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青山不老说课稿一、说教材青山不老是本册教材第四单元的一篇略读课文,教学安排为一课时。文章语言生动优美,用清新的笔触向我们描绘了一位山野老农,面对自然条件的恶劣和生活条件的艰辛,义无反顾地投身到植树造林工作中,用15年的时间在晋西北奇迹般地创造了一片绿洲,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造福于后代的故事。通过选编意图和对教材的钻研,我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知识能力目标 认读生字词,能理解词语“肆虐、风雨同舟、三番五次、归宿”的意思;正确地朗读课文,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理解含意深刻的句子,说说青山不老的意思,领悟老人开辟山林、绿化家园的精神与造福子孙后代的情怀。2、过程和方法目标:通过朗读、结合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达到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围绕导学目标通过阅读引发思考,敢于质疑通过有感情的朗读,达到理解课文的目的;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感受老农改造山林、绿化家园的艰辛和决心激发学生热爱地球,保护环境的思想感情 。 4、教学重难点重点:找出老人创造的奇迹以及老人创造奇迹的环境。难点:体会“青山不老”的真正含义。二、说学情青山不老这篇课文语言虽然生动,但距离小学生的生活经验较远,不易理解。尤其是南方学生对防风护林带、林网等专有名称和北方恶劣的自然环境如干旱、霜冻、沙尘暴等,缺乏感性认识。三、说教法学法新课标反对以教法为中心的教学设计,一切教学以学生的学为出发点,也就要求教师做到以学定教。在设计本课教学时,我采用了情境教学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努力使文本更具人文气息、更直观,贴近学生的生活。而教法则主要让学生通过自读来学习课文,以读代讲,抓住重点词语感悟,放手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质疑、讨论、交流从而培养他们阅读能力、表达能力,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四、说教学程序为了完成教学目标,解决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我决定抓住“一个中心线索”来整体规划全文教学。这个中心线索就是以“奇迹”为突破口,让学生认识奇迹走进奇迹感悟奇迹。我是按以下五个环节来展开教学的:(一)、播放课件,深情导入播放我国晋西北地区土地沙化的图文资料,引导学生畅谈感受,懂得我国晋西北地区环境整治工作迫在眉睫,刻不容缓;紧接着,我出示了一幅绿意盎然的山林图让学生欣赏,并这样导入:孩子们,瞧!参天的杨柳如臂如股,劲挺山腰;绿色的波浪,此起彼伏,绿风荡漾!在这如痴如醉的林海背后,凝聚着一位可敬老人的毕生心血和执着追求,他为青山披绿衣,青山为他献钟情。这节课就让我们跟随作者梁衡一起走近这位老者,去聆听他那不平凡的故事吧!来,我们一起来书写课题(板书)青山不老。兴趣是求知的内在动力,开篇以精美的图片吸引学生的兴趣,抓住他们的潜在动力,激活他们的情感,让学生轻轻松松地进入新课的学习,自然流畅,同时也大大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和学习兴趣,让学生进入了积极的学习状态。(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这一环节主要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要求学生大声朗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读流畅、读正确,想想“文章写了一个( )的故事”。然后交流反馈,根据学生的汇报,总结出课文的主要内容。这样通过自读,不仅读通、读顺了文章,而且也从整体上感知了奇迹。(三)、批文入情,读中感悟在这一环节中,我紧紧扣住导读中出现的三个问题,引导学生解决。导读的三个问题层层深入的,同时也揭示了课文的中心。首先,我播放晋西北环境恶劣的沙尘场面,使学生对晋西北的恶劣环境有一个初步认识。然后引导学生浏览、圈画、指名读句,进一步让学生感受。在此基础上出示绿意盎然的山林图片,让学生今昔对比畅所欲言谈感受。接着以“青山为证,绿树为凭,老人绿化造林的事迹中,哪个词可以概括你受到的震撼?”从而引出“奇迹”。 画面形成鲜明的对比,在学生心理上造成巨大的落差,一下子就能和作者融为一体。即为感情打下基础,又为后面的学习做铺垫,“奇迹”自然产生,正所谓“未成曲调先有情”。接下来,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始终抓住“奇迹”一词来组织教学。以“这个奇迹是什么?请大家快速浏览课文,找出最能概括这一奇迹的句子。”引导学生读读、画画、说说。从而更进一步地品词析句,走进“奇迹”。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我出示课文的第一自然段和第四自然段的2、3、4句。让学生通过自由读指名读引读齐读等多种形式的读,达到以读代讲、读中悟情的教学效果。在学生入文入情的基础上,我推波助澜,结合老人的生活小环境设计三次引读,引出“他觉得种树是命运的选择,屋后的青山就是生命的归宿”。让学生抓住“归宿”引发感悟,使老人的形象愈发的高大起来。伴随着学生的赞叹,我深情地说:“是啊!山在老人就在,他把一生奉献给了青山,他”(课件出示)他已经将生命转化为另一种东西。他是真正与山川同在、与日月同辉了。“另一种东西是什么?”直接抛给学生有一定的难度,我就以“与山川同在、与日月同辉”两个词语作为突破口,放手让学生合作探究,读读、议议、评评,顺势启发,在品词析句的过程中,学生自然会明白,另一种东西不仅指老人留下的这片青山,还指老人绿化家园、保护环境、造福人类的奉献精神。巍巍青山承载了几代人的梦想,棵棵杨柳记载了老人寄情荒山、造福人类的足迹,老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但他的精神却在茫茫青山之中得到永恒,而且将随着青山永垂不朽,这正是“奇迹”价值的体现。让我们满怀敬佩、感激之情与作者同呼:(课件展示)青山是不会老的!就这样在层层递进中,将教学的重难点一个一个突破,也使学生充分的融入文本、体会文本,感受到文章的深刻内涵。(四)畅谈感想,升华情感为了让老人的形象在孩子们心目中更清晰,我出示马永顺老人照片并配主要资料。我是这样引导的:大家看!这就是这位平凡而伟大的老人!他叫马永顺(舒缓的音乐响起)伴随音乐我深情地朗诵资料,让学生沉浸其中。当感情充盈胸怀时,需要一吐为快。于是,我设计了这样的说话练习:(课件出示)马永顺林抚着这块石碑,我想对马爷爷说看着这片树林,我想告诉全世界学生积蓄了一节课的情感在这里喷薄而出,深深的敬意、信誓旦旦的承诺相信会源源涌出。这样的设计,即为学生创设了口语交际的机会,又培养了学生积极、健康的情感,实现了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整合。(五)、赏读课文,积累拓展教学结束后,我布置了这样的作业:1、课下请同学们赏读课文,摘抄自己喜欢的词语、句子和段落。2、学生课后收集关于环保的故事。学完课文之后,让学生积累语言是语文的要求;让学生自觉生成保护环境,绿化家园的意识则是生命生长的需要。如此,两者结合,使得工具和人文达到了和谐统一。五、说板书我设计的板书简单明了,又寓意深刻。不仅给学生一个直观的感觉,使学生一目了然地洞悉文章概貌,同时又发人深思,再次让环保意识碰撞学生的心灵。四、说评价叶圣陶先生曾说的一段话,“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使学生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自能作文,不待老师改。”整堂课我抓住略读课文的教学要点,把读书贯穿于阅读教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放射治疗学科恶性肿瘤放射疗效观察模拟测试答案及解析
- 2025年急诊医学知识考核模拟试卷答案及解析
- 2025年传染病防治知识及措施考核综合测试卷答案及解析
- 2025年整容科学科自体脂肪填充注射手术术后护理考核模拟试卷答案及解析
- 2025年肝胆外科胆囊结石手术操作规范考核试卷答案及解析
- 2025年儿科常见传染病防治考核试卷答案及解析
- 2025年职业病防治知识模拟测试卷答案及解析
- 2025年老年医学综合管理模拟考试答案及解析
- 2025年血液科血液病诊疗知识练习答案及解析
- 小学数学分层教学设计参考
- 出入境化妆品抽、采样作业指导书
- DBJ51-T 040-2021 四川省工程建设项目招标代理操作规程
- 中秋国庆双节活动主题
- 中考英语高频词汇大纲表(人教版)
- 血透患者跌倒的预防及管理
- 砼回弹强度自动计算表
- 医防融合知识讲座
- 培养幼儿的语言能力
- 《认识几种常见的岩石》说课稿、教案和教学设计
- 黑布林英语阅读初一年级16《柳林风声》译文和答案
- 广东省监理从业人员网络继续教育平台题库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