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3).docx_第1页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3).docx_第2页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3).docx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水调歌头教学设计杨立娟一、情境创设:让我们伴随这熟悉的音乐水调歌头穿越时空,跟随苏轼来到丙辰年的那个中秋之夜。一轮明月最容易激起文人墨客的想象,古今中外的文人留下了无数咏月的诗句。谁能吟咏?(导入:课题、作者)二、目标展示:1、熟读成诵,了解作者。2、品味诗词的意境美、赏析名句。3、感受作者乐观旷达的情怀。三、 预习检测:1、作者简介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他在文学艺术方面堪称全才。作者一生文采风流,他的词气势磅礴、风格豪放。一改词的婉约,与南宋辛弃疾称为“苏辛”,共为豪放派诗人。 2、背景介绍 此词作于丙辰年,即宋神宗熙宁九年,苏轼因乌台诗案备受折磨,被贬黄州。写此词时,作者41岁,除政治不得意外,苏轼兄弟情谊深厚,他与苏辙在颍州分别后已有六年不见了,但无缘相会。时值中秋,苏轼赋词怀之。3、 生字词语阙 绮 婵 阁四、文本研讨(一)1、朗读 师范读 学生自由朗读 指读 齐读(要求:读准字音、节奏)2、词的上下两阕各主要写什么?(二)1、词中哪一句表现作者向往天上宫阙,不愿 留在人间呢?作者为什么向往天宫?2、作者想去天上为什么说“归去”?3、词中哪些句子写作者既想去天上又想留在人间的矛盾心理?4、名句赏析(1)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2)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5、这首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五、能力提升江城子记梦 苏轼 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