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教育与婴幼儿亲子活动.doc_第1页
美术教育与婴幼儿亲子活动.doc_第2页
美术教育与婴幼儿亲子活动.doc_第3页
美术教育与婴幼儿亲子活动.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美术教育与婴幼儿亲子活动 幼儿从23岁开始进入涂鸦期,涂画就成为孩子表达内心情感的一种自由游戏活动。在这个过程中,孩子想怎么画就怎么画,用他们独特的图象符号表现着自己对周围事物的感受和体验。孩子们经常使用的涂画符号线圈、散点、短线等,都在孩子涂画的过程中被赋予特定的意义,边画边自言自语讲述自己的故事。或许我们无法看懂孩子的画,但孩子在这个过程中却实实在在的获得了绘画表现的乐趣。 一、满足幼儿情感的需求,在涂画中感受绘画的乐趣在幼儿刚接触课程之初,我们开始以蜡笔代替粉笔,以画纸代替墙壁,引导幼儿开始初步的绘画活动。在幼儿涂画的基础上提炼各种线条的表现,逐步开始组合点、线、面表达一些具体的物象。如在玩吹泡泡游戏之后用大小不一的圆形表现彩色的泡泡世界这些活动均在孩子们的生活和游戏体验之后开展,孩子们在美的生活体验之中,用自己的画笔表达着自己的情感,在满足绘画欲望的同时感受到美的绘画情趣。孩子们还为这些线条取了形象而富有童趣的名字泡泡线、波浪线、长城线、螺旋线、面包线简单的线条也由此而情趣横生,变得有生命起来。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们体验最深的就是在涂画过程中的愉悦情绪,他们常常重复某个图象,或者模仿同伴的作品,甚至覆盖掉已经完成的内容,最后连他们也看不明白自己画了些什么,却能够滔滔不绝讲述,那种情感得到满足的快乐溢于言表。二、在欣赏中体验美的绘画内涵教育是一个互动的整体,虽然绘画教学只是其中的一个部分,却折射出教育的整体价值。我们在引导孩子学习绘画、培养其艺术表现能力的同时,也拓展着孩子观察、想象、思维、情感、人格、合作等能力的发展。由此,一幅儿童画的评价标准,绝非以其外在表现形式可断言,更不能以“像”或“不像”来判断。很多时候,画面外的价值更为重要。用孩子的眼光理解孩子的作品,引导幼儿在欣赏中体验充满情感美的绘画内涵,是幼儿绘画教学最重要的价值。儿童画的可爱之处是在于成人无法模仿的稚拙和童趣,这一方面来自于孩子无拘无束的大胆想象,另一方面来自于孩子生理特点所导致的绘画表现特点。但孩子往往容易受成人的影响而把“画得像”作为自己绘画表现好的标准。有一次绘画活动夜晚的星空,乐乐在画纸上用黑色画了一团乱七八糟的线条,在周围散乱地点出大大小小的灰点,整个画面给人一种杂乱的感觉,小朋友们都觉得这幅画糟透了,异口同声地说:“这画的是什么呀?全是黑色,乱糟糟的。天空中也没有星星啊。”乐乐觉的很委屈,低着头给大家讲那是他记忆中一次暴雨的夜晚。当时妈妈加班他和姥姥在家里很害怕,朝窗外看周围都是黑色的还打着响雷,天空中一颗星星都没有。他一直都没有睡觉直到妈妈回家他才感到不害怕,所以这次是他记忆最深的一个夜晚了。其它小朋友听到了都安慰他说没事的,并也开始自己联想下雨时的夜晚是多么黑呀,他画的很像之类的话也出现在他们的讨论话语中。可见要是了解了幼儿绘画创作的思维过程,我们就会感叹孩子的艺术表现力是多么的强,并为其作品中所蕴涵的丰富情感所打动。三、让幼儿在生活中感受绘画的色彩春天来了,我们带领幼儿到室外去观察树叶和小草,看看它们的动态。在晴朗的日子里,它们是那么嫩绿的出现在貌似干枯的树枝上和坚硬的土地里。夏天,我们和幼儿一起去户外郊游。看着遍地的花草和绿树,让孩子感受大地的勃勃生机。秋天,看着落叶轻盈地舞向大地;在大风呼啸的日子里,小草在风中颤抖,树叶随风狂舞纷纷落向地面;深秋时节,带幼儿看幼儿园看库里储的秋菜,感知秋天是收获的季节,并知道不久冬天即将来临;隆冬时节,带幼儿在雪中看雪花,在雪地上印脚印、堆雪人,感受冬天的乐趣。也许孩子们还不能完全听懂教师的描述,但他们却会在情境的感染下,用他们的心灵去感知大自然赋予我们的美,感受四季的变换与魅力。在色彩练习时,老师选了四篇有关四季的小儿歌和五颜六色的卡片,先请大家聆听儿歌,然后根据自己的感受任选一张色卡。当他们把选出的同一季节的色卡放在一起时,马上,你就会感到春的清新、夏的炙热、秋的成熟、冬的纯洁。实践证明,幼儿完全可以从色彩世界走进神奇的美术天地。 四、让幼儿在观察中尝试美的绘画语言 著名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知识,而在于唤醒、激励和鼓舞。在幼儿绘画教学中,我们借助情景化的过程设计来唤醒孩子的情感,用教师的机智激励他们主动去观察,并借机鼓舞孩子主动学习绘画表现技能,发现美的绘画语言,使孩子们在人文情感的熏陶下获得表现美的技能和情趣。 在幼儿绘画教学中,绘画技能的习得与想象创造的培养往往会成为一组矛盾,我们常常为是否示范提供范例而困惑,“教”得多了,限制孩子的想象和创造,使孩子的画千篇一律没有个性;“教”得少了,阻碍孩子的表现和发挥,使孩子的绘画技能无法提高。更为重要的是,我们如何借助有效的教学指导提高孩子的审美情趣和艺术创造?皮亚杰的认知理论告诉我们:知识的获取必须要有一个认知的过程,首先教师要给孩子提供一个环境,再给刺激,使他产生对于知识的渴求,通过思考,解决这个问题,这样,知识的获得过程就成为孩子智慧闪光的过程。由此,把握“教”的时机,适时给予孩子技能学习的机遇,成为幼儿绘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