竞赛组织与裁判,教练员工作和科学研究工作等基本理论。3技术要求:要求学生在四年的学习中,提高基本技战术在比赛中的运用能力。努力发展专项运动素质,使学生具有较高的运动竞技水平,达到国家排球二级运动员以上运动的水平。4要求在掌握一定的高难度技术和战术的基础上,突出对学生的基本技战术的教学与训练,身体训练、心理训练,教练员工作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具有从事中等以上学校排球教学和指导排球训练的能力。5要求学生掌握排球运动的竞赛组织与编排裁判法,达到国家排球二级裁判员以上级别的水平,使其具有从事基层排球竞赛组织工作的能力和参加省级以上级别的排球比赛的裁判工作。6要求学生了解国内外排球运动科学研究最新的发展动态,基本掌握排球运动科学研究的基本程序与方法。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的工作能力。(四)课程编号:B03016。(五)学时数与学分:696学时,26学分。二、教学安排与学时分配(一)理论课教学安排与学时分配序号教学基本内容学期小计一二三四五六1排球运动概述442排球技、战术基本理论及分析481014363排球运动员体能训练884排球运动员心理训练335排球教学基本理论与方法86146排球训练基本理论与方法64107排球教练员工作64108排球竞赛与裁判工作4489排球运动科学研究工作2226合计12143022111099(二)技术课教学安排与学时分配序号教学基本内容学期小计一二三四五六1排球技术2440707580803692排球战术610303036381503排球身体素质训练681417171678合计3658114122133134597三、教学内容与知识点(一)理论课教学内容第一章 排球运动概述第一节 世界排球运动的发展知识点:排球技术、战术的演变、规则修改对排球运动的影响,规则修改的原则第二节 我国排球运动的发展知识点:我国对世界排球运动发展的贡献,我国排球运动发展中可涉取的经验和面临的问题,我国排球发展态势。 第三节 世界排球运动的现状及发展动向知识点:技术、战术现状及发展动向、教学与训练现状及发展动向、竞赛改革现状及发展动向。第二章 排球基本技术第一节 排球技术的基本理论知识点:排球技术的概念、排球技术的特点,排球技术的分类,排球运动技术中的力学问题。第二节 准备姿势与移动知识点:准备姿势与移动的概念与作用,准备姿势与移动的分类,准备姿势与作技术方法分析,准备姿势与移动的运用,教学与训练方法第三节 发球知识点:发球的概念与作用,发球的分类,发球的动作技术方法分析,发球的运用,教学与训练方法第四节 垫球知识点:垫球的概念与作用,垫球的分类,垫球的动作技术方法分析,垫球的运用,教学与训练方法第五节 传球知识点:传球的概念与作用,传球的分类,传球的动作技术方法分析,传球的运用,教学与训练方法第六节 扣球知识点:扣球的概念与作用,扣球的分类,扣球的动作技术方法分析,扣球的运用,教学与训练方法第七节 拦网知识点:拦网的概念与作用,拦网的分类,拦网的动作技术方法分析,拦网的运用,教学与训练方法第三章 排球战术的基本理论知识点:排球战术的概念,排球战术的分类,排球战术意识,排球技、战术指导思想,排球战术体系。第一节 阵容配备、交换位置知识点:阵容配备、交换位置及信号联系,“自由人”的运用第二节 个人战术分析知识点:发球个人战术,一传个人战术,二传个人战术、扣球个人战术、拦网个人战术、防守个人战术第三节 集体战术分析知识点:接发球防守、接发球进攻、接扣球防守、接扣球进攻、接拦回球防守、接拦回球进攻第四章 排球运动员体能训练第一节 排球运动员体能训练的基本理论知识点:体能训练的意义和依据,体能训练的内容与方法,体能训练的基本要求第二节 排球运动员专项体能训练方法知识点:力量训练方法及注意事项,速度训练方法及注意事项,耐力训练方法及注意事项,灵敏训练方法及注意事项,柔韧训练方法及注意事项,弹跳训练方法及注意事项。第三节 青少年运动员体能考核的内容与方法知识点:体能考核的内容,体能考核的方法,体能考核的标准第五章 排球运动员心理训练第一节 排球运动员心理训练的基本理论知识点:排球运动员的心理训练的含义及作用,排球运动员主要的心理品质、排球运动员心理训练的内容,排球运动员一般心理训练方法。第二节 排球运动员赛前、中和心理训练方法知识点:赛前心理训练方法,赛中心理障碍及调整方法,赛后的心理恢复第三节 排球运动员心理训练程序及注意事项知识点:心理训练程序,注意事项第六章 排球教学基本理论与方法第一节 排球教学基本理论知识点:排球教学原则、排球教学方法、排球教学课程的类型、排球教学课的组织与进行,排球教学文件的制订。第二节 排球技术教学知识点:技术教学顺序、技术教学步骤、技术练习中的常犯错误及纠正方法,技术练习手段与方法第三节 排球战术教学知识点:战术教学顺序,战术教学步骤,战术练习手段与方法第七章 排球训练基本理论与方法第一节 排球训练基本理论知识点:排球训练原则,排球训练方法、排球训练课的组织与进行,排球文件的制定,青少年排球教学训练工作的特点第二节 排球单项技术的训练知识点:发球训练、垫球训练、传球训练、扣球训练、拦网训练第三节 一攻、防反、保攻训练知识点:接发球防守及其进攻训练,接扣球防守及其进攻训练,接拦回球防守及其进攻训练第八章 排球教练员工作第一节 教练员的基本素质及技能知识点:基本素质、基本技能第二节 比赛指导工作知识点:赛前的信息收集,赛前调练、制订比赛方案、临场指挥、赛后总结第三节 选材工作知识点:选材的手段和步骤,选材的内容和指标。第四节 排球运动队的教育管理知识点:教育管理对象的特点、教育管理的内容和要求,教育管理工作的基本措施第九章 排球竞赛与裁判工作第一节 竞赛组织工作知识点:竞赛前的准备工作,竞赛期间的工作,竞赛结束工作第二节 竞赛制度知识点:循环制、淘汰制、佩奇制、混合制第三节 编排与成绩计算知识点:编排的基本原则、编排方法、成绩计算方法第四节 比赛知识点:器材与设备,比赛参加者,比赛的准备与组织,比赛状态与行为比赛间断与延误不良行为。第五节 裁判员职责与法定手势知识点:第一裁判员的权力与责任,第二裁判员的权力和责任,记录员的责任、司线员的责任法定手势,记分方法。第十章 排球运动科学研究工作第一节 排球运动科学研究的内容及分类知识点:研究内容、研究分类第二节 排球运动科学研究的形式、方法知识点:研究形式、研究方法第三节 排球运动科学研究的步骤知识点:选题、胡定研究方法,制订研究计划,搜集资料,资料整理和分析,撰写论文。(二)技术课教学内容第一章技术第一节 发球技术点:正面上手发飘球,跳发球正面上手发球,勾手飘球。第二节 传球技术点:顺网正面传、背传高球、手拉开传球、传近体快球、传短平快球、调整二传、传背快球、跳起二传。第三节 垫球技术点:接发球垫球,接扣球垫球,体侧垫球,滚翻垫球,前扑垫球,鱼跃垫球。第四节 扣球技术点:四号位扣平网高球,二号位扣平网高球、扣平拉开球、扣近体快球,扣短平快球,扣调整球,后排扣球、时间差扣球,位置差扣球、单脚起跳技术。第五节 拦网知识点:单人拦网、双人拦网、三人拦网第二章 战术第一节 进攻战术战术点:中、边二传进攻及其战术变化、前交叉、后交叉、背交叉、后交叉、假交叉、夹塞、跟进、双快一游动。心二传进攻及其战术变化,立体进攻。第二节 防守战术战术点:“边跟进”防守的死、活跟及内撤,双卡防守战术布局及变化,心跟进防守战术布局及变化。“三二”保护阵形,“二二一”保护阵形。第三章 体能第一节 力量素质点:腰、腹力量,腿、踝部力量,手臂、手指、手腔力量。第二节 速度素质点:反应速度、移动速度、起跳速度、挥臂速度第三节 弹跳力素质点:原地弹跳力、助跑弹跳力、连续弹跳力第四节 耐力素质点:移动耐力、弹跳耐力、速度耐力、比赛耐力第五节 灵敏技术点:腿、手、腰、腹的协调配合能力及地上的灵活应变能力第六节 柔韧技术点:肩、髋、膝、踝、腕等关节的活动范围四、考核方法与要求(一)考核形式:学年考核与本课程考核相结合,学年考核采取平时上课出勤、理论(书面作业)与专项身体素质相结合的形式进行。本课程的结业考核采取理论闭卷考核和技术评定、技术达标相结合的形式进行。(二)成绩计算:学年考核与课程结业考核成绩的比例为30、70。学年考核成绩的比例为平时占10,书面作业占1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