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专题二 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 课时1 列强入侵与民族危机课件 人民版选修1.ppt_第1页
高中历史 专题二 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 课时1 列强入侵与民族危机课件 人民版选修1.ppt_第2页
高中历史 专题二 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 课时1 列强入侵与民族危机课件 人民版选修1.ppt_第3页
高中历史 专题二 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 课时1 列强入侵与民族危机课件 人民版选修1.ppt_第4页
高中历史 专题二 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 课时1 列强入侵与民族危机课件 人民版选修1.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课时1列强入侵与民族危机 学考报告 1 鸦片战争的背景 考点一鸦片战争的背景和1840年至1900年间西方列强的主要侵华战争 b 1 国际 19世纪上半期 西方资本主义迅猛发展 急需开辟更大的和 2 国内 中国国力渐衰 内部危机严重 处在巨变的前夜 商品销售市场 原料产地 2 1840年至1900年间西方列强的主要侵华战争 半殖民地 半封建社会 俄国 马关条约 要点1鸦片战争的爆发 史料一天朝物产丰盈 无所不有 原不藉外夷货物以通有无 乾隆皇帝复英王乔治三世信 1793年 史料二有学者认为 就世界大势论 鸦片战争是不能避免的 史料三莫克 维卡在信中还说 当前局势 可能提供机会 完成两国关系的改善 随着关系的改善 我们输出 棉织品 的扩张程度将是不可估量的 英国纺织利益集团与两次鸦片战争 思考 1 根据史料一 说明鸦片战争前夕 清政府奉行怎样的外交政策 反映了当时统治者怎样的心态 2 史料二中的 世界大势 指什么 3 史料三说明英国发动战争的真实目的是什么 提示 1 政策 实行闭关锁国政策 心态 清朝统治者仍以 天朝上国 自居 盲目自大 2 这里所说的 大势 主要是指鸦片战争时期的西方发展趋势 也就是19世纪上半期 工业革命推动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 3 保护鸦片走私并为英国工业品打开中国市场 要点2甲午中日战争 史料一某年 英国伦敦一本杂志上刊登了一幅新闻漫画 描绘了日本人的形象 小小的 矮矮的小家伙跑到瓷器店里欺负中国人 史料二日本首相伊藤博文与李鸿章的一段对话 伊藤博文 停战多日 期限甚足 和款应从速定夺 我已备有改订条款节略 中堂见我此次节略但有允 不允两句话而已 李鸿章 难道不准分辩 伊藤博文 只管辩证 但不能减少 李鸿章 既知我国为难情形 则所求者 必量我力所为 伊藤博文 日限既定 故将我所能做到者 直言无隐 以免多方辩论 六十年来中国与日本 思考 1 结合史料一漫画 说明该新闻事件可能是什么 2 史料二中的对话发生在什么情况下 对话双方的态度怎样 说明了什么问题 提示 1 甲午中日战争 2 甲午战争中国战败 伊藤博文 盛气凌人 蛮横强硬 李鸿章 狼狈应酬 俯首听命 弱国无外交 1 有研究学者称 开海禁 启欧西列强竞争之机 辟数千年国是之局者 实以 战争为始 其中 战争 是指 a 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c 虎门销烟d攻占香港 解析鸦片战争打开了中国的大门 海禁政策被打破 中国由独立自主的国家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 故答案为a项 答案a 2 运用数轴可以有效记忆和掌握历史事件演变的线索 请依据下图填写出数轴中空缺的内容 a 虎门销烟b 太平天国c 中日甲午战争d 戊戌变法 解析从数轴中的时间信息和历史事件之间的逻辑顺承关系 可以知道 空缺的内容是中日甲午战争 答案c 1 南京条约 马关条约 辛丑条约 的主要内容及其危害 考点二 南京条约 马关条约 辛丑条约 的主要内容及其危害和列强侵华战争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c 1 南京条约 内容 割给英国 赔款2100万银元 开放 五处为通商口岸 英商进出口货物交纳的税款 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香港岛 广州 厦门 福州 宁波 上海 危害 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 马关条约 内容 割辽东半岛 及其附属岛屿 澎湖列岛给日本 赔偿日本军费白银二亿两 开放 为商埠 允许日本在中国的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危害 大大加深了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 3 辛丑条约 内容 向侵华各国赔款白银两 分39年还清 本息共计9 8亿两 划定北京为 使馆界 允许各国派兵保护 严禁中国人民参加反帝活动 拆除天津大沽至沿线设防的炮台 允许各国派兵驻扎北京到铁路沿线要地 危害 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中国完全沦为 沙市 重庆 苏州 台湾 杭州 4 5亿 东交民巷 北京 山海关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 列强侵华战争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2 政治上 强迫清政府签订割地赔款条约 破坏了中国等方面的主权完整 总之 中国逐步沦为受外国支配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 财产 文明遗产 领土 领海和司法 商品 政治贷款 要点1不平等条约的内容及其危害 史料一凡大英商民在粤贸易 向例全归额设行商 亦称公行者承办 今大皇帝准以嗣后不必仍照向例 乃凡有英商等赴各该口 五个通商口岸 贸易者 勿论与何商交易 均听其便 中英 南京条约 史料二日本臣民得在中国通商口岸城邑 任便从事各项工艺制造 又得将各项机器任便装运进口 只交所订进口税 中日 马关条约 史料三大清国国家应允将大沽炮台及有碍京师至海通道之各炮台 一律削平 由诸国分应主办 留兵驻守 以保京师至海通道无断绝之虞 各省督抚文武大吏暨有司各官 于所属境内 均有保平安之责 如复滋伤害诸国人民之事 或再有违约之行 必须立即弹压惩办 辛丑条约 思考 1 史料一中英国对清政府提出了什么要求 2 史料二中日本取得了什么权益 与前者相比 它更具有危害性 为什么 3 辛丑条约 签订后 帝国主义开始进入争夺侵华权益的新阶段 请结合史料三加以说明 提示 1 取消政府对贸易的严格控制 在通商口岸自由贸易 2 开设工厂 利用中国的原料和劳动力 直接在中国进行生产销售 对中国经济侵略更加直接 方便 因此对中国更具有危害性 3 帝国主义争夺的焦点转到中国北方 主要通过控制清政府来侵华 要点2列强侵华战争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史料一天朝帝国万世长青的迷信受到了致命的打击 野蛮的 闭关自守的 与文明世界隔绝的状态被打破了 英国的大炮破坏了皇帝的权威 与世隔绝曾是保存旧中国的首要条件 而这种隔绝状态在英国的努力下被暴力打破的时候 接踵而来的必然是解体的过程 马克思史料二环渤海地区包括辽宁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东等五省市 在近代 该地区是列强侵略的重点 也是中国人民抗争最激烈的地区之一 下图是近代列强侵略环渤海地区和中国人民抗争示意图 思考 1 结合1840年后中国社会的主要变化 说明史料一中马克思观点的正确性 2 根据史料二示意图 概括列强侵略呈现的趋势 结合所学知识 说明近代前期列强对华经济侵略手段有何变化 提示 1 1840年前后 西方资本主义列强的侵略打破了清朝闭关锁国状态 冲击了落后的封建制度 传播了西方文化 促使中国封建经济解体 促进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中国的传播 2 趋势 侵略范围不断扩大 由沿海深入内地 由经济掠夺到政治军事控制 变化 甲午中日战争之前 商品输出为主 甲午中日战争之后 资本输出为主 1 2015年7月浙江学考 近代中国某不平等条约规定 自今以后 大皇帝恩准英国人民带同所属家眷 寄居大清沿海之广州 福州 厦门 宁波 上海等五处港口 贸易通商无碍 该条约是 a 南京条约 b 北京条约 c 马关条约 d 辛丑条约 解析根据材料中 近代 英国人 及开放五处通商口岸 可以判断为第一次鸦片战争之后签订的 南京条约 故a项正确 北京条约 是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签订的 开放天津等为商埠 故b项错误 马关条约 是甲午战争后签订的条约 开放重庆等通商口岸 故c项错误 辛丑条约 是八国联军侵华后签订的不平等条约 故d项错误 答案a 2 2015年1月浙江学考 民国时期的小说家包天笑在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