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极矩的测定.doc_第1页
偶极矩的测定.doc_第2页
偶极矩的测定.doc_第3页
偶极矩的测定.doc_第4页
偶极矩的测定.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偶极矩的测定一、实验目的:1、会用溶液法测定乙酸乙酯的偶极矩;2、了解偶极矩与分子电性质的关系;3、掌握溶液法测定偶极矩的原理、方法和计算。二、实验原理:1、偶极矩与极化度分子的结构可以近似地看成是由电子云和分子骨架(原子核和内层电子)所构成。由于其空间构型的不同,其正负电荷中心可以是重合的(此时为非极性分子),也可以是不重合的(此时为极性分子)。图1 偶极矩示意图1912年Debye提出“偶极矩”的概念来度量分子极性的大小,如图1所示,其定义是: (1)式中 q为正、负电荷中心所带的电荷量;d为正、负电荷中心间的距离;为向量,其方向规定为从正到负,单位为Debye或Cm(1030)。通过偶极矩的测定,可以了解分子结构中有关电子云的分布,分子的对称性,还可以用来判别几何异构体和分子的立体结构等。极性分子具有永久偶极矩,在没有外电场存在时,由于分子热运动,偶极矩在各个方向上的取向机会均等,故其偶极矩的统计值为零。若将极性分子置于均匀的外电场中,分子会沿电场方向作定向转动,同时分子中的电子云对分子骨架发生相对移动,分子骨架也会变形,这叫分子极化,极化的程度可由摩尔极化度(Pm)来衡量。因转向而极化称为摩尔极化度(P转向)。由变形所致的为摩尔变形极化度(P变形)。而P变形又是电子极化度(P电子)和原子极化度(P原子)之和。显然:PmP转向P变形P转向(P电子P原子) (2)已知P转向与永久偶极矩的平方成正比,与绝对温度成反比。即 (3)式中 K为Boltzmann常数;N为Avogadro常数。对于非极性分子,因其永久偶极矩0,分子不能沿电场方向作定向转动,其P转向0,所以PmP电子P变形若外电场是交变电场,则极性分子的极化与交变电场的频率有关。当在电场的频率小于1010Hz的低频电场作用下,极性分子产生摩尔极化度为转向极化度与变形极化度之和。若在电场频率为1012Hz1014Hz的中频电场下(红外光区),因为电场交变周期小于偶极矩的松弛时间,极性分子的转向运动跟不上电场变化,即极性分子无法沿电场方向定向,即P转向0,此时分子的摩尔极化度PmP变形P电子P原子。当交变电场的频率大于1015Hz(即可见光和紫外光区)的高频电场下,极性分子的转向运动和分子骨架变形都跟不上电场的变化,此时极性分子的摩尔极化度Pm等于电子极化度P电子。因此,原则上只要在低频的电场下测得极性分子的摩尔极化度Pm,在红外频率下测得极性分子的摩尔变形极化度P变形,两者之差得到极性分子的摩尔转向极化度P转向,然后代入(2)式就可算出极性分子的永久偶极矩来。2、极化度和偶极矩的测定Clausius、Mosotti和Debye从电磁理论得到摩尔极化度与介电常数之间的关系式: (4)式中 M为被测物质的分子量; 为该物质在ToK时的密度;但(4)式是假定分子间无相互作用而推导得到的,所以只能适用于温度不太低的气相体系,然而测定气相的介电常数和密度在实验上困难较大,对某些物质甚至无法获得其气相状态,因此后来提出了一种溶液法来解决这一困难,溶液法的基本思想是,在无限稀释的非极性溶液中,溶质分子所处的状态和气相时相近,于是无限稀释溶液中溶质的摩尔极化度Pm,就可以看作(4)式中的摩尔极化度P。 (5)式中 1、M1、1为溶剂的介电常数,摩尔质量和密度,M2为溶质的摩尔质量。、为两常数,它可由下面两个稀溶液的近似公式求出。121(1+X2) (6)121(1X2) (7)式中12、12和X2为溶液的介电常数,密度和溶质的摩尔分数。因此,从测定纯溶剂的1、1以及不同浓度(X2)溶液的12、12,代入(5)式就可求出溶质分子的总极化度。上面提到在红外频率的电场下可以测得极性分子的摩尔变形极化度,但在实验上由于条件的限制,很难做到这一点,所以一般是在高频电场下测定极性分子的电子极化度。根据光的电磁理论,在同一频率的高频电场作用下,透明物质的介电常数与折光率n的关系为:n2 (8)习惯上用摩尔折射度R2来表示高频区测得的极化度,而此时P转向0,P电子0,则 (9)同样测定不同浓度溶液的摩尔折射度,外推至无限稀释,就可求出该溶质的摩尔折光度的公式。 (10)式中 n1为溶剂的摩尔折光率,为常数,它可由下式求出 n12n1(1X2) (11)式中 n12为溶液的摩尔折光率。综上所述,可得 (12) (Debye) (Cm) (13)在某种情况下,若要考虑P原子的影响时,只需要对R2作部分修改就行了,上述测定极性分子偶极矩的方法称为溶液法。此外,测定偶极矩的实验方法还有很多,如湿度法、分子束法、分子光谱法以及微波谱的斯塔克法等。3、介电常数的测定:介电常数是通过测定电容,计算而得到。如果我们在电容器的两个极板间充以某种电介质,电容器的电容量就会增大,如果维持极板上的电荷量不变,那么充以电介质的两极板间电势差就会减小。若Co为极板间处于真空时的电容量,C为充以电介质时的电容量,则C和Co之比值称为该电介质的介电常数。 C/C0 (14)测定电容的方法一般有电桥法、拍频法和谐振法。本实验用的是电桥法。选用的仪器为PGMII数字小电容测试议。其桥路为变压器比例臂电桥,图2为其示意图,电桥平衡条件是:Cx/CsUx/Us (15)式中 Cx为电容池二极板间的电容,Cs为标准的差动电容,调节Cs,当CxCs时,Ux=Us,此时指示器的输出趋近于零,Cs值可直接读出, Cx值便可求得。 图2 电容电桥原理图 图3 电容池的结构1、外电极 2、内电极 3、恒温室 4、样品室 5、绝缘板6、池盖 7、外电极接线 8、内电极接线电容池的结构如图3所示,由于在电桥法测量电路中被测电容Cx二端都不能接地,因此恒温介质不能用水,本实验用介电常数很小的变压器油为介质或不加介质,电容池外壳兼作屏蔽之用,这样就可以避免人体对测量的影响。由于在小电容测量仪测定电容时,除电容池两极板间的电容Cc外,整个测试系统中还有分布电容Cd的存在,所以实际测得的电容应为Cc和Cd之和,即CxCcCd (16)Cc随测物质而异,而Cd对一台仪器(包括所配的导线和电容池)来说是一定值,因此在以后各次测量中必须扣除分布电容值Cd,才能得到待测物的电容Cc。其测定方法为先测定一已知介电常数标的标准物质的电容C标,则C标C标Cd (17) 而不放样品时所测C空为C空C空Cd (18)两式相减得C标C空C标C空 (19)已知物质介电常数等于电介质的电容与真空时的电容之比,如果把空气的电容近似看作真空时的电容,则可得 标C标/ C空 (20)所以式(19)变为:C标C空标C空C空(标1)C空 (21)C空(C标C空)/(标1) (22)从而求出Cd(标C空C标)/(标1) (23)三、仪器与试剂:PGM型数字小电容测试仪(1台); 电容池(1个); 阿贝折射仪(1台);密度管(1支); 电吹风(1个); 容量瓶(4个); 烧杯(6个);注射器(1支)。 CCl4(分析纯); CH3COOC2H5(分析纯)。四、实验步骤:1、配制溶液配制摩尔分数X2为0.050、0.100、0.150、0.200的溶液各25mL。为了配制方便,先计算出所需乙酸乙酯的毫升数,移液,然后称量配制。算出溶液的正确浓度,操作时注意防止溶液的挥发和吸收极性较大的水汽。2、折光率测定在25oC0.1oC条件下,用阿贝折光仪测定CCl4,以及配制的四个溶液的折光率。注意测定时各样品需加样三次,读取三个数据,取平均值。3、介电常数测定 电容Co和Cd的测定:本实验采用四氯化碳作为标准物质,其介电常数的温度公式为:(CCl4)2.2380.002(t20) (24)式中 t为摄氏温度。用洗耳球将电容池样品室吹干,旋上金属盖,并将电容池和电容测定仪连接线接好,将电容测定仪的电源开关置于“通”位,预热510min。按下“采零”键,使显示器显示“00.00”。然后将电容池测试线的一端与电容测试议接好,另一端置于电容池近处,电容池座测试线接入电容池座,使测试线尽量不要晃动,以取得较为稳定的分布电容。将仪器“采零”。接着将测试头插入电容池,待数值稳定后记下,此即是C空。拔下电容池测试线,用移液管量取1mL标准液CCl4注入样品室,然后用滴管逐滴加入样品,直至液面高于中间柱面,(注意样品不可多加,样品过多会腐蚀密封材料渗入恒温室,实验无法正常进行。)迅速旋紧金属盖,待读数稳定后,按“采零”键,再插上电容池测试线,测出电容池的电容值C标( 测量三次取平均值。)然后用注射器抽去样品室内样品,再用洗耳球吹扫,复测一次C空,其值与上面所测C空的值偏差小于0.05PF,否则需再吹。溶液电容的测定:测定方法与测四氯化碳相同,重复测定时,不但要抽去样品室内的溶液,还要用洗耳球将样品室吹干,然后复测C空值,再加入该溶液,测出电容值C溶。各溶液电容测定两次,取平均值,减去Cd,即为该溶液的电容值C溶。4、溶液密度测定:将密度管(见图4)洗净,干燥后挂在天平上称量得m0,然后取下磨口小帽,将a支管插入蒸馏水中,用洗耳球在b支管慢慢吸气,将蒸馏水吸入密度管内,使充满b端小球,然后将密度管的b端略向上仰,用滤纸从a支管管口吸取多余的蒸馏水,以调节b支管的液面到刻度线,调好后放水平,盖上a、b管口。(应先套a端,后套b端),并且用滤纸吸干管外沾的蒸馏水,在天平上称量得到m水。倒去蒸馏水,吹干后盛以液体四氯化碳,用上法一样可称量得含有四氯化碳的密度管质量为mi,则在某温度时被测液体的密度为: (25)五、数据处理:1、计算各溶液的物质的量的浓度X2。2、计算CCl4及4种溶液的密度,作12X2图,由直线斜率求算值。3、作n12X2图,由直线斜率求算值。4、计算C0、Cd和4个溶液的Cx值,求出各溶液的介电常数12,作12X2图,由直线斜率求算值。5、将1、1、值代入(5)式,计算。6、将1、n1、值代入(10)式,计算。7、将、值代入(13)式,计算乙酸乙酯的偶极矩值。六、思考题:1、测定介电常数时,如何最大限度保证分布电容Cd为定值?2、准确测定溶质摩尔极化度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