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树(园)常见病虫害防治年历.doc_第1页
茶树(园)常见病虫害防治年历.doc_第2页
茶树(园)常见病虫害防治年历.doc_第3页
茶树(园)常见病虫害防治年历.doc_第4页
茶树(园)常见病虫害防治年历.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茶树(园)常见病虫害防治年历月份物候期防治对象病虫害为害部位防治时间防治方法(农药和使用方法)11月至次年2月越冬期越 冬病虫害结合修剪,剪除病、虫枝、清除园内干枯枝,烧毁。翻耕园土,杀灭土中越冬病虫。清除园内落叶和杂草,堵塞虫孔,砍除爱吉丁虫和黄龙病等严重危害植株烧毁。刷除枝干下苔藓、地衣和摘除袋蛾等害虫越冬蛹茧。喷施石硫合剂200-300倍液封园。在虫口多时可喷双膜矿物油乳剂200-400倍液,并可杀死部分越冬病虫。3月20日至4月5日早春期(明前)茶毛虫、茶尺蠖等主要药剂有:2.5%曹达高效氯氟氰水乳剂或激如风、百媚、上将、曹达氟功、曹达劲功等菊酯类农药800-1000倍,兰海风、捷力青或曹达甲维盐1000-1500倍均匀喷雾,55%持力特(毒死蜱氯氰菊酯)1500-2000倍。翻土可杀灭部分幼虫和蛹。4月6日至4月底春茶期小绿叶蝉、假眼小绿叶蝉、黑刺粉虱、尺蠖蛾类(茶尺蠖、油桐尺蠖、木橑尺蠖)、刺蛾类、茶蚕、茶蚜、蚧类(长白蚧、牡蛎蚧等)、象甲类、毒蛾类(茶毛虫等)、卷叶蛾类、茶叶螨类、绿盲蝽等。1、叶蝉类:吸食嫩叶、茎汁液。2、黑刺粉虱:幼虫多在老叶背面吸食汁液。3、茶尺蠖:取食叶片呈缺刻或孔洞。4、茶蚜:茶树芽梢。5、蚧类:吸食茎、叶汁液致茶树衰老,或引发霉病。6、象甲:取食嫩叶呈缺刻状。7、茶毛虫:幼虫群集性强,取食叶片呈膜斑或缺刻。8、卷叶蛾类、蓑蛾类:幼虫在叶内取食芽、叶。9、茶叶螨类:取食嫩叶或成叶汁液。1、叶蝉类:5月上旬,高山茶区危害盛期79月。2、黑刺粉虱:5月上旬。3、茶尺蠖:4月至8月。4、茶蚜:发生高峰期第一次在5月上中旬施药。5、蚧类:卵孵化末期西南茶区在5月中下旬和8月中下旬施药。6、象甲类:5-6月成虫发生盛期,在树冠和土面施药1-2次。7、茶毛虫:各地代数不同,一般在5月中下旬至10月中旬施药。8、卷叶蛾类、蓑蛾类:5-6月,发现1、2龄幼虫叶苞时,每丛虫数10头时即可施药。9、茶叶螨类:5月中旬发现个别枝条上叶片无光泽,变色,叶背主脉变红或叶正面有细蛛丝,少数叶片呈褐色锈斑的点片时即施药。1、叶蝉类用药:10%吡虫啉15-20克(4000-5000倍),35%赛丹50-75毫升(1000倍),2.5%鱼藤酮150-200毫升(300-500倍),98%杀螟丹40-50克(1000-2000倍),80敌敌畏2000倍,98巴丹1000-1500倍。2、黑刺粉虱用药:50%辛硫磷75-100毫升(800-1000倍),10%吡虫啉20-25克(2000-3000倍),黑刺粉虱真菌制剂(每毫升含孢子2-3亿个)。3、茶尺蠖、茶蚕、刺蛾类用药:2.5%鱼藤酮150-200毫升(300-500倍),3.2%苦氯合剂(2.4%苦参碱0.8%氯氰菊酯)40-50毫升(1500-2000倍),0.36苦参碱50-75毫升(1000-1500倍),2.5%联苯菊酯12.5-15毫升(3000-6000倍)10%氯氰菊酯12.5-15毫升(6000-8000倍),35%赛丹75-100毫升(1000倍),茶尺蠖核型多角体病毒制剂,2.5%曹达高效氯氟氰水乳剂或上将、曹达氟功、曹达劲功等菊酯类农药800-1000倍,曹达甲维盐1000-1500倍。4、茶蚜用药:10%吡虫啉10-15克(4000-5000倍),50%辛硫磷40-50毫升(1000-1500倍)尤要喷湿叶背,2.5%溴氰菊酯12.5-15毫升(6000-8000倍)。5、蚧类用药:非采摘期用45%石硫合剂250-375克(200-300倍),5%马拉硫磷100-125毫升(800倍)。6、象甲用药:98%杀螟丹(巴丹)75克(1000倍),2.5%联苯菊酯(天王星)75-100毫升(750-1000倍),白僵菌(每克含孢子50-70亿个)1-2千克。7、茶毛虫用药:2.5%鱼藤酮150-200毫升(300-500倍),2.4%苦参碱50-75毫升0.8%氯氰菊酯合剂40-50毫升(1500-2000倍),0.36%苦参碱50-75毫升(1000-1500倍),Bt制剂500-1000倍,80%敌敌畏75-100毫升(800-1000倍),2.5%溴氰菊酯(敌杀死)12.5-15毫升(6000-8000倍),10%氯氰菊酯12.5-15毫升(6000-8000倍)。8、卷叶蛾类、蓑蛾类用药:80%敌敌畏50-100毫升(800-1000倍),2.5%溴氰菊酯(敌杀死)15-20毫升(4000-6000倍),0.2%苦参碱50-75毫升(1000-1500倍),3.2%苦氯合剂(2.4%苦参碱0.8%氯氰菊酯)40-50毫升(1500-2000倍)。9、茶叶螨类用药:73%克螨特40-50毫升(1500-2000 倍),20%四螨嗪(螨死净,阿波罗)50-75毫升(1000倍),非采摘期用45%石硫合剂250-375克(200-300倍)。炭疽病、白星病、茶饼病、茶云纹叶枯病、芽枯病、茶苗立枯病、茶苗白绢病1、炭疽病是茶园中最普遍发生的病害,树势衰弱,管理粗放、采摘过度、遭受冻害、虫害较重的茶园易于发生。2、白星病:主要危害嫩叶和新梢。3、茶饼病:高海拔茶区危害嫩叶、嫩梢、叶柄,病叶制成茶味苦易碎。4、茶云纹叶枯病:主要危害老叶,嫩叶、果实、枝条上也可发生。1、炭疽病每年5-6月和9-10月为发生高峰期,提前施药以预防为主。2、白星病:低温多雨春茶季节。3、茶饼病:3-5月和9-10月间危害严重,提前施药。4、茶云纹叶枯病:在高温(20以上)高湿 (相对湿度80以上)条件下发病最盛。5、茶苗立枯病:多在4月上旬开始发病,810月秋雨季节是发病盛期。6、茶苗茎枯病:以4-5月的雨季及秋季发生较多。1、炭疽病、茶云纹叶枯病:应加强茶园管理,合理施肥,防冻治虫,提高茶园的抗病性;及时清理病叶,防治病菌传播;发芽前喷施0.6%-0.7%石灰半量式波尔多液防治其发生。发病初期喷施70甲基托布津10001500倍或百菌清 500800倍。2、白星病用药:10%苯醚甲环唑4000-5000倍,70%甲基托布津(甲基硫菌灵)800-1000倍或80%多菌灵800-1000倍隔7天喷一次,多抗霉素水剂600-800倍,欧翠800-1000倍。3、茶饼病用药:于发病初期喷用70甲基托布津或20粉锈宁1000倍,10-15天再喷一次。4、茶芽枯病用药:萌芽期和发病初期各喷药1次。药剂可选用70甲基托布津1500倍液、50多菌灵1000倍液。5、茶苗立枯病用药:于发病初期用0.7的石灰半量式波尔多液成50的多菌灵、70的甲基托布津1000倍稀释液、75的百菌清800倍稀释液、放线酮510-5稀释液、65代森锌加600倍稀释液喷施。6、茶苗茎枯病用药:喷0.7的石灰半量式波尔多液,或用放线酮510-5稀释液喷施,每亩(667平方米)也可用40五氯硝基苯粉剂2.5千克撒再茶苗行间,然后松土、淋水,使之与土壤混合,半个月后再施药1次。5月至7月夏茶期小绿叶蝉、假眼小绿叶蝉、蓟马类、黑刺粉虱、茶尺蠖、刺蛾类、茶蚕、茶毛虫、红蜘蛛等1、叶蝉类:吸食嫩叶、茎汁液。2、蓟马类:锉吸嫩叶、茎汁液。3、黑刺粉虱:幼虫多在老叶背面吸食汁液。4、茶蚜:茶树芽梢。5、茶尺蠖:取食叶片呈缺刻或孔洞。1、叶蝉类:5-6月,若虫高峰期前,百叶虫口:夏茶5-6头,施药防治。高山茶区危害盛期79月。2、茶黄蓟马5-6月发生盛期前施药。3、黑刺粉虱第一、四代卵孵化初期施用扑虱灵或1龄幼虫占80%时施用其他农药。4、茶蚜:发生高峰期第一次在5月上中旬施药。5、茶尺蠖发生代数多,以第三代(6月下旬至7月下旬)发生严重,每米茶行10头应防治;油桐尺蠖每亩虫口数达1200头施药。1、叶蝉类用药:10%吡虫啉15-20克(4000-5000倍),35%赛丹50-75毫升(1000倍),2.5%鱼藤酮150-200毫升(300-500倍),98%杀螟丹40-50克(1000-2000倍),80敌敌畏2000倍,98巴丹1000-1500倍。2、蓟马类参照叶蝉类用药(除病毒制剂外)。3、黑刺粉虱用药:50%辛硫磷75-100毫升(800-1000倍),10%吡虫啉20-25克(2000-3000倍),黑刺粉虱真菌制剂(每毫升含孢子2-3亿个)。4、茶蚜用药:10%吡虫啉10-15克(4000-5000倍),50%辛硫磷40-50毫升(1000-1500倍)尤要喷湿叶背,2.5%溴氰菊酯12.5-15毫升(6000-8000倍)。5、茶尺蠖、茶蚕、刺蛾类用药:2.5%鱼藤酮150-200毫升(300-500倍),3.2%苦氯合剂(2.4%苦参碱0.8%氯氰菊酯)40-50毫升(1500-2000倍),0.36苦参碱50-75毫升(1000-1500倍),2.5%联苯菊酯12.5-15毫升(3000-6000倍)10%氯氰菊酯12.5-15毫升(6000-8000倍),35%赛丹75-100毫升(1000倍),茶尺蠖核型多角体病毒制剂,2.5%曹达高效氯氟氰水乳剂或上将、曹达氟功、曹达劲功等菊酯类农药800-1000倍,曹达甲维盐1000-1500倍。红蜘蛛用药:0.9%冠群2000-2500倍,44%毅将(丙溴磷氯氰)1000-1500倍,重霄九对红蜘蛛有兼治作用。炭疽病、白星病、茶饼病、茶云纹叶枯病、芽枯病、茶苗立枯病、茶苗白绢病1、炭疽病:茶园中最普遍发生的病害。2、白星病:主要危害嫩叶和新梢。3、茶饼病:高海拔茶区危害嫩叶、嫩梢、叶柄。4、茶云纹叶枯病:主要危害老叶,嫩叶、果实、枝条上也可发生。1、炭疽病每年5-6月和9-10月为发生高峰期,提前施药以预防为主。2、白星病:低温多雨春茶季节。3、茶饼病:3-5月和9-10月间危害严重,提前施药。4、茶云纹叶枯病:在高温(20以上)高湿 (相对湿度80以上)条件下发病最盛。5、茶苗立枯病: 8-10月秋雨季节是发病盛期。1、炭疽病、茶云纹叶枯病:应加强茶园管理,合理施肥,防冻治虫,提高茶园的抗病性;及时清理病叶,防治病菌传播;发芽前喷施0.6%-0.7%石灰半量式波尔多液防治其发生。发病初期喷施70甲基托布津10001500倍或百菌清 500800倍。2、白星病用药:10%苯醚甲环唑4000-5000倍,70%甲基托布津(甲基硫菌灵)800-1000倍或80%多菌灵800-1000倍隔7天喷一次,多抗霉素水剂600-800倍,欧翠800-1000倍。3、茶饼病用药:于发病初期喷用70甲基托布津或20粉锈宁1000倍,10-15天再喷一次。4、茶芽枯病用药:萌芽期和发病初期各喷药1次。药剂可选用70甲基托布津1500倍液、50多菌灵1000倍液。5、茶苗立枯病用药:于发病初期用0.7的石灰半量式波尔多液成50的多菌灵、70的甲基托布津1000倍稀释液、75的百菌清800倍稀释液、放线酮510-5稀释液、65代森锌加600倍稀释液喷施。6、茶苗茎枯病用药:喷0.7的石灰半量式波尔多液,或用放线酮510-5稀释液喷施,每亩(667平方米)也可用40五氯硝基苯粉剂2.5千克撒再茶苗行间,然后松土、淋水,使之与土壤混合,半个月后再施药1次。8月至10月秋茶期小绿叶蝉、假眼小绿叶蝉、黑刺粉虱、茶尺蠖、茶蚜、茶蚧类、茶叶螨类、茶毛虫、红蜘蛛等1、叶蝉类:吸食嫩叶、茎汁液。2、黑刺粉虱:幼虫多在老叶背面吸食汁液。3、茶尺蠖:取食叶片呈缺刻或孔洞。4、茶蚜:茶树芽梢。5、蚧类:吸食茎、叶汁液致茶树衰老,或引发霉病。6、茶叶螨类:取食嫩叶或成叶汁液。1、叶蝉类:8-9月,若虫高峰期前,百叶虫口:秋茶10头,施药防治。高山茶区危害盛期7-9月。2、茶尺蠖发生代数多,以第四代(7月下旬至8月下旬)发生严重,每米茶行10头应防治;油桐尺蠖每亩虫口数达1200头施药。3、茶蚜:发生高峰期第二次在9月下旬至10月中旬施药。4、蚧类:卵孵化末期西南茶区在5月中下旬和8月中下旬施药。5、茶叶螨类:8月下旬至9月上旬施药。1、叶蝉类用药:10%吡虫啉15-20克(4000-5000倍),35%赛丹50-75毫升(1000倍),2.5%鱼藤酮150-200毫升(300-500倍),98%杀螟丹40-50克(1000-2000倍),80敌敌畏2000倍,98巴丹1000-1500倍。2、茶蚜:10%吡虫啉10-15克(4000-5000倍),50%辛硫磷40-50毫升(1000-1500倍)尤要喷湿叶背,2.5%溴氰菊酯12.5-15毫升(6000-8000倍)。3、茶尺蠖、茶蚕用药:2.5%鱼藤酮150-200毫升(300-500倍),3.2%苦氯合剂(2.4%苦参碱0.8%氯氰菊酯)40-50毫升(1500-2000倍),0.36苦参碱50-75毫升(1000-1500倍),2.5%联苯菊酯12.5-15毫升(3000-6000倍)10%氯氰菊酯12.5-15毫升(6000-8000倍),35%赛丹75-100毫升(1000倍),茶尺蠖核型多角体病毒制剂,2.5%曹达高效氯氟氰水乳剂或上将、曹达氟功、曹达劲功等菊酯类农药800-1000倍,曹达甲维盐1000-1500倍。4、茶叶螨类用药:73%克螨特40-50毫升(1500-2000 倍),20%四螨嗪(螨死净,阿波罗)50-75毫升(1000倍),非采摘期用45%石硫合剂250-375克(200-300倍)。5、红蜘蛛用药:0,9%冠群2000-2500倍;44%毅将(丙溴磷氯氰)1000-1500倍;重霄九对红蜘蛛有兼治作用。1、高山茶园茶饼病开始流行。2、炭疽病。3茶轮斑病、茶云纹叶枯病、茶炭疽病等仍为盛发期,一些茶园为害较重。4、茶褐色叶斑病属低温高湿型病害,一般在晚秋盛发。1、茶饼病:高海拔茶区危害嫩叶、嫩梢、叶柄,病叶制成茶味苦易碎。2、茶云纹叶枯病:主要危害老叶,嫩叶、果实、枝条上也可发生。1、茶饼病:3-5月和9-10月间危害严重,提前施药。2、茶云纹叶枯病:在高温(20以上)高湿 (相对湿度80以上)条件下发病最盛。1、炭疽病、茶云纹叶枯病:应加强茶园管理,合理施肥,防冻治虫,提高茶园的抗病性;及时清理病叶,防治病菌传播;发芽前喷施0.6%-0.7%石灰半量式波尔多液防治其发生。发病初期喷施70甲基托布津10001500倍或百菌清 500800倍。2、白星病用药:10%苯醚甲环唑4000-5000倍,70%甲基托布津(甲基硫菌灵)800-1000倍或80%多菌灵800-1000倍隔7天喷一次,多抗霉素水剂600-800倍,欧翠800-1000倍。3、茶饼病用药:于发病初期喷用70甲基托布津或20粉锈宁1000倍,10-15天再喷一次。4、茶芽枯病用药:萌芽期和发病初期各喷药1次。药剂可选用70甲基托布津1500倍液、50多菌灵1000倍液。5、茶苗立枯病用药:于发病初期用0.7的石灰半量式波尔多液成50的多菌灵、70的甲基托布津1000倍稀释液、75的百菌清800倍稀释液、放线酮510-5稀释液、65代森锌加600倍稀释液喷施。6、茶苗茎枯病用药:喷0.7的石灰半量式波尔多液,或用放线酮510-5稀释液喷施,每亩(667平方米)也可用40五氯硝基苯粉剂2.5千克撒再茶苗行间,然后松土、淋水,使之与土壤混合,半个月后再施药1次。杂 草幼草生长至15厘米时进行防治。喷药时严禁沾上茶叶。每年防治3-4次。10%草甘膦(农达、镇草宁)200-2000毫升(50-100倍),20%百草枯150-250毫升(50倍)。茶园其他病害(一)茶树根部病害:茶根腐病为害症状:发病初期不易觉察,以后病情逐渐发展,病株地上部分生长稀疏,叶片发黄,芽梢少而瘦小,严重时整株枯死。红根腐病和褐根腐病病株,枯萎的叶片仍附着在茶树上一段时间。但红根腐病病根粘附泥砂,去掉砂后可见病根上有枣红色或紫红色菌膜。褐根腐病病根粘附泥砂或细石块,不易洗去,表面有黑褐色薄而脆的菌膜,在根部树皮和木材间有白色或褐色菌丝体,剥开木材呈蜂窝状褐纹。紫纹羽病在我国北部茶区较为普遍。病株根颈部呈紫褐色,表面缠绕有紫褐色菌索,后期有半球形紫红色菌核。防治方法:(1)、加强土壤管理,适当施肥改良土壤,降低地下水位,加强茶树树势,可增强对根腐病病菌的抵抗力。(2)、开垦原始森林地种植茶树前,应尽可能彻底地清除土壤中的残留树桩和树根。(3)、在砍伐林木或遮荫树前,应先将树木环状剥皮,剥皮深度到新木材部,这样使养分不能下传,数月后树桩中养分耗尽,再行砍伐。注意切口须低于地面30厘米,以免树桩外露。(4)、发现少量病株应立即挖除,并将以病树为中心的周围两圈外观健康的茶树一起挖去,挖出的粗细病根应携出园外烧毁。病穴用高锰酸钾1000倍液或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灌浇,以杀灭残存病菌,经过一段时间后再行补植。(二)茶园和苗圃:茶苗根结线虫病和茶苗白绢病1、茶苗根结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