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点测光 平均测光 和多重测光的区别 一直对几种测光模式没太弄明白,然后找了下相关资料,和大家一起分享一下,希望能有用。TTL测光方式有三种基本类型:分区式测光、点测光和加权平均测光。由于照相机市场竞争激烈,每个照相机生产厂家都会宣传自己的测光系统如何地好,但各种名目繁多的测 光方式均可归纳成上述三种基本类型。点测光方式不是对整个画面,而是对画面中央一个很小的区域进行测光,区域的大小一般为总画面的2%左右,该区域与整个画面相比,可近似地看成是一个点,因而得名。点测光方式的感光元件一般是装在反光镜箱底部,主反光镜的中央部分是半透明的 (透明部分的大小决定了点测光区域的大小,在聚焦屏上会印有该区域大小的图案)。在主反光镜背后另外多加了一个小型的反光镜(副反光镜)。透过镜头的光线,经过主反光镜的半透明部分透射到背后的副反光镜上,副反光镜再将光线反射到测光元件上进行测光。这种方式的特点是测光准确,但较难使用,测光的正确与否与摄影者的经验很有关系。如果测量的区域不是画面的主体,整张照片的曝光就不一定准确,对整个画面的曝光影响很大。一般的使用方法是,若要使某一部分曝光准确,就应对该部分进行测光。点测光方式较受专业人士的喜欢,尤其适合于艺术人像、静物等摄影。点测光又称重点测光、中央测光等。多点测光方式由点测光方式发展而来,即点测光方式加上记忆装置。拍摄时使被摄体中不同的部位,先后位于取景视场中心进行点测光,照相机内的电子线路将每次的结果记忆下来,并按各点的平均值进行曝光。例如奥林巴斯OM-4Ti,每次对画面的2%测光,可连续记忆八个测光点的读数,并计算出平均值,这样可以兼顾画面中各部分的曝光。实际使用中,很少有人将所允许的八点测光测足,最多测三、四次就够用了。多点测光适合于拍摄风景、人像等静止不动的物体,不适合于拍摄动体。因此多点测光虽然精度高,但其实用性远不如分区式测光方式。 大部分环境画面里面全部东西平均起来是灰色的. 这样对于相机来说很重要. 所以很早就出现了平均测光. 后来工程师们发现, 画面中间的东西比边角的重要, 所以就发明了多重测光来平衡画面. 大部分情况应该用多重测光, 比平均要准. 然而一些特别的环境, 如黑色/白色占画面大部分的时候, 或环境光变化很多, 画面平均起来就不是灰色了, 而是深灰/浅灰. 这样测光的数据就不准. 但无论如何, 在画面找一个灰色的东西都不应该很难的. 所以出现了点测光, 忽略画面其他位置, 只测某一点. (这样还涉及AE锁的应用) 。所以在逆光/光线复杂的环境下应该用点测. 在说AE锁之前说说先对焦后构图. 这是入门的相机操作, 相信大家都有半按快门对焦然后重新构图的经验. 但先对焦后构图以后, 大家有没有注意到光圈快门的曝光组合有变化呢? 有很多情况下再构图没有跑很远所以没有变化, 但也有情况是有变化的. 例如重新构图以后画面多了一盏灯. 让我们拿画面多了一盏灯的例子好了. 画面里的光突然增加了很多. 光圈可能会缩小, 或者快门会提高. 但相对地你刚才对焦的物体就变暗了. 就是说, 默认设置的自动对焦的焦点锁定和曝光锁定并不是同步的! 所以在机身把手的位置有一个AE*的按钮, 用作锁定曝光量. 这样冲新构图以后曝光量就被锁定, 不会再变化了. 我知道有朋友也喜欢把自动对焦锁和AE锁改在机身别的位置的习惯. 大家不妨试试. AE锁在点测光的时候特别重要. 因为测光那点很灵敏, 重新构图以后那点就一定移开了. 所以在重新构图之前应该按住AE锁, 这时取景器会出现一个*, 标识曝光锁锁定了.平均测光 这是数码相机中最主要的测光模式,几乎所有的DC都内置有该模式。也有部分相机将平均测光称为“矩阵测光”或“多重测光”,例如尼康数码相机将它最多分为256个区域,相机对取景框内的画面作全面分析后会自动得出一个平均比较科学的测光读数,以保证曝光准确。 偏重中央重点测光 这种模式比平均测光要更精准些。因为一般摄影者在拍摄时常常会将主体安排在画面中间,因此该模式针对此特点,从整个画面测量照度,但将测量重点放在位于取景器中央的一块区域,相当于传统单反相机裂像对焦圆大小,由于以中间为主,同时适当兼顾周围环境亮度,具有很强的实用性。中央面积因相机不同而异,约占全画面的20-30%。 点测光 点测光是一种更加精确的测光模式,它的测光大约只测画面中之2%3%的面积,不考虑周边环境亮度,因此可确保摄影者完全按照自己选择的某个具代表性的“点”来测光曝光,所以能满足严格的曝光要求。 此外还有些比较特殊的测光模式,比如AF模式,它将对焦点作为测光点,摄影者在完成对焦的同时也完成了测光,这对抓拍动体时比较有利。 平均测光模式适用条件 平均测光模式的特点是在拍摄时相机测光曝光系统根据具体情况作多点取样, 然后测算出整个画面所需的最适合的平均曝光量, 以确保最后获得准确曝光。从实际拍摄的角度分析,平均测光模式主要适合拍摄画面反差比较正常的内容,适合于被摄主体与背景没有强烈反差对比,亮度差异相对平和的对象。 一般来说,平均测光模式最适合的内容是顺光、侧光下的风景、人物特写、中景、团体照等,也适合拍摄一般人物室内或室外活动场景等该模式在一般情况下都可正常发挥作用,尤其是拍摄顺光,前侧光以及阴天或大面积亮度比较均匀的场景时都非常有效。 相对于平均测光模式而言,中央重点测光和点测光的测光范围更小,曝光效果也更加精确。但是许多摄影初学者也正是因为掌握不好测光位置,影响到拍摄效果。 中央重点平均测光模式 中央重点平均测光模式是一种非常可靠的测光方式,几乎在所有的拍摄题材中都适用。概括而言,拍摄那些既需表现主体,同时又需兼顾整体曝光量的内容,就需要选择偏重中央平均测光系统。 中央重点平均测光模式在实践中有较高的实用价值,这是由于该模式在主要考虑中间部分曝光的同时也兼顾了背景,而在日常生活摄影、新闻摄影、风光摄影、广告摄影以及其他摄影实践中,主要表现对象大都往往在中间。所以在实践中,无论是拍摄背景与主体有一定反差的内容还是拍摄主体与背景亮度较一致的场景,采用此种测光模式来测光拍摄,基本上都可确保万无一失。 点测光模式 我们一般所说的“点测光”是一个适合要求较高的专业摄影人士需求而设计的模式,主要为了对付特殊拍摄条件下的测光需要。该模式在测光和拍摄时,测光系统只测量取景范围中3%的面积,完全不考虑周围其他背景的曝光需要,因此有经验的摄影者利用它能预测到最后照片的实际影调效果。 要用好“点测光”模式,有一个重要前提,就是摄影者得知道被摄对象中什么位置是适合选为“点”而且作为测光标准。 点测光设计的主要特点是其窄角度测光范围,能确保测算画面中主要表现对象所需曝光量,能满足特定环境下的测光需要。比如说在主体与背景反差亮度特别大的对象,如舞台摄影中常常有追光灯打在演员身上,而背景几乎一片漆黑,如果不用点测光必定出现主体曝光过度。再如拍摄日出日落场景,也需要摄影者针对天空实际亮度选择某一个标准区域来还原自己希望的亮度,同样要依赖点测光才比较可靠。另外像逆光摄影、空中摄影、拍摄跳伞等场景,采用点测光模式也比较合适。 在所有测光模式中,只有点测光才能真正解决体积较小的主体在极亮或极暗背景前的准确曝光问题。看完上述这些解释后,在我理解里,富士的S205相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山东省陵县2025年上半年公开招聘辅警试题含答案分析
- 河北省武邑县2025年上半年公开招聘辅警试题含答案分析
- 河北省隆尧县2025年上半年公开招聘辅警试题含答案分析
- 河南省潢川县2025年上半年公开招聘辅警试题含答案分析
- 2025版绿色金融产品设计与风险管理咨询服务合同
- 2025年教师职称-河南-河南教师职称(基础知识、综合素质、小学体育)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南通市交通运输局及所属事业单位招聘政府购买服务岗位人员笔试高频难、易错点备考题库及答案详解1套
- 丽江市公安局警务辅助人员招聘48人笔试备考题库带答案详解
- 南通市海门区残疾人联合会招聘政府购买服务人员笔试备考题库及参考答案详解一套
- 电外科安全使用指南(2025版)解读 2
- 安徽省A10联盟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9月初开学摸底考数学(B卷)试题2
- 干部廉政档案登记表
- 吊篮施工安全技术交底
- 第七单元 专题突破9 聚焦变异热点题型-2025年高中生物大一轮复习
- 2023年海南省社区网格员真题九十天冲刺打卡单选题+多选题+填空题+判断题+客观题A卷
- 《初中数学变式题》课件
- 个人替公司代付协议
- XF-T 3004-2020 汽车加油加气站消防安全管理
- 2.2算法的概念及其描述课件人教中图版高中信息技术必修1
- 出货管理实施手册标准版
- 2000立方米液化石油气球罐设计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