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压器、谐波 Microsoft Word 文档.doc_第1页
变压器、谐波 Microsoft Word 文档.doc_第2页
变压器、谐波 Microsoft Word 文档.doc_第3页
变压器、谐波 Microsoft Word 文档.doc_第4页
变压器、谐波 Microsoft Word 文档.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变压器接线方式在变压器的联接组别中“Yn”表示一次侧为星形带中性线的接线,Y表示星形,n表示带中性线;“d”表示二次侧为三角形接线。“11”表示变压器二次侧的线电压Uab滞后一次侧线电压UAB330度(或超前30度)。变压器的联接组别的表示方法是:大写字母表示一次侧(或原边)的接线方式,小写字母表示二次侧(或副边)的接线方式。Y(或y)为星形接线,D(或d)为三角形接线。数字采用时钟表示法,用来表示一、二次侧线电压的相位关系,一次侧线电压相量作为分针,固定指在时钟12点的位置,二次侧的线电压相量作为时针。楼主提供的“Yn,d11”,其中11就是表示:当一次侧线电压相量作为分针指在时钟12点的位置时,二次侧的线电压相量在时钟的11点位置。也就是,二次侧的线电压Uab滞后一次侧线电压UAB330度(或超前30度)。变压器接线方式有4种基本连接形式:“Y,y”、“D,y”、“Y,d”和“D,d”。我国只采用“Y,y”和“Y,d”。由于Y连接时还有带中性线和不带中性线两种,不带中性线则不增加任何符号表示,带中性线则在字母Y后面加字母n表示。 我的百科我的贡献草稿箱百度首页|登录窗体顶端窗体底端窗体顶端新闻网页贴吧知道MP3图片视频百科帮助设置窗体底端添加到搜藏 返回百度百科首页 编辑词条 谐波一、1. 何为谐波?在电力系统中谐波产生的根本原因是由于非线性负载所致。当电流流经负载时,与所加的电压不呈线性关系,就形成非正弦电流,即电路中有谐波产生。谐波频率是基波频率的整倍数,根据法国数学家傅立叶(MFourier)分析原理证明,任何重复的波形都可以分解为含有基波频率和一系列为基波倍数的谐波的正弦波分量。谐波是正弦波,每个谐波都具有不同的频率,幅度与相角。谐波可以区分为偶次与奇次性,第3、5、7次编号的为奇次谐波,而2、4、6、8等为偶次谐波,如基波为50Hz时,2次谐波为l00Hz,3次谐波则是150Hz。一般地讲,奇次谐波引起的危害比偶次谐波更多更大。在平衡的三相系统中, 由于对称关系,偶次谐波已经被消除了,只有奇次谐波存在。对于三相整流负载, 出现的谐波电流是6n1次谐波,例如5、7、11、13、17、19等,变频器主要产生5、7次谐波。“谐波”一词起源于声学。有关谐波的数学分析在18世纪和19世纪已经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傅里叶等人提出的谐波分析方法至今仍被广泛应用。电力系统的谐波问题早在20世纪20年代和30年代就引起了人们的注意。当时在德国,由于使用静止汞弧变流器而造成了电压、电流波形的畸变。1945年J.C.Read发表的有关变流器谐波的论文是早期有关谐波研究的经典论文。到了50年代和60年代,由于高压直流输电技术的发展,发表了有关变流器引起电力系统谐波问题的大量论文。70年代以来,由于电力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各种电力电子装置在电力系统、工业、交通及家庭中的应用日益广泛,谐波所造成的危害也日趋严重。世界各国都对谐波问题予以充分和关注。国际上召开了多次有关谐波问题的学术会议,不少国家和国际学术组织都制定了限制电力系统谐波和用电设备谐波的标准和规定。谐波研究的意义,道理是因为谐波的危害十分严重。谐波使电能的生产、传输和利用的效率降低,使电气设备过热、产生振动和噪声,并使绝缘老化,使用寿命缩短,甚至发生故障或烧毁。谐波可引起电力系统局部并联谐振或串联谐振,使谐波含量放大,造成电容器等设备烧毁。谐波还会引起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误动作,使电能计量出现混乱。对于电力系统外部,谐波对通信设备和电子设备会产生严重干扰。2. 谐波抑制为解决电力电子装置和其他谐波源的谐波污染问题,基本思路有两条:一条是装设谐波补偿装置来补偿谐波,这对各种谐波源都是适用的;另一条是对电力电子装置本身进行改造,使其不产生谐波,且功率因数可控制为1,这当然只适用于作为主要谐波源的电力电子装置。装设谐波补偿装置的传统方法就是采用LC调谐滤波器。这种方法既可补偿谐波,又可补偿无功功率,而且结构简单,一直被广泛使用。这种方法的主要缺点是补偿特性受电网阻抗和运行状态影响,易和系统发生并联谐振,导致谐波放大,使LC滤波器过载甚至烧毁。此外,它只能补偿固定频率的谐波,补偿效果也不甚理想。3. 无功补偿人们对有功功率的理解非常容易,而要深刻认识无功功率却并不是轻而易举的。在正弦电路中,无功功率的概念是清楚的,而在含有谐波时,至今尚无获得公认的无功功率定义。但是,对无功功率这一概念的重要性,对无功补偿重要性的认识,却是一致的。无功补偿应包含对基波无功功率补偿和对谐波无功功率的补偿。无功功率对供电系统和负荷的运行都是十分重要的。电力系统网络元件的阻抗主要是电感性的。因此,粗略地说,为了输送有功功率,就要求送电端和受电端的电压有一相位差,这在相当宽的范围内可以实现;而为了输送无功功率,则要求两端电压有一幅值差,这只能在很窄的范围内实现。不仅大多数网络元件消耗无功功率,大多数负载也需要消耗无功功率。网络元件和负载所需要的无功功率必须从网络中某个地方获得。显然,这些无功功率如果都要由发电机提供并经过长距离传送是不合理的,通常也是不可能的。合理的方法应是在需要消耗无功功率的地方产生无功功率,这就是无功补偿。无功补偿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几点:(1) 提高供用电系统及负载的功率因数,降低设备容量,减少功率损耗。(2) 稳定受电端及电网的电压,提高供电质量。在长距离输电线中合适的地点设置动态无功补偿装置还可以改善输电系统的稳定性,提高输电能力。(3) 在电气化铁道等三相负载不平衡的场合,通过适当的无功补偿可以平衡三相的有功及无功负载。二、谐波和无功功率的产生在工业和生活用电负载中,阻感负载占有很大的比例。异步电动机、变压器、荧光灯等都是典型的阻感负载。异步电动机和变压器所消耗的无功功率在电力系统所提供的无功功率中占有很高的比例。电力系统中的电抗器和架空线等也消耗一些无功功率。阻感负载必须吸收无功功率才能正常工作,这是由其本身的性质所决定的。电力电子装置等非线性装置也要消耗无功功率,特别是各种相控装置。 如相控整流器、相控交流功率调整电路和周波变流器,在工作时基波电流滞后于电网电压,要消耗大量的无功功率。另外,这些装置也会产生大量的谐波电流,谐波源都是要消耗无功功率的。二极管整流电路的基波电流相位和电网电压相位大致相同,所以基本不消耗基波无功功率。但是它也产生大量的谐波电流,因此也消耗一定的无功功率。近30年来,电力电子装置的应用日益广泛,也使得电力电子装置成为最大的谐波源。在各种电力电子装置中,整流装置所占的比例最大。目前,常用的整流电路几乎都采用晶闸管相控整流电路或二极管整流电路,其中以三相桥式和单相桥式整流电路为最多。带阻感负载的整流电路所产生的谐波污染和功率因数滞后已为人们所熟悉。直流侧采用电容滤波的二极管整流电路也是严惩的谐波污染源。这种电路输入电流的基波分量相位与电源电压相位大体相同,因而基波功率因数接近1。 但其输入电流的谐波分量却很大,给电网造成严重污染,也使得总的功率因数很低。另外,采用相控方式的交流电力调整电路及周波变流器等电力电子装置也会在输入侧产生大量的谐波电流。三、无功功率的影响和谐波的危害1.无功功率的影响(1)无功功率的增加,会导致电流增大和视在功率增加,从而使发电机、变压器及其他电气设备容量和导线容量增加。同时,电力用户的起动及控制设备、测量仪表的尺寸和规格也要加大。(2)无功功率的增加,使总电流增大,因而使设备及线路的损耗增加,这是显而易见的。(3)使线路及变压器的电压降增大,如果是冲击性无功功率负载,还会使电压产生剧烈波动,使供电质量严重降低。2.谐波的危害理想的公用电网所提供的电压应该是单一而固定的频率以及规定的电压幅值。谐波电流和谐波电压的出现,对公用电网是一种污染,它使用电设备所处的环境恶化,也对周围的能耐电力电子设备广泛应用以前,人们对谐波及其危害就进行过一些研究,并有一定认识,但那时谐波污染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近三四十年来,各种电力电子装置的迅速发展使得公用电网的谐波污染日趋严重,由谐波引起的各种故障和事故也不断发生,谐波危害的严重性才引起人们高度的关注。谐波对公用电网和其他系统的危害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1)谐波使公用电网中的元件产生了附加的谐波损耗,降低了发电、输电及用电设备的效率,大量的3次谐波流过中性线时会使线路过热甚至发生火灾。(2)谐波影响各种电气设备的正常工作。 谐波对电机的影响除引起附加损耗外,还会产生机械振动、噪声和过电压,使变压器局部严重过热。谐波使电容器、电缆等设备过热、绝缘老化、寿命缩短,以至损坏。(3)谐波会引起公用电网中局部的并联谐振和串联谐振,从而使谐波放大,这就使上述(1)和(2)的危害大大增加,甚至引起严重事故。(4)谐波会导致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的误动作,并会使电气测量仪表计量不准确。(5)谐波会对邻近的通信系统产生干扰,轻者产生噪声,降低通信质量;重者导致住处丢失,使通信系统无法正常工作。3 谐波知识 对该问题的介绍基于以下几个方面:基本原理,主要现象和防止谐波故障的建议。 由于功率转换(整流和逆变)而导致配电系统污染的问题早在1960年代初就被许多专家意识到了。直到1980年代初,日益增长的设备故障和配电系统异常现象,使得解决这一问题成为迫在眉睫的事情。 今天,许多生产过程中没有电力电子装置是不可想象的。至少以下用电设备在每个工厂都得到了应用: - 照明控制系统(亮度调节) - 开关电源(计算机,电视机) - 电动机调速设备 - 自感饱和铁芯 - 不间断电源 - 整流器 - 电焊设备 - 电弧炉 - 机床(CNC) - 电子控制机构 - EDM机械 所有这些非线性用电设备产生谐波,它可导致配电系统本身或联接在该系统上的设备故障。 仅考虑导致设备故障的根源就在发生故障现象的用电工厂内可能是错误的。故障也可能是由于相邻工厂产生的谐波影响到公用配电网络而产生的。 在您安装一套功率因数补偿系统之前,如下工作是非常重要的:对配电系统进行测试以确定什么样的系统结构对您是合适的。 可调谐的滤波电路和组合滤波器已经是众所周知的针对谐波问题的解决方案。另外的方法就是使用动态有源滤波器。本报告将详细讲解各种滤波系统的结构并分析它们的优缺点。 1.基本术语 载波 (AF) 是附加在电网电压上的一个高频信号,用于控制路灯、 HT/NT 转换系统和夜间储能加热器。 载波 (AF) 检出电路 由一个初级扼流线圈和一个并联谐振电路(次级扼流线圈和电容)并联组成的元件。 AF 锁相电路用于检出供电部门加载的 AF 信号。 电抗 在电容器回路串联扼流线圈。 电抗系数 扼流线圈的电感 X L 相对于电容电感 X C 的百分比。 标准的电抗系数是:例如 5.5% 、 7% 和 14% 。 组合滤波器 两个不同电抗系数回路并联以检出杂波信号,用于低成本地清洁电网质量。 Cos 功率因数代表了电流和电压之间的相位差。电感性的和电容性的 cos 说明了电源的质量特性。用 cos 可以表述电网中的无功功率分量。 傅立叶分析 通过傅立叶分析使得将非正弦函数分解为它的谐波分量成为可能。在正弦频率 0 上的波形已知为基波分量。在频率 n 0 上的波形被称为谐波分量。 谐波吸收器,调谐的 由一个扼流线圈和一个电容器串联组成的谐振电路并调谐为对谐波电流具有极小的阻抗。该调谐的谐振电路用于精确地清除配电网络中的主要谐波成分。谐波吸收器,非调谐的 由一个扼流线圈和一个电容器串联组成的谐振电路并调谐为低于最低次谐波的频率以防止谐振。 谐波电流 谐波电流是由设备或系统引入的非正弦特性电流。谐波电流叠加在主电源上。 谐波 其频率为配电系统工作频率倍数的波形。按其倍数称为 n 次( 3 、 5 、 7 等)谐波分量。 谐波电压 谐波电压是由谐波电流和配电系统上产生的阻抗导致的电压降。 阻抗 阻抗是在特定频率下配电系统某一点产生的电阻。阻抗取决于变压器和连在系统上的用电设备,以及所采用导体的截面积和长度。阻抗系数 阻抗系数是 AF (载波)阻抗相对于 50Hz (基波)阻抗的比率。 并联谐振频率 网络阻抗达到最大值的频率。在并联谐振电路中,电流分量 I L 和 I C 大于总电流 I 。 无功功率 电动机和变压器的磁能部分,以及用于能量交换目的的功率转换器等处需要无功功率 Q 。与有功功率不同,无功功率并不做功。计量无功功率的单位是 Var 或 kvar 。 无功功率补偿 供电部门规定一个最小功率因数以避免电能浪费。如果一个工厂的功率因数小于这个最小值,它要为无功功率的部分付费。否则它就应该用电容器提高功率因数,这就必须在用电设备上并联安装电容器。 谐振: 在配电系统里的设备,与它们存在的电容 ( 电缆,补偿电容器等 ) 和电感 ( 变压器,电抗线圈等 ) 形成共振电路。后者能够被系统谐波激励而成为谐振。配电系统谐波的一个原因是变压器铁芯非线性磁化的特性。在这种情况下主要的谐波是 3 次的;它在全部 导体内与单相分量具有相同的长度,因而在星形点上不能消除。 谐振频率: 每个电感和电容的连接形成一个具有特定共振频率的谐振电路。一个网络有几个电感和电容就有几个谐振频率。 串联谐振谐电路: 由电感(电抗器)和电容 ( 电容器 ) 串联的电路。 串联谐振频率: 网络的阻抗水平达到最小的频率。在串联谐振电路内分路电压 U L 和 U C 大于总电压 U 。 分量谐波 频率不是基波分量倍数的正弦曲线波。 2. 谐波是什么? 谐波是主电网频率的倍数。 术语“电网谐波 也被使用。 电网频率 f = 50 赫兹 3 次谐波 f = 150 赫兹 5 次谐波 f = 250 赫兹 7 次谐波 f = 350 赫兹 等 用傅立叶分析能够把非正弦曲线信号分解成基本部分和它的倍数。 3.谐波分量是如何产生的? 由于半导体晶闸管的开关操作和二极管、半导体晶闸管的非线性特性,电力系统的某些设备如功率转换器比较大的背离正弦曲线波形。 谐波电流的产生是与功率转换器的脉冲数相关的。6脉冲设备仅有5、7、11、13、17、19 .n倍于电网频率。 功率变换器的脉冲数越高,最低次的谐波分量的频率的次数就越高。 其他功率消耗装置,例如荧光灯的电子控制调节器产生大强度的3 次谐波( 150 赫兹)。 在供电网络阻抗( 电阻) 下这样的非正弦曲线电流导致一个非正弦曲线的电压降。 在供电网络阻抗下产生谐波电压的振幅等于相应谐波电流和对应于该电流频率的供电网络阻抗Z的乘积。 次数越高,谐波分量的振幅越低。4.谐波分量在哪里发生的?只要哪里有谐波源( 参看介绍) 那里就有谐波产生。也有可能,谐波分量通过供电网络到达用户网络。 例如,供电网络中一个用户工厂的运转可能被相邻的另一个用户设备产生的谐波所干扰。5.电容器的技术 MKP 和 MPP 技术之间的区别在于电力电容器在补偿系统中的连接方式。 MKP( MKK , MKF) 电容器: 这项技术是在聚丙烯薄膜上直接镀金属。其尺寸小于用 MPP 技术的电容器。因为对生产过程较低的要求,其制造和原料成本比 MPP 技术要相对地低很多。 MKP 是最普遍的电容器技术,并且由于小型化设计和电介质的能力,它具有更多的优点。 MPP( MKV) 电容器: MPP 技术是用两面镀金属的纸板作为电极,用聚丙烯薄膜作为介质。这使得它的尺寸大于采用 MKP 技术的电容器。生产是非常高精密的,因为必须采用真空干燥技术从电容器绕组中除去全部残余水分而且空腔内必须填注绝缘油。这项技术的主要优势是它对高温的耐受性能。 自愈: 两种类型的电容器都是自愈式的。在自愈的过程中电容器储存的能量在故障穿孔点会产生一个小电弧。电弧会蒸发穿孔点临近位置的细小金属,这样恢复介质的充分隔离。电容器的有效面积在自愈过程中不会有任何实际程度的减少。每只电容都装有一个过压分断装置以保护电气或热过载。测试是符合 VDE 560 和 IEC 70 以及 70A 标准的。 6. 电容器的发展 直到大约1978年,制造电力电容器仍然使用包含PCB的介质注入技术。后来人们发现,PCB 是有毒的,这种有毒的气体在燃烧时会释放出来。这些电容器不再被允许使用并且必须处理,它们必须被送到处理特殊废料的焚化装置里或者深埋到安全的地方。 包含PCB 的电容器有大约30 W/kvar的功率损耗值。 电容器本身由镀金属纸板做成。 由于这种电容被禁止使用,一种新的电容技术被开发出来。为了满足节能趋势的要求,发展低功耗电容器成为努力的目标。 新的电容器是用干燥工艺或是用充入少量油( 植物油)的技术来生产的。现在用镀金属塑料薄膜代替镀金属纸板。因此新电容充分显示出了其环保的特性,并且功耗仅为0.3 W/kvar。这表明改进后使功耗降至原来的1/100。 这些电容器是根据常规电网条件而开发的。在能源危机的过程中,人们开始相控技术的研究。相位控制的结果是导致电网的污染和许多到现在才搞清楚的故障。 由于前一代电容器存在一个很高的自电感(所以功耗情况很差,达到现在的100倍),高频的电流和电压(谐波) 不能被吸收,而新的电容器则会更多地吸收谐波。 因此存在这种可能,即,新、旧电容器工作在相同的母线上时会表现出运行状况和寿命预期的很大差异, 由于上述原因有可能新电容器将在更短的时间内损坏。 我们向市场提供的电力电容器是专门为用于补偿系统中而开发的。电网条件已经发生急剧的变化,选择正确的电容器技术越来越重要。 电容器的使用寿命会受到如下因素的影响而缩短: -谐波负载 -较高的电网电压 -高的环境温度 我们配电系统中的谐波负载在持续增长。在可预知的将来,可能只有组合电抗类型的补偿系统会适合使用。 很多供电公司已经规定只能安装带电抗的补偿系统。其它公司必须遵循他们的规定。 如果一个用户决定继续使用无电抗的补偿系统,他起码应该选用更高额定电压的电容器。这种电容器能够耐受较高的谐波负载,但是不能避免谐振事故。 编辑本段谐波治理1)谐波治理标准GB/T 1454993 电能质量 公用电网谐波该标准对不同电压等级各次谐波允许注入值都作了具体规定(略),其规定公用电网谐波电压(相电压)限值600)this.width=600 border=02)谐波治理谐波治理就是在谐波源处安装滤波器,就近吸收谐波源产生的谐波电流,现在广泛采用的滤波器为无源滤波器,另外有利用时域补偿原理的有源滤波器,这种滤波器的优点是能做到适时补偿,且不增加电网的容性元件,但造价较高。无源滤波装置,吸收高次谐波,而所有滤波支路对基波呈现容性,正好满足无功补偿要求,不必另装并联电容器补偿装置,这种方法经济、简便,国内外广泛采用。滤波器的种类。滤波器大致分为以下六种类型,如图:600)this.width=600 border=0(a)单调谐波滤波器;(b)双调谐滤波器;(c)一阶高通滤波器;(d)二阶高通滤波器;(e)三阶高通滤波器;(f)“c”式高通滤波器。单调谐滤波器通频带窄,滤波效果好,损耗小,调谐容易,是使用最多的一种类型。双调谐滤波器可替代两个单调谐滤波器,只有一个电抗器(L1)承受全部冲击电压,但接线复杂,调谐困难,仅在超高压系统中使用。一阶高通滤波器因基波损耗大,一般不采用。二阶高通滤波器通频带很宽,滤波效果好,既可调谐振点,又可调谐曲线锐度,并可防意外共振与放大,因此也有以二阶宽通带做低次滤波器。三阶高通滤波器一般用电弧炉滤波。“C”式高通滤波器,用于电弧炉滤波,对二次谐波特别有效。 编辑本段国内对谐波污染的治理几种方法目前常用的谐波治理的方法无外乎有二种,无源滤波和有源滤波。下面就谈谈这二种方法的优缺点以及市场前景及其经济效益的分析。无源谐波滤除装置无源滤波的主要结构是用电抗器与电容器串联起来,组成LC 串联回路,并联于系统中,LC回路的谐振频率设定在需要滤除的谐波频率上,例如5次、7次、11次谐振点上,达到滤除这3次谐波的目的。其成本低,但滤波效果不太好,如果谐振频率设定得不好,会与系统产生谐振。现在,市场上流通较多的采取的滤波方法就是这一种,主要是因为低成本,用户容易接受。虽滤波的效果较差,只要满足国家对谐波的限制标准和电力部门对无功的要求就行了。由于其低成本,市场的需求也就大,一般而言,低压0.4KV系统大多数采用无源滤波方式,高压10KV几乎都是采用这种方式对谐波进行治理。由于我国的中小企业大多数是私有的,业主对谐波的危害认识不足,一般不愿意拿出大量的经费来治理谐波,而有的企业由于谐波的含量太大,常规的无功补偿不能凑效,供电部门对无功的要求又是十分严格的,达不到就要罚款。因此,业主不得不要求滤波。因而,其市场的前景可观,经济效益也就可观了。有源谐波滤除装置有源谐波滤除装置是在无源滤波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的滤波效果好,在其额定的无功功率范围内,滤波效果是百分之百的。它主要是由电力电子元件组成电路,使之产生一个和系统的谐波同频率、同幅度,但相位相反的谐波电流与系统中的谐波电流抵消。但由于受到电力电子元件耐压,额定电流的发展限制,成本极高,其制作也较之无源滤波装置复杂得多,成本也就高得多了。其主要的应用范围是计算机控制系统的供电系统,尤其是写字楼的供电系统,工厂的计算机控制供电系统。对单台的装置而言,其利润是可观的,但用户一般不愿意用有源滤波,对于谐波的含量,不必滤得太干净,只要不危害其他用电器也就可以了。无源滤波器的分类及技术含量 无源滤波器也称为LC滤波器,可分为单调谐滤波器、双调谐滤波器和高通滤波器,实际应用中常采用几组单调谐滤波器和几组高通滤波器组成一个滤波装置,单调谐滤波器也叫单调谐滤波回路,其主要由控制器、电容器、电抗器和投切开关以及其控制回路和保护回路组成。无论高压和低压,都是一样的。由于单调谐滤波器使用的元件少,成本也较低,因此,极为受欢迎,应用也就较广泛了。高压滤波器和低压滤波器的区别,主要是使用的元器件的耐压不同,其所承受的电流也不同,要求的安全距离也就不同了,其设计和制造的难易程度也就有极大的区别了。 滤除谐波的多少视每一个工程的实际情况而不同,一般为系统原含有谐波量的20%50%不等。也可视工程的具体情况,多设几组滤波器,滤波效果达到原有谐波含量的70%以上,但这要在保护回路上多下功夫,其保护回路也就相对复杂一点了。总之,滤波的最后结果是要使系统的谐波含量满足国家标准的要求或用户对谐波的要求为止。我们知道,电容器对无功功率进行补偿,我们在滤波回路当中也使用了电容器,它在谐波频率上的作用是滤波,但在基波频率上的作用则是无功补偿,因此,滤波电容器在基波频率上是起到无功补偿的作用的。低压LC滤波器的主要电压等级为400V、660V、1000V几种,这主要视用户的电压等级不同而不同。滤除的电流大小也要视所要滤除谐波的系统的谐波电流大小而定。高压滤波一般是指6KV、10 KV、35 KV电压等级而言,一般而言,主要滤波在6 KV、10 KV系统。低压补偿滤波装置简介低压滤波补偿装置的设计,要遵循国家的相关规定。一般而言,低压滤波补偿装置采用柜式安装。滤波装置的设计和效果的评估,主要是看效果是否真正滤除了谐波,是否遵循了国家关于谐波的标准。每一个柜壳可以安装25路不等,视具体情况而定。高压滤波补偿装置简介高压滤波补偿装置可以采用柜式安装,也可以采用框架式安装。用滤波电容器、滤波电抗器组成LC单调谐滤波回路,针对某次谐波进行滤除,电抗器可以是铁心的,视应用的功率大小,电抗器还可以使用空心电抗器。因是高压,必须满足国家对于高压装置的相关规定 编辑本段谐波的危害1、由于谐波不经治理是无法自然消除的,因此大量谐波电压电流在电网中游荡并积累叠加导致线路损耗增加、电力设备过热,从而加大了电力运行成本,增加了电费的支出。2、谐波电压在许多情况下能使正弦波变得更尖,不仅导致变压器、电容器等电气设备的磁滞及涡流损耗增加,而且使绝缘材料承受的电应力增大。谐波电流能使变压器的铜耗增加,所以变压器在严重的谐波负荷下将产生局部过热,噪声增大,从而加速绝缘老化,大大缩短了变压器、电动机的使用寿命,降低供电可靠性,极有可能在生产过程中造成断电的严重后果。3、电网中含有大量的谐波源(变频或整流设备)以及电力电容器、变压器、电缆、电动机等负荷,这些电气设备处于经常的变动之中,极易构成串联或并联的谐振条件。当电网参数配合不利时,在一定的频率下,形成谐波振荡,产生过电压或过电流,危及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如不加以治理极易引发输配电事故的发生。4、对旋转的发电机、电动机,由于谐波电流或谐波电压在定子绕组、转子回路及铁芯中产生附加损耗,从而降低发输电及用电设备的效率,更为严重的是谐波振荡容易使汽轮发电机产生震荡力矩,可能引起机械共振,造成汽轮机叶片扭曲及产生疲劳循环,导致设备无法正常工作。5、继电保护自动装置对于保证电网的安全运行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谐波的大量存在,易使电网的各类保护及自动装置产生误动或拒动,特别在广泛应用的微机保护、综合自动化装置中表现突出,引起区域(厂内)电网瓦解,造成大面积停电等恶性事故。6、另外,电网谐波将使测量仪表、计量装置产生误差,达不到正确指示及计量(计量仪表的误差主要反映在电能表上)。断路器开断谐波含量较高的电流时,断路器的遮断能力将大大降低,造成电弧重燃,发生短路,甚至断路器爆炸。7、由于谐振波的长期存在,电机等设备运行增大了振动, 使生产误差加大,降低产品的加工精度,降低产品质量。8、当输电线路与通讯线路平行或相距较近时,由于两者之间存在静电感应和电磁感应,形成电场耦合和磁场耦合,谐波分量将在通讯系统内产生声频干扰,从而降低信号的传输质量,破坏信号的正常传输,不仅影响通话的清晰度,严重时将威胁通讯设备及人身安全。开放分类: 科技,工程,专有名词,电力工程,电污染我来完善 “谐波”相关词条: 更多 电流三相不平衡相位谐振过电压功率功率因数谐波源电能质量无功补偿电压偏差电压波动闪变三相电流短路浪涌电势相序 “谐波”在汉英词典中的解释(来源:百度词典): 1.Physics harmonic waves; harmonics 百度百科中的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本词条对我有帮助467 合作编辑者: KERUNO、 fhxy365、 谐波治理找旭能、 xuefu2004、 皮皮鲁小王子、 wqzhghrb、 binky0zhb更多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需进一步完善,百科欢迎您也来参与编辑词条在开始编辑前,您还可以先学习如何编辑词条词条统计浏览次数:约57199次编辑次数:16次历史版本最近更新:2天前创建者:yibaizhang 最新动态百科活动:更多精彩活动:百科目录模板功能介绍新编辑模块功能介绍历史上的今天热门词条榜2009 Baidu 权利声明| 网站首页 | 电力新闻 | 配电资料 | 变电资料 | 输电资料 | 发电资料 | 供电站所 | 用电营销 | 设为首页| 继电保护 | 规程预案 | 电能计量 | 电力事故 | 电力工程 | 电力题库 | 电力范文 | 电力论文 | 加入收藏| 电力设备 | 企业管理 | 安全管理 | 电力标准 | 电力调度 | 电力下载 | 电力商城 | 电力论坛 | 全站地图|电力工程首页|工程管理|工程设计|工程施工|工程监理|工程图纸|工程验收|工程基础|作业指导|您现在的位置:中国电力资料网电力工程工程设计正文 10Kv站设计作者:佚名文章来源:本站原创点击数: 1800更新时间:2007-12-13 第一章 绪 论 本章首先阐述毕业设计的目的和要求,通过毕业设计的依据和任务书,了解本设计的基本原则和目的。 第一节 毕业设计的目的和要求发电厂及电力系统专业通过毕业设计的实践应达到下列目的:(1) 巩固和进一步扩大所学的专业理论知识,并在毕业设计的实践过程中得到灵活应用。(2) 学习和掌握发电厂,变电所电气部分设计的基本方法,树立正确的设计思想。(3) 培养我们独立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工作能力及实际工程设计的基本技能。(4) 培养我们查阅,使用有关设计手册、规范及其他参考资料的能力。第二节 本设计的基本内容 一、设计题目10KV开闭所电气部分设计二、设计目的 通过本工程设计,使我们了解国家电力建设的方针政策;熟悉国家有关规范,标准与有关规定;树立起科学技术与工程经济相统一的辨证观点;培养我们综合应用所学理论知识分析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了解电气工程的建设程序;掌握电气工程设计,计算的方法的步骤;并在进行工程计算,工程制图,文字处理等方面得到初步训练,为今后从事电力工程设计、建设、运行及管理工作,打下心要的基础。 三、设计依据1、为改善供电质量,提高供电可靠性,在城中某住宅小区内建设一座10KV开闭所。2、10KV开闭所规模为 A、10KV进线两回,一回由110KV甲站引入,电缆型号YJU22-10KV-3X240,长度5KM;一回由110KV乙站引入,电缆型号YJU22-10KV-3X240,长度7KM。 B、10KV出线8回。 C、该变电站采用微机综合自动化。3、甲站10KV母线最大短路容量130MVA。乙站10KV母线最大短路容量130MVA。4、本地区海拨1010M,雷电活动33天/年,历史最高气温摄氏35C,最低气温摄氏-5C,最大风速4M/S。四、设计任务:1、 设计和论证变电站的主接线,并作图。2、 计算短路电流。3、 作电气平面总布置图。4、 作10KV配电装置配电图。5、 选择并校验电气设备。6、 变电站继电保护规划设计,作保护配置图。7、 变电站防雷保护规划设计。 第二章 电气主接线电气主接线是由高压电自通过连接线,按其功能要求组成接受和分配电能的电路,成为传输强电流。高电压的网络,故又称为一次接线或电气主系统。主接线代表了发电厂和变电所电气部分。它直接影响运行的可靠性,灵活性,并对电器选择,配电装置布置,继电保护,自动装置和控制方式的拟定都有决定性的关系。 第一节 电气主接线的基本要求我国变电所设计的技术规程规定:变电所的主要接线应根据变电所在电力系统中的地位,回路数,设备特点及负荷性质等条件确定,且应满足运行可靠,简单灵活,操作方便和节省投资等要求。1、 可靠性:(1)研究可靠性应注意的问题: A、应重视网内外长期运行的实践经验及其可靠性的运行分析。 B、应包括一次部分和相应组成的二次部分在运行中可靠性的综合。 C、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设备的可靠程度。 D、考虑待设计发电厂,变电所在电力系统中的地位的作用。 (2)具体要求: A、 断路器检修时,不宜影响对系统的供电。B、 断路器或引线检修及引线故障时,尽量减少停远回路和停远时间,并保证对一级负荷及全部及大部分二级负荷的供电。C、 尽量避免变电所全停的可能性。D、 大机组,超高压电气主接线应满足可靠性的特殊要求。2、 灵活性:主接线应满足在调度、检修及扩建时的灵活性。 (1)调度时,应可以灵活地投入和切除发电机,变压器和线路,调配电源和负荷,满足系统在事故运行方式,检修运行方式及特殊运行方式下的系统调度要求。 (2)检修时,可以方便地停运断路器,母线及其继电保护设备进行安全检修而不致影响电力网和对用户的供电。 (3)扩建时,可以容易地从初期接线过渡到最终接线,并且对一次和二次部分的改建工作量最少。3、 经济性:主接线在满足可靠性,灵活性要求的前提下做到经济合理。 (1)投资省 A、主接线要求简单,以节省断路器、隔离开关、电流互感器和电压互感器、避雷器等一次设备。 B、要使继电保护和二次回路不过于复杂,以节省二次设备和控制电缆。 C、要能限制短路电流,以便选择价廉的电器设备和轻型电器。 D、如能满足系统安全运行及继电保护要求,110KV及以下终端和分支变电所可用简单接线方式。 (2)占地面积小,主接线设计要为配电装置创造条件,尽量使占地面积减少。 (3)电能损失小,经济合理地选择各种电气,减少电能损失。 (4)具有未来发展和扩建的可能性。 第二节 主接线的基本一、主接线的设计依据 1、发电厂、变电所在电力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 电力系统中的变电所有:系统枢纽变,地区重要变电所和一般变电所三种类型,一般变电所多为终端和分支变电所,电压为110KV及110KV及以下。2、发电厂、变电所的分期和最终建设规模。 变电所根据510年电力系统发展规划进行设计,一般装设两台主变压器,终端或分支变电所如只有一个电源时,可只装设一台主变压器。3、负荷大小和重要性(1)对于一级负荷必须有两个独立电源供电,且当任何一个电源失去后,能保证对全部一级负荷不间断供电。(2)对于二级负荷一般要有两个独立电源供电,且当任何一个电源失去后,能保证全部或大部分二级负荷的供电。(3)对于三级负荷,一般只需一个电源供电。4、系统备用容量大小 装有两台及以上主变的变电所,当其中一台事故断开时,其余主变的容量,应保证该变电所70%的全部负荷,在经过过负荷能力后的允许时间内,应保证用户的一、二级负荷供电,系统备用容量的大小将会影响运行方式的变化。在主接线设计时应充分考虑这一因素。5、系统专业对电气主接线提供的具体资料(1)出线的电压等级、回路数、每回路输送容量和导线截面。(2)主变压器台数,容量和型号;变压器各侧的额定电压,阴抗等。(3)系统的短路容量或归算电抗值。(4)变压器中性点的接地方式及接地点的选择。(5)初期和最终变电所与系统连接方式,变电所的地理位置等。 二、几种主接线方式的介绍 由原始资料可知,待设计的变电所为10KV开闭所,为一般变电所,它的修建目的主要是为一住宅小区的居民用户提供可靠优质电能,根据电力工程设计手册,我们可基本选定主接线方式为:一)单母线接线方式: 单母线接线具有简单清晰,设备小,投资小,运行操作方便,且有利于扩建等优点,但可靠性和灵活性较差,当母线或母线隔离开关故障或检修时,必须断开它所接的电源;与之相接的所有电力装置,在整个检修期间均需停止工作。此外在出线断路器检修期间,必须停止该回路的工作。因此,这种接线只适用于6220KV系统中只有一台发电机或一台主变压器,且出线回路又不多的中、小型发电厂和变电所,它不能满足、类用户的要求,但若采用成套配电装置,由于可靠性高,也可用于较重要用户的供电。二)单母线分段: 单母线分段接线具有简单清晰,设备较少,投资较小,运行操作方便,且有利于扩建等优点,并可提高供电可靠性和灵活性。对重要用户可以从不同段引出两回馈电线路。由两个电源供电。当一段母线发生故障,分段断路器自动将故障段隔离,保证正常段母线不间断供电,不致使重要用户停电,两段母线同时故障的可能甚小,可以不予考虑。分段的数目,取决于电源数量和容量。段数分得越多,故障时停电范围越小,但使用断路器数量也越多,且配电装配和运行也越复杂,通常以23段为宜,这种接线广泛用于中、小容量发电厂的610KV接线和6220KV变电所中。 三、主接线的确定 1、单母线接线与单母线相比较单母线单母线分段断路器台数12台11台隔离开关台数16台14台占地面积占地面积较大占地面积较小些优点接线简单、清晰、设备小、操作方便、便于扩建、投资较小接线简单、操作方便、便于扩建供电可靠性,灵活性较好缺点供电的可靠性,灵活性较差不能满足、类用户需要投资较大些,占地面积较大适用范围用于6220KV系统中只有一台发电机或一台主变,且出线不多的中、小型变电所适用于610KV电压等级引出线在6回以上的中、小型变电所中 2、主接线的确定 根据原始资料提供,和电力系统的发展,用户的需求等几方面考虑,从近期及远景的发展规划,所以确定10KV开闭所的主接线方式为:单母线分段。第三章 短路电流计算 第一节 概 述一、产生短路的原因所谓短路是指电力系统正常运行情况以外的某处相与相式相与地之间的“短接”,在电力系统正常运行时,除中性点外,相与相或相与地之间是绝缘的,如果由于某种原因使其绝缘破坏而构成了通路,我们就称电力系统发生了“短路”故障,如过电压、设备直接遭受雷击,绝缘材料陈旧和机械损伤等原因,就常使绝缘损坏。电力系统其它某些故障也可能导致短路,如输电线路断线和倒杆事故等,此外运行人员不遵守操作技术规程和安全规程,造成误操作式小动物跨接裸导体时,都可能造成短路。二、短路电流计算的目的1、校验电气接线的合理性,选择限制短路电流的方式。2、进行电气设备和校验。3、主变压器继电保护的整定计算,需以各种短路时的短路电流为依据。三、短路电流的计算方法 由于电力系统供电的工业企业内部发生短路时,由于工业企业内所装置的元件,其容量要小,而阻抗则较系统阻抗大得多,当这些元件遇到短路时,系统母线上的电压变动很小,可以为电压维持不变,即系统容量为无限大。所以我们在这里进行短路电流计算方法,以无限大容量电力系统供电作为前提计算的,其步骤如下:1、对各等值网络按个别计算法进行化简,求出计算电抗。2、分别查运算曲线,系统查带有自动电压调整器的“发电机的平均运算曲线”。3、求出短路电流的标么值。4、归算到各电压等级求出有名值。四、一般规定1、计算的基本情况1)电力系统中所有电源均在额定负荷下进行。2)所有同步电机都具有自动调整励磁装置(包括强励装置)。3)短路发生在短路电流最大值的瞬间。4)应考虑对短路电流值有影响的所有元件,但不考虑短路点的电弧电流。2、接线方式 计算短路电流时所用的接线方式,应是可能发生最大短路电流的正常接线方式,而不能用在仅切换过程中可能并联运行的接线方式。3、计算容量 应按本工程设计的规划容量计算,并考虑电力系统的远景发展规划。4、短路点的种类 一般按三相短路计算,若发电机的两相短路式中性点有接地系统的以及自耦变压器等回路中单相(或两相)接地短路较三相短路情况严重时,则应按严重情况的时候进行计算。 第二节 短路点位置的选择一、选择原则(1)短路电流的计算,是为了选择电气设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