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指导】高考历史总复习 课时作业5 人教版 .doc_第1页
【优化指导】高考历史总复习 课时作业5 人教版 .doc_第2页
【优化指导】高考历史总复习 课时作业5 人教版 .doc_第3页
【优化指导】高考历史总复习 课时作业5 人教版 .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优化指导】2013高考历史总复习 课时作业5 人教版 对应学生用书p239一、选择题1(2012淮安调研)史载,南朝梁任傅昭的儿媳拿了别人送的牛肉来孝敬他。傅昭马上对儿子说:“吃了会犯法,告了又不行。”他们只好把牛肉赶紧埋掉了。这段史料说明()吃牛肉成为江南人民的嗜好南朝统治者非常重视农业生产南朝农业耕作技术有所提高南朝商品经济发展水平较高a b c d解析:此题考查知识迁移能力。在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牛”是最主要的农用动力,而“牛耕”又是最主要的农业耕作方式。在南朝,吃牛肉是犯法的事,说明统治阶级非常重视农业生产,故入选,应排除;“牛耕”是北方的农业生产方式,后来随着北方人口的南迁,这一先进的耕作技术传到了南方,故对;此题是在探讨农业而非商业问题,不能体现。答案:d2(2012 南充模拟)唐张籍在永嘉行中写道:“北人避胡多在南,南人至今能晋语。”这则材料揭示了()北民南迁是由天灾所导致北民南迁是为了躲避战乱北民南迁有利于民族融合北民南迁推广了先进技术ab cd解析:张籍的永嘉行描述的是西晋灭亡、五胡内迁的“永嘉之乱”一事,材料中“避胡”意指北方战乱,而北民南迁,推广了先进技术虽是事实,但材料中没有体现,故排除,因此b项正确。答案:b3三国时,诸葛亮曾说:“今民贫国虚,决敌之资唯仰锦耳蜀中军需唯依赖锦。”丹阳记中记载:“江东历代尚未有锦,而成都独称妙。故三国时魏则市于蜀,而吴亦资西道。”这说明() 蜀锦生产成为军需的主要来源蜀锦在蜀地经济中占有重要位置蜀国能培育出八辈之蚕,缫丝质量很高蜀锦行销魏、吴ab cd解析:此题属于材料选择题,题干给了两则材料,诸葛亮阐述的意思体现在中,而丹阳记所载内容表述的意思体现在中。不符合史实,八辈之蚕是吴国的纺织业成就。答案:c4.(2012资阳模拟)右图为南朝青釉莲花瓣带托碗,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它制作精细,打上了佛教影响的烙印b它属于青瓷,盛产于北方c有“九秋风霜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的赞誉d它说明我国秘色瓷生产出现规模化解析:南北朝时期,青瓷产于南方,后来传入北方,由北方创制出白瓷,排除b项。c项是对唐朝青瓷的赞誉,秘色瓷出现在唐朝,排除c、d两项。由“莲花瓣”可判断,它受到了佛教的影响,故a项正确。答案:a5(2012 南开中学测试)班固汉书地理志记载:“高奴(今延安地区),有洧水(延河支流),可燃;”唐代段成式酉阳杂俎亦云:“石漆,高奴县石脂水,水赋浮水上,如漆,采以膏车及燃灯,极明。”这些记载证明我国古代很早就发现并使用了()a漆b石油 c煤d天然气解析:原始社会我国先民就会使用漆,西汉时煤成为冶铁燃料,但材料都没有体现,排除a、c两项。天然气用明火点燃容易发生爆炸,与材料所述不符,排除d项。抓住“高奴县石脂水,水赋浮水上”,判断b项正确。答案:b6下列有关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手工业发展表述正确的是()a冶铁技术开始出现淬火技术b蜀国培育出八辈之蚕,缫丝质量高c南方创制出白瓷d百炼钢技术非常成熟解析:a项出现在战国;b项应是吴国培育出八辈之蚕;c项应是北方创制出白瓷。答案:d7.魏晋南北朝时期,造纸技术进步,纸张白度增加,右图是吐鲁番出土的纸绘生活图,它有可能来自当时的哪些造纸中心()北京洛阳长安成都建业扬州ab cd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再认再现历史知识的能力。洛阳、长安和建业、扬州分别是北、南方造纸中心。答案:c8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自序中说“采捃经传,爱及歌谣,询及老成,验之行事。”“起自耕农,终于醯醢(醋酱),资生之业,靡不毕书。”由此并根据所学知识判断下列不符合史实的是()a作者搜集了丰富的文献资料,并经过实地考察后写成此书b全书内容丰富,农业、畜牧业、手工业都有涉及c反映了当时我国北方的农业生产技术水平d该书否定了重农抑商的思想解析:本题为材料型选择题。从材料中的“采捃经传验之行事”等信息可判断a项符合史实;从材料中的“起自耕农资生之业”等信息可判断b、c两项符合史实。而齐民要术自序中没有谈到商贾之事,表明作者有重农抑商的思想,因此d项符合题意。答案:d9(2012 南开中学测试)近人刘师培在南北文学不同论中指出我国南北文学特质的不同:“(北方)民崇实际,故所著之文,不外纪事、析理二端。(南方)民尚虚无,故所作之文,或为言志、抒情之体。”下列作品,充分体现南方文学特质的有()逍遥游离骚蒿里行采桑度ab cd解析:此题考查南北文学特质,可用排除法。注意蒿里行的作者是曹操,代表的是北方文学,排除,故c项正确。答案:c10(2012承德模拟)在中国古代,朱雀、玄武、青龙、白虎是镇守天庭的四大神兽,也象征着方位和四季。礼记曲礼上曰:“行前朱鸟(雀)而后玄武,左青龙而右白虎,招摇在上。”由此推断,青龙所在的方位应该是()a东方b西方 c南方d北方解析:中国传统文化认为,东之青龙,象征春天草木皆青。西之白虎,象征金秋收获时节。南之朱雀,象征盛夏骄阳似火。北之玄武,象征寒冬河水沉淀变黑。答案:a11在“国学大师”文怀沙先生书房内有一块书有“正、清、和”三个大字的匾额,这三个字体现了老先生对传统文化的崇尚。“正、清、和”分别是指()a道、佛、儒的精神内涵b法、佛、道的精神内涵c儒、道、佛的精神内涵d法、道、儒的精神内涵解析:中国传统文化里儒家主张正心修身,道家主张清净无为,佛教主张和道执中,所以文怀沙先生认为“孔子尚正气,老子尚清气,释迦尚和气。东方大道其在贯通并弘扬斯三气也”。故c项正确。答案:c12(2012荆州质检)文学史家在论述魏晋南北朝时期文学的特点时指出:“永嘉时,贵黄老,稍尚虚谈。于时篇什,理过其辞,淡乎寡味。爰及江表,微波尚传,孙倬、许询、桓、庾诸公诗,皆平典似道德论,建安风力尽矣。”材料反映出魏晋时期文学作品的主要特点是()a内容清新自然,风格平淡朴实b干预社会生活,突出教化功能c反映民众疾苦,针砭社会现实d注重修辞形式,强调对偶声律解析:根据“建安风力尽矣”,说明评述的不是建安文学,建安文学的特点是反映民众疾苦,针砭社会现实,排除c项。d项材料不能体现。抓住“贵黄老,稍尚虚谈。于时篇什,理过其辞,淡乎寡味”,说明该文学内容不关注社会现实,表达风格也很平淡,排除b项,故a项正确。答案:a二、非选择题1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春秋之义,内诸夏而外夷狄。夫关中土沃物丰帝王之都每以为居,未闻戎狄宜在此土也。非我族类,其心必异,戎狄志态,不与华同戎晋不杂。并得其所,上合往古既叙之义,下为盛世永久之规。纵有猾夏之心,风尘之警,别绝远中国,隔阂山河,虽为寇暴,所害不广。西晋江统徙戎论材料二自晋宋以来,视洛阳为荒土,此中谓长江以北,尽是夷狄。昨至洛阳,始知衣冠士族,并在中原,礼仪富盛,人物殷阜。北魏杨衔之洛阳伽蓝记材料三北朝的强盛来自体制的力量变替的“胡化”和“汉化”扭转了魏晋以来的帝国颓势,并构成了走出门阀士族政治、通向重振的隋唐大帝国的历史出口。吴宗国主编中国古代官僚政治制度研究(1)据材料一,指出作者关于民族问题的主张,概括其理由。(2)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北魏孝文帝改革的进步作用。谈谈你对当时民族关系的认识。14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两晋之际的葛洪批评民间的早期道教,提出以神仙养生为内,儒术应世为外,把神仙方术与儒家的纲常名教结合起来,主张道教徒应该以儒家的忠孝、仁恕、信义、和顺为本,否则虽勤于修炼,也不能成仙。北魏寇谦之制定了一系列的道教戒律,废除了原来入教要收取租米钱税以及男女和合之术等陈规陋习,提倡“专以礼度为首,加以服食闭练”;自称得到老子感召,来辅佐北方的“太平真君”,并因此而得到北魏太武帝的信任。南朝陶弘景自称“胜力菩萨”,致力于儒道佛三教合一,在此过程中,不断完善道教教义和道教神仙谱系。材料二梁启超认为:“道教是一面抄袭老子、庄子的教理,一面采佛教的形式及其皮毛,凑合起来的。做中国史,把道教叙述上去,可以说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