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刷原理复习资料.doc_第1页
印刷原理复习资料.doc_第2页
印刷原理复习资料.doc_第3页
印刷原理复习资料.doc_第4页
印刷原理复习资料.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印刷原理复习资料一、绪论1. 印刷的定义:使用印版或其它方式将原稿上的图文信息转移到承印物上的工艺技术。2. 按整个工艺流程,可将印刷分为印前、印刷、印后三个部分。3. 印前、印刷、印后各自的含义印前正式上机印刷之前的所有生产工序,即信息转移到纸张或其他承印物材料上之前。如原稿的设计、图文信息处理、制版。印刷印版上的油墨向承印物上转移的过程。常见的有胶印、凹印、凸印、丝印等方式。印后包括纸张(或其他承印材料)印刷之后的全部加工过程。如覆膜、上光、模切、压痕等。二、数字印前工艺1. 常见的数字图像(光栅图像)是由彼此相邻的彩色像素构成,图形则是由一个个相互独立的图形对象组合而成。2. 试解释什么是RIP?RIP 全称光栅图像处理器。主要作用是将计算机制作版面中的各种图像、图形和文字解释成打印机或照排机能够记录的点阵信息,然后控制打印机或照排机将图像点阵信息记录在纸上或胶片上。 RIP 通常分为硬件 RIP 和软件 RIP 两种,也有软硬结合的 RIP 。3. 什么是颜色空间?颜色空间也叫颜色模型,是表示颜色的一种数学方法。在颜色空间中的颜色通常使用三维模型的三个参数来表示,这些坐标描述了颜色在颜色空间中的位置。4. 基于加色法的色空间RGB和减色法的色空间CMYK都是与设备相关的色空间,CIE LAB色空间是与设备无关的色空间。5. 为什么要对胶印、凸印的印前分色后的图像进行加网?常见加网方式有哪两种,各自表现原稿层次的机理是什么?常见加网参数有哪些? 因胶印、凸印印版为典型的“二值型”印版,即只有着墨和不着墨两种状态,而印前分色后的图像层次变化丰富,为连续调,因此须将该连续调的图像离散为点阵(半色调)的网点图像,即加网处理,用网点来呈现原稿丰富的层次。网点面积率越大,表现层次越深,网点面积率越小,表现层次越浅。 常见的加网方式有调幅加网和调频加网两种。调幅网是通过改变网点的大小(幅度)来呈现不同的层次,即大网点呈现深层次,小网点呈现浅层次;调频网是通过改变网点出现频率来改变层次,即网点出现频率大,呈现的层次深,出现频率小,呈现的层次浅。 常见的加网参数:加网方式、网点形状、加网角度、加网线数等。6. 印前原稿数字化时采用的扫描仪常用的有平台扫描仪和滚筒扫描仪两种。7. CTF的中文含义是?试简述CTF流程。CTF(Computer-to-film)即计算机直接制胶片。CTF流程的基本过程是:原稿 原稿数字化(扫描) 印前处理 分色 RIP 激光照排机发排 拼大版 晒版 显影 烤版 上机印刷。8. PS版的中文含义是?试简述阳图型PS版的制版流程。PS版(Pre-Sensitized Plate)即预涂感光版。阳图型PS版制版的基本过程是:版基准备涂布感光层(重氮化合物)将阳图底片与感光层密合曝光显影冲洗烤版9. 试解释CTP的含义。CTP(Computer-to-plate)即计算机直接制版。CTP制版技术就是指版面图文信息经数字化处理好后,不经过制软片工序而直接输出到印版上的技术。10. 什么是数码打样?把彩色桌面系统制作的页面(或印张)数据,不经过任何形式的模拟手段,直接经彩色打印机(喷墨、激光或其他方式)输出样张,以检查印前工序的图像页面质量,为印刷工序提供参照样张,并为用户提供可以签字付印的依据。三、印刷过程中的润湿原理1. 润湿指物体表面上的一种流体被另一种流体取代的过程。2. 水分子是极性分子,极性分子内部存在取向力、诱导力和色散力,水分子间还存在氢键,因此分子间作用力大,表面张力大、比表面能高;油分子可视为非极性分子,非极性分子间只存在色散力,分子间作用力小,表面张力小、比表面能低。3. 试述四大传统模拟印刷方式中各自的印版表面结构特点,并结合润湿的机理分别说明其为什么能被印刷中的流体(油墨、润版液)润湿。 四大传统印刷方式即平版、凸版、凹版、孔版印刷。平印印版表面为亲油、亲水两类不同的区域,且两区域几乎在同一水平面上。凸版印版图文部分高出非图文部分,凹版图文部分低于非图文部分。孔版的图文部分为孔状,可渗透油墨,非图文部分不透墨。平版印版的图文部分为硬化的感光层,为非极性,与非极性的油墨具亲和性,能被油墨润湿,不能被极性的水润湿。非图文部分为高能金属表面,能被水润湿,也能被油墨润湿。故应对印版先上水,后上墨。凸版印版中,刚性凸版为金属版基,高能表面能被低表面张力的油墨润湿;柔性版印版为高分子材料,非极性,能与非极性的油墨亲和,被油墨润湿。凹版印版为高能金属表面,能被低表面张力的油墨所润湿。孔版印版中有金属质丝网和尼龙质等高分子材料丝网,金属质丝网为高能表面,能被油墨润湿,高分子材料丝网为非极性,能被非极性的油墨润湿。4. 接触角的定义及判定。接触角指在固、液、气三相交界处,自“液固”界面,经液体内部,到达“气液”界面的夹角。5. 如何提高胶印印版非图文部分的亲水性?印刷过程中如何保护其亲水性?可通过建立砂目的办法以提高胶印印版非图文部分的亲水性。 针对亲水部分的电化腐蚀:预涂感光膜,置于干燥通风处。 亲水部分吸附杂质:可擦胶保护。 亲水部分的磨损:控制印刷压力、辊压、供水量。6. 橡皮布为什么能实现油墨的传递(被油墨润湿)?其在印刷过程中润湿性的变化?橡皮布的成分为非极性分子,油墨也为非极性分子,二者的结构很相似,具有较强的亲和力,故能被油墨润湿。印刷过程中,因橡皮布直接与纸张接触,会吸附纸粉、植物纤维等极性分子,导致橡皮布吸水性增强,吸墨性降低。此外,橡皮布还会发生“老化”和“晶化”现象,均会导致润湿性下降。四、印刷压力1. 胶印、凹印、柔印的印刷压力均来源于印刷包衬的压缩变形。2. 印刷压力的表示方法有直接法和间接法,间接法可用压印面宽度b与最大压缩量表示。3. 一般情况下,使用硬性包衬的网点再现性比较好。4. 印刷压力与油墨转移率的关系分析。(据图分析) CD段对应的印刷压力 pt 即为印刷工艺必需的压力。AB段上升缓慢,因印刷压力过低,包衬压缩量过小,油墨与纸面不能充分接触,致使印迹空虚不完整;BC段转移率 f 增大,印品墨色逐渐改善;到C点后,印品墨色逐渐达到满意程度;到D点后,网点严重扩大。5. 试结合印刷工艺分析确定印刷压力应考虑哪些因素?包衬的组成及软硬性质最直接的影响因素。(如何影响?)印刷速度印刷速度越高,需加大印刷压力。印刷承印材料如承印材料的平滑度、厚度等。平滑度低,需提高印刷压力,否则网点发虚、印迹残缺。印版图文结构实地版通常需较大压力以得到浓重厚实的印迹;网线版中,粗网线版(线数低)需较大压力;细网线版(线数高)需较小压力以免网点扩大严重。印刷数量印刷数量增加,需适当提高印刷压力。五、印刷油墨的传输与转移1. 长墨路供墨系统和短墨路供墨系统分别有哪些(举例)?长墨路供墨系统如:平版印刷(胶印)、传统凸版印刷(刚性凸版印刷)。短墨路供墨系统如:柔性版印刷、凹版印刷。2. 印刷机中油墨的传输与转移可分成三部分:给墨行程、分配行程和转移行程。3. 长墨路供墨系统中油墨分配系统的组成及各部分的作用。 长墨路供墨系统的油墨分配系统主要起的作用是:改善油墨的流动性;使油墨分配均匀。其组成及各部分的作用: 串墨辊:起串墨的作用;匀墨辊:起匀墨的作用;重 辊:增加墨辊间的压力;着墨辊(靠版辊):承担向印版供墨。4. 表征印刷机中油墨分配系统性能的参数有匀墨系数Kc、着墨系数Kd、贮墨系数Kg,各自的含义是什么?Kc用来表征系统的匀墨性能,其等于匀墨装置中所有墨辊的匀墨面积总和 A匀 与印版面积 A版 之比。 Kd用来表征系统的着墨性能,其等于着墨装置中所有墨辊的着墨面积总和 A着 与印版面积 A版 之比。Kg等于匀墨系数Kc与着墨系数之和Kd 。5. 印刷中途为什么要尽量减少停印次数? 使用过版纸有何意义?印刷机(如胶印机)工作平稳时,油墨从传墨辊到着墨辊按一定规律递减分配,此为正常状态,能得到墨色均匀一致的印刷品。当停印时,滚筒离压,油墨在各墨辊间重新分配,直到各墨辊上的油墨达到相同厚度。再重新合压印刷时,油墨的分配要耗费一定时间逐渐恢复为正常状态,这样刚开始印刷得到的印张墨色很深,为废品,造成浪费,此时需借助过版纸来减少废品率。因此印刷中途要尽量减少停印次数。六、平板印刷工艺1. 平版印刷的基本模式(过程)?第一步:先给印版供水,再供墨;第二步:印版上的油墨先转移到橡皮布上;第三步:在印刷压力的作用下,橡皮布上的油墨再转移到承印物上。2. 什么是乳化?平版印刷中为什么说油墨的乳化是不可避免的?乳化指一种液体以细小液珠的形式分散在与它不互溶的液体之中的过程。平版印刷中的油墨乳化一般指润版液以细小液珠分散到油墨中,所形成的体系(W/O型)即乳状液。 平版印刷中的油墨乳化是不可避免的,这是由平印过程决定的:胶印机的印刷部分存在四种辊隙状态。第一种辊隙是着水辊与印版空白部分的间隙;第二种是着水辊与印版图文部分的间隙,此时在着水辊与印版的强力挤压下,少量润版液被挤入油墨造成第1次乳化;第三种是着墨辊与润湿过的印版空白部分的空隙,又有少量润版液被挤入油墨造成第2次乳化;第四种是着墨辊与印版图文部分的间隙,因前面过程附着在印版图文部分墨膜上的润湿液微珠再次被挤入油墨,造成油墨的第3次乳化。3. 绝对不乳化的油墨是否适合平版印刷?为什么? 平版印刷的过程决定了油墨的乳化是不可避免的,且油墨与适当水形成的W/O型乳化油墨的粘度有所下降,流动性改善,有利油墨的转移。而绝对不乳化的油墨把印刷中强制挤入内部的润版液(水)迅速从油墨中离析出来,附着在油墨表面形成一层水膜,妨碍了油墨向橡皮布的转移;此外,不能乳化的油墨的传递性极差,可能使印刷品发花。所以,绝对不乳化的油墨不适合平版印刷。4. 试述胶印中的润版液应具备什么样的性能? 一般地,胶印润版液应具备以下性质:能够充分地润湿印版的空白部分;不使油墨发生严重的乳化;不降低油墨的转移性能;具备洗净版面空白部分油污的能力和不感脂的能力;不使油墨在润湿液表面扩散;对印版和印刷机的金属构件没有腐蚀性;印刷过程中始终保持稳定的pH值等。5. 提高润版液润湿性能通常是在其中加入表面活性剂。什么是表面活性剂,为什么加入它可以提高润版液的润湿性能? 在液相中加入少量某物质,能明显改变体系的界面状态,极大地改变液相的表面张力,此类物质即表面活性剂。 加入表面活性剂后,润版液的表面张力明显降低,比表面能降低,提高了在高能的非图文部分(金属表面)的润湿性,因此可节约润版液的用量,也可减少其与油墨的严重乳化。 目前除普通润版液外,还广泛使用低表面张力的润版液,如酒精润版液和非离子表面活性剂润湿液等。七、柔性印版工艺1. 试简述刚性凸版印刷中铜锌版的制版工艺流程。制版基本过程如下:准备底片(正向阴图型的底片)准备版材(粗化、涂感光液)晒版(曝光、显影、烤版)腐蚀 / 烂版(有粉腐蚀和无粉腐蚀)整版(修版) 打 样。2. 柔印的基本过程是? 在印刷过程中,油墨从墨槽经输墨辊传到网纹辊上,再传到印版上,经与压印滚筒之间的接触,把油墨传递到承印物上。3. 柔印印品图像为什么看起来不够艳丽? 柔印印版由保护膜、感光树脂层、聚酯片基等组成,弹性大、容易变形,印品网点增大值高,网点扩大严重,尤其是从高光到中间调的网点扩大较大,印刷反差小,图像看起来不够艳丽。4. 柔印中网纹辊的作用? 柔性版印刷通过网纹辊始终稳定地向印版提供定量、均匀的油墨。 “柔性版印刷的心脏。”5. 网纹辊的性能参数有哪些?网纹辊的两种材质类型及特点。性能参数有:网穴形状和网纹线数(某方向单位长度内网穴个数)。目前常用的两种类型材质的网纹辊:镀铬网纹辊(先雕后镀): 耐印率较低,网纹线数相对较低,成本低。陶瓷网纹辊(激光雕刻): 耐印率高,网纹辊线数高,成本高。6. 如何确定网纹辊线数与印版加网线数以保证柔印的质量?做彩色网点印刷时,为防止亮调部分网点(小网点)扩大过度而丢失层次,需保证网纹线数高于加网线数,一般保持二者在(34)1的比例。为避免柔印中的龟纹,也通常采用纳森图(网纹辊线数印版加网线数匹配图)来确定二者的选择。7. 柔印油墨中目前最常用的是水性油墨。八、凹版印刷工艺1. 凹版印刷制版目前主要有两种,即照相凹版和雕刻凹版。2. 试述照相凹版表现层次的方法(类型)各是什么?照相凹版(影写版):网点大小同深浅异;通过墨层厚度变化来表现层次。照相加网凹版:网点深浅同大小异;通过着墨面积的变化来表现层次。道尔金照相加网凹版:网点深浅大小都变化;通过着墨面积和墨层厚度变化来表现层次。3. 三种典型的照相凹版的制版工艺(了解)。九、丝网印刷工艺1. 丝网印刷制版的基本过程及方法(了解)。十、印刷品质量控制基础1.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