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雅思听力.doc_第1页
如何提高雅思听力.doc_第2页
如何提高雅思听力.doc_第3页
如何提高雅思听力.doc_第4页
如何提高雅思听力.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帖子恢复】如何提高雅思听力【感谢太傻】精听% d: y: 2 6 d, , B3 l0 F, t5 G) H+ Y5 g) M2 t7 z精听一个重要的练习方法是听写(Dictation)。我还记得,当年我考英语专业八级时,是要考听写的。那时考察方式是,一篇文章一共读四遍。第一遍总听,大概把握文章主题和大意。听第二遍时开始写,但肯定会漏掉很多词没写下来。第三遍开始补空。最后一遍总体检查。如果我们平时练习听力也用这样的方法的话,你会发现既浪费时间,提高的也很缓慢。虽然我英语八级证书是优秀,但说心里话,我觉得当时的老师并没有教给我们什么学习方法,完全靠拼命反复做题。由我的经历可以得出:你要是特别能吃苦,可以天天学英语十几个小时,并且坚持下来的话,你的英语同样能够学好。在刻苦练习的过程中自己也会总结出很多学习方法和规律。可人的生命太短暂了,如果我们把有限的生命错误地投入到一些低效能的事情上的话,就得不偿失了。推荐大家看80/20效率法则,很多外企面试员工,都会考察这本书里面的一些观点。这本书的核心观点其实就是:人要把有限的精力投入到最有可能带来效益的事情上去。现在大家有福了!我会尽力帮大家总结提炼些能帮助你们高效提高英语水平的学习方法。/ 4 E- 3 2 H4 G; K6 h : c6 f! I0 v$ Q听写材料的选择% J9 _. S( , j9 T6 P9 e# j H T& 1 ?8 Z$ C建议大家不要用电影对白或者托福听力的对话部分练听写。换句话说,对话类型的材料(conversations)是不适合拿来练听写的。原因很简单,对话的难点不在于某一个词,或一个复杂的句型,或比较晦涩的内容,或巨大的信息量。难点往往来自于一些音变现象,比如连读失去爆破;来自于一些俚语习惯表达;来自于上下文语境的理解。换句话说,很多对话材料,就算原文里每个单词你都认识,但不一定理解这句话的意思。所以,费了半天劲听写下来的对话内容,要么看不懂不理解;要么就是这次看懂了,下次还是听不出。所以,对话材料应该采用的练习方法其实是跟读模仿。后面会讲到。1 F1 |) y: o4 ?+ f用来练听写的材料应该是一个人的陈述、讲座之类的(Lecture)。之所以选择这样的材料,是和练听写的目地分不开的。练听写的核心本质其实是为了提高我们快速理解和记忆的能力。有的同学误以为听写就是要把听到的所有内容都写下来。那是一些考试的要求,不是我们平时提高听力的方法。如果那样练习,你会发现两个问题:一是,有的时候就算写下来了,其实也不知道自己写了些什么。二是,觉得刚才听懂了,但要下笔写的时候觉得又忘了听到什么了。造成这两种情况的原因,都是因为我们没理解听到的内容。听写真正应该做的是记忆和总结的工作,而不是听和写的工作。什么叫做记忆和总结,就是我们不需要完全按顺序真的不掉线吗?、?重复这一个人的每一个字,但我们要做到能理解它的内容,并在总结后复述出来。这才是我们练听写真正的目地。如果我们总是反复听原文,一个字一个字写,可能半个小时才写了一个五分钟的文章,而这半小时的投入可能就没有达到什么提高听力水平的效果。听写材料的长度应该是一分钟左右的。千万不能用太长的。曾经有一个同学跟我说,张老师我在练听写。我今天听写的是马丁路德金的著名的演讲I have a dream。这得写多久啊!4 V j# P* K! T& A适合用来练习精听的材料包括:老托福听力材料中,Part C的lectures。新托福IBT的lectures很长,大家可以分成几次来练听写。同时,新概念英语二册三册的lectures也可以用来练习。这里面有一个时间问题,如果你就剩一两个月就要去参加考试,一定记住所有的练习内容都应该是和你要参加考试直接相关的材料。而且由于时间比较紧,就不建议天天练听写。一周练个两三次足矣。所以说很多时候,学习方法没有对错,只有在特定时期如何练习的区别。t6 c+ u/ Y+ M1 P g: S9 w+ v4 n7 O c/ r$ N听写的步骤0 e( u, T; t5 t, C; CA5 I; h$ ly: Y9 t* i l% z Q+ z第一步总听全文。既然叫总听,就是不要陷入文章内容的细节。总听只做两件事,一是明确主题,大概知道这个段落讲了什么事。二是寻找逻辑。英文文章的逻辑包括什么呢?只要能简单判断出这篇文章是按时间顺序写的还是空间顺序;是现象解释还是两种观点的比较等。所以在总听第一遍的时候,关注那些起承转合的词,可以帮我们快速把握文章的逻辑关系。比如你听一篇段落,听到in the past,那你的预期就该是,后面可能会提到now,也许还有in the future。听到“一些人认为”,那你的反应应该是,接下来会谈“另一些人或者我认为的”。以前大家对于这样的能够提示你文章逻辑关系或顺序的词是不敏感的。总是在听写第一遍的时候就陷入细节。* o! : f f m+ ?6 L n1 + b P第二步细听每句。在细听每句时,我见过有同学用复读机听。一句话说完,他就按个复读,让机子一遍一遍地读这句话,他不紧不慢地逐字听写下来。这种听写就属于低效甚至无效听写。换句话说,你付出了80的努力,却可能只带来20的效果。还有些同学是这样练习的:就听一句话时,刚听到两个词,就马上按暂停,写下这两个词,然后再听三个词按暂停,写下这三个词。一句话被他分割成很多部分,听得支离破碎。我这里讲的细听每句,主要强调句子的概念,是sentence by sentence的听写,不是word by word的听写。不过,这里的sentence也不是说非得到一个句号才算是一个sentence,这里指的是一个语意的停顿,包括像逗号,分号,冒号等,都叫语意的停顿,在这样的地方可以按暂停。具体操作建议:一句话先听一遍,到了一个语意停顿的地方按暂停,通过你的回忆把这句话写下来。有同学可能说,老师,一句话说了十几个词,我才能写出三五个单词,根本没关系,因为我们在这里练的不是把听到的内容完全写下来的能力,而是锻炼记忆和总结能力。这里记住:每句话只听一遍,尽力写出或复述出你听到的内容。能写多少算多少。开始能写三五个词,坚持练习,就能写出更多的。4 B+ 6 r * Z- C* W/ O第三步反复琢磨。这一步是核心关键。“反复”在这里不是一个副词来修饰琢磨的,反复和琢磨都是动词,指既要反复,又要琢磨。反复多少次合适呢?我见过特用功的同学,一句话听不懂,他就发誓说不把你听出来我就不吃饭!于是反复了三五十遍,听得眼睛都绿了,还是没听明白。这不又是80的努力用在了没有效率的20的事情上了。反复三五遍是最合适的。如果一句话反复三五遍还没有听出来的话,再听十遍八遍和三五遍的效果是没有太大区别的。不过反复一两遍又太少。不要急着知真的不掉线吗?、?道说得是什么,要通过反复三五遍,建立对整个句子的感觉。! a8 E+ K) s+ I8 r4 h5 R. R% S( , + : r4 f7 反复8 E9 Q8 H4 P3 ( C0 a4 f8 Z# 5 O 8 a) b( _6 P1 A- a* j/ f7 RA.反复一遍后,句子的意思全理解了,这时候就别试图把这句话一字不漏地写下来了。只要用记忆和总结把这句话的核心大意写下来就行了。+ 5 LO9 X+ r2 y- Z) w2 j6 r2 5 z: G( + I# E- jB.反复了几遍之后发现大多数内容都听明白了,但里面的个别词没听出来。这些个别词可能对我们来说是生词,也有可能是发音或音变导致我们没听出来。这时需要大家做的工作是,记录声音符号。也就是用你熟悉的音标,汉字或其它标音方式,把你听到的声音记录下来。这个工作非常重要。总有同学说:老师,这句话我听不出来听不懂。我就会问:那你听到声音了吗?他说:听到了。我说:听到了什么声音。他说:啊,忘了。我们练习的时候为什么不提高,就是因为我们每次反复三五遍之后就直接打开原文看了。一看原文恍然大悟,哦,原来是这样一句话啊。这时,当你把原文放在一边再去听一遍听力材料时,你发现你都懂了。而这根本不是用耳朵听出来的,不是你的听力水平提高了,而是你用眼睛看完了记住了。就像我听广东歌,我先看一下歌词,再去听,我会觉得我广东话的听力水平还不错嘛,都能听懂。但如果不让我看歌词,直接去听,我肯定听得稀里糊涂。这些年来,很多同学也就是活在这种幻觉中。听了几遍,看了原文再去听,就以为自己听力水平提高了。所以说,要改变这种情况,我们一定要在听的过程中记录声音符号。这么做的目地是为了建立你耳朵听到的声音和实际内容之间的关联。把你听到的声音用你熟悉的符号记下来,哪怕只能记录下一种语气语调的起伏或者个别的声音。有时候成功失败只在一线间,就差那一点点。在听写的过程中,记录声音符号这一步就是那一点点。如果不记录,你永远不知道这个单词这个短语作用在你的耳朵里是什么声音。同样的词作用在不同的人耳朵里,声音符号是不同的。如果你认真记录一次,下次再听到一样或类似的声音时,你的反应速度和理解能力一定会加快。为什么大家听到Good morning的时候,完全不需要反应就得懂,而且会立刻反应出来意思是早上好。就是因为我们对这两个词的声音符号已经非常熟悉。而很多其它的单词或短语,我们认都不认识,更不用说在我们脑海中有什么似曾相识的声音符号了。我们也从来没有试图去体会过,这些词和短语在我们自己的耳中,听到的感觉是什么。# N4 A% l7 B! I* a6 r dC.听了三五遍,发现整个句子还是不知所云。这种情况的就是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了。可能里面有生词,有音变,还有可能是句型结构不熟悉不理解。这种情况下,大家就应该同时做A.B里面提到的工作。并把这句话作为接下来琢磨和总结的重点来对待。: B% M$ H* t 0 e, c; Q% |3 H 8 M- y5 c+ k+ n. 7 & C- Q琢磨0 _3 j; z, h7 A, t2 k; e9 M * r$ l- f! V3 o% a* u7 U3 Y反复完三五遍,打开听力原文,对照原文和自己的听写笔记琢磨。琢磨什么呢?刚才这儿我没听出来,是因为我不认识这个单词,还是因为觉得发生了音变现象,还是因为我对这个词或短语的声音不熟悉,反应的慢。如果你能这样坚持二十天到一个月的训练,听力不可能有问题。所有的材料只要是词汇量积累了,听多少材料都不存在问题。这是我们说的在第三步反复琢磨要做的两个工作。; P2 R( r0 r& x; f: q; D6 $ f: 第四步总结全文。总结全文就是希望大家能够在总结的时候做两个工作。一是对照着自己写真的不掉线吗?、?的声音材料再去听一遍原文。再看着听力原文在心里默默地把这篇文章读一遍,同时回想刚才在这里为什么没听出来。发现了问题,更重要的是采取策略来解决问题。如果因为是单词不认识,我就多记两遍。如果是因为发音问题,我就多跟读两遍。如果是因为句型句式不熟悉,我就把这个句子单独提出来分析一下,然后用这个句型再造两个句子。其实一篇一分钟左右的文章,如果我们每天坚持用这四大步骤练一遍的话,一个月下来,听力水平一定会突飞猛进。+ F! Q0 j4 3 V) L, h真的不掉线吗?、?$ u / G: X; 8 f% J, J5 D0 X7 b 8 u( I% k% / F( H6 v上一篇讲了精听的一个重要练习方法:听写。精听包括听写,但不局限于听写。精听材料的选择要根据自己的学习目地来定。如果是为了准备考试,那么一定要具体到考哪个考试,就精听这个考试的真题。比如学校的英语考试,精听的材料就应该是平时上课时指定的英语教材,考托福、雅思、四六级、考研、英语专八等,那就是应该精听历年的真题。用这些材料练习精听的目地,一是为了考试时做对题目;二是为了充分熟悉了解特定考试考察的内容范围;三是为了熟悉出题人的思路。同学们容易走入的一个误区是:老师,真题太珍贵太有限了。我觉得我提前把它们都做了的话,就给浪费了。我是不是应该先从模拟题或者其它的材料入手呢?等水平差不多了再来做真题?: J! i) a( Q* r- # 6 D我不得不再次强调上篇文章提到过的80/20效率法则。请大家做事抓核心,抓事物的主要矛盾。在考试分数提高上,没有任何一种材料对你的帮助可以大过历年来的真题。不要总带着猜题压宝的心理,觉得我多做一套模拟题,没准儿考场上就能多碰上一道。其实,与其做50套不同的模拟题,不如把10套真题每套做5遍。花的时间是同样的,但效果差异会相当大。记住,人这一辈子犯新的错误的机会不多的。稍留心你就会发现,很多时候,在不同的情况下,自己犯的居然是同一类错误。学英语也是同样,重要的是善于总结自己常犯的错误。我记得曾经一个高考状元谈为什么自己得了状元时说:当很多同学高三时忙着做很多新的模拟题时,我在忙着总结从高一到高三现在所有做过题目中的错题。我把这些做错的题目都整理在一个本子上,结果发现自己进步的飞快。我平时在班上并不是最优秀的,但因为后期复习阶段,我觉得自己采取了比较正确的学习方法,所以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2 z% A; _6 O. Z. s9 v K引用王菲笑忘书里的歌词“不再犯同一个错误”。从现在开始,精听做题时,不能再只求量,不管质。质和量都需要保证。这里面的核心工作就是,每次做一套题,都必须记录自己做题的过程。这和听写不一样,不是让你写下来听到的字词,而是记录自己选答案的过程。比如这道题如果是用排除法做出的,你用一种符号标注;是连蒙带猜选的答案,更得标注出来;是不太肯定的状态下选的一个答案,也得标识。总之,除了自己坚定选的答案以外,别的选项都必须用你自己习惯的不同的符号标注记录下来。这样才能在精听完题目之后,有针对性的提高。否则如果你是蒙对了的,你不做记号,误以为自己掌握了这个知识点,谁能保证下次还这么幸运蒙对呢。如果是不肯定的状态下选对的,说明这个知识点还很薄弱,不及时记录,怎么知道在这儿存在问题呢。俗话说:以史为镜嘛。切记,自己做的题目答案不要写在书上,也不能随便拿张纸选答案,对完答案就扔掉。而是应该专门用一个本子记录。这样当你再重新做这套题时,可以把两次做的答案错的题目进行比较,也更容易发现自己学习中的漏洞和问题。把答案直接写在书上的坏处,一是下次再做这套题时会受这次选的答案的影响。二是如果擦去已选的答案,就无法把两次做的情况进行比较。不要每次做题都在同一个层次上挣扎,要通过不断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到下一个层面上去奋斗!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咕咕! 威望 +5 资源共享 2008-12-2 20:20 真的不掉线吗?、?雅思口语经典句型一、定语从句定语从句在句中修饰某个名词或代词,被定语从句修饰的词叫先行词。定语从句需用下列关联词:关系代词,关系副词起连词作用,本身做从句的主语、宾语、表语或定语 起连词作用,本身在从句中作时间、地点或原因状语 who, whom, that, whose, which, as when, where, why.(名词或代词) is the kind of (person/place/thing) who (which/that) is(名词或代词) is a (person/ place) who (which) gives you the impression of being(名词或代词)is one of the most (形容词) (名词) I have ever seen/met/known.(地点名称) is a place where you can do sth.(时间名词) is a day (occasion/the time) when you do sth.例如:He is truly helpful. 他很乐于助人。a. He is the kind of guy who is truly helpful.b. He always gives others the impression of being someone who is truly helpful.Suzhou is ancient but also modern. 苏州不仅具有古老的文化底蕴,还颇有现代气息。a. Suzhou is the kind of city which gives you the impression of being both ancient and modern.b. Suzhou is a place where you can appreciate both the ancient culture and modern city lifestyle.真的不掉线吗?、?The film is interesting. 这是一部有趣的电影。真的不掉线吗?、?a. This is one of the most interesting films I have ever seen.b. This is the kind of movie which blows your mind.说明:雅思口语话题频繁涉及人物,地点,物品,事件四大类,上表中的原句是在回答此类问题时多数考生使用的句型。其缺陷是过于简短,一不能体现语法优势,二不能凑字数争取时间。而套用句型后的表达效果就明显不一样了。可见,定语从句的使用在口语中可以起到包装,修饰的作用。二、名词性从句名词性从句,即指性质相当于名词的从句,它包括主语从句、宾语从句、表语从句和同位语从句。The reason why I (admire him/like the place) is that +从句The most important thing is that+从句Another thing is that+从句What I mean is that + 从句What Id like to say is that +从句以上名词性从句到是引出个人观点或信息时的过渡句型,在口语表达中可以起到建构框架,使条理清晰层次分明的作用。而和则是用于进一步解释说明。例如:The reason why I admire Yaoming is that he is a legend and also a great guy. The most important thing is that he is one of Chinas most recognizable athletes. What I mean is, his image can be seen everywhere, he is a household name. Another thing is that Yao has also participated in many charity events during his career. What Id like to say is that he not only donated money to relief work, but also created a foundation to help those in need.我之所以佩服姚明,因为他是一个传奇,也是一个伟大的人。最重要的是,他是中国最知名的运动员之一。我的意思是,他的形象随处可见,他的名字也是家喻户晓。另外,姚明在他的职业生涯中参加了许多慈善活动。我想说的是,他不仅捐款救灾,而且还建立了一个基金会,以便帮助有需要的人。三、状语从句状语从句指句子用作状语时,起副词作用的句子。它可以修饰谓语、非谓语动词、定语、真的不掉线吗?、?状语或整个句子。根据其作用可分为时间、地点、原因、条件、目的、结果、让步、方式和比较等从句。状语从句一般由连词(从属连词)引导,也可以由词组引起。从句位于句首或句中时通常用逗号与主句隔开,位于句尾时可以不用逗号隔开。I first got to know him/it when + 从句(过去式)(名词或代词) have (动词过去分词) since +从句(过去式)If I had the chance, I would like toIf , then it is quite possible that I will以上句型只需稍加变动,便可应用于多种话题。句型之间的有机组合还可成为集合,碰到没话说的时候十分顶用。句型:I first got to know him when I was studying in primary school. (人物题通用)我第一次了解他,是在我读小学的时候。I first read the story when I was visiting my grandparents three years ago. (物品题通用)在三年前访问祖父母的时候,我第一次读了这个故事。I first learned how to play basketball when I was in high school. (兴趣爱好题通用)当我读高中时,我第一次学会了如何打篮球。句型:We have lost contact since he moved out of town.从他搬出了城,我们就失去了联系。句型是虚拟语气,表达一种设想。当问题为would you like to时,建议使用该句型。另外,还可以在无话可说时用来应急。例如:If I had the chance, I would like to travel to California and visit my best friend who I havent seen for ages.如果有机会,我想前往加利福尼亚,访问我最好的朋友,我们已经很多年没见面了。If I had the chance, I would like to ask Yaoming to autograph my basketball.如果有机会,我想请姚明在我的篮球上签名。句型是在分情况讨论问题时必备句型,也是丰富回答内容的经典招数。套用实例:Q: What do you usually do at weekends?你周末通常都干什么?A: Well, its hard to say. I mean, if I am with friends, then its quite possible that we will go window shopping or traveling around. But if I am alone, its more likely that I will just stay at home and do some washing and cleaning.嗯,这很难说。我的意思是,如果有朋友在,我们很可能会去逛街或四处周游。但如果只有我一个人,我更有可能呆在家里做一些洗涤和清洁工作。当然,以上两种情境还可以变换成多种可能,如按天气状况分为If it is good weather, 和If it is bad weather; 按时间多少分为If Ive got a lot of time,和If I am fairly busy; 等等。综上,三大英语从句在口语中的适量使用可以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既在语法这一评分标准上赢得了优势,又可以帮助摆脱考场上无话可说的尴尬。只要肯花功夫和时间记忆以上一些经典句型并加以巩固练习,相信必定会在雅思口语单项方面有所提高 真的不掉线吗?、?1. I dont want to be the third wheel. 我不想当电灯泡.一般的自行车都只有二个轮子, 要是有三个轮子呢? 没错, 那第三个轮子就是多余的. 所以 Third wheel 就是美语中电灯泡正确的表示方法. 还有一个*, 叫 I dont want to be the third arm. 这里不是说 “三只手”的意思, 而是和 third wheel 一样, 都是电灯泡的意思.2. He is dating another girl on the side. 他同时脚踏两条船.我想把这句说成 I have my feet in two boats 的人也不在少数吧! 其实正确的说法应该是像这样, He is dating another girl on the side. 或是你可以说 He is dating another girl behind her back. (这个 her 指的是他女朋友的意思)On the side 这句话你去餐厅用餐时也常用到, 指的是主菜之外的副餐, 比如说 Id like salad with dressing on the side. 就是说我要沙拉和沙拉酱. 或是 Would you like a baked potato on the side? 要不要再点一份烤马铃薯啊?3. I am the one-woman kinda man. 我是那种从一而终的男人.在美国从一而终的人好像不多, 他们通常从高中就开始交男女朋友, 一直交到结婚, 中间不知改朝换代过多少次. 所以这句话是很难得听到的. 其实我比较常听的是 one-man woman, 因为看来不论中外, 女生都比男生坚贞一点. kinda在口语中常用, 它是 kind of 的简写, kinda man 就是说那样的男人。可以省略不说.还有一种用法叫 We are exclusive. 这个 exclusive 指的是排他的意思. 所以当一对情侣说, We are exclusive时, 就是说我们心里只有对方一人, 我们都不会再去喜欢上别人.4. Those boys like to hit on me all the time. 那些男生老爱找我搭讪.Hit somebody 是说你打某人的意思, 但是 hit on somebody 就不一样了, hit on somebody 是当作搭讪来解释. 常常电视剧里可以看到, 一个男的跑去跟一个陌生女孩多说了两句话, 那个女生就说: Are you hitting on me? 你现在是在跟我搭讪吗? 实在是很有意思。5. Thats the long distance relationship. 我和我的情人分隔两地.一般relationship都是特别指男女朋友之间的关系, 比如你可以跟你的另一半说, I really appreciate our relationship. 就是我很感激我们能够在一起.Long distance relationship是一种固定用法, 这样的*我常在广播中听到. 他们一般情况下不会说成 We live far away from each other. 只会说 We have a long distance relationship. 再来你可能可以接著说, Its so hard for me.真的不掉线吗?、?6. You should have chivalry. 你应该有点绅士风度。我觉得美国的男生都蛮有风度的, 他们会帮女士开门 (这点在美国尤其重要, 因为美国的空气太乾燥了, 所以去开门常常会触电 _ ) 会让 Lady first. 这种行为中文叫绅士风度, 但在英文中叫骑士精神 (chivalry)7. I saw you smooching that girl just outside my window. 我看到你在我的窗外亲那个女孩喔。Smooch 是一个口语, 它就完全等于大家所熟知的 kiss 这个字.8. Im all over you. 我对你非常地著迷.All over you 就是说对你非常地著迷, 这还有另一种表示方法, 叫 I have a crush on you. 这二句都是表达很喜欢某人的意思.All over somebody 还有一个很常用的用法, 我把它翻成“三贴”比如说你去舞厅跳舞, 看到有一对男女跳到三点都贴在一起了, 你就可以跟你的同伴说, Hey, look, the guy is dancing all over the girl.9. Im over you. 我跟你之间完了。一字之差但是意思完全不同喔. 你要是说 Im over you, 就是说我跟你之间完了, 我不想再和你有任何的瓜葛. 这和 Im all over you 是完全不一样的。10. Are you trying to seduce me? 你想要勾引我吗?Seduce 就是说你用言语或是行为去勾引某人. 这句话在美国派 (American Pie) 当中有用到过喔! 就是其中有一个男生最后找不到伴了, 结果跑去勾引一个老女人. 那个老女人就说了, Are you trying to seduce me?更好玩的是, 那个男生事后还跟同伴吹牛, Women are like wine. They only get better with age. 女人吗, 就像老酒一样, 只会越陈越香。1、日常用语类 sporting house 妓院(不是“体育室”) dead president 美钞(上印有总统头像)(并非“死了的总统”) lover 情人(不是“爱人”)真的不掉线吗?、?busboy 餐馆勤杂工(不是“公汽售票员”)busybody 爱管闲事的人(不是“大忙人”)dry goods (美)纺织品;(英)谷物(不是“干货”)heartman 换心人(不是“有心人”) mad doctor 精神病科医生(不是“发疯的医生”)eleventh hour 最后时刻(不是“十一点”) blind date (由第三者安排的)男女初次会面(并非“盲目约会”或“瞎约会”)personal remark 人身攻击(不是“个人评论”) sweet water 淡水(不是“糖水”或“甜水”) confidence man 骗子(不是“信得过的人”) criminal lawyer 刑事律师(不是“犯罪的律师”) service station 加油站(不是“服务站”) rest room 厕所(不是“休息室”) dressing room 化妆室(不是“试衣室”或“更衣室”) horse sense 常识(不是“马的感觉”) capital idea 好主意(不是“资本主义思想”) familiar talk 庸俗的交谈(不是“熟悉的谈话”) black tea 红茶(不是“黑茶”) black art 妖术(不是“黑色艺术”) black stranger 完全陌生的人(不是“陌生的黑人”) white coal (作动力来源用的)水(不是“白煤”) white man 忠实可靠的人(不是“皮肤白的人”) yellow book 黄皮书(法国政府报告书,以黄纸为封)(不是“黄色书籍”) red tape 官僚习气(不是“红色带子”) green hand 新手(不是“绿手”) blue stocking 女学者、女才子(不是“蓝色长统袜”) China policy 对华政策(不是“中国政策”) Chinese dragon 麒麟(不是“中国龙”) American beauty 一种玫瑰,名为“美国丽人”(不是“美国美女”) English disease 软骨病(不是“英国病”) Indian summer 愉快宁静的晚年(不是“印度的夏日”) Greek gift 害人的礼品(不是“希腊礼物”) Spanish athlete 吹牛的人(不是“西班牙运动员”) French chalk 滑石粉(不是“法国粉笔”) 2.习语类 pull ones leg 开玩笑(不是“拉后腿”) 真的不掉线吗?、?in ones birthday suit 赤身裸体(不是“穿着生日礼服”) eat ones words 收回前言(不是“食言”) an apple of love 西红柿(不是“爱情之果”) handwriting on the wall 不祥之兆(不是“大字报”) bring down the house 博得全场喝彩(不是“推倒房子”) have a fit 勃然大怒(不是“试穿”) make ones hair stand on end 令人毛骨悚然恐惧(不是“令人发指气愤”) be taken in 受骗,上当(不是“被接纳”) think a great deal of oneself 高看或看重自己(不是“为自己想得很多”) pull up ones socks 鼓起勇气(不是“提上袜子”) have the heart to do (用于否定句)忍心做不是“有心做”或“有意做”) 3.短句类 What a shame! 多可惜!真遗憾!(不是“多可耻”) You dont say! 是吗!(不是“你别说”) You can say that again! 说得好!(不是“你可以再说一遍”) I havent slept better. 我睡得好极了。(不是“我从未睡过好觉”) You cant be too careful in your work. 你工作越仔细越好。(不是“你工作不能太仔细”) It has been 4 years since I smoked. 我戒烟年了。(不是“我抽烟4年了”) All his friends did not turn up. 他的朋友没全到。(不是“他的朋友全没到”) People will be long forgetting her. 人们在很长时间内会记住她的。(不是“人们会永远忘记她”)He was only too pleased to let them go. 他很乐意让他们走。(不是“他太高兴了,不愿让他们走”)It cant be less interesting. 它无聊极了。(不是“它不可能没有趣”) 真的不掉线吗?、?摘要:数学原于生活最终用于生活,我们教育者在具体操作中,可通过课堂练习把数学知识生活化,构建起数学与生活之间的桥梁,使数学教学贴近学生的生活环境、生活经验和时代要求。重点词:兴趣 生活化 课堂练习巧设课堂练习 让数学回归生活浅议低年级数学课堂练习的设计背景: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实施,带给数学课堂教学新的冲击和活力,教师的教学观念、教学形式发生了质的变化。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来源于生活,再应用到现实生活中去,学生学习数学也就应通过熟悉的现实生活,自己逐步发现和得出数学结论。”广大一线的数学教师更是不断探索创新,努力将抽象的数学知识变为有趣、生动、易于理解的事物,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无处不在,数学的学习就建立在日常生活中,学好数学是为了更好地生活,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问题的提出:低年级的学生刚开始步入学校从事正规的、有系统的学习,他们心理的有意性和自觉性还很弱,不容易为了一个预定的目标有意地、自觉地坚真的不掉线吗?、?持比较长的时间;他们往往对于具有游戏因素、但又不是把学习变成游戏的这类学习形式很感兴趣。他们的生活经验和社会阅历还很浅,知识基础十分薄弱,但在他们的生活经历或生活体验中,充满着数学因素。数学教学的生活化对他们来说,尤为重要。 解决问题的策略: 将低年级数学教学内容生活化,课堂练习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巧妙地设计数学课堂练习,通过课堂练习构建起数学与生活的桥梁,将学生的生活经验溶入课堂,从生活现象中挖掘出数学因素并加以充分利用,使学生化难为易地接受数学知识,消除低年级学生对数学的陌生感,缩短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距离,从而使低年级学生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使其在科学的道路上不断地探索出新知。现结合本人的教学实践,就小学低年级课堂练习设计谈谈自己的体会。一、 课堂练习充满童趣,贴近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促使学生去追求知识,探索知识的奥秘,形成良好的学习品质。新课程标准也明确指出:“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与童话世界出发,选择学生身边的,感兴趣的事物,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与动机”因此,我们设计的练习内容应在“趣”字上下功夫,发挥课堂练习在激发学生学习数学兴趣上的独特作用。低年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无意性、情绪性占据了主导地位,枯燥的计算类题目对他们来说吸引力不强,为了避免机械化的学习过程,我常常把课堂练习设计成娱乐性、竞赛性的形式,如“夺红旗”、“小猫钓鱼”、“画图画”等。“小猫钓鱼”的练习学生操作起来比较简单:每一只小猫的鱼竿真的不掉线吗?、?或鱼篓上有一个数字,小猫得根据上面的数字来钓鱼,每条鱼身上都有一道计算题,算对了把鱼“钓”上来,然后再比一比哪只小猫钓的鱼多。“画图画”的练习形式,教师操作也比较容易。低年级的学生喜欢动画片,许多卡通人物和各种各样的小动物都是他们喜爱的对象,我常常用简笔画画好卡通形象,适当分块和伪装,然后在分好的小块中写上计算题目,把计算结果相同的小块要求涂上对应的颜色,涂色正确后,将出现学生们喜欢的卡通形象。这种在游戏中学习的练习方式,使沉闷的计算教学变得轻松活泼起来,学生们对计算题有了很高的兴致,既掌握了运算的方法和技能,又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二、 课堂练习具有实效性,贴近学生的学习目标。低年级学生的学习目的并不是那么明确和现实的,他们为长大了要“考大学”、“当老师”、“做科学家”等而努力学习,这无疑是美好的愿望,但与现实的学习有较大的距离,学生无法一下子体验到其成功的喜悦,对学生促进的动力不是很明显。所以,我在练习设计中,帮助学生明确近期的、近距离的小目标,让学生在学习中不断收获,不断获得成功的喜悦,保持并发展其远大理想的确立和巩固。如:教学“进位加法”时,以前的练习设计大多直接出示要研究的问题,如24+6,24+9,而后,教师多采用让学生摆小棒发现计算方法总结计算方法等这一流程。这样的设计对于学生理解算理是没有问题的,可是,学生对于为什么要学习这一类的加法、学习这一类加法可以做什么不是十分清晰,像这样没有目标的学习是被动的学习。因此,我设计了如下的情境:星期天,小明和妈妈来到商店买玩具,妈妈给小明挑了一件标真的不掉线吗?、?价24元的玩具,小明自己挑了一件6元到9元之间的玩具,可以怎样买?请同学们2人小组选一选,有哪些买法?算一算,共花了多少钱?(学生根据要求对话、操作,再说一说,是怎样算的。)在练习中,我先设计了一个学生生活经历接近的、学生感兴趣的选择购物情境,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先进行抽象,抽取数学模型,而后让学生自主研究如何计算,既让学生掌握了运算的算理,又让学生明确进位加法是实际生活的需要,增强学习数学的目的性,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三、课堂练习富有生活气息,贴近学生的生活环境。 应用题教学更要注重进行生活化处理,因为低年级学生们对来源于生的素材更感兴趣,所以,他们对这些来自生活的题目感觉不难而且觉得有趣。在教学“三位数乘法应用题”时,原题的内容是:一个粮店三月份售出面粉674袋,每袋25千克,一共售出面粉多少千克?这样的一道例题让学生感觉与自己的生活太远,和自己的关系又不是很密切,所以学起来劲头不大,如果照着原题上课,学生们肯定会觉得枯燥无味。于是,我联系学生的生活来进行延伸。上课伊始,我让学生猜测一个滴水的水龙头每天要白白流掉多少千克水?学生们一听是生活中经常能遇到的事情,兴趣盎然,有的猜测5 千克,有的猜是10千克,还有的猜是20千克,有个别学生看了课后内容后说是12千克。我紧接着问:照这样计算,一年要流掉多少千克水?学生马上算出平年是4380千克,闰年是4392千克。随着计算结果的出现,学生们吃惊地说:“哇!这么多啊!”看着学生吃惊的样子,我又提出了一个新的要求:“你们村子大约有多少户人家?如果按一家一个滴水的水龙头计算,一年要白白流掉多少千克水?”这样,我把教材中缺少生真的不掉线吗?、?活气息的题材改编成了学生感兴趣的、活生生的题目,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生活中,让学生发现数学就在自己的身边,一滴水、一粒米都蕴含着数学知识,从而提高学生用数学思想来看待实际问题的能力。四、课堂练习具有开放性,贴近学生的生活经验。低年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很容易受思维定势的影响,家长们也常向我反映,在辅导孩子们做习题时,他们教的孩子往往不肯听,说:“老师不是这样教的啊!”是啊,先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