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管活动的神经体液调节.doc_第1页
心血管活动的神经体液调节.doc_第2页
心血管活动的神经体液调节.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心血管活动的神经体液调节一、 实验讨论 1. 血压的二级波是由于呼吸运动引起的血压波动。心搏为一级波,呼吸波为二级波。吸气时先是下降,继则上升;呼气时先是上升,继则下降,频率与呼吸频率一致。 2. 刺激迷走神经使迷走神经末梢释放乙酰胆碱增多,它与心肌细胞上的M受体结合,使心率减慢,房室传导速度减慢;同时使心房肌和心室肌的收缩力减弱从而减少心输出量,最终导致血压下降。 刺激迷走神经后,家兔的血压、心率恢复较快,说明迷走效应持续时间不长。 3. 家兔减压神经是传入神经,刺激减压神经使传入神经冲动增加,使心交感中枢和交感缩血管中枢活动减弱,心迷走中枢活动加强从而使心率减慢、心收缩力减弱,心输出量减少;阻力血管舒张,外周阻力减少。总的结果是降压反射加强,血压下降。 刺激减压神经后,心率并不是预料中的无明显变化,变化明显,但不如刺激迷走神经显著。验证了刺激交感神经引起了迷走中枢的活动。 4. 心交感神经的节前神经元位于脊髓第1-5胸段的中间外侧柱,其轴突末梢释放的递质为乙酰胆碱,后者能激活节后神经元膜上的N型胆碱能受体从而兴奋节后神经元。心交感节后神经元末梢释放的递质为去甲肾上腺素,与心肌细胞膜上的型肾上腺素能受体结合,起正性变时作用、正性变传导作用和正性变力作用;导致心率加快、房室交界的传导加快;而心房肌和心室肌的收缩能力加强则使血压上升且变化幅度增大。 刺激交感神经后,心率只是短暂加快,而血压变化持续时间相对长,说明交感神经的调节作用可能是更加偏重于以调节血压为目的。 5. 去甲肾上腺素主要与血管平滑肌上的受体结合,使家兔全身血管广泛收缩,引起动脉血压的升高。虽然去甲肾上腺素也能激活心肌细胞上的1受体而增强心肌兴奋活动,但由于血压升高刺激压力感受器,可反射性引起心率减慢。 注射去甲肾上腺素后,血压和心率都保持了长时间的变化,说明可能去甲肾上腺素对血压和心率的调节能力持续性好。 6. 乙酰胆碱作用于心脏的M受体,引起心率减慢,心肌收缩力减弱,房室传导减慢甚至阻滞,心输出量明显减少,从而使血压下降。其次,乙酰胆碱还作用于血管内皮的M受体,使血管内皮细胞释放“松弛因子”,引起血管平滑肌舒张,外周阻力下降,这也血压下降的机制之一。最后,乙酰胆碱激活交感神经的突触前M-R,产生突触前调制效应,导致交感神经末梢释放去甲肾上腺素减少,从而减少交感缩血管紧张效应。这不但可降低外周阻力,减少心输出量,还可扩张容量血管而减少循环血量,最终也导致了血压的下降。 注射乙酰胆碱后,血压急剧下降,而心率暂时没有减慢,可能是因为血压通过血压感受器对心率本身有调节效应,之后血压较快恢复之后,心率才明显减慢。这里血压和心率是交错受到乙酰胆碱调节的,但最终心率调节持续时间更长,说明乙酰胆碱更趋向于以调节心率为目的。 7. 实验时,在气管附近分离出来一条神经,且刺激该神经后麻醉状态的家兔发生连续的叫声,因此初步推测该神经为喉上神经。 刺激该神经后血压曲线变化幅度增大,且变化频率减慢。 喉上神经来自靠近颅底的迷走神经段,向下降至颈动脉内侧,在甲状腺上极上方约23cm处(约舌骨水平),喉上神经分为内支和外支。内支是感觉支,支配声门上方咽部的感觉;外支在咽下缩肌侧面与甲状腺上血管伴行至甲状腺上极,支配环甲肌,使声带紧张。因此我们推测实验过程中刺激的是喉上神经的外支,刺激输入后声带紧张使其发出连续叫声,从而影响到其呼吸使其呼吸频率减慢,呼吸幅度增大。 二、 思考题 1. 刺激家兔心迷走神经外周端引起血压变化的机理是什么? 答:刺激迷走神经外周端使心迷走神经传出冲动增多,迷走神经末梢释放乙酰胆碱增多,提高细胞膜对钾离子的通透性并降低细胞膜对钙离子的通透性,乙酰胆碱与心脏M受体结合导致了心率减慢,房室传导速度减慢及心房肌收缩力减弱,导致了心输出量减少,最终导致了血压降低。 2. 静脉注射肾上腺素,血压常出现先升高,后降低,然后逐步恢复,其原因如何? 答:静脉注射肾上腺素,血压先升高后降低然后逐渐恢复。这是因为静脉注射肾上腺素后,开始浓度较高,对心脏和a受体占优势的血管发生作用,使心跳加快心肌收缩力加强,心输出量增多,皮肤、肾和胃肠等内脏血管收缩,外周阻力增大,所以血压升高。随着血中肾上腺素的代谢,其浓度逐渐降低,对a受体占优势的血管作用减弱,而对B受体占优势的骨骼肌、肝脏、冠脉血管发生作用,使之扩张,同时由于压力感受性反射,引起血压下降,心缩力减弱,最后逐渐恢复正常。 3. 静脉注射乙酰胆碱引起血压下降,其机理是什么? 答:静脉注射乙酰胆碱,引起血压下降。因为乙酰胆碱作用于心脏的M受体,引起心率减慢至停搏,心肌收缩力减弱,房室传导减慢甚至阻滞,心输出量明显减少,血压下降。其次,乙酰胆碱还作用于血管内皮的M受体,使血管内皮细胞释放“松弛因子”,引起血管平滑肌舒张,外周阻力下降,这也血压下降的机制之一。最后,ACH激活交感神经的突触前M-R,产生突触前调制效应,导致交感神经末梢释放去甲肾上腺素减少,从而减少交感缩血管紧张效应。这不但可降低外周阻力,减少心输出量,还可扩张容量血管而减少循环血量。因而血压下降。 4. 刺激家兔完整的减压神经或其中枢端均可引起血压下降,而刺激该神经外周端血压基本不变,为什么? 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