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归有光散文的艺术特色明代中叶,文坛上出现了前、后七子的复古运动,对扫除台阁体的文风有一定作用。但至嘉靖年间,已流为盲目尊古倾向。王慎中、茅坤、唐顺之等人起而抵制,提倡唐宋古文,被称为唐宋派,其魁首实为归有光。客观的说,归有光反对拟古,多从形式着眼,并未达到内容上的真正革新。他的作品以散文为主,十之八九为经解、题跋、议论、赠序、寿序、墓志、碑铭、祭文、行状以及制义之作,其中有些作品表现了对当时政治的不满,有些作品表现出对人民的同情,但也有不少作品内容空洞,思想陈腐。在若干记叙、抒情散文中,能做到无意于感人,而欢愉惨恻之思,溢于言语之外(王锡爵归公墓志铭)。 归有光代表作项脊轩志,以百年老屋项脊轩的几经兴废,穿插了对祖母、母亲、妻子的回忆,并抒发了人亡物在、世事沧桑的感触。所回忆者人各一事,均属家庭琐事,但极富有人情味。注重细节,刻绘生动,着重通过人物语言塑造人。 生活在一个日益衰落的家庭里,从小失去母亲,作者深切地感受到生活的悲哀。项脊轩志的主要内容就是描写这种悲哀。家庭的败落离析是归有光内心痛苦的来源之一。归有光是很具有家族观念的人,他的祖上曾有过五世同堂的记录,伴随着归有光的成长,家族离析日益加剧,待到创作此文时,作者已目睹了十余年来的家族变化,“先是,庭中通南北为一。迨诸父异爨,内处多置小墙,往往而是。东犬西吠,客逾庖而宴,鸡栖于厅。庭中始为篱,已为墙,凡再变矣。”由篱到墙,百年老屋被瓜分,家庭成员的心理隔膜也不断加深。鸡、狗东奔西跑,客人穿越厨房赴宴,家庭呈现出它的无序与败落。作者没有就家族变化发表言论,只是用平静的笔墨将现状展现出来,但字里行间却透露出悲凉与无奈。作者极不愿意见到这种离心离德的现象发生,这很自然,也许可称为过于执著以至偏执其实,由疏到亲,由亲转疏,恰恰体现了宇宙之必然,归有光也许只体会到了主观愿望无法实现的悲哀,却没有意识到这种生存选择的必然性。事实上,归有光自己对于家族成员的感情也有亲疏之分,不可能真正做到无所私其妻、子。中国是一个宗法观念很强的国家,所以渴望家族、家庭团圆、和睦,是一种普遍的情感,然而,生存事实却往往与这种愿望相违背,因此,拥有家族、家庭离析悲剧性体验的人相当多。但是,能在文章中表现出来的却微乎其微,归有光恰如其分地写出他的感受,发人之所未发,这是他的独到之处,也是项脊轩志能引起共鸣并颇受欢迎的原因所在。即使归有光在写作时并非出于自觉,也不足以否定这种题材选择的价值。应该说,项脊轩志中描写到的生活内容本身并无甚新奇独特之处,但在表达上,却堪称独步。正如钱基博所言,“睹物怀人,此意境人人所有”,然而,以“极淡之笔”写“极至之情”,“此妙笔人人所无”。项脊轩志无论写景写人,都很真切。首段的景物描写,动与静、明与暗、有声与无声结合得十分巧妙。如庭阶之寂与小鸟之动、墙之静与影之动、墙之坚实与风、影之轻柔、月之明与影之暗形成对比。归有光的散文素以平淡自然、不事雕琢见称,其实,像项脊轩志这种文章,雕琢痕迹是相当明显的。只不过它的雕琢不是浓墨重彩的,而是精雕细刻的。写人物,笔墨不多,却能收到如临其境、如见其人的效果。作者的回忆集中在其最感亲切的三个女性母亲、祖母、妻子身上,虽然对于其中的每一个形象,都只有三言两语的简短描写,但它们皆为浓缩了作者深情的意象,所以叙事效果极佳。文章注意选择印象最深、感触最大的细节,形声兼备,亲切可感。如写母亲以指叩扉,祖母以手阖门,妻子凭几学书,都让读者有亲眼目睹之感。作者又特别注意用笔的变化。如言语描写,写母亲,用的转叙,且只一句:“儿寒乎?欲食乎?”就很好地写出了慈爱的母亲为儿女的每一声哭泣所牵动,听到孩子哭了,情不自禁要问:孩子是不是冷了?是不是饿了?转述的运用,更好地写出幼年丧母的作者只能从他人的言谈中增加对母亲有限的了解,而聆听的同时又更让他意识到与母亲接触的短暂、母爱的失落、以及母亲生命历程的转瞬即逝及死亡对每个人的潜在威胁。所以,“语未毕,余泣,妪亦泣”也就自然而然了。写祖母、妻子则用直叙;祖母的言语描写最多,有三次。其中两次是向孙儿讲话,一次是自言自语。每一次的言语包含的情感、所显示的心理动机也不相同。“吾儿,久不见若影,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体现的主要是欣赏与疼爱;“吾家读书久不效,儿之成,则可待乎!”写内心的期待;“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他日,汝当用之。”则充满信任与激励。妻子的言语也仅一句:“闻姊家有阁子,且何谓阁子也?”此言虽出自妻子之口,却只是转述娘家诸小妹的好奇问话。对于这些言语可能引起的情绪反应也是或写或不写。 1、对母亲周孺人的描写 归有光八九岁时失去母亲,按理说,无从详尽回忆亡母,但作者还是通过先婢事略塑造了母亲形象。 母亲出生名门望族,十六岁出嫁,七年中生七子,其中夭折二子,二十六岁去世。一生劳苦,具有勤劳、俭朴、宽厚、聪慧、识理种种品性。文中说,母亲回吴家桥娘家,则纺棉;到县城婆家,则搓麻线。虽然并无盐米短缺之忧,却忙碌得像吃了早饭没晚饭的样子,可见她是勤劳成性的,又说冬天生炉剩下的炭屑,她也吩咐婢女团起来,一排排晾在阶下,“室靡弃物,家无闲人”,可见其俭朴。尽管拖累很多,“儿女大者攀衣,小者乳抱”,却“手中纫缀不辍”、“户内洒然”,可见其善于持家。她待僮仆,虽不免有责罚,却不忍在背后出恶语怨言,娘家每年送来尝鲜的“鱼蟹饼铒”,大都与家人共享,故“家中人闻吴家桥人至,皆喜”,可见其厚道。最后忆及母亲对作者的教育:有光七岁与堂兄有嘉入学,遇到雨天,有嘉便不上学了;有光自己也不想上,但母亲却不允许,可见她对子女决不一味溺爱,俨有孟母之风。每每半夜母子睡醒,母亲便“促有光暗诵孝经”,倘能熟读至十分流利,“无一字龃龉”便很高兴,可见母亲教子很严。总之,通过一系列家庭琐事的追忆,凸现了一个能干、慈爱而有见识的母亲形象,令人起敬。 2、对祖母形象的描写 对祖母的刻画,文字不多,项脊轩志是这样回忆的: 余自束发读书轩中,一日,大母过余曰:“吾儿,久不见若影,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比去,以手阖门,自语曰:“吾家读书久不效,儿之成,则可待乎?”顷之,持一象笏至,曰:“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他日汝当用之。”祖母“吾儿,久不见若影,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的玩笑话和“以手阖门”的动作,表现出关心孙子日常生活的疼爱心情,这句话是祖母对孙子的特有语言,其他人(即便是祖父)是不可能说的;一句自语以及“持象牙笏”嘱咐的细节反映出对孙子的勉励与厚望,表现出长辈因长久无人光宗耀祖而寄希望于孙子的一片殷切心情。一位祖母形象至此便栩栩如生了。尽管有些评论者认为归有光的散文题材范围狭小,缺乏深广的社会内容,但正是这些散文,通过记述日常琐事,塑造出了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并借助这些形象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感人至深的情感,形成了归有光独特的“至情”风格。 3、对妻子的描写 在项脊轩志第六、七两段的后记中着重写对亡妻的怀念。是正文部分的自然延续和补充。只言片语,感情的抒发却更见深沉强烈。后五年,吾妻来归。时至轩中草药,从余问古事,或凭几学书,吾妻归宁,友谊赛诸小妹语曰:“闻姊家有阁子,且何谓阁子也?”其后六年,吾妻死,室坏不修。其后二年,余久卧病无聊,乃使人复葺南阁子,其制稍毕于前。然自后余多在外,不常居。 庭有楷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妻死,室坏不修”足见对妻子绵绵的情怀。树已“如盖”正是苏轼“十年生死两茫茫”梦牵的情愫吗。在这些散文中,归有光借家庭琐事的叙述,抒发了对祖母、母亲、妻子及婢女的思念之情。两百年之后的今天,当我们细读这些散文,仍觉得这几个女人的形象栩栩如生,动人心弦。这一类作品,追怀亲旧,情致缠绵,十分感人。这种风格如果上溯其源,可追溯到韩愈的祭十二郎文,李商隐的祭小侄女寄寄文,曾巩的女二圹志,李清照的金石录后序,前人但都是偶尔为之。归有光则是大量地写这类题材。这对清代散文也有很大影响,如蒋士铨的鸣机夜课图记、刘大槐的章大家行略、王拯砧课诵图序,到阳湖派作家就更大量地写这一类文章,近代林纾的文集中,这类作品竟有数十篇之多。归的创作成就令敌手王世贞折服,称赞他“千载有公,继韩、欧阳”。在文学上,他和王慎中、茅坤、唐顺之合称唐宋派,强调学习唐宋八大家散文法度。清朝姚鼎认为,归有光是唐宋八大家和桐城派之间的桥梁性人物,他承袭了唐宋古文运动,开启了清代的桐城派。归有光从小勤学,爱读司马迁的史记,相传他曾用五种颜色的笔圈点史记。他的散文受司马迁和欧阳修的影响很大,但有他自己的特色。他善于用疏淡的笔墨,描写生活中常常接触的事物,以及家人、亲友之间的一些琐碎事情,随笔点染都富于深情,所以感染力很强。有人称赞他的文章“不事雕琢而自有风味”。唐代古文家倡导“文以明道”,宋代古文家倡导“文以贯道”,唐宋派继承了这一古文理论。王慎中在答廖东雩提学中曾明确提出“文与道非二也”,作文应“浸涵六经之言,以博其旨趣”,与明初文人宋濂等“以道为文”的文道一元论思想脉络相通,即使文章贯穿根本六经、直趋“圣贤之道”的内核,明道色彩比较浓厚。与王慎中相比,唐顺之的论文主张稍显得复杂,唐顺之晚年杜门习静,文论也发生了变化,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消防安全检查标准与操作
- 中学数学几何模块专项训练题汇编
- 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复习知识点
- 智能家居项目实施方案及风险分析
- 个性化课程表模板设计方案
- 尽职调查流程清单及实际操作指南
- 初级会计职称实务操作流程详解
- 小学英语教学阶段性计划范本
- 护理部门管理目标及年度工作计划
- 汽车驾驶安全规范与培训教材
- 丝锥制作工艺流程
- 2025年计算机二级WPS考试题目
- 护理危急值报告制度
- 运输行业特殊作业安全管理制度
- 品管圈PDCA案例-中医医院减少住院患者艾灸烫伤率医院改善成果汇报
- 《土地变更调查讲义》课件
- 财务整账合同模板
- 2020年水利水电工程标准施工招标文件
- 《农产品安全与质量检测》课件-3.2.食品中的灰分的测定
- 钢结构厂房排水系统安装方案
- 对新员工保密基本培训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