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补充材料2:数列求和班级 座号 姓名 等差数列、等比数列的求和是高考常考的内容之一,一般数列求和的基本思想是将其通项变形,化归为等差数列或等比数列的求和问题,或利用代数式的对称性,采用消元等方法来求和。下面我们结合具体实例来研究求和的方法.一、直接求和法(或公式法):将数列转化为等差或等比数列,直接运用等差或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求得.例1 数列中,且,则这个数列的前30项的绝对值之和为( )A495B765C3105D120基本训练:1(07湖南)在等比数列()中,若,则该数列的前10项和为( )ABCD2(07全国)已知数列的通项,则其前项和 3、是等差数列,是等比数列,则; 4、在数列中,已知_.5、(08全国)等差数列中,且成等比数列,求数列前20项的和解:二、分组求和法:若数列的通项是若干项的代数和,可将其分成几部分来求.例2 求数列,的前项和基本训练:1、数列的前项和为( )A、 B、C、 D、2、自然数列中,前50个偶数的平方和与50个奇数的平方和的差是( )A、0 B、5050 C、2525 D、-50503.设,则_.4. 若数列(1)求该数列的通项公式(2)求该数列的前n项和;5、求数列的前n项和三、裂项相消法:如果一个数列的每一项都能化为两项之差,而前一项的减数恰与后一项的被减数相同,一减一加,中间项全部相消为零,那么原数列的前n项之和等于第一项的被减数与最末项的减数之差.多用于分母为等差数列的相邻k项之积,且分子为常数的分式型数列的求和.例3 求和: 基本训练:1(07广东)数列的前项和为,若,则等于( )A1BCD2、数列的通项公式是 ,前项和为10,则项数是( ) A、11 B、99 C、120 D、1213、求和:四、错位相减法:源于等比数列前n项和公式的推导,对于形如的数列,其中为等差数列,为等比数列,均可用此法.例4 求的和基本训练:1化简的结果是( )A B CD2、 数列3q+5q2+7q3+9q4 _.3、 求数列前n项和 解: 4、已知数列是等差数列,且,(1)求数列的通项公式; (2)令(),求数列前n项和的公式.解:五、倒序相加法:此方法源于等差数列前n项和公式的推导,目的在于利用与首末两项等距离的两项相加有公因式可提取,以便化简后求和.例5 求的和基本训练:1、(2002全国理,16)已知函数f(x)=,那么f(1)+f(2)+f()+f(3)+f()+f(4)+f()=_.补充材料2:数列求和等差数列、等比数列的求和是高考常考的内容之一,一般数列求和的基本思想是将其通项变形,化归为等差数列或等比数列的求和问题,或利用代数式的对称性,采用消元等方法来求和。下面我们结合具体实例来研究求和的方法.一、直接求和法(或公式法):将数列转化为等差或等比数列,直接运用等差或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求得.例1 数列中,且,则这个数列的前30项的绝对值之和为(B)A495B765C3105D120基本训练:1(07湖南)在等比数列()中,若,则该数列的前10项和为( B )ABCD2(07全国)已知数列的通项,则其前项和 -n(5n+1)23、是等差数列,是等比数列,则; 12834、在数列中,已知_.4805、(08全国)等差数列中,且成等比数列,求数列前20项的和解:设数列的公差为,则, 由成等比数列得,即,整理得,解得或当时,当时,于是二、分组求和法:若数列的通项是若干项的代数和,可将其分成几部分来求.例2 求数列,的前项和分析:此数列的通项公式是,而数列是一个等差数列,数列是一个等比数列,故采用分组求和法求解解:小结:在求和时,一定要认真观察数列的通项公式,如果它能拆分成几项的和,而这些项分别构成等差数列或等比数列,那么我们就用此方法求和.基本训练:1、数列的前项和为( A )A、 B、C、 D、2、自然数列中,前50个偶数的平方和与50个奇数的平方和的差是(B )A、0 B、5050 C、2525 D、-50503.设,则_.4. 若数列(1)求该数列的通项公式(2)求该数列的前n项和;()5、求数列的前n项和(. )三、裂项相消法:如果一个数列的每一项都能化为两项之差,而前一项的减数恰与后一项的被减数相同,一减一加,中间项全部相消为零,那么原数列的前n项之和等于第一项的被减数与最末项的减数之差.多用于分母为等差数列的相邻k项之积,且分子为常数的分式型数列的求和.例3 求和: 小结:如果数列的通项公式很容易表示成另一个数列的相邻两项的差,即,则有.这种方法就称为裂项相消求和法.基本训练:1(07广东)数列的前项和为,若,则等于(B )A1BCD2、数列的通项公式是 ,前项和为10,则项数是(C ) A、11 B、99 C、120 D、1213、求和: . 四、错位相减法:源于等比数列前n项和公式的推导,对于形如的数列,其中为等差数列,为等比数列,均可用此法.例4 求的和解:当时,;当时,小结:错位相减法的步骤是:在等式两边同时乘以等比数列的公比;将两个等式相减;利用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求和.基本训练:1化简的结果是(D )A B CD2、 数列3q+5q2+7q3+9q4 _.3、 求数列前n项和 解: 两式相减:4、已知数列是等差数列,且,(1)求数列的通项公式; (2)令(),求数列前n项和的公式.4、(1) (2)五、倒序相加法:此方法源于等差数列前n项和公式的推导,目的在于利用与首末两项等距离的两项相加有公因式可提取,以便化简后求和.例5 求的和分析:由于数列的第项与倒数第项的和为常数1,故采用倒序相加法求和解:设则两式相加,得 小结:对某些具有对称性的数列,可运用此法.基本训练:1、55.(2002全国理,16)已知函数f(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新解读《GB-T 31304-2014环氧涂层高强度钢丝拉索》
- 婚前房产单方名义购买协议6篇
- 老式钻机转让合同范本
- 拆除房屋合同范本
- 学校互换生合同范本
- 酒吧合作股份合同范本
- 阀块设计合同范本
- 抽水台班合同范本
- 代课教师劳务合同范本
- 啤酒销售促销合同范本
- 《大理环洱海地区民宿旅游发展问题及完善对策策略探究》9100字(论文)
- 中国脑出血诊治指南
- 2024年建设工程监理人员技能竞赛理论考试题库(含答案)
- 新《税收征管法》知识考试题库(含答案)
- 发电运营事业部场(站)运维奖惩管理办法(二)
- 1.1高中化学开学第一课课件高一上学期化学
- 音视频通话业务体验指标及评估方法
- 酸枣仁介绍课件
- 高考英语词汇3500词精校版-顺序版
- 社区公共卫生护理考核试卷
- DBJ43-T 315-2016 现浇混凝土保温免拆模板复合体系应用技术规程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