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语言符号的绝对任意性和相对任意性.doc_第1页
浅谈语言符号的绝对任意性和相对任意性.doc_第2页
浅谈语言符号的绝对任意性和相对任意性.doc_第3页
浅谈语言符号的绝对任意性和相对任意性.doc_第4页
浅谈语言符号的绝对任意性和相对任意性.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浅谈语言符号的绝对任意性和相对任意性摘要语言符号创制时的这种任意性又叫规定性。语言符号系统正是基于这种任意性而建立起来的。但这并不是说语言系统中的每个语言符号的能指和所指的结合都是任意的无理据的。实际上语言系统中只有一部分符号是绝对任意的,其他的符号是可以论证的。关键字绝对 :相对 :任意性AbstractWhen creating the kind of language sign arbitrariness and that stipulation. Language is based on this kind of facultative symbol system was set up. But this is not to say that the language of the system of language sign of each refers to the combination of and is referred to any unreasonable according to. In fact the language system only part of the symbol is absolutely random, the other is the sign of can be proved.Key wordsabsolute:relative:random- 6 -我们把概念和音响形象的结合叫做符号。符号是能指和所指的结合,符号的最主要性质就是它的能指和所指的结合是任意的,二者之间没有任何的“自然”联系,没有依据可言。完全是约定俗成的。例如;为什么用rn这串声音与“人”的意义结合来表示能够用两条腿走路、能进行劳作、有语言能力和思维能力的高级动物,二者之间的结合完全没有理据可言。语言符号创制时的这种任意性又叫规定性。语言符号系统正是基于这种任意性而建立起来的。但这并不是说语言系统中的每个语言符号的能指和所指的结合都是任意的无理据的。实际上语言系统中只有一部分符号是绝对任意的,其他的符号是可以论证的。例如:“telephone”(电话)、“leadership”(领导阶层)会使人联想到“tele-”(与电有关的词头)、“phone”听筒、“leader”(领导者)、“-ship”(加于名词、形容词后表示“的状态”;加于名词后表示“的技能”、“术”等意思)。因此telephone、leadership这两个词是相对可以论证的。同样在汉语中尤其是现代汉语中存在的大量的合成词就是相对可以论证的。例如:彩电、领袖、开关等。类似于上述的种种类型的词他们在构成的时候都有共同的特点,那就是他们所使用的语素是早已经存在的,而合成词的构成能充分的反应出具有相对可论证性就是因为合成词的构成广泛应用的是词根复合法。语言系统中会出现这种符号的相对可论证性并不是出于无意的而是刻意而为的。“整个语言系统都是以符号的任意性的不合理原则为基础的。这个原则漫无目的的加以应用,结果将会弄得非常复杂,但是人们的心理给一大堆符号的某些部分带来一种秩序和规律性的原则,这就是相对可论证性的作用。”【1】但是这种相对可论证性是不是绝对的科学的、合理的就该另当别论了,比如上面的例子中提到的“leadership”并不完全是“leader”和“-ship”的简单的组合。这是一个112的问题,“leadership”作为一个整体它的价值并不等于构成它的各要素意义的简单相加。所以我认为语言系统中之所以部分符号具有这种相对的可论证性大部分是出于人们的心理原因。比如说现代汉语中新词就能很好的解释这点,新词的构成广泛应用的是词根符合法,构成新词的各要素都是基本词汇中一些构词能力强的语素。随着时代的发展新事物新概念层出不穷,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高名凯)译.商务印书社.第184页需要有与之相对应的词语来指称他们,于是人们就用已知的一些常用的并于新2 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高名凯)译.商务印书社.第185页事物新概念相关的语素来构成新词,这样一来可以便于人们的理解和记忆。人们为什么会选择已知的语素来构成新词,这些已知的看似与新事物有联系的语素真的能够准确的表达新词的意义吗,我想人们选择使用那些语素并不是因为他们的意义所体现出来的价值适合来指称新事物,而是出于心理原因。而这种行为又从很大程度上就造成了大部分新词具有很大的可论证性。部分语言符号的相对可论证性使复杂无序的语言系统彰显出些许的规律来,但是这并不能从根本上否认语言符号任意性这种特点。符号的任意性只是就最初创制符号时而言的,世界上没有一种完全不可以论证的语言,也没有一种完全可以论证的语言,我认为可以体现出绝对任意性的语言符号不一定会同时体现出它的相对任意性,而具有相对可论证性的一个语言符号一定会同时体现出绝对任意性,因为对于一个符号任意性的论证问题最终都会归结到一个点上,就拿英语中的“infinite”(无限的、无穷的、无数的、极大的),对于它的论证会使我们联想起“in-”(无、非、否定)和“finite”(有限的、限定的)并可以用他们来论证,但是“in-”(非)、“finite”(有限的)就是无从论证的,所以说对于一个符号的相对任意性的论证最终可能都会归到符号的绝对任意性上。但是语言演化不仅仅只是单方向的由任意性过渡到论证性,索绪尔在它的普通语言学一书中说到“在一种语言内部,整个演化运动的标志可能就是不断地由论证性过渡到任意性和由任意性过渡到论证性。” 【2】索绪尔在书中以“敌人”一词为例来解释这种论断,该词在拉丁语中会使人想起“in-”(非)、“amicus”(朋友)并可以用他们来论证,而在法语中“ennemi”(敌人)却无从论证,源于拉丁语的法语在很多方面与拉丁语有很大的血缘关系,但是实际上某些词语前后变化很大,已经看不出他们之间存在的某些联系了,以至于最初存在于拉丁语中的与后来出现在法语中的表示同一意义的词之间已经不存在任何的联系了,因此“inamicus”(敌人)一词在拉丁语中本来是可以论证的但是由于语言的演变最后变成了法语中不可论证的“ennemi”(敌人)。这种演变就是由可论证性过渡到任意性。 这种在一种语言内部由论证性过渡到任意性和由任意性过渡到论证性的结果就是使者两类符号的比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