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与名师对话】2014年高中语文 2-4 登岳阳楼课时作业 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一、基础题1下面的加点字中,读音有误的一项是()a粗糙(co)忖度(cn du) 风驰电掣(ch)b诤友(zhn) 编纂(zun) 东南坼(ch)c戎马(yn) 流涕(t) 草木菁华(jn)d戏谑(xu) 惬意(qi) 苦心孤诣(y)解析:c项“戎”应读“rn”。答案:c2下列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乾坤恍悟诸候揭竿而起b洞庭朝廷风彩消声匿迹c旋窝参与振动攻城掠地d蝉联轻浮肤浅绿草如茵解析:a项:“诸候”应为“诸侯”。b项:“风彩”应为“风采”,“消声匿迹”应为“销声匿迹”。c项:“旋窝”应为“旋涡”,“攻城掠地”应为“攻城略地”。答案:d3对这首诗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诗人登上岳阳楼,一时间国衰之忧、家破之愁涌上心头。b诗中作者远眺北方,想到那里正烽烟弥漫,近观自己,独伴孤舟,亲朋无音。c诗歌首联写作者早闻洞庭湖盛名、到暮年才目睹名湖,表现了诗人初登岳阳楼的喜悦之情。d诗歌尾联写作者眼望国家动荡不安,自己报国无门的哀伤。解析:首联表面上是写诗人登岳阳楼之喜,实际在抒发早年抱负至今未能实现之愁情,c项理解不正确。答案:c4按照下列要求,默写诗中名句。(1)描写洞庭之景的句子是:_。(2)描写诗人凄凉处境的句子是:_。答案:(1)吴楚东南坼,乾坤日月浮(2)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二、课内阅读阅读下文,完成56题。登岳阳楼杜甫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5颔联写出了洞庭湖怎样的自然景象?答:_答案:气势磅礴的宏大气派。(注意“乾坤”“坼”“浮”的提示作用。)6有人说,尾联深化了诗歌主题,你同意这种说法吗?请简析。答:_答案:同意。最后一联,诗人由个人际遇扩展到国家境况,主题得以扩大深化,忧国形象跃然纸上。三、课外阅读阅读下面唐诗,完成78题。恨别杜甫洛城一别四千里,胡骑长驱五六年。草木变衰行剑外,兵戈阻绝老江边。思家步月清宵立,忆弟看云白日眠。闻道河阳近乘胜,司徒急为破幽燕。注这是杜甫上元元年(760)在成都写的一首七言律诗。上元元年三月,检校司徒李光弼破安太清于怀州城下;四月,又破史思明于河阳西渚。7分析本诗所表达的诗人的思想感情。答:_答案:抒发了诗人流落他乡的感慨和对故园、亲人的怀念,表达了他希望早日平定叛乱的爱国思想。8请结合具体诗句,尤其是关键词语,分析本诗所表现的杜甫诗的沉郁顿挫的风格。答:_答案:前三联“一别”“长驱”点题,抒写了深痛忧愤之情;“衰”“老”相呼应,写自己的飘零憔悴,悲凉沉郁。“思家”“忆弟”表现了怀念亲人的无限情思,突出了题意“恨别”。最后一联以充满希望的诗句作结,感情由悲凉转为欢快,显示了诗人胸怀的开阔。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910题。九日杜甫重阳独酌杯中酒,抱病起登江上台。竹叶于人既无分,菊花从此不须开。殊方日落玄猿哭,旧国霜前白雁来。弟妹萧条各何在,干戈衰谢两相催!注竹叶:竹叶青酒。9颈联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景象?运用了什么手法?答:_答案:这首诗的颈联描写了他乡日落时分,黑猿声声悲啼,霜天秋晚,白雁南来的凄凉景象。运用了渲染的手法,借助西沉的落日、黑猿凄清的鸣啼、南飞的故乡白雁等绘声绘色地渲染出凄清的氛围(或:使用了对比的手法,将异乡之景与旧国之物、黑猿与白雁的色彩进行对比描绘出一种凄清之境)。10结合全诗,简要分析诗人当时的处境及诗歌抒发的情感。答:_答案:诗人当时的处境是孤独、衰老多病,重阳登高而忧愁无法排解(因病不能多饮酒而无心赏菊)。全诗抒发了思亲怀乡,衰老催人(年老多病)的感伤,遭逢战乱伤时忧国的情怀。(2013云南省昆明市高三调研测试)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112题。曲江二首(其一)杜甫一片花飞减却春,风飘万点正愁人。且看欲尽花经眼,莫厌伤多酒入唇。江上小堂巢翡翠,苑边高冢卧麒麟。细推物理须行乐,何用浮荣绊此身?注曲江:河名,位于西安东南郊,为唐代游赏胜地,安史之乱后,曲江景观损毁严重。翡翠:一种翠绿色的水鸟。11首联“一片花飞”与“风飘万点”构成了怎样的关系?有怎样的表达效果?请简要分析。答:_解析:此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题,先考虑这两句话所运用的表达技巧,然后再分析句子内容之间的联系。作者先用“一片花飞”透露春逝的信息,后又用“风飘万点”来渲染“正愁人”的气氛。而“一片花飞”与“风飘万点”又构成对比(或衬托)。抓住这两点来答题即可。答案:衬托(对比,映衬,或对照,或局部与整体)的关系。一片春花飞落,已透出春逝消息和伤春情绪,而风吹落花万点,更是渲染了惜春的愁烦心情。12尾联“须行乐”的原因是“细推物理”,“物理”在诗中指什么?请简要分析。答:_解析:此题考查理解诗歌内容的能力。要解答此题,一是要注意古今词的异义。“物理”一词现在是专有名词,而古代是指“事物的道理”。二是联系文中哪些地方写了“物理”。可以顺着作者的思路来理解:文中写了什么景,表达了什么情,由此引发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慨等。根据这些,可整合出本题的答案来。答案:“物理”指事物的道理,在诗中表现为:一是春天会由“一片花飞”到“风飘万点”,逐渐消逝;二是花经人眼,人会因“酒入唇”而引起“伤多”;三是翡翠鸟在原来住人的楼堂上筑巢,原来雄踞的石麒麟现在卧倒在地上,昔日繁华不再;四是由物及人,面对春天易逝,时过境迁,推究事物盛衰变化的道理,人该及时行乐,不必被虚浮的荣誉束缚自身。四、语言应用13把下面的句子排列成一段语意连贯的话,并将序号写在后面的横线上。杜甫的忧生,主要表现在生不逢时的忧患他的诗人的所具有的认真的个性也使他难于在这个时代有所作为杜甫所处的时代是一个危机四伏的时代这就使他在诗中时时流露出这种悲哀来这个时代未能给他提供一个施展才干实现理想的环境和机会比如杜甫铁堂峡:“生涯抵弧矢,盗贼殊未灭。飘蓬逾三年,回首肝肺热。”最能说明此种忧患心态。答:_解析:排序时要注意确定中心话题,然后根据句中的关键词理清句间的逻辑关系。比如本题中通读句子后会发现是在论述“杜甫的生不逢时的忧患意识产生的原因和对创作的影响”,在具体论述时先点明“时代特征”,然后又说明“时代对诗人杜甫的影响”,最后举例证明上述的论断。答案:14下面这段文字的若干句子中,句子内容有语序不当的,请找出来进行调整,使语意连贯、合理。“安史之乱”是唐代文学发展的一个转折点,也是唐帝国由盛转衰的界标。当时,诗人杜甫就以积极入世的精神,勇敢而忠实地反映现实生活,即使在大局极端危急的情况下,也从来没有失去信心。在我国的诗坛上,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自媒体管理办法总结
- 碧桂园法务管理办法
- 个人贷款管理办法原则
- 上海纳税信用管理办法
- 落实教师待遇管理办法
- 产品市场研究管理办法
- 课程大纲制定管理办法
- 专业社工机构管理办法
- 中介公司客户管理办法
- 线下剧本杀管理办法
- 物业客服管家工作内容培训
- 2025年机关事业单位工人招聘《机动车驾驶员》技师 考试题库与参考答案
- 2025年长江陆水枢纽工程局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2024年技能竞赛钳工理论考试题库600题(含答案)
- 四川大学SCI期刊分级方案
- 梅大高速塌方灾害调查评估报告及安全警示学习教育
- 高考英语核心词汇1000个
- 医疗机构患者信息管理制度
- 2023年高考英语试卷(新课标Ⅰ卷)含答案解析
- 学生生活全景模板
- 安全生产管理制度-普货运输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