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2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4-2015学年福建省龙岩市永定县高陂中学九年级(上)第四次段考化学试卷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酒精燃烧b矿石粉碎c铁丝弯曲d汽油挥发2下列化学仪器名称的书写完全正确的是( )a坩锅钳b封液漏斗c试管架d集气平3正确的化学实验操作对实验结果、人身安全非常重要下图中的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点燃酒精灯b液体取用c量取液体d过滤4周杰伦在菊花台中唱道:“梦在远方,化成一缕香,随风飘散你的模样”人在远处能闻到一缕香味是因为( )a分子很小b分子是可分割的c分子间有间隔d分子在不断运动5我县被誉为“南方矿区”,已探明矿产资源36种,其中煤炭、石灰石等的储量和品位都比较高对此,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煤炭、石灰石都属于不可再生资源b为让永定人民生活富裕,提倡全民挖煤c煤炭、石灰石都是炼铁的主要原料d为保护矿产资源,提倡依法合理开采6正确描述实验现象是进行化学实验的一项基本技能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铜绿受热分解,变成红色固体b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放出二氧化碳c细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d电解水时,收集到的氢气和氧气的气体质量比为1:27每逢年末各种展销会就接踵而至,展销会上的商品要慎购,因为一些展品中可能含有会影响消费者身体健康的严重超标的甲醛(ch2o)等物质下列有关甲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甲醛中含一个碳原子和一个水分子b甲醛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是1:2:1c甲醛的相对分子质量是12+2+16=30 gd甲醛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40%8“火立熄”是一种新型的家用灭火用品“火立熄”接触到火焰35秒后炸开,释放的粉末覆盖在可燃物上,同时放出不可燃气体,使火焰熄灭其灭火原理是( )a清除可燃物b使可燃物与氧气隔绝c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d使温度降低到着火点以下9有一次上课时,小明觉得很闷、呼吸不畅他想“可能是教室里的二氧化碳的含量多的缘故,应该用石灰水来检验一下”就“可能是教室里的二氧化碳的含量多的缘故”而言,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a实验验证b提出假设c观察现象d做出结论10钛和钛合金被认为是21世纪的重要材料,它们具有很多优良的性能,如熔点高、密度小、可塑性好、易于加工、机械性能好等钛可以通过如下反应制得:ticl4+2mgti+2mgcl2,此反应中镁元素的化合价变化为:o+2则钛元素的化合价变化为( )ao+2b+2oc+4od+4+2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含7小题,共70分)11从氮气、氧气、水蒸气、氖气四种物质中,选择合适的物质填空:(1)能用于炼钢和医疗急救的是_;(2)充入食品包装袋中防腐的是_(3)用于霓虹灯制造的是_;(4)使放置在空气中的饼干变软的是_12(14分)学习化学,建立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的联系,就能更深入地认识和方便地表示物质的组成与变化(1)某同学绘制的知识间联系图(如图所示)其中是_(填“分子”、“原子”或“元素”)(2)如图为某些元素和原子结构的部分信息甲图所示元素的元素符号是_,乙图所示元素的原子的核电荷数是_,丙图所示的粒子可用符号表示为_(3)镁能在空气中燃烧,在烟花和照明弹中含有镁粉镁在空气中反应的微观过程如图示,请结合图示回答问题:上述反应属于_反应(填“化合”、“分解”或“置换”)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根据上述变化的微观图示,可知化学反应前后,肯定不会发生变化的是_(填序号)a元素的种类 b原子的质量 c分子的种类 d原子的数目13水是地球上最常见的物质之一,也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资源(1)下列关于水的叙述中,正确的是_(填序号);澄清的河水是纯净物;水体有自净能力,不会被污染;工业废水经处理达标后,才能排放(2)长期饮用硬水对人体健康不利生活中,可用_检验某水样是否为硬水(3)有人说,地球上最后一滴水就是人类的眼泪这警示我们应树立保护水资源的意识:一是节约用水,二是防治水体污染请你举一例节约用水的做法:_14金属是一类重要的材料,了解金属的性质对科学合理地利用金属材料十分重要下列是有关金属变化及其冶炼的实验与装置,请按要求填空:(1)实验中,容易生锈的是_;中间试管的实验目的是_(2)铁锈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fe2o3),实验il利用co和fe2o3模拟工业炼铁写出a装置中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通过b装置可确定a中生成了新物质,实验中盛澄清石灰水的试管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c处放置点燃的酒精灯是为了除去没有参加反应的co,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用16g含氧化铁70%的铁锈炼铁,理论上能得到铁的质量是_15如图,是测定空气中氧气体积含量的实验(1)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红磷燃烧,产生浓厚的白烟,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2)实验过程中,若发现广口瓶内进水的体积远小于瓶容积的五分之一,可能原因是_(写出一项即可)16(16分)在化学实验室里,常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制取气体:(1)用kmno4制取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实验结束后,某同学发现所用的水槽中的水变成了浅紫红色,从实验操作角度分析其主要原因是_;(2)实验室制取少量co2时,应选用上图中的_(填序号)作发生装置,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如何检验d装置中是否已收集满co2气体:_(3)如图是关于二氧化碳性质的微型实验装置图试管中反应发生后,a处发生的变化现象是_;b处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中的挡板的主要作用是_17(14分)2013年12月14日,嫦娥三号探测器成功落月,中国“玉兔”开始进行探月之旅(如图所示)(1)在对太空的探索过程中,科学家发现月球表面陨石坑中存在水银、甲炕、冰等物质,其中属于单质的是_(填化学式)(2)火箭用联氨(n2h4)做燃料,用四氧化二氮(n2o4)助燃,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2h4+n2o43n2+4x,其中物质x是_(填写化学式)(3)制造“玉兔”时使用了黄铜,黄铜是铜和锌的合金(cuzn)生产过程中,技术人员为测定某黄铜样品中铜的质量分数,取200g黄铜样品平均分成四份,分别加入到一定量稀硫酸中,反应原理为:zn+h2so4=znso4+h2充分反应后测定生成氢气的质量,实验数据见下表:样品第1份第2份第3份第4份加入稀硫酸的质量(g)40.080.0120.0160.0产生气体质量(g)0.40.81.0m上表中m的数值是_;在四份样品所做实验中,稀硫酸有剩余的是_;通过计算求出该黄铜样品中铜的质量分数是多少?2014-2015学年福建省龙岩市永定县高陂中学九年级(上)第四次段考化学试卷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酒精燃烧b矿石粉碎c铁丝弯曲d汽油挥发【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 【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分析】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叫化学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叫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特征是:有新物质生成判断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依据是: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解答】解:a、酒精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正确;b、矿石粉碎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c、铁丝弯曲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d、汽油挥发是汽油由液态变为气态,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故选a【点评】本考点考查了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基础性比较强,只要抓住关键点:是否有新物质生成,问题就很容易解决本考点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2下列化学仪器名称的书写完全正确的是( )a坩锅钳b封液漏斗c试管架d集气平【考点】常用仪器的名称和选用 【专题】化学学习中的实验思想;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根据已有的仪器的名称进行分析解答即可【解答】解:a、坩埚钳,故错误;b、分液漏斗,故错误;c、试管架,故正确;d、集气瓶,故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常见仪器的名称的书写,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仪器的名称进行要求注意专有名词的书写3正确的化学实验操作对实验结果、人身安全非常重要下图中的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点燃酒精灯b液体取用c量取液体d过滤【考点】加热器皿-酒精灯;测量容器-量筒;液体药品的取用;过滤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 【专题】实验操作型;化学学习中的实验思想;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a、根据酒精灯的点燃方法分析解答;b、根据倾倒液体的方法分析解答;c、根据量取液体体积的方法分析解答;d、根据过滤的方法分析解答【解答】解:a、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两查、两禁、一不可”,禁止用一酒精灯去引燃另一酒精灯,酒精灯要用火柴点燃,图中所示操作错误b、取用液体药品时,瓶塞要倒放,标签要对准手心,瓶口紧挨;图中所示操作正确;c、量筒读数时视线要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图中所示操作错误;d、过滤液体时,要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图中缺少玻璃棒引流,图中所示操作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掌握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4周杰伦在菊花台中唱道:“梦在远方,化成一缕香,随风飘散你的模样”人在远处能闻到一缕香味是因为( )a分子很小b分子是可分割的c分子间有间隔d分子在不断运动【考点】利用分子与原子的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 【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分析】根据分子的基本特征:分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分子之间有间隔;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物质的分子性质不同,结合事实进行分析判断即可【解答】解:“梦在远方,化成一缕香,随风飘散你的模样”人在远处能闻到一缕香味,是因为香味中含有的分子是在不断的运动的,向四周扩散,使人们闻到香味a、由分子的性质可知,远处能闻到一缕香味的主要原因与分子的大小无关,故选项错误b、由分子的性质可知,远处能闻到一缕香味的主要原因与分子是可分割的无关,故选项错误c、由分子的性质可知,远处能闻到一缕香味的主要原因与分子间有间隔无关,故选项错误d、由于分子是在不断的运动的,这是造成远处能闻到一缕香味的主要原因,故选项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分子的基本性质及利用分子的基本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5我县被誉为“南方矿区”,已探明矿产资源36种,其中煤炭、石灰石等的储量和品位都比较高对此,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煤炭、石灰石都属于不可再生资源b为让永定人民生活富裕,提倡全民挖煤c煤炭、石灰石都是炼铁的主要原料d为保护矿产资源,提倡依法合理开采【考点】常见能源的种类、能源的分类;铁的冶炼;化石燃料及其综合利用 【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化学与能源【分析】根据已有的矿石燃料的燃烧以及与环境的知识进行分析解答即可【解答】解:a、煤炭、石灰石都属于不可再生资源,正确;b、煤要合理开采,错误;c、煤炭、石灰石都是炼铁的主要原料,正确;d、为保护矿产资源,提倡依法合理开采,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化石燃料的使用的知识,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6正确描述实验现象是进行化学实验的一项基本技能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铜绿受热分解,变成红色固体b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放出二氧化碳c细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d电解水时,收集到的氢气和氧气的气体质量比为1:2【考点】氧气与碳、磷、硫、铁等物质的反应现象;电解水实验;盐的化学性质 【专题】常见的盐 化学肥料;实验现象的观察和记录【分析】a、根据铜绿受热分解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铁丝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电解水的实验现象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铜绿受热分解,绿色粉末变为黑色,故选项说法错误b、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放出二氧化碳是实验结论,不是实验现象,故选项说法错误c、细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放热,故选项说法正确d、电解水时,收集到的氢气和氧气的气体体积比为2:1,而非质量比,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常见物质燃烧的现象、铜绿的性质、电解水的现象即可正确解答7每逢年末各种展销会就接踵而至,展销会上的商品要慎购,因为一些展品中可能含有会影响消费者身体健康的严重超标的甲醛(ch2o)等物质下列有关甲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甲醛中含一个碳原子和一个水分子b甲醛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是1:2:1c甲醛的相对分子质量是12+2+16=30 gd甲醛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40%【考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相对分子质量的概念及其计算;元素质量比的计算;元素的质量分数计算 【专题】化学式的计算;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分析】a根据物质的结构来分析;b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质量比的计算方法来分析;c根据相对分子质量的表示解答;d根据化合物中元素质量分数的计算方法来分析【解答】解:a甲醛是由甲醛分子构成的,故错误;b根据甲醛的化学式可知,甲醛中,碳、氢、氧的质量比为:12:2:16=6:1:8故错误;c甲醛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0,单位不是克;说法错误;d甲醛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40%,故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化学式的含义,解答时要注意理解宏观组成和微观构成的区别,以及有关化学式的计算8“火立熄”是一种新型的家用灭火用品“火立熄”接触到火焰35秒后炸开,释放的粉末覆盖在可燃物上,同时放出不可燃气体,使火焰熄灭其灭火原理是( )a清除可燃物b使可燃物与氧气隔绝c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d使温度降低到着火点以下【考点】灭火的原理和方法 【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分析】可根据灭火原理清除或隔离可燃物,隔绝氧气或空气,使温度降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来解答【解答】解:“火立熄”接触到火焰35秒后炸开,释放的粉末覆盖在燃烧物上,这样就使可燃物与氧气隔绝,使火焰熄灭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灭火原理和方法的掌握,有利于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9有一次上课时,小明觉得很闷、呼吸不畅他想“可能是教室里的二氧化碳的含量多的缘故,应该用石灰水来检验一下”就“可能是教室里的二氧化碳的含量多的缘故”而言,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a实验验证b提出假设c观察现象d做出结论【考点】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 【专题】科学探究【分析】科学探究的主要环节有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或设计方案)进行实验收集证据解释与结论反思与评价拓展与迁移,据此结合题意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根据题意,“可能是教室里的二氧化碳的含量多的缘故”,在提出假设、实验验证、观察现象、做出结论等基本环节中应属实验的环节a、“可能是教室里的二氧化碳的含量多的缘故”这一过程,属于科学探究环节中的提出假设,不是实验验证,故选项错误b、“可能是教室里的二氧化碳的含量多的缘故”这一过程,属于科学探究环节中的提出假设,故选项正确c、“可能是教室里的二氧化碳的含量多的缘故”这一过程,属于科学探究环节中的提出假设,不是观察现象,故选项错误d、“可能是教室里的二氧化碳的含量多的缘故”这一过程,属于科学探究环节中的提出假设,不是做出结论,故选项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的是科学探究方法,是研究初中化学问题的重要方法,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10钛和钛合金被认为是21世纪的重要材料,它们具有很多优良的性能,如熔点高、密度小、可塑性好、易于加工、机械性能好等钛可以通过如下反应制得:ticl4+2mgti+2mgcl2,此反应中镁元素的化合价变化为:o+2则钛元素的化合价变化为( )ao+2b+2oc+4od+4+2【考点】有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 【专题】化学式的计算;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分析】利用化合价代数和为零,计算ticl4中ti元素化合价单质的化合价是0【解答】解:ticl4中cl元素化合价为1,设ti化合价为x,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则x+(1)4=0,解之得x=+4;由于单质的化合价是0,因此金属钛的化合价为0故选c【点评】此题是对化合价计算的考查,解题的关键是对化合价利用在化合物中化合价代数和为零的知识的应用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含7小题,共70分)11从氮气、氧气、水蒸气、氖气四种物质中,选择合适的物质填空:(1)能用于炼钢和医疗急救的是氧气;(2)充入食品包装袋中防腐的是氮气(3)用于霓虹灯制造的是氖气;(4)使放置在空气中的饼干变软的是水蒸气【考点】常见气体的用途 【专题】物质的性质与用途;性质决定用途【分析】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根据常见气体的性质和用途进行分析解答即可【解答】解:(1)氧气能支持燃烧和供给呼吸,能用于炼钢、气焊和医疗急救(2)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无毒,可充入食品包装袋中防腐(3)氖气属于稀有气体,稀有气体通电时它们会发出不同颜色的有色光,可用于霓虹灯制造(4)空气中的水蒸气使放置在空气中的饼干变软故答案为:(1)氧气;(2)氮气;(3)氖气;(4)水蒸气【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掌握常见气体的性质和用途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12(14分)学习化学,建立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的联系,就能更深入地认识和方便地表示物质的组成与变化(1)某同学绘制的知识间联系图(如图所示)其中是原子(填“分子”、“原子”或“元素”)(2)如图为某些元素和原子结构的部分信息甲图所示元素的元素符号是al,乙图所示元素的原子的核电荷数是8,丙图所示的粒子可用符号表示为mg2+(3)镁能在空气中燃烧,在烟花和照明弹中含有镁粉镁在空气中反应的微观过程如图示,请结合图示回答问题:上述反应属于化合反应(填“化合”、“分解”或“置换”)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mg+o22mgo根据上述变化的微观图示,可知化学反应前后,肯定不会发生变化的是abd(填序号)a元素的种类 b原子的质量 c分子的种类 d原子的数目【考点】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化学反应的实质;反应类型的判定;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 【专题】化学反应模拟图型;模型思想;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根据分子、原子和离子的关系进行分析解答即可,化学反应模拟图型;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解答】解:(1)原子能形成离子、能构成分子,故是原子,故填:原子;(2)铝元素的元素符号是al,根据原子序数=原子的核电荷数,可知氧原子的核电荷数是8,丙图所示的粒子中质子数是12是镁元素,电子数是10,故该粒子是镁离子;答案:al;8;mg2+;(3)由图示可知该反应是镁与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镁;由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可知化学反应前后,肯定不会发生变化的是元素的种类,原子的质量,原子的数目,分子的质量一定改变;答案:化合;2mg+o22mgo;abd【点评】本题考查了分子、原子和离子的关系以及化学反应的微观模拟示意图,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结合图示进行13水是地球上最常见的物质之一,也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资源(1)下列关于水的叙述中,正确的是(填序号);澄清的河水是纯净物;水体有自净能力,不会被污染;工业废水经处理达标后,才能排放(2)长期饮用硬水对人体健康不利生活中,可用肥皂水检验某水样是否为硬水(3)有人说,地球上最后一滴水就是人类的眼泪这警示我们应树立保护水资源的意识:一是节约用水,二是防治水体污染请你举一例节约用水的做法:洗菜水浇花【考点】水资源的污染与防治;硬水与软水;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别;保护水资源和节约用水 【专题】化学与环境保护;空气与水【分析】(1)根据水的组成、污染分析判断;(2)根据硬水和软水的鉴别方法分析回答;(3)根据常见的节约用水的措施分析回答【解答】解:(1)澄清的河水可能含有可溶性的杂质,不一定是纯净物,故错误;水体有一定的自净能力,过多的排放污染物会被污染,故错误;工业废水经处理达标后,才能排放,能防止水的污染,故正确(2)长期饮用硬水对人体健康不利生活中,可用肥皂水检验某水样是否为硬水,遇肥皂水产生的泡沫少的是硬水(3)节约用水的做法有很多,例如:洗菜水浇花、洗衣水冲厕等故答为:(1);(2)肥皂水;(3)洗菜水浇花等【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有关水的知识,难度不大,这一部分是中考常考的知识点,应加强有关水的知识的学习14金属是一类重要的材料,了解金属的性质对科学合理地利用金属材料十分重要下列是有关金属变化及其冶炼的实验与装置,请按要求填空:(1)实验中,容易生锈的是第一支试管;中间试管的实验目的是证明铁生锈需要氧气(2)铁锈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fe2o3),实验il利用co和fe2o3模拟工业炼铁写出a装置中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fe2o3+3co2fe+3co2通过b装置可确定a中生成了新物质,实验中盛澄清石灰水的试管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c处放置点燃的酒精灯是为了除去没有参加反应的co,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co+o22co2用16g含氧化铁70%的铁锈炼铁,理论上能得到铁的质量是7.84g【考点】金属锈蚀的条件及其防护;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 【专题】化学反应模拟图型;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金属与金属材料【分析】根据已有的铁锈蚀的因素以及炼铁的原理进行分析解答,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根据铁元素质量守恒求算铁元素的质量即可【解答】解:(1)据图可以看出,第一支试管中的铁与水和氧气同时接触,易生锈,中间的实验是想证明铁只与水接触不会生锈,从而证明铁生锈需要与氧气接触,故填:第一支试管,证明铁生锈需要氧气;(2)一氧化碳能与氧化铁高温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故填:fe2o3+3co2fe+3co2;一氧化碳能与氧化铁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故填: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利用其可燃性点燃一氧化碳生成二氧化碳,除去尾气,故填:2co+o22co2;16g含氧化铁70%的铁锈含有铁元素的质量为:16g70%=7.84g,故填:7.84g【点评】本题考查的是炼铁的知识,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物质的性质结合图示以及有关反应的实验现象进行15如图,是测定空气中氧气体积含量的实验(1)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红磷燃烧,产生浓厚的白烟,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4p+5o22p2o5;(2)实验过程中,若发现广口瓶内进水的体积远小于瓶容积的五分之一,可能原因是红磷的量不足(写出一项即可)【考点】空气组成的测定;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 【专题】化学反应模拟图型;空气与水【分析】(1)根据红磷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了五氧化二磷分析;(2)根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实验的注意事项分析【解答】解:(1)红磷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了五氧化二磷,反应的方程式:4p+5o22p2o5(2)若实验中发现进入集气瓶内的液面不到其容积的五分之一,可能的原因有:红磷的量不足,装置漏气等答案:(1)4p+5o22p2o5(2)红磷的量不足【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的测定,属于基础的实验,难度不大加强基本实验的学习,提高实验的能力16(16分)在化学实验室里,常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制取气体:(1)用kmno4制取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kmno4k2mno4+mno2+o2;实验结束后,某同学发现所用的水槽中的水变成了浅紫红色,从实验操作角度分析其主要原因是试管口没有放棉花团;(2)实验室制取少量co2时,应选用上图中的b(填序号)作发生装置,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aco3+2hcl=cacl2+h2o+co2;如何检验d装置中是否已收集满co2气体:将一根燃着的木条平放在集气瓶口,木条熄灭,证明满了(3)如图是关于二氧化碳性质的微型实验装置图试管中反应发生后,a处发生的变化现象是紫色变红色;b处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中的挡板的主要作用是caco3+2hcl=cacl2+h2o+co2;挡板作用是防止二氧化碳气体逸散【考点】常用气体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与选取方法;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 【专题】化学学习中的实验思想;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法、检验、干燥与净化【分析】制取装置包括加热和不需加热两种,如果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氧气就不需要加热,如果用高锰酸钾或氯酸钾制氧气就需要加热,加热高锰酸钾时,试管口要放一团棉花,是为了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不易溶于水,因此能用向上排空气法和排水法收集实验室制取co2,是在常温下,用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的,碳酸钙和盐酸互相交换成分生成氯化钙和水和二氧化碳,因此不需要加热二氧化碳能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因此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二氧化碳的验满方法是:将一根燃着的木条平放在集气瓶口,木条熄灭,证明满了;如图是关于二氧化碳性质的微型实验装置图试管中反应发生后,a处发生的变化现象是:紫色变红色;b处的化学方程式是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白色沉淀和水,配平即可;挡板作用是防止二氧化碳气体逸散【解答】解:(1)高锰酸钾受热分解生成锰酸钾和二氧化锰和氧气,要注意配平;加热高锰酸钾时,试管口要放一团棉花,是为了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故答案为:2kmno4k2mno4+mno2+o2;试管口没有放棉花团;(2)实验室制取co2,是在常温下,用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的,碳酸钙和盐酸互相交换成分生成氯化钙和水和二氧化碳,因此不需要加热;二氧化碳能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因此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二氧化碳的验满方法是:将一根燃着的木条平放在集气瓶口,木条熄灭,证明满了;故答案为:b;caco3+2hcl=cacl2+h2o+co2;将一根燃着的木条平放在集气瓶口,木条熄灭,证明满了;(3)试管中反应发生后,a处发生的变化现象是:紫色变红色;b处的化学方程式是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白色沉淀和水,配平即可;挡板作用是防止二氧化碳气体逸散;故答案为:紫色变红色;caco3+2hcl=cacl2+h2o+co2;挡板作用是防止二氧化碳气体逸散;【点评】本考点主要考查了注意事项、气体的制取装置和收集装置的选择,同时也考查了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和气体的验满等,综合性比较强气体的制取装置的选择与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的条件有关;气体的收集装置的选择与气体的密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正版授权】 ISO 8528-5:2025 EN Reciprocating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driven alternating current generating sets - Part 5: Generating sets
- 【正版授权】 ISO 11108:2025 EN Information and documentation - Archival paper - Requirements for permanence and durability
- 融创秋招面试题及答案
- 药性基础知识考试试题及答案
- 风险管控试题及答案
- 戏曲化妆试题及答案
- 认识电阻试题及答案
- 黑农工考试试题及答案
- 针灸职称考试题库及答案
- 统计法考试试题及答案
- 业务协同与合并抵销报表方案汇报v1.9
- 2025-2030年中国少儿英语培训市场发展状况及投资前景规划研究报告
- 常用公文写作规范培训
- 宁德新能源verify测试题库
- 乡镇道路清扫合同范例
- DB3209T 1232-2023 菊花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规程
- 员工应聘登记表(齐全版)
- 手术室停电停水应急预案
- 人教版初中八年级数学上册《第十一章 三角形》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 《高级统计实务和案例分析》和考试大纲
- 韦莱韬悦-东方明珠新媒体集团一体化职位职级体系方案-2018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