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无脊椎动物:是身体不具备脊椎的动物的总称。2.珊瑚动物是腔肠动物门的一个纲,即珊瑚纲。腔肠动物门是真正的两胚层多细胞动物;体制为辐射对称或二辐射对称;大部分为钙质骨骼,少量为角质骨骼;体型为水螅型,单体或群体生活。3.珊瑚的分类:横板珊瑚(晚寒武世-三叠纪),四射珊瑚(中奥陶世-二叠纪),六射珊瑚(三叠纪到现在) ,八射珊瑚(三叠纪到现在)横板珊瑚:几乎全为复体,具钙质结构,隔壁一般发育微弱,横板特别发育。四射珊瑚:外壁上常具纵脊或横的皱纹,单体或复体,钙质骨骼,一级隔壁仅在4个部位生长,隔壁数一般为4的倍数。5.四射珊瑚的外部构造:外壁,表壁,萼部。6.四射珊瑚的内部构造: a隔壁:单体的最始端(幼年期)只有6个原生隔壁,即主隔壁(c),对隔壁(k),侧隔壁(A),对侧隔壁(KL)。 b横板:完整横板和不完整横板。 c鳞板(位于隔壁之间):规则鳞板,人字形鳞板,马蹄形鳞板 d泡沫板(可切断隔壁) e轴部构造:中轴和中柱7.联结构造:联结孔,联结管,联结板 横列构造:横板,轴管,泡沫板8.头足纲是软体动物门中发育最完善,最高级的一个纲,根据软体与硬体的关系,头足动物可分为外壳类和内壳类。现代头足纲都是海生的。9.根据头甲和尾甲的大小关系,将尾甲分为4类: 小尾型:尾甲极小 异尾型:尾甲头甲10.腕足动物壳体的形态主要是通过正视和侧视来观察描述。11.腕骨分为:腕棒,腕环,腕螺12腕螺分为:石燕贝型-螺顶指向主端;无窗贝型-螺顶指向两侧;无洞贝型-螺顶指向背方13.笔石动物属半索动物门,存在于中寒武世-早石炭世,常以压扁的碳质薄膜形式保存化石。14.奥陶纪-志留纪的标准化石主要有两大类: 树形笔石类:树枝状,底栖固着 正笔石类:列式,漂浮式生活15.笔石纲的硬体构造:胎管-胞管-笔石枝-笔石体-笔石簇16.笔石动物都为海生,其生活方式有底栖固着和漂浮两种。17.四射珊瑚有哪4种构造组合带型,每种类型包括那些构造? 单带型:除隔壁外,只有横板 双带型:包括横板,鳞板,泡沫板,中轴 三带型:包括横板,鳞板,中轴,泡沫板 泡沫型:只有泡沫板,隔壁刺可有可无18.比较四射珊瑚与横板珊瑚的不同点。 横板珊瑚的横列构造(尤其是横板)特别发育,而隔壁不发育,个体间具联接构造,四射珊瑚隔壁特别发育。19.头足纲缝合线类型及其特征。 鹦鹉螺型:缝合线甚为简单,一般为环形,无明显的鞍叶之分 无棱菊石型:鞍叶数目少,形态完整,侧叶宽,浑圆状 棱菊石型:鞍叶数目众多,形态完整,常呈尖棱状 齿菊石型:鞍部完整圆滑,叶部再分为齿状 菊石型:鞍和叶再分出许多小叶20.头足纲体管类型及其特征 无颈式:隔壁颈很短或无 直短颈式:隔壁颈短而直,连接环直 亚直短颈式:隔壁颈短而直,仅尖端微弯,连接环外凸 弯短颈式:隔壁颈短而弯,连接环外凸 全颈式:隔壁颈向后延伸,达到或超过后一隔壁,连接环有时存在21.三叶虫面线类型及其特征 后颊类面线:后支在颊角之内 前颊类面线:后支在颊角之前 角颊类面线:后支切于颊角 边缘式面线:面线不存在或位于头甲边缘22.腕足动物与软体动物在硬体上有何不同? 腕足动物 双壳动物 单瓣壳 两侧对称 两侧不对称 双瓣壳 大小不等 大小相等 双瓣壳 分背,腹 分左右 对称面 垂直两壳接合面 位于两壳接合面上固着构造 肉茎孔 足丝凹口(缺) 齿和槽 分别在不同鞘壳 在同一壳上间列23.笔石页岩相代表什么环境? 代表一种海水不通畅,海底平静缺氧的泻湖环境或深海半深海的环境。24环境的含义及影响生物分布的主要环境因素有哪些? 环境:某一特定生物体或生物群体以外的空间及直接或间接影响该生物体或生物群体生存的一切事物的总和。环境因素主要有:光,温度,水,海拔高度和水体深度,基底,化学因素,生物因素。7.不同生物之间的关系形式很多,总体可归纳为生死对抗和合作共生。生死对抗包括:对抗关系,抗生关系,捕食关系,竞争关系;合作共生包括:共生关系,寄生关系,共栖关系,互惠共生关系。25.简述居群,群落和生态系的基本概念。 居群:栖息在同一地域中的同种生物个体。 群落:一定区域中所有动植物和微生物居群的集合体。 生态系:群落及其非生物环境成分,通过物质的循环和能的流动而相互作用所形成的一个复杂系统。26. 各类生物的生存发展于分布都受到各种环境因素的制约,生物要生存和发展就要适应环境条件,生物适应环境的结果反映在生物的习性和形态功能上,因而我们就可以利用古生物化石资料来恢复再造古环境古地理。27.简述生物演化与地质年代单位及年代地层单位关系。28.为什么古生物化石资料能用于大地构造分析与古大陆再造? 古生物学家通过生物化石资料的研究,制作不同地史时期的一系列生物古地理图件,结合其他学科的资料研究,就可以重现全球板块的移动和演变,再造全球构造及其演化。29.指相化石:能明确指示生物生活时生存环境条件的化石。30.生命起源的两种假说:有生源论和宇宙胚种论31.早期生物演化的四次飞跃:第一次飞跃是最早生物的出现;第二次飞跃是早期生物分异即多样性的增加;第三次飞跃是从原核生物演化出真核生物;第四次飞跃是后生动物的出现。32.概念 遗传:经由基因的传递,使后代获得亲代的特征。 变异:同种生物后代与前代、同代生物不同个体之间在形体特征、生理特征等方面所表现出来的差别。 隔离:自然界中生物不能自由交配或交配后不能产生可育后代的现象。 自然选择:那些具有最适应环境条件的有利变异的个体有较大的生存和繁殖机会。33.成种方式:渐变式(线系渐变);突变式34.生物进化的一般规律: a.进步性发展-生物界经历了一个由少到多,有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进化过程;同时生物发展是有阶段性的,这种阶段性进化是指生物由原核到真核,从单细胞到多细胞,多细胞生物又逐步改善其体制的发展过程;就整个生物界来说,在其进化过程中,经历了三次重大的突破性分支发展,第一次是从异养到自养,第二次是从两级(合成者和生产者)到三级(生产者,分解者和消费者),第三次是从水生到陆生的发展。 b.进化的不可逆性 c.相关律和重演律 d适应与特化 e适应辐射与适应趋同适应辐射形成同源器官,摄影趋同形成同功器官;另外趋同只是表面现象,并没有改变生物原来的体制。35.灭绝:指生物完全绝种而不留下后裔。 假灭绝:某生物种演变为新种而在地史中消失。 背景灭绝:地史上任何时期都有一些生物灭绝,使总的平均灭绝率维持在一个低水平上。 集群灭绝(大规模灭绝):在一些地质时期,有许多门类的生物近乎同时灭绝,使生物界灭绝率突然升高。 导致生物大规模灭绝的事件,大致可分为地球成因事件和地外成因事件。36.生物复苏:大灭绝后的生物群和生态系,通过生物的自组织作用和对新环境的不断适应,逐步恢复到其正常发展水平的过程。37.地层学:研究成岩层系形成的先后顺序,地质年代,时空分布规律和形成环境条件及其物理,化学性质的地质学分支学科 。 38. 沉积环境:具有独特的物理,化学和生物条件的自然地理单元。 沉积相: 在特定的沉积环境中形成的岩石特征和生物特征的综合。沉积环境在岩性特征上的表现即为岩性相;在生物特征上的表现即生物相。相变:沉积相在横向(空间)上的变化。瓦尔特定律:相邻沉积相在纵向和横向上的依次变化是一致的,即可以根据相邻沉积相在纵向或横向上的变化预测其在横向或纵向上的变化。相分析:对地层的沉积特征进行综合分析,确定沉积相,恢复沉积环境条件。39沉积环境的主要识别标志:生物标志,物理标志,岩矿地球化学标志。40.纵向堆积作用:沉积物在水体中自上而下降落,依次沉积在沉积盆地底部的沉积作用。其形成“千层糕”式的地层模型。 纵向堆积作用形成的地层所具有的特征:沉积地层的时间界面一般水平或近于水平,它与岩性界面平行或近于平行。41.横向堆积作用:沉积物的颗粒在介质搬运过程中沿水平方向位移,当介质能量衰减时而沉积下来。 横向堆积作用形成的地层所具有的特点:沉积地层的时间界面一般是非水平的,地层的时间界面与岩性界面一般不一致或斜交。42.生物筑积作用:造架生物原地筑积而形成地层的作用方式。包括侧向加积和垂向加积。 在垂向加积的情况下,生物筑积作用所形成的地层基本符合传统的地层学原理;而在侧向加积的情况下,所形成的地层与地层的穿时性普遍原理相符。43.旋回沉积作用:在一定的沉积环境中由于环境单元的变迁或在一定的沉积作用过程中由于作用方式的变化导致沉积单元纵向上规律重复的沉积作用。不能够形成这种规律重复的沉积作用是非旋回沉积作用。44.地层划分:根据岩层具有不同的特征或属性把岩层组织成不同的单位。 地层对比:根据不同地区或不同剖面地层的各种属性进行比较,确定地层单位的地层时代或地层层位的对应关系。45.地层划分的依据:岩石学特征,生物学特征,地层结构。 岩性相同或大致相同的连续岩层可以划分为一个岩石地层单位,岩性不同的地层体应划分为不同的岩石地层单位。46.地层划分,地层对比所遵循的主要原则:地层的物质属性相当;不同地层单位的地层对比不一致。47.地层划分对比的主要方法:岩石学的方法(仅适用于岩石地层划分和对比),生物地层方法(其理论依据是生物演化的前进性,阶段性,不可逆性和生物扩散的瞬时性);构造运动面方法,同位素年龄测定与地层划分和对比。48.目前地层研究中最常用的3套地层单位:岩石地层单位,年代地层单位,生物地层单位;两套地层单位系统:岩石地层单位系统,年代地层单位系统。49.岩石地层单位包括:群,组,段,层。50.组是岩石地层单位系统的基本单位,是具有相对一致的岩性和具有一定结构类型的地层体。51.建组条件:岩性相对一致(均一,夹层,互层或特别复杂);内部结构一致;顶底界线明显(不整合或明显整合);一定厚度或分布范围。52.年代地层单位:以地层形成时代为依据划分的地层单位。包括:宇,界,系,统,阶,时带,它们和地质年代单位的宙,代,纪,世,期,时 相对应。 宇,界,系,统是全球统一的地层单位,而阶,时带一般是区域性的。53. 年代地层单位 岩石地层单位 没有固定的岩石内容 有固定的岩石内容 界面为等时面 穿时 世界性-全球统一 地方性-区域一致 与地质年代单位严格对应 不受此限制54.古生物学:研究地质历史时期的生物界及其发展的科学。其研究的内容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生物学方面,二是地质学方面。55.化石:保存在岩层中地质历史时期生物的遗体,生命活动的遗迹以及生物成因的残留有机物分子。保存在地层中与生物或生命活动无关的物体被称为假化石。56.古生物:生活在全新世(距今一万年左右)以前的生物。 现生生物:全新世以来的生物。57.化石的种类:大化石(可用肉眼观察),微化石(肉眼难以辨认),超微化石(需借助电子显微镜观察),分子化石(具有生物意义的有机分子)。58.化石形成的条件:生物本身条件;生物死后的环境条件;埋藏条件;时间因素;成岩条件。 生物死后被迅速埋藏,才有可能保存为化石;只有在压实作用较小且未经过严重重结晶作用的情况下,才能保存完好的化石。59.石化作用:埋藏在沉积物中生物遗体在成岩过程中经过物理化学作用的改造而形成化石的作用。包括以下3种类型:矿质充填作用;置换作用;碳化作用 矿质充填作用:生物硬体中的有机质在埋藏后散失殆尽,使原来的硬体疏松多孔,随后孔隙被溶于水中的矿物质充填,使硬体变致密和坚实,增加了硬体的重量。 这种充填作用既可发生在生物硬体结构中,也可发生在硬体骨骼之间。 置换作用:原来生物体的组成物质逐渐被溶解,由外来矿物质填充的作用。 若溶解和填充速度相等,则原有生物体的微细结构可被保存下来;若溶解速度大于填充速度,则仅保留外部形态。 常见的置换作用有硅化,钙化,白云石化,黄铁矿化。 碳化作用:埋藏后生物遗体组分中的成分经分解和升馏作用而挥发消失,仅留下较稳定的碳质薄膜而保存为化石。60.死亡群:由于各种原因而死亡的生物尸体堆积。 埋藏群:一个死亡群与其他死亡群相混合后被沉积物覆盖。 化石群:埋藏群经石化作用形成。 原地埋藏:生物死亡后埋藏在原地。 化石群的成员与原有成员一致,几乎全部未经移动,称原地化石群;若化石群中保存着原有生物群中大部分成员,且保留着原地生活状态,但一小部分被搬运走了,称残留化石群。 异地埋藏:生物死后经过搬运,离开原地。 包括:混合化石群;搬运化石群。61.原地埋藏与异地埋藏的识别标志:化石保存的完整程度;个体大小的分选性(原地埋藏的化石个体大小不一,可以观察到从幼年到老年期的个体形态变化;异地埋藏的化石个体大小相对一致,且有磨损现象。);两壳保存的分散性(原地埋藏的双瓣壳化石其两瓣数量基本一致;而异地埋藏的化石其两瓣数目相差很大。);观察判断生物的生长位置(原地埋藏的化石往往保持生物原有的生活位置和方向或稍有变动;而异地埋藏的化石不保持原有生活位置。);化石的生态类型与其埋藏环境是否一致(原地埋藏的化石群的居群组合与环境是一致的;异地埋藏则不一致。)。62.化石的类型:实体化石,模铸化石,遗迹化石,分子化石。 a. 实体化石:古生物遗体保存下来的化石。包括不完整实体和完整实体。 b. 模铸化石:生物遗体在底质,围岩,填充物中留下的各种印模和铸型。包括:印痕化石,印模化石,核化石,铸型化石。 印痕化石:生物尸体陷落细碎屑或化学沉积物中留下生物软体的印痕,经腐蚀作用和成岩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风电场环境影响评价方法创新与应用报告
- 2025年氢能源设备质量追溯技术发展趋势报告
- 2025年新能源行业大数据应用:智能微电网技术突破与发展报告
- 2025年绿色建筑行业绿色发展指数与区域比较报告
- 2025标准购销合同协议书范本
- 离婚协议模板:军人配偶离婚协议与安置保障合同
- 网络安全委托合同:网络安全事件全权处理委托签约书
- 《关注离婚后子女探望权与监护权转移的协议书》
- 离婚协议公证与婚后财产分割及子女抚养权变更合同
- 旅游项目投资合同:旅游资源开发与收益分成协议
- 风电110KV升压站土建工程施工方案
- 2018低压电力线高速载波通信互联互通技术规范第3部分:检验方法
- 超声科医院感染管理:培训与演练
- 养老院餐饮供应服务行业发展全景调研与投资趋势预测研究报告
- 《学会聆听(第一课时)》教学课件
- 中药草乌课件
- 手术室核心制度
- 2023年社区工作者面试题库及答案
- 火力发电土建项目监理实施细则
- 上海肿瘤医院病理报告
- 普通动物学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