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铃薯大省到马铃薯强省的蝶变效应.doc_第1页
马铃薯大省到马铃薯强省的蝶变效应.doc_第2页
马铃薯大省到马铃薯强省的蝶变效应.doc_第3页
马铃薯大省到马铃薯强省的蝶变效应.doc_第4页
马铃薯大省到马铃薯强省的蝶变效应.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马铃薯大省到马铃薯强省的蝶变效应甘肃省推进脱毒马铃薯产业化扶贫纪实马铃薯,在很多人眼里再寻常不过,但对甘肃省贫困山区的农民来说,意义非同寻常。近年来,甘肃省通过实施脱毒马铃薯良种扩繁推广等项目,做大马铃薯产业,让甘肃成为全国马铃薯第三大生产基地,是名符其实的马铃薯大省。过去毫不起眼的“土豆豆”摇身一变,也变成甘肃省山区农民脱贫致富的“金蛋蛋”。然而,由于长期形成的种植习惯,马铃薯产业管理粗放,导致品质差,商品价值低,农户收入低。8月6日,在甘肃省扶贫办召开全省脱毒马铃薯产业化扶贫项目秋季扩繁工作现场会上,甘肃省扶贫办主任叶韬说:“要改变品种单一的问题,全力实施种薯扩繁,选择品种优良的脱毒马铃薯,培育特色优质薯种,推进甘肃省马铃薯从单一品种向多样、常规向特色、晚熟向早熟转变,从单一粮食型向粮菜兼用型和优质特色鲜食型转变,从马铃薯大省向马铃薯强省转变。”马铃薯成为贫困群众增收的主要产业眼下已经到了种植马铃薯秋种季节,安龙县新桥乡联新村村民林启秀又忙开了。把马铃薯种下去,在明年全国马铃薯大量上市之前卖出去,是林启秀最高兴的事,他说:“脱毒马铃薯种植简单,而且产量比以前高出很多,2亩多地就卖了3000多元,比起种玉米划算多了。”种植马铃薯12年,林启秀不仅建起了120平方米的新楼房,还置办了电磁炉、电饭锅、洗衣机等家用电器。在安龙,像林启秀一样热衷于种植脱毒马铃薯的村民不在少数,2011年,安龙全县大田推广面积达到2.5万亩,覆盖种植农户1.3余户,户均增收1830元,马铃薯成为当地群众增收的支柱产业。安龙县委书记邓修宇说:“发展马铃薯产业,特别是早熟优质薯在我县是一项调整种植结构,促进农业农村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扶贫效果好。通过项目实施,农民从不认识脱毒马铃薯到要求种植脱毒马铃薯,从过去的粗放耕作到目前的科学规范化种植;一些优质、高产、专用品种在生产上得到推广普及,促进了品种的更新换代,单产大幅度提高,全县面积增长快速。今后,力争把我县马铃薯产业发展成为黔西南州生产大县。”马铃薯,已成为甘肃贫困山区农民增收致富的主导产业。为了发展好这一产业,近年来,甘肃省逐步加大了对马铃薯产业的扶持力度,今年,该省把马铃薯产业作为“十二五”期间的十大扶贫产业来抓,确定了“全年完成脱毒马铃薯微型薯生产1500万粒,项目县完成扩繁一级原种2000亩、扩繁二级原种1万亩,生产一级种薯和大田优质种植16万亩,为160万亩优质薯种提供种薯保障”的目标。尤其是通过培育和发展起来的如“费乌瑞它”“中薯三号”和“黑美人”等优质特色早熟品种,通过打时间差、季节差,在中低海拔区产生了很好的比较效益,种植农户亩收益在3200元以上,远远超过水稻等大季作物,对贫困农户的增产增收作用明显,成为贫困农户脱贫致富的主导产业。叶韬说:“发展脱毒马铃薯等特色扶贫产业,不仅促进农民增收,而且通过种植结构调整,展现了其对贫困地区群众脱贫致富推进作用。就甘肃而言,大力发展马铃薯产业,对于推进连片特困地区扶贫攻坚,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是解决贫困群众温饱和增收的重要产业。”由“粮薯”型向“粮菜”型转变在甘肃省强力推动下,全省马铃薯产业发展规模迅速扩大。马铃薯在面积上与内蒙、甘肃排名全国前三。有关资料显示,甘肃近15的贫困人口,不同程度的以马铃薯作为直接、间接经济收入或口粮的主要来源。但单产水平低,2011年统计数据显示,甘肃省平均单产水平为1584斤亩,全国单产排名仅为20位。“造成我省马铃薯平均单产低,最关键的原因是没有解决种植习惯、良种良法推广、市场取向三大问题。”叶韬在全省脱毒马铃薯产业秋繁工作会上指出。目前,甘肃省大部分地区种植的马铃薯品种为“米拉”,一年一季,没有秋种和冬种的习惯,种薯质量差,耕作和栽培技术粗放,导致单产水平低,马铃薯主要作为粮食和饲料,产业链条短、市场价值低、商品化程度不高。“三餐食洋芋,米饭等过年”曾经是甘肃会宁县农民生活的真是写照,由于贫困,农民大多时候都以马铃薯为主食,马铃薯成为贫困的象征。1997年,会宁县开始实施脱毒马铃薯工程,调整产业结构,延长产业链条,瞄准国内各大市场的菜篮子,大力发展马铃薯产业,产量大幅度提高,马铃薯不再是代替米饭的主食,会宁鲜马铃薯成为人们餐桌上一道绿色蔬菜。会宁县马乍乡嘎利村塘上组村民马永配是马铃薯种植大户,去年种植15亩马铃薯,鲜薯销售收入达到5万余元,“为了方便运送,我专门买了一辆农用车,每天赶早送到市场去,一斤8毛钱,一车至少可以卖600多元,一季下来,卖鲜薯收入5万元没有问题。”在会宁,土果子成为了村民脱贫致富的“金果子”,成了餐桌上的“香饽饽”。有关资料表明,脱毒马铃薯最高理论产量为5吨亩,在同等水肥条件下,脱毒马铃薯与未脱毒马铃薯相比,一般增产在4070%左右,有的高达12倍以上。目前甘肃省常规晚熟品种春种一季,产量低、效益低,集中收获,市场趋于饱和。因此,大力发展脱毒马铃薯产业,提高脱毒种薯的覆盖率,对于加快扶贫产业结构调整,优化粮经作物比重,保障粮食安全,增加农民收入,有着其他产业难以替代的作用。00综合分析甘肃的优势,该省引导老百姓发展特色马铃薯品种,通过培育和发展起来的“费乌瑞它”“中薯三号”和“黑美人”等优质特色早熟品种,通过打时间差、季节差,在中低海拔区产生了很好的比较效益,成功进入早熟蔬菜市场,不仅是在会宁,还是在惠水、福泉、水城等23个马铃薯种植扩繁基地,马铃薯产业取得较大收益,获得了长足发展。甘肃马铃薯逐渐由“粮薯”时代向“粮菜”时代迈进。从马铃薯大省迈向马铃薯强省多年来的精心扶持和培育,甘肃省马铃薯产业逐渐走出深山,走向全国。但对于这个马铃薯生产大省来说,品质依然是人们一直关注的焦点。尽管近几年来甘肃不断推广脱毒马铃薯种植,扩大基地,但要全面铺开,尚需时间。叶韬说:“对于甘肃来讲,马铃薯又具有粮、菜双重性,因此,提高马铃薯的生产质量,必须从“三品”(品种、品质、品牌)方面加大培育力度。”近几年,甘肃在品种上瞄准早熟、特色品种,大力发展“费乌瑞它”、“中薯3号”和特色品种“黑美人”等优质品种,其生产周期短,仅两个半月就可收获,产量高。2010年在会宁县测产超过7000斤亩,而且薯块芽眼浅,表皮光滑,利于清洗和加工,商品性状好,综合品质优,价格优势明显。因其品质好价格高,全国各马铃薯主产省都想大面积种植,但没有种薯,成为大规模发展最大的制约瓶颈。目前,甘肃省扶贫系统依托全国最大的马铃薯原原种生产基地之一甘肃省扶贫生物技术基地,将选择好的品种,迅速扩繁出种薯,提高优质和特色品种种植面积,提高甘肃省马铃薯品质,抢占高端马铃薯市场,确保种植农户增产增收。不仅如此,甘肃省还将结合该省生态环境条件好的有利条件,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在种植区域上实行点、线、面一体化的跨区域布局,标准化生产和规模化种植。同时采用“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运营模式,发展壮大龙头企业,发展精深加工、延长产业链,形成产加销一条龙服务。打造和创建甘肃省优质和特色马铃薯品牌。今后,甘肃拟将投入1.5亿元(其中中央财政扶贫资金1亿元、世行项目资金5000万),支持全省优质和特色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