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我们不放弃,不认输,笑对生活,追寻那些简单的幸福,和曾憧憬的童话般的爱情。 我们开始了,开始慢慢体味那些或是青涩,或是灿烂,亦或荒诞的青春味道。而在“70” 后、“80”眼中,我们备受指责:自我、浅薄、懦弱甚至我们夸张的裤链、发白的仔裤、炫目的T恤背后的天空吗?儿时,我们看的是迪斯尼动画、日本动画,穿的是巴布豆、米奇,用的是进口家电,弹的是钢琴,唱的是哆来咪。王塑曾大批我们民已被“西化”,可又有谁知道,欧美的电影、小说,日韩的漫画我们来说,就像冰激凌,而中国的古典诗词、文学、传统文化过才是正餐。可曾知道,在历史课上,当学到日本侵华战争时,我们义愤填膺,挥舞着双臂,一副你死我活的架势;可曾懂得,我们为说服家长们买|“本田”而费尽口舌;可曾明白在我们心中,“祖国”的概念是多么的神圣而不可动摇。我们咬牙切齿地学习日语,刻苦钻研孙子兵法,我们跑遍整个城市只为买一款国产游戏。上课、学习、考试成了我们背负的“三座大山”。深夜里,常常孤独地仰望星空,幻想着夜空中划过一颗流星,诚挚地许下一个关于幸福的愿望没有寂寞的城市,没有冷清的街道,没有形单影只,我们与兄弟姐妹一起诉说衷肠,放声大笑!而我们,更多是在痛苦中寻找快乐,没有兄弟姐妹,与同学结下了深厚友谊。我们相信第一眼的感觉,只要是我们认定的朋友便不顾一切去付出,在寂寞与孤独中相互取暖,从朋友那里,我们学会宽容、理解、协作。在朋友身边我我们是那样灿烂,天真。学习很苦,我们也在一次次考试中,欣喜地看到自己的成长,用笑脸去迎接风雨,在黑暗中寻找希望。面对压力,我们不放弃,不认输,笑对生活,追寻那些简单的幸福,和曾憧憬过的童话般的爱情,甚至跌跌撞撞地误入歧途。这样的过程中,我们懂得了坚贞与纯结,懂得了为他人着想,懂得了放弃也是一种爱的方式! 我们是疼痛的一代人,却坚定不移地相信友情是一辈子的事。 我们相信一切美好的东西。以为只要是自己认定的目标,便没有不能达到的,没有什么东西是自己不能触及的。总以为时光是最伟大的治愈师。无论怎样刻骨铭心的经历,在多年后都会黯然失色。 十七岁了。听到周围的朋友感叹,自己又老了一岁,离死亡又近了一步。总是被认为衣食无忧,总是被认为很幸福,总是被认为在福中不知福。然而充实的物质生活之下,充斥难以想像的忧伤与梦想的翅膀被折断时受了伤的心灵。 在一次次地被成绩打击得抬不起头来后,天空,依旧湛蓝纯结,一如从前,只是我们再也没有了心思与精力去仰望它。或许只有飞鸟才可以单纯地热爱它,享有它,我们拥有的,只是憧憬而已。无法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无法追求自己喜欢的东西,于是把情感寄托给音乐,寄托给朋友,寄托给心灵深处被尘埃掩盖的梦想。 是疼痛的一代人,却坚定不移地相信友情一辈子的事。深信“朋友一世,恋人一 时”,于是把自己拥有的温度给予在一起的朋友们,深爱他们,又被他们深爱,慢慢成为一种依赖,依赖他们给予的鼓励,以及他们赐予的力量,还有温暖。向往那种纯结得近乎透明,没有一丝尘埃的友情,可以分享悲喜,并且一直不变地走下去,永远都不分开。人越成长,越觉得孤单,会觉得原来真正可以当作朋友的也仅仅是那么一小撮人,有着同样的悲哀,同样的信仰,同样的壮志未酬,或是经历过相似的伤害。不是每个有梦的人,都可以达到自己的彼岸。时间的沙漏一点点游走,逐渐地违背我们的初衷,幸福的孩子在日光的冲刷中变得低调,再也没有办法像当初一样信誓旦旦地许诺。一点一点地习惯梦想与现实间的差别,没有勇气将剩下的路走下去。当色彩斑斓的梦想逐渐被隐匿,那种硬生生的痛便会在心里蔓延开来。也许,年少的梦想败给了伟大的时间,悄无声息地离开,只有留下的深刻印记,像是刻在心脏壁上的花纹,只有触及时的疼痛,会带来片刻的清醒。 没有幸福的将来,老了之后无人赡养送终就老死街头。横竖不就是一死吗? 我身边的“90后”,学业还没完成,就想如何赚钱,如何让自己的资金更丰富。这样的“90后”,总让人认为是在胡思乱想。 学习的压力太重,一边要听父母的谆谆教诲,一边要学枯燥的数理化,父母的唠叨与老师的“天籁”在我的两耳之间来回穿梭,形成两个互通的管道,左耳进右耳出,脑袋里没有它们的地方,我的大脑在忙着想像自己的未来。有时候想通了也就豁出去了,不就是考不上大学吗?有什么大不了,干脆就当一辈子的餐厅服务员,为人民服务一辈子。没有幸福的将来,老发之后无人赡养送终就老死街头。横竖不就是一死吗?是人就都逃不了。我想脱离父母的羽翼,去社会的天空穿行,梦想自己有一天去了另外一个世界,在那里自己可以尽情地发挥,没有压力,只有快乐,包括学习。离家出走,是我早有预谋的计划,万事俱备,只欠东风。资金力量太薄弱,资金筹集又困难,不想被人发现都难,所以直到今日还没有付诸行动。不过另一位“90”后与我不谋而合,他先行动了,只是出走的当天就被抓回来了真是衰透了,身上的一千块钱还没有来得及挥霍。这一事例充分说明,离家出走也是要冒“风险”的,选择这条路,要么客死他乡,要么荣归故里,要么被遣送回家,其中被遣送回来的可能性最大。对于爱情,“天长地久”根本不适合我们“90后”,只是合活在我们的“思想”里。现实中,金钱是爱情的基础,有爱情没金钱,一切都是空谈。“90后”的社会是钱的社会,没有经济基础的爱情是靠不住的。“90后”就是这么现实,从不会生活在梦境中!“90后来”的友谊比“90前”的更现实更残酷,毕竟“90后”就是这么一堆儿现实的人。有利于自己的结交,无利的少往来,无论是学习、生活还是感情,好朋友都会成为情敌。“活雷锋”与我们无缘,现在的“活雷锋”都是珍品了,帮助别人却无以回报,心里不会好受。高尚的人类都快绝种了!要不怎么不评个“感动中国数万人物”?要是有就没有“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了。学校一边为我们灌输“学习雷锋好榜样”的思想,一边上演着教师因为工资未涨而罢课的闹剧,真是笑话。老师们在以身作则教授我们如何生活!涨了工资再回来上课,理所当然!也许,我们是难以理解的一群思想古怪、行为怪异的人,却是不相信童话的“现实人”。我们创造的世界,不会再是由“明媚的忧伤”编织起的浮华却不真实的梦。 我们其实也只是很普通的人,每天上学放学,上课下课,不断地重复着相同的动作。我们也会因为不知道早餐吃什么而发愁,会为不理想的分数而担忧,会为了省一两元钱去买自己喜欢的东西而少吃一顿饭,会喜欢动漫、听音乐、打游戏我们每一个人都只是很普通地存在,默默地,为了只有自己知道的理想而奋斗努力。我觉得我们这一代很安分,尽管对“中国式的庄园”有许多的意见,但依旧老实地坐在教室里。尽管对讲台上那个一副臭脸的人有许多的不满,但依旧认真地完成每天的作业,尽管对那如山的作业有许多的不情愿,但依旧努力地去做好自己的工作,有时连自己也觉得不可思议。我们一直在等待。等待让梦想起飞的日子的来临,等待我们登上舞台的时候。作为“90后”的一份子,也许我是比较怪异的一个。我特别钟爱古代的东西,诗词、曲赋、传奇、神话,甚至是武侠小说。我自己也早就脱离了观众的层面,开始了自己的创作。和众多“90后”一样的,我也会弄弄空间,逛逛论坛,写写博客,但不同的是我极少会将自己的东西摆上去让别人看。有点不喜欢打字,我喜欢手写的感觉,喜欢笔与纸接触的瞬间那种淡淡的墨香。朋友们常常问我为什么不写自己在校园的故事,来来去去都是唐宋元明清,老得掉牙。而我总以“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将他们打倒。其实我也一直想写写关于自己所经历的在校园中的故事,那的确是一段难忘得让人落泪的回忆。但每每下笔脑中便充斥着“80后”他们的文章,他们的青春强占了我的笔,我无从下手。我们毕竟是看着他们的文章长大的,我们要想走出他们的圈子写出真正属于我们自己的文章就需要时间支探索。找到足以代表我们自己的东西。当这一天真正到来的时候,便是摆脱“80后”的束缚,创造真正属于我们时代的开始。我相信,我们创造的世界,不会再是由“明媚的忧伤”编织起的浮华却不真实的梦,而是一大片金黄的麦田,里面洋溢着幸福和快乐,就如那些饱满的麦穗!我们存在的意义不是被用来剖析,也不是被用来影射这个社会。 这是一个盛行炒作的年代,以前流行“炒”一个人,而现在开始流行“炒”一群人。 一群叫做“80后”的孩子率先被请上了舞台,灯光聚焦,他们开始上演一幕幕属于青春的剧目。我们隐匿在台下,看着他们的叛逆、忧伤、颓废、孤独。同样的戏看久了总会觉得腻味,年轻的演员们也总会老去,幕后的导演们忽地想到了正值青春的“90后”们。 于是光影流转,不等“80后”们华丽谢幕,另一群新的年轻面孔就被推上了舞台,两群人挤在了一起。观众们将目光投向了新的演员,他们品头文化论足着,说在这些稚嫩的脸上看到了狂妄、自私、特立独行、举止轻浮。曾经辉煌的主角们似乎觉得受了冷落,他们开始重新定位,又诠释了一次成熟稳重、艰苦奋斗,以此突显他们的蜕变。 殊不知,台上星光闪耀的毕竟是少数,更多的人们坐在台下,坐在灯光照不到的角落,他们可以是“80后”,可以是“90”,也可以是“70后”甚至“00后”这并不重要。他们只是简单的坐在一起,每个人都是平凡的自己,而不必被硬生生地烙印上“*后”的字样。是的,我们是90年代出生的孩子,和任何一个年代出生的孩子一样,我们同样需要时间和空间来渐渐长大。我们存在的意义不是被用来剖析,也不是只属于我们这一代人的未来。试想一下,假使以后都必须用“*后”来区分这个世上的人们,把所有人分割成一个个支离破碎的群体,彼此对立,那是多么可怕的事!一直当作真理信奉的一句话是:“没有人永远17岁,但永远有人17岁。“代际”更替是正常的“进化”,所以,请不要把我们切割得支离破碎! 我们好玩的表象下藏匿着一颗认真的心,而在认真的内心深处则充满了天生的不羁。 我们是这样一群孩子,生于1990年,今年刚刚成年,勉强算是“90后”,可是因为入学较早,从小便和“80后”生活学习在一起。我们叫自己是“在80后和90后夹缝中的孩子”。我们骨子里有着“90后”的气质,身上也带着“80后”的气息;没有“80后”的高高在上,也没有“90后”的年少轻狂;没有“80后”孩子的自由,也没有“90后”孩子的富足;和“80后”相比我们多了份纯真,和“90后”相比我们又多了点稳重。“ 80后”的孩子有自己的玻璃弹珠和魂斗罗游戏,“90后”的孩子会把悠悠球耍的让人眼花缭乱。我们的玩具,是用纸盒和木块制造自己的宇宙战车,用橡皮泥和彩纸制作逼真的奥特曼模型。我们用想像力,装点自己的童年。看着灌篮高手们长大的我们,也热爱篮球,也喜欢NBA,但不像“80后”狂热地崇拜迈克尔*乔丹,也不像“90后”一见勒不朗*詹姆斯和德怀恩*韦德 就两眼放光。我们有自己的偶像,我们喜欢悲情的阿伦*艾弗森和曾经悲情的凯文*加内特。我们打篮球有“80后”扎实的基本功,也有“90后”花哨的动作,更有我们的坚持与激情!当看到和我们同年的李晓旭、周鹏们都已经入选国家队时,心中不禁有些淡淡的感伤。曾经的篮球梦,已经像一缕余烟渐行渐远,只有篮球场,还依旧是我们展现自我的舞台。“80后”们会梦想自己能像孙悟空一样七十二变,像舒克和贝塔一样拥有自己的飞机与坦克;“90后”们则幻想着一汪小心被什么东西咬一口,就变得像蜘蛛侠一样无能或是骑着“光轮2000”翱翔天际。而我们,只是低调地默默看守着自己微不足道的梦想,等待花开。我们还是文学青年,我们不像“80后”张口就是艾略特和加缪,把自己伪装成一个多么博学犯多识的人;也不像“90后”的小弟小妹,一边把郭敬明、张悦然和圭臬,一边啦地敲一些令人费解的火星文。我们只是偷偷地写些安静的文字,记录自己的心情和感慨,私下里与自己和朋友分享。“80后”只用一件白衬衫,便装点了自己的青春,“90后”的好女孩则玩起了“Mix&”和“非主流”,男孩则一个劲地将耐克、阿迪、CONVERSE往身上套,扮着盗版的hip-hop.而夹缝中的我们,只是随便套上件T-shirt和牛仔裤,便是最美的风景。同班的“80后”的姐姐们常常对我们投来钦佩的目光,因为在他们看来,我们似乎学得并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