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土配方施肥总结.doc_第1页
测土配方施肥总结.doc_第2页
测土配方施肥总结.doc_第3页
测土配方施肥总结.doc_第4页
测土配方施肥总结.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关于报送2010年测土配方施肥项目工作总结的函农业部种植业司:根据2010种植(耕肥)53号文件精神要求,我市结合2010年开展测土配方施肥工作开展情况,总结了2010年我市测土配方施肥普及推广情况,形成2010年重庆市测土配方施肥工作总结,现报送给你们。二一年十二月三日2010年测土配方施肥补贴项目总结2010年是测土配方施肥项目普及行动年,按照国家农业部、市农委相关文件精神要求,以全面普及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改变农民施肥观念、促进农民节肥增收、保护生态环境、提升服务能力为总体目标,着力推进我市测土配方施肥项目工作上档次、显水平,各项工作顺利实施,并取得初步成效。现将主要工作情况报告如下:一、项目实施情况(一)土样采集分析工作情况。今年我市土样采样分析工作严格按照农业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规范的要求,除开展项目县常规土样采集工作外,还根据生产实际需要,侧重于在粮油高产创建示范区、果菜茶标准园、优势农产品基地、无公害农产品基地和种植大户进行以地块为单元的个性化测土服务,受到农户普遍欢迎。截止目前,今年共继续采集土壤样品29720个,植物样品2330个,调查农户3910户,分析土壤样品达29223个。 (二)田间试验情况。根据我市实际情况,针对项目区不同土壤类型、耕作制度,按照土壤高、中、低肥力状况,在全市安排3414试验351个,大区校正试验370个。各个田间试验均有专人负责、有试验记录、有田间试验报告,确保了按质按量完成。(三)大田示范情况。为促进全市测土配方施肥工作的开展,结合农业部“科技入户工程”,我们在粮油高产创建、蔬菜基地及标准园建设区域,建立测土配方施肥示范区,在100个粮食、50个油料及特色作物高产创建镇乡、10个蔬菜重点县区县及十二个重点区县的标准果园创建示范区建立高产示范片,要求示范区与示范片要充分展示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效果,带动并引导农民应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在粮油作物上,且区县级示范片完成10000亩,镇乡示范片100亩、村级示范片50亩以上。全年共建立示范片2316个,示范面积达133.36万亩,已超全年计划18.89万亩,取得较大成效。(四)化验室建设情况。为能如期按有关要求完成土壤样品各项目化验工作,各项目区县农业部门在投入部分资金继续采购各种仪器设备的基础上,依托大专院校、科研单位和重庆市土壤肥料检测中心,单独或共同建立了测土配方施肥化验室,至2009年底,全市共35个项目区县中,单独建立化验室32个,共建化验室3个。目前,各项目县正积极申请区县化验室资质认定和计量认证,逐步改善化验室装备条件,保证化验室处于良好的运转状态。同时,我们更加注重化验人员技术培训,从11月起安排了项目区县化验人员分期分批在重庆市土壤肥料检测中心集中轮流培训10天左右,考核合格后发给检验员上岗合格证,并制定化验室工作质量手册,实现目标管理。(五)数据库建设情况。截止11月底所有项目区县已将前期所取土样的土壤取样调查表、施肥调查表、土壤养分数据、试验示范数据、建议卡档案等方面的数据信息全部录入到测土配方施肥数据库系统里,建立完善了属性数据库,为下一步耕地地力评价作好了充分准备。2007年项目区县已初步完成耕地地力评价工作,将于本月进行市级验收。(六)示范推广情况。我市今年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面积3275.08万亩,超过全年计划152万亩,超4.6%,覆盖项目区县8662个行政村,涉及农户567万户,形成配方415个,共计发放配方建议卡近543万份。(七)配方肥施用情况。全市配方肥施用总量达到51万余吨,超过计划3个百分点,施用面积实现1635万亩,超计划74万亩,超4.7%。(八)援助西藏昌都地区开展项目情况。我站在2009年开展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援藏工作的基础上,采取技术人员和专家相对固定、工作相对集中开展的方式,进一步加大支持西藏自治区昌都地区开展测土配方施肥工作。一是帮助昌都地区完成测土配方施肥基础数据录入工作,构建了测土配方施肥数据,并通过自治区农技中心的审核。二是协助完善青稞、小麦、油菜等主要农作物“3414”、“3415”田间肥效小区试验方案和校正试验方案。三是完成实验室建设规划设计。根据实验大楼的建设施工图,提出了实验室建设实施方案和实验室建设预算清单。四是协助制定青稞等主要农作物的施肥指标体系。完成了昌都地区土壤养分丰缺指标、青稞等主要作物的施肥指标体系,并协助制定了昌都土壤养分与施肥原则。(九)资金使用管理情况。测土配方施肥项目补贴资金完全根据农财两部门相关文件规定的标准和新建、续建项目县的目标任务,专项用于野外调查、采样测试、田间试验、配方定制、仪器设备、数据库建立、地力评价和组织管理等补贴。全年到位项目资金1460万元,其中中央投入资金1430万元,中央资金使用率91.28%,其中仪器设备购置使用53.86万元,采样、调查、分析等基础工作使用1220.66万元,项目管理费30.80万元。二、主要做法(一)着力强化普及行动及示范县的组织领导。市里建立了测土配方施肥项目领导小组、技术专家组和测土配方施肥项目办公室,35个项目区县均建立了测土配方施肥项目或测土配方施肥普及行动领导小组和技术指导组,市与县签订了目标责任书,各区县任务分解到乡村,落实了责任人,制定了包村包片责任制。各项目区县根据当地实际情况细化了实施方案,目标明确,可操作性强,全力确保全年工作目标顺利完成。(二)进一步加强与配方肥生产企业的合作。按照“政府主导、企业参与、农民自愿”的基本原则,我们与建峰化工、涪陵化工、江北化工、天建化工、九禾化工等7个大中型肥料企业签订合作协议,通过建立“技企联合”的模式,按照“大配方、小调整”的思路,由技术专家组提供多种有指导性的肥料配方及建议,肥料企业根据这些配方与建议调整配方和生产工艺,生产配方肥并在各地经销点展示配肥方案或配方图,以此让更多农民自己选择适用对路的配方肥料。各个项目区县分别与一个或多个企业签定合作协议。(三)着重抓好配方肥落地。为切实解决好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最后一公里”问题,我们通过调研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采取了积极有效的措施。一是强化企业与技术部门的合作,逐步建立配方到厂、供肥到点、指导到户的技企结合长效工作机制,让企业全程参与到测土配方施肥工作中来。二是要求区县农业部门在春播、秋冬种用肥关键时节向当地政府及合作企业,提供各种作物的配方及配方肥所需的数量,解决配方与配方肥脱节问题。三是在项目区县建立配方肥连锁销售网点,网点切实按照“统一标牌、统一配方上墙公示模式、统一技术咨询平台、统一销售台帐、统一培训肥料销售人员”的要求进行设立,尽量减少中间环节,降低销售成本,切实解决配方肥买难问题。四是把区县配方肥销售量作为测土配方施肥工作考核内容,以严格的考核制度推进该项工作落实到位。(四)切实抓好配方卡上墙。积极推进测土信息、配方施肥方案上墙,要求各区县张贴于村委会办公室以及配方肥销售网点的明显位置,使广大农民看得懂、用得上,方便、简捷、有效地让农民了解掌握科学施肥知识,直接“按方”购肥、施肥。全市上墙村数达2568个,所有重点村全部都做到了分开上墙。(五)全力抓好技术培训到户工作。在全市项目区县共计举办培训班1055期次,培训技术骨干10345人次,培训农民63.95万人次,营销人员3223余人次,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杂志、网络宣传等媒介对测土配方施肥进行广泛宣传,发放各类宣传普及资料14.15万余份。与此同时,我们聘请西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教授与区县对接,分别到项目区开展以种粮大户、科技示范户为主的全程服务和个性化服务并现场检查督导测土配方施肥工作,此项工作的开展不仅为项目区培养了一批业务素质高、操作技能过硬的测土配方施肥技术骨干,而且进一步提高了农民对测土配方施肥的认识。(六)加强工作质量监管,确保项目顺利实施。我们把测土配方施肥项目实施质量始终放在第一位,为确保工作质量,主要抓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一是建立工作责任制,项目实施小组成员每人都有自己的阵地、岗位和责任,并实行工作责任制,各负其责。二是项目实施全面实行合同管理,按合同执行,依合同验收付款。三是做好不定期督促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改进。三、取得的成效(一)经济效益。项目区共增产粮油188.73万吨,减少不合理施肥3.19万吨,总节本增效26.05亿元。其中推广水稻测土配方施肥1020.68万亩,平均亩增产39.25公斤,增幅8.59,亩节支增收87.43元;玉米推广测土配方施肥671.95万亩,亩增产42.09公斤,增幅13.15,亩增产节支97.30元;油菜推广测土配方施肥348.36万亩,亩均增产15.22公斤,增幅11.09,增产节支56.21元;小麦推广测土配方施肥275.48万亩,亩均增产18.99公斤,增幅8.62,亩节支增收37.43元;马铃薯推广测土配方施肥191.10万亩,亩均增产95.58公斤,增幅9.01,亩均增产节支56.89元;红薯推广测土配方施肥389.45万亩,亩增产145.65公斤,增幅9.12,亩均增产节支69.20元。(二)社会效益。一是通过配方施肥技术的推广,正在逐步改变我市农村多年来农民偏施氮肥和磷肥、轻视有机肥、钾肥和中微量元素肥的习惯,农民科学施肥意识增强,配方施肥面积也在逐年增加,取得了节肥增收的显著效果。二是密切了化肥加工企业与农业技术推广部门的联系,作物配方到厂、企业建立若干配方肥料销售连锁店,运肥到点、共同指导到户,促进了配方肥的大面积推广供应。三是通过测土和田间试验,摸清了主要土壤类型和主要作物区域的土壤肥力现状,建立了区域作物配方,为各级政府调整肥料结构、指挥农业生产提供了依据。四是配方施肥技术更加得到了各级政府高度重视、社会各阶层及各媒体的普遍关注和广大基层干部与农民的积极参与,掀起了科学施肥、用肥的高潮。五是逐渐探索形成了一套较为有效的技术服务模式(。一种是“照方抓药,依方配施肥”模式,即各地农业部门根据土壤测试、田间试验等数据制定不同地块肥料配方、向农民发放施肥建议卡,农民按照施肥建议购买所需肥料,配合施用。另一种是“依方配肥、定向供应”模式,即农业部门根据土壤测试、田间试验等数据制定不同区域肥料配方,肥料企业按方生产、定向供应、连锁服务、农民直接购买施用配方肥,或根据企业已经配制的复合肥品种,针断所适宜的区域范围达到区域化的批量供肥并帮助农民在生产中根据田间苗情调配施肥)。六是锻炼了基层农技队伍,建立了一支具备较高素质的农化服务队伍。项目的实施,为县、镇(乡)农技人员搭建了一个服务三农、施展才华的平台,培养引进了一批土肥技术骨干。正因为有这样一批队伍的辛勤工作,我们的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才真正意义上实现了宣传到村、培训到户、指导到田,全面普及了科学施肥知识。(三)生态效益。一是方面提高了化肥利用率,全市减少化肥流失3000万公斤,大大减少了三峡库区面源污染,为三峡水库环境保护作出了贡献。另一方面二是测土配方施肥技术重视和加强了有机肥施用,使秸秆还田、秸秆覆盖栽培、饲料绿肥面积增加,农家粪肥、尤其是大型养殖场粪便利用率提高,农村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大大提高了土壤肥力,化肥用量结构明显改善,既减少化肥流失、降低农村面源污染,又提高了作物品质,保证了农产品安全。(四)技术成果。一是根据农业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规范,编制了“重庆市测土配方施肥实施细则”和“重庆市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挂图”,确定了从基础资料的收集、野外调查、土壤样品采集、肥料效应田间试验和检测等技术环节的实施标准。二是建立了35个项目区县主要作物分区域、分地形部位的测土配方施肥查询数据库,供广大基层技术人员和农户网上免费查询。三是充分利用现有的基础数据和资料,根据实际情况,编制了重庆市水稻、玉米、油菜、小麦、薯类、柑橘、叶菜、果菜、烟叶等主要作物分区配方、分区配方挂图和重庆市主要作物简易施肥技术手册。四、典型经验(一)创新培训机制。扭转过去多年单纯通过会议或办培训班的形式培训技术,去冬今春,许多区县与配方肥加工企业紧密合作,由合作企业主动出动宣传车,技术部门派出土肥技术专家,利用冬闲时期,逐村面对面培训农民,告诉农民测土信息,指导农民施用何种配方肥、施用数量、施用时期及施用方法,现场解答农民施肥及生产问题。企业、技术部门和农民互动,取得了显著效果,部级示范铜梁县在推进培训指导到户、配方肥网络建设及配方肥下地工作中,为全市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二)创新推广机制。将测土配方施肥工作转变成为各级领导重视、社会各阶层关注、技术各部门通力配合的常年性工作,才能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全面普及,所以,我们一是将测土配方施肥普及行动与150个粮油高产创建结合,推进农技、植保、土肥技术集成,强化技术支撑。二是与种植大户、科技示范户结合,实行大户带小户,一户带百户。三是与两翼农户万元增收工程结合,以项目驱动项目,实现资源技术共享,拓展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领域。(三)服务好粮油主导产业,狠抓特色产业。部级示范县江津区的粮食作物主要以水稻、玉米、红苕为主,经济作物主要以柑橘花椒为主,是重庆市优质柑橘、花椒之乡,全区柑橘种植面积达10万亩,花椒种植面积达50万亩。自2006年测土配方施肥工作开展以来,江津区针对自身实际,提出了将柑橘花椒等经济作物产业纳入测土配方施肥重点服务对象,为其提供免费的测土与管理技术支持,不断提升江津优势作物产业。(四)开发配方肥套餐化。我们在研制配方的过程中,制定了不同作物生长时期的施肥配方,形成了作物生长全生育期的配方施肥“营养套餐”。目前江津区已成功研制出水稻、玉米配方施肥营养套餐。在水稻上,以增产8-15%(即平坝丘陵区亩产700公斤、深丘区亩产650公斤和南部山区亩产600公斤)为目标,根据需肥规律,提出底肥、分蘖肥、拔节肥、穗粒肥分期施肥成套配方方案;在玉米上,以增产10-15%(即平坝丘陵区亩产600公斤、深丘区亩产550公斤和南部山区亩产500公斤)为目标,根据需肥规律,提出底肥、苗肥、拔节肥、穗粒肥成套配方方案。(五)应用配方“傻瓜化”。针对农村留守农民的文化程度普遍偏低现象,如果我们制订的配方太过复杂,操作太过繁琐的话,就要阻碍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推广运用。在实施测土配方施肥的过程中,通过测土配方,分地域生产出适合当地作物的配方肥,并直接送到农民手中,农民只需按包装说明上的要求进行定量施用,使用傻瓜肥料,既省去了很多的中间环节,又使测土配方施肥落到了实处。五、存在问题一是测土配方施肥数据汇总分析及应用问题。测土配方施肥已经在我市实施了五年,通过田间试验和样品检测等手段积累了大量的基础数据资料,由于多方面的原因,特别是各项目县从事该项工作的人员电脑操作技术技能偏低,缺乏对大量基础数据的计算机分析整理和应用能力,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测土配方施肥工作的进一步开展。二是目前省一级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