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占 z一 西南农业学报 1 0 9 8 年 l 1 卷 l 期 o u t h we s t ch i n a I o a r n a l of Ag t u l t u r a l S c i e n c e s Vo1 1 1 No 1 不同培养基对芒果炭疽病菌分生 孢子形成的影响 黄 思 良 赵 艳 珠 毋黄 连 江 韦 刚 缸 6 7 一 一 摘要从广西壮族 自治区及海南省芒果树上 分离7 6个芒果 炭疽病菌椿 用 1 O个 不同培养基在暗中 2 6 下进行培养试验 结果表明 酵母 膏培养基对芒果炭疽菌的 分生孢子形成具有显著的促进效果 在测试浓度范 围内 供试 菌株的产孢量基末与 酵母膏的含量 呈正相关 促进该 菌产孢的最适酵母 膏浓度为 8 1 0 g l O 0 0 ml 芒果树 嫩叶培养基比威叶对芒果炭疽炳菌的分生孢子形成有利 关 键 词 兰 耋 生 塑 窆 兰 丝 直 竺 苎 量 堡 差 芒 果炭疽病是芒果采前与采后的最主要病害之一 1 该病可导致芒果产 量损失 高达 11 5 4 寻求芒果炭疽病的有效 防治措施是 目前芒果生产与保鲜上的重要研究课题 芒果炭疽病 菌 C o l l e t o t r i c h u m g l o e o s p o r i o d e s P e n z Gl o me r e l l a c i g u l a t a S t o n e m S p a u l d e t S c h r e n k 具有遗传多样性 全面 深入地 了解该菌的生物学特性有助于制定和 完善芒果炭疽病的防治措施 在芒果炭疽病菌生物学特性研究中常遇到的一个棘手的问题是 该菌在普通的真菌培养基 如马铃薯葡萄糖等 上产孢量低 难以满足试验上对分生孢子量 的需求 本研究的 目的是探讨营养与芒果炭疽病菌分生孢子形成的关系 以找出适宜该菌产 孢的培养基 1 材料与方法 1 1 供试菌株 供试芒果炭疽病菌的菌株有 6 个 M一2 5 M一3 3 G一1 G一4 H 6 3和 H 6 8 其中菌株 M 2 5和 M一3 3于 1 9 9 6 年 6月从广西农科院甘蔗所路旁芒果树 品种不详 炭疽病斑 中分离获得 菌株 G 1 和 G一4于同年 1 2月从广西大学果园芒果树 品种 桂香 炭疽病斑中分离获得 菌株 H一6 3和 H一6 8于同年 1 2月从海南省儋州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 内芒果树 品种 鸡蛋芒 炭疽病斑中分离获得 从病斑 中分离这些菌株时使用的分离程序 为 7 5 酒精浸 1 O秒钟一O 1 升汞消毒 3 5分钟一 无菌水清洗一在马铃薯葡萄糖培养基平 板上 2 5 C下培养数 日 1 2 供试培养基 供试培养基有 1 0个 1 嫩 叶培养基 芒果 树嫩 叶 5 0 g 蔗糖 1 O g 琼脂粉 1 4 g 水 l O 5 0 m 1 2 成叶培养基 芒果树成叶 5 0 g 蔗糖 l o g 琼脂粉 1 4 g 水 l O 0 0 m 1 3 猪肝 车项 日由广西留学回国人员科学 基金 资助 作者单位 广西农业科学院中国南 宁5 3 0 0 0 7 广西大学农学院中国南 宁5 3 0 0 0 3 收稿 日期 l 9 9 7 1 2 一l 8 维普资讯 1 期 黄思 良等 不 同培养基对芒果擞瘟病菌分生孢子形成的影响 培养基 猪肝 2 0 g 蔗糖 1 0 g 琼脂粉 l 4 g 水 1 0 0 0 m1 4 米培养基 琼脂粉 1 4 g 洗米水 1 0 0 0 m1 5 蛋白胨培养基 蛋白胨 5 g 蔗糖 1 0 g 琼脂 粉 1 4 g 水 1 0 0 0 m1 6 牛肉膏 培养基 牛肉膏 5 g 蔗糖 1 0 g 琼脂粉 1 4 g 水 1 0 0 0 m1 7 酵母膏培养基 酵母膏 5 g 蔗 糖 1 O g 琼脂粉 1 4 g 水 1 0 0 0 m1 8 马铃薯葡萄糖培养基 马铃薯干片 4 0 g 葡萄糖 1 O g 琼脂粉 1 4 g 水 1 0 0 0 m1 9 马铃薯蔗糖培养基 马铃薯干片 t O g 蔗糖 1 0 g 琼脂粉 l 4 g 水 1 0 0 0 m1 1 肉胨酵母培养基 牛 肉膏 3 g 蛋白胨 5 g 酵母膏 1 g 蔗糖 1 0 g 琼脂 粉 1 4 g 水 1 0 0 0 m1 芒果树嫩叶 芒果树成叶 猪肝及马铃薯干片均为加水煮沸约 1 0分钟后取汁 使用 每 1 0 0 0 ml 水加 1 5 k g的大米淘洗得到的洗米水直接用于米培养基的配制 上述培养基 的 p H在灭菌前调至 6 0 1 3 芒果炭疽病菌的培井与产孢量测定 先将 6个供试菌株单独接种在无菌水琼脂 琼脂粉 l 4 g 水 1 0 0 0 m1 平板上 在 2 6 下 培养 4 5 天后用灭菌解剖刀切取菌落边缘菌丝体块 2 2 ram 移植在各种供试培养基上 并 在 2 6 下暗中培养 5天后加水于菌落上调制成分生孢子悬浮液 在显微镜下用血球计数板测 定菌落的产孢量 每个处理设 3次重复 2 结果与分析 2 1 培井基对供试菌的生长与产孢量的影响 不同培养基对芒果炭疽病菌菌落大小的影响如表 1所示 裹 1 不同培井基对芒暴炭直病曹曹落大小的髟响 Ta b l e 1 Ef f e c t o f d i f e r e t t t me d i a o i l t h e e ol o u y s i z e s o f ma n g o a nt b t a e n o s e p a t h o g e u 维普资讯 西南农业学报 1 1卷 菌 株 M一2 5与 M一3 3的 菌 落 直 径 的变 幅 分 别 为 4 5 0 5 3 7 ram 及 4 3 3 6 0 7 ram 最小菌落直径的平均值与最大菌落直径的平均值分别为 4 4 2 ram 及 5 7 2 ram 与此 相比 菌株 G 一 1 G一4 H一6 3及 H一6 8的菌落直径的变幅分别为 5 3 0 6 6 7 ram 5 5 0 6 6 7 mm 5 3 7 6 6 7 ram 和 5 4 3 6 8 3 ram 最小菌落直径的平均值与最大 菌落直径 的平 均值分别为 5 4 0 ram 和 6 7 1 mm 显然 菌株 M一2 5与 M一3 3的最小菌落 直径的平均值 与最大菌落直径的平均值 皆比菌株 G一1 G一4 H一6 3与 H一 6 8小近 1 0 mm 菌株 M一2 5与 M一3 3比菌株 G一1 G 4 H一6 3及 H一6 8早分离半年 较长时间在人工培养基上 生长也许是导致前者长速下降的原 因之一 不同培养基对芒果炭疽病菌产孢量的影响如表 2所示 同一菌株的产孢量 因培养基不同 而表现明显差异 此外 在同一培养基上不同菌株的产孢量变化也很大 表明菌株间在产孢 能力上存在着遗 传多样性 在所测试的 1 O种培养基 中 各菌株在含酵母膏的培养基上的产孢 量最高 供试菌株在酵母膏培养基上的产孢量 比其在 马铃薯葡萄糖及马铃薯蔗糖培养基 上分 别高 2 6 2 0 7 3 1 5 9 3倍 该结果证明酵母膏具有显著促进芒果炭疽病 菌产孢 的作用 虽然绝大多数供试菌株在芒果成叶培养基上的菌落直径大于其在嫩叶培养基上的菌落直 径 表 1 但在成叶培养基上的产孢量却步于其在嫩叶培养基上的产孢量 表 2 这表 明了 芒果树嫩叶比其成 叶在营养上对芒果炭疽病菌的孢子形成有利 寰 2 不同培养基对芒暴炭疽病簟簟棒产孢量 的髟 响 Ts h l e Z F f e e t 0 f d f e r e nt r a e d s o nt he e h e r s 0f c oc d di a p r o du c e d b t h e e x p e r L me nt a l ol a t e s o f ma n g o a nt he c n o s e p a t h o g e n 培养基 M e di u m 产 孢 量 1 0 十孢子 苗落 No o f c o n i d i p r o d u c e d 1 0 s p o r e s c o l o n y M 一 2 5 M 一 3 3 G一 1 G一 4 H一 6 3 息 1 1士0 9 2 6士1 4 1 2士0 5 4 4士0 7 1 2 士0 7 0 6 士0 2 0 6士 0 2 0 5 士 0 5 1 5士 1 1 0 3士0 3 h 9 8 4 1 1 9 1 7 9 7 6 l 5 2 3 3 6 8 l 8 l 25 1 2 2 m 2 4 1 7 7 P 1 3 4 6 3 l 2 0 9 4 7 1 1 1 1 2 1 4 3 4 6 1 2 1 7 1 0 5 9 3 9 5 4 3 o 6 5 4 R e u a t e 2 9 6士1 9 8 2 7 9 士 1 1 6 蚰 64 35 2 4 9 54 3 8 4 1 0 3 5士40 5 3 2 7 0 士 1 4 B 0 蛋 P e p 白 t ou 胨 1 4 4士2 1 2 5 1 64 3 4 7 4 8 0 O士1 l 4 7 l 96 5 4 9 1 2 3 1 5 04 1 3 5 0 1 8 0 0 5 1 5 5 9 曼 c 7 1 7 4 4 1 7 6 3 0 4 2 8 1 0 4 7 7 9 76 5 4 1 1 9 0 4 26 0 3 0 4 6 8 7 品 怒 3 2 o 4 5 1 6 4 1 2 5 5 5 l 0 4 6 5 5 B 5 o l 7 4 l 4 8 5 4 8 2 6 2 1 0 0 5 2 冀 2 5 8 0 s 4 1 9 6 Y 9 5 l 4 2 2 2 3 75 0 2 7 5 0 1 1 8 5 0士3 8 2 7 4 0 5 O4 11 9 1 5 8 5 0 士 1 5 5 9 7 50 O 4 9 6 7 1 47 0 0士45 0 7 9 9 0 0士2 9 5 1 1 4 40 O 4 7 6 7 6 1 5 6 0 0 士 4 81 2 维普资讯 1 期 黄思良 等 不同培养基对芒果擞宣病菌分生孢子形成的髟响 2 2 酵母膏含量对供试菌的生长与产孢的影响 培养基中酵母膏含量对芒果炭疽病菌菌落大小的影响如表 3所示 在测试浓度范围内 各 菌株的菌落直径基本随酵母膏含量的提高而增大 这表明酵母膏对芒果炭疽病菌的生长也有 一 定的促进作用 培养基中酵母膏含量对 芒果炭疽病菌产孢量的影 响如表 4所示 供试 菌株的产孢量基本 随酵母膏含量的提高而增 多 菌株 M一2 5 G一1 H一6 3 及 H 一 6 8在酵母膏含量为 8 g l O 0 0 ml 的培养基上的平均产孢量最大 每菌落的孢子数分别为 1 7 7 1 0 4 2 4 5 1 0 2 1 1 5 1 0 及 2 3 4 1 0 个 与此相 比 菌株 M一3 3 与 G一4则在酵母膏含量为 1 0 g 1 0 0 0 ml 的 培养基上的平均 产孢量最大 分别为 1 6 5 1 0 及 1 0 8 1 0 个孢子 菌落 证 明 8 l O g t 1 0 0 0 ml 的酵母膏含量最适芒果炭疽病菌产孢 寰 3 酵母青含量对芒暴嶷疽一 蕾落大小的 响 Ta b l e 3 Ef f e c t o f y e a s t e x t r a c t c o n t e nt s O D t h e c o l on y s i z e s o f ma ng o a n t hr B cn os e p a t h o g e n 寰 4 酵母青含量对芒暴寰疽 糠产孢量的 响 Ta b l e 4 Ef f e s t o f y e a s t nt e t 0 0n t h e n u mb e r s o f c o n l d i a p r o du c e d t h e e xp e r i me nt a l is o l a t e s o f ma l a go a t t t hr a c n o s e p a t h o g e 0 0 0 6 o 5 5 4 土 1 2 2 1 土 1 2 1 7土o 7 1 4土 1 7 o 3 士 o 3 2 o 4 8 3 O 土 3 2 0 3 9 8 0 2 0 8 1 5 6 O土51 8 Z 7 6 0 0 4 4 2 95 5 士 8 8 3 3 5 4 O 士 65 6 4 0 0 9 0 O 士 3 7 7 4 3 0 0 0 6 3 7 i 0 2 0 O 士 6 3 6 9 9 7 5 0 士 5 8 0 4 1 0 3 5 0 29 5 1 1 1 8 6 0 士 2 4 7 8 6 0 1 2 4 5 0 33 7 7 7 0 5 O士 1 8 1 9 1 7 25 0 i 5 8 5 6 8 7 0 0 3 1 0 3 1 6 0 5 0 27 1 2 1 72 5 0 土 6 9 1 8 8 0 1 7 7 0 O 士 2 71 2 9 0 0 O 士 9 0 0 4 24 5 0 61 1 0 7 2 0 0 2 2 5 0 21 1 5 O 士 1 8 0 0 2 34 0 O士 2 2 5 0 l O 0 1 56 0 O 士 3 7 4 7 1 65 0 O 士 2 9 9 2 3 36 0 0 9 2 2 6 10 8 0 0 3 84 0 1 5 1 5 O 士 7 6 6 8 2 29 5 O士 3 2 4 5 2 3 培养基对菌体黑色素形成的影响 供试菌株在马铃薯葡萄糖 马铃薯蔗糖 猪肝培养基上形成的菌落多呈鼠灰色或黑褐色 而在 肉胨酵母 蛋 白胨 牛肉膏 酵母膏等培养基上形成的菌落多呈 白色 表明芒果炭疽病 维普资讯 西南农业学报 1 I眷 菌黑色素的形成易受不同培养基的影响 3 讨 论 A h m e d 报道了光可提高芒果炭疽病菌的产孢量0 本研究从营养学角度探讨适宜该菌产 孢的培养基 证明含有酵母膏的培养基对芒果炭疽病菌的孢子形成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酵母膏富含多种维生索 氮基酸及矿物质元素口 芒果炭疽病 菌只在含酵母膏的培养基上 大量产孢 表 2 这意味着该菌在暗中产孢需要大量地消耗多种外源维生索 氮基酸及矿物 质元素 至于何种维生索 氨基酸及矿物质元素对该菌的分生孢子形成的影响最大则有待于 今后作进一步研究 芒果炭疽病菌主要侵染芒果树的嫩叶 嫩梢 花序和幼果 除菌株 M一2 5 在嫩叶与 成叶培养基上均不产孢外 其余菌株在嫩叶培养基上的产孢量皆比其在成叶上的高 1 8 4 0 倍 表 2 芒果炭疽病菌在自然界中一般感染嫩叶而不感染成叶的这一生物学 病理学特性 是否与此有关值得作深入探讨 参考文献 I 中国农业辩学院植物佩护研竟所主编 中国农作物病虫害 第二I 氍 下册 北京 中国农业出艇社 1 9 9 6 1 H3 I 1 4 5 2 荆朝祯等 广东省芒果痢害调查初报 广东农业科学 I 9 8 9 6 t 3 2 3 5 3 王壁生等 芒 果炭疽病 防岵试验 广东农业科学 I 9 8 3 2 3 8 4 黄雪记等 芒果炭直病的防冶试验韧报 农业科技选编 芒果专辑 1 9 8 6 2 2 2 42 5 5 肖倩莼等 芒果病害种类及其病原物鉴定 热带作物学报 I 9 9 5 I 5 I 2 2 8 3 8 剂秀娟善 海南岛芒果皋实真菌潜伏侵染的研究 植物病理学报 1 9 8 6 I 5 4 7 5 1 7 方中达编 植病研究法 北京 农业出版杜 1 9 7 7 8 5 8 6 8 Ga nt o t t i B V a n d Da v s M J P e c t i c mng r a m an a l y s i s f or e he r a e t e r l z n g g e n e t di v e r s i t y of t h e ma n g o a t h r B c Ds e p a t h o g e n A c t a o r t i e u t t r r e 1 9 9 3 3 4 I f 3 5 3 3 5 9 8 Ah me d K M EHe c c o f t e mp e r a t u r e a n d L i g ht o n t h e g r o wt h a n d a p or u L a t i o n o f凸 n 蜊 g l o e o s p o r i a i d e s Pe n z B a n g l a d e s h J o u r n a l o f B o t a a y 1 9 3 5 1 4 2 1 5 5 1 5 9 Ef f e c t o f M e di a o n t h e Fo r ma t i o n o f Co ni d i a o f M a n go Ant hr a c no s e Pa t ho g e n Ho a og S i l i a n g Z h a o Ya z h u Hu a n g L i a a j hog Gu a ng x i Ac a d e my ot Ag r i c ul t u r a l Sc i e n c e s Na n n i 5 30 0 0 7 Ch i n a e J Ga n g Ag t i e uL t L L r a L Co l S e g e Ga a ng x l U n i v e r s i 竹 Na n nl ng 53 00 0 3 Chi n a Ab s t r a c t si xt I a of a ng o a 吐hr me p a t h og e n c o 1 kc t e df r o m Gu a n gx L a n dt l a in a n Ch i n a e r e us e df o r s t ud y i ngt h e r e l a t i o n s hi p b e t v we n t h e nu t r t ioa of r a c d i u m a n d t h e f o n a a t i o n of c o a i dia o f t h e f u n gu s i n d a r k n e s s Th e r a h s h owe d t h at y e a s c e x t r s e t h a d s i gn if i c a n t i mp r ov i n g e f f e c t o n t he f o r ma t ion of o n i d i a o f t he e x p e r i me nt a l i s o a t 2 6 The r e w羽 a p o s i t L v e r e a t o n h e t e t he t L u r a he r o f c o nidi a 8 d t h e c c e 日 m 0 Ba y e a s t e xt H c t啪f n 面 f0 如 t he me 曲t c tod The c o n m柚t b f y e a s t e x t F a t s u i t a b l e f o r c o n i d i a t l o n o f ma n go a mh 抛c n p a t h o g e n Wl r e 8 t o 1 0 g 1 0 0 0 m1 Th e me d i u m c o nt a i n i ng ma n go y o u n g l e a f e x t T C t wa s t n l o f e s u i t a bl e f o r t he t he f o r ma t i o n of c on l d i a t ha n t h a t o f t h e f u 1 1 8 r o wn口 玎凹 Ke y wo r d Ma ng o a n t b r a c n 0 s e p a t hnge a Nu t r k a Fo H d0 n n m Ye a s t e xt r a c t M t d i e m 责任编辑陈国琨 维普资讯 7 7 2 1 9 9 8年 l l 卷 1期 西南农业学报 Vo 1 1 l No l S o u t h we s t C h i n a J o u r l o f Ag r i c u l t u r a l S e i e a c e s 稻粒黑粉菌侵染水稻不育系的细胞学研究 摘 要 在水稻不育 系开花期接 种 Ne o v o s s i a h o r r i d a的细胞 学研 究表明 病菌对 珍汕 9 7 A 比 D9 0 A G4 6 A 及 K1 7 A 有较 高的侵染率 病菌不进入水稻的 细胞 也 不侵入胚 囊 在 菌丝周围的花柱及子房细胞无可见的变化 也都具有正常 的质壁分 离能力 接种后 1 2小时 水稻子房细胞膜透性高于不接种的对照 但在 2 4 小时以后 除 珍汕 9 7 A 的细胞膜透性显著上升之外 其余 3个不育 系接近或低 于不接 种 的水平 a 一 关 键 词 苎 塾 墨 监 直 兰 皇 兰 竺 堕 唑 呈 拓 司 由 Ne o v o s s i a h o r r i d a Ya k a b a s h i p a d wi e k引起的水稻粒黑粉病 是杂交水稻制种和不育 杀繁殖中的严重病害 据报道 一般减产 2 o 左右 重者 5 o 甚至 8 0 以上 已成为 杂交水稻种子生产中的严重障碍 近年为了提高杂交稻的制繁产量 新育成不育系的柱头外 露率越来越高 稻粒黑粉病 也有越来越重之势 一些科学工作者 曾致力于抗病不育系的选育 但至今 尚无突破性的进展 从田阈发病 的情况看 当前四川生产上使用最广的水稻不育系 对粒黑粉菌的感染有一 些差异 考虑到不育系的花粉败育 与正常水稻花器的结构有一些差异 因此本试验试图对 四川 I 常用的不同类型的不育系 用人工接种病 菌的方法 比较研究病 菌侵染的早期阶段细胞 生理方面的变化及其差异 本文报道有关 的试验结果 1 材料与方法 1 1 接种体的制备及接种 取 1 9 9 5 年从 珍汕 9 7 A 病粒上收获的冬孢子 基本按原 田幸 报道的步骤分离和纯化 病菌 在 P D A表面形成的次生小孢子菌落 移植于 P DA斜面保存备用 田间接种体在马 铃薯 蔗糖液中培养 7 9 天 使用时用血球计数板计数后稀释至 2 3 1 0 个 ml 在水稻扬 花期 1 8 0 O 1 9 0 0时 对剪颖或不剪颖的不育系喷雾接种 每穗接种量控制在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风机买卖购销合同范本
- 工地供货意向合同范本
- 固安房屋租赁合同范本
- 补课班托管合同范本
- 照明芯片采购合同范本
- 茶叶采购加工合同范本
- 防疫酒店安保合同范本
- 和香港公司合同范本
- 策划管理合同范本
- 茶叶采购合同范本
- GB/T 43137-2023土方机械液压破碎锤术语和商业规格
- 京东集团员工手册-京东
- 2023年苏州市星海实验中学小升初分班考试数学模拟试卷及答案解析
- GB/T 37915-2019社区商业设施设置与功能要求
- GB/T 31298-2014TC4钛合金厚板
- GB/T 27746-2011低压电器用金属氧化物压敏电阻器(MOV)技术规范
- GB/T 22237-2008表面活性剂表面张力的测定
- GB/T 13667.3-2003手动密集书架技术条件
- 导轨及线槽项目投资方案报告模板
- 复旦大学<比较财政学>课程教学大纲
- 书法的章法布局(完整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