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6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海岸保育及復育方案(草案)行政院國家永續發展委員會秘書處中華民國98年7月20日目錄壹、前言2貳、當前問題分析3參、依據與目標8肆、實施期程8伍、重點工作8陸、預期成效57柒、經費需求59捌、執行與管考59壹、前言海岸地區包括近岸海域及濱海陸地,是水陸交接、生態豐富,具有多元發展價值的地區。據估計,全世界百分之九十魚蝦貝類生產於海岸地區;此外,海岸地區交通便利物流發達,自古以來曾造就無數港埠風華與璀璨的海洋文明。然而,由於海岸地區的多樣化機會與利基,此一區帶成為各種利用型態的相互競逐與衝突迭生的地區;隨著氣候暖化與海平面升高,海岸地區的災害風險也隨之升高,因此海岸管理及其永續發展遂成為國際諸多論壇的關鍵議題。歐美先進國家對於海岸地區的發展尤其重視整合管理,甚至結合流域治理,朝向整合性流域與海岸管理的方向推動。台灣四面環海,海岸經濟、文化、景觀、生態等資源十分豐富,惟近年來海岸人工化、棲地破壞、污染髒亂及其永續發展等議題,引起各界廣泛的關切。多年來內政部營建署著手研擬海岸法、海岸法施行細則與整體海岸管理計畫,但海岸法遲遲未能通過,使相關法令欠缺法源而難以推動。在法源尚未確立前,營建署研擬了永續海岸整體發展方案,並於96年7月30日獲行政院以院臺建字第0960033754號函核定通過。該一方案旨為確保台灣自然海岸線不再損失,避免不當設海岸工程,衝擊自然環境平衡,同時為順應國際趨勢,確保海岸永續發展;並以回復海岸自然風貌為願景,除擬具長期行動方針外,特別針對與海岸線關係最密切之漁港、海岸公路、海堤、觀光遊憩、海埔地及海岸調查規劃等6項,作為優先提列實施計畫之主軸,並研訂執行準則;其主要目的係供海岸法完成立法前,政府各部門研修訂及審議海岸地區各項實質利用計畫之最高指導原則。除此此外,營建署亦持續修訂民國73年及76年間公布之台灣沿海地區自然環境保護計畫,檢討修訂十餘處海岸保護區之範圍和管理事宜。由於永續海岸整體發展方案係以回復自然海岸為主之政策綱領,且僅針對六大議題予以規範;台灣沿海地區自然環境保護計畫之修訂,則只針對十餘處沿海保護區部分進行檢討,對於台灣當前極為緊迫、且可能跨部會之海岸破壞問題仍欠缺關切與回應,爰邀集相關機關審慎研商後,擬具海岸保育及復育方案。本方案係基於尊崇自然、多元價值、綜合治理、再造利基原則,期以更全盤性之思維,針對當前急迫性之海岸破壞問題,由相關部會通力合作,分別擬定其具體改善計畫,並結合擴大內需相關計畫或實施構想,分年分期推動,期使台灣海岸生態回復生機、增益多元利用價值和提升國民福祉。貳、當前問題分析數百年滄海桑田的演變,以及近半世紀快速的發展,台灣海岸的生態與環境面臨日益增加的威脅和挑戰,海岸侵蝕、地層下陷、林帶破壞、棲地減少、濕地陸化、環境污染等情況屢見不鮮。在另一方面,我國海岸管理的權責頗為分歧,海岸立法在內政部營建署、海岸林管理歸農委會林務局、海堤興建禦潮為經濟部水利署、海岸未登陸土地管理屬財政部國有財產局、走私偷渡防制則為海岸巡防署等,致使海岸似若三不管的邊陲地帶,是故強化整合管理實有必要。當前海岸地區的主要問題包括:一、海岸林更新維護問題海岸林為內陸之屏障,可穩定海岸線;對於微氣候有一定之貢獻,亦能提供無數生物棲息場所,對沿海居民之生命財產安全與農、漁業設施維護,均有直接之關係。惟海岸地區之地理環境與氣候條件特殊,造林成果維持不易,造林木常因強風鹽霧吹襲、颱風災害或遭風砂掩埋而受損或生長衰退,亟需更妥善經營管理及更新造林,並定期實施調查及經營管理檢討,方能發揮應有的防風保安功能。二、河口揚塵與河口保育問題由於氣候變遷、水資源調配和河川地墾殖開發等原因,台灣部分河川(如濁水溪)基流量銳減,乾旱河床面積甚大,不但影響溪流生物存續與生態平衡,也經常遇風衍生揚塵問題,嚴重影響周邊城鎮之空氣品質,引發地方民眾高度關切。未來河口保育如何兼顧生態、環境、景觀和民生,必須審慎看待,研提具體的整合計畫。三、流域自然與景觀保育問題河川匯流入海,扮演自然的水文與生態廊道的功能。我國水利法側重防洪禦潮,過去治水也慣用硬性工法,缺乏自然為上的觀念,致使沿河生物動線阻滯、景觀僵硬與自然消失的情況。流域與海岸相互連結,生態與環境品質息息相關,很多國家海岸地區的劃設也以流域為濱海陸域的範圍,期使流域和海岸之管理併同思考。此外,美國在1968年著手建立國家自然與景觀河川系統和通過自然與景觀河川保護法,迄今全國有38個州、166條河川共長11,000英里具有自然、文化和景觀的河川獲得保護。從生態、環境和美質,以及與海岸共生的角度,台灣河川流域內美質、自然度的維護、生態保育和民眾休憩品質應併同重視,並致力改善。四、沿海地層下陷問題台灣沿海部分地區因為超抽地下水,導致地層下陷,颱風豪雨或海水倒灌時,容易發生溢淹情形,且常積水不退,此一現象在雲、嘉、南、屏等縣分尤為嚴重,地方受害民眾深以為苦,亟待政府積極的改善措施。五、海岸侵蝕及水土鹽化問題海岸侵蝕是全球普遍的問題,海平面上升、河川建壩興堰、海岸人工設施增加都能使侵蝕狀況更加惡化。估計台灣一半以上的海岸都面臨侵蝕問題,如果無法有效改善此一情勢,對於民眾生命財產安全影響至鉅。過去國內多採用硬性工法,可能產生以鄰為壑的結果,未必能徹底解決問題,因此有必要思考與持續研發新的工法(如人工岬灣)或規範(如退縮建築)。在另一方面,由於地下淡水補注日少,海水及淡水介面內縮,加上海岸侵蝕,使海岸土地及地下水鹽化的情況日漸嚴重,防風林枯萎,連帶影響海岸生物棲息,必須採取有效之對應措施。六、濕地保護問題濕地是生產力最高生態系之一、無數生物的棲地,也是在溫室氣體減量過程中扮演碳匯功能的重要環境,聯合國於1973年制訂了拉姆薩公約,積極保護國際重要濕地。台灣四面環海,擁有各種類型之濕地,但長久以來面臨法源缺乏、主管權責不清、圍墾填埋和生態干擾等問題。過去相關機關雖公布實施若干計畫或方案,並對於濕地保育提出構想,然而我國相關法令和體制對濕地保護仍欠缺具體機制與作為,對於私人部門之參與也缺乏積極的鼓勵措施,將來仍難以周全地保護台灣沿海的濕地,因此應儘速研議和推動相關保育措施。七、自然海岸保護與景觀改造問題台灣海岸風貌獨特多變,北部為大屯山火山系統形成的岩岸灣澳,東部為歐亞板塊與菲律賓板塊交接的陡峭斷崖海岸,南部為珊瑚礁形成的墾丁半島,西南為沙洲、潟湖、河口錯綜的重要海岸濕地,西部則為平直沙岸,因此被葡萄牙水手譽為福爾摩沙- 美麗之島。但這些自然海岸景致逐漸遭到破壞,不當開發與過度人工化,使自然風味逐漸消失。尤其,隨著沿海地區快速發展,台灣超過百分之五十的自然海岸線已經水泥化。由於突堤、消波塊和堤防等人工結構物造成地形與流場改變,對於許多海洋及海岸生物的活動和生命循環造成阻隔效果,影響到生物繁衍和生態系的平衡。鑑於自然海岸在生態保育、景觀品質、海岸穩定和親水活動等功能上,都具有重要意義。內政部過去數年來積極推動海岸景觀改善計畫,已有若干成果,未來仍應持續評選,逐步減少硬體建設,以改善與回復海岸美景,維繫生態平衡,並提升民眾生活品質。行政院於95年通過的永續海岸整體發展方案,其主張自然海岸零損失的保全政策,允宜持續推動與落實,並進而建立生態環境彌補(Mitigation)之機制措施。八、海洋污染問題 海洋污染主要包括陸源性污染和海域活動所產生的污染。如臨接河川之市鎮廢水,港區內工商業活動所產生之廢污水,船舶廢油污水及廢棄物,港區疏濬等作業,都會影響海洋水質。雖然各有關機關已研訂多項措施,改善海洋之污染,惟海洋污染來源廣泛、多元與複雜,例如漁港水質與周邊環境,需整合漁民、漁村和漁港,進行總體規劃和具體改善,因此海洋污染問題未來仍有不斷改善之空間。九、漁港轉型利用問題台灣目前有225個漁港,隨著國際和社經情勢的轉變,有些漁港的營運績效已大不如前。225個漁港中177處僅初具外廓,規劃供作鄉里小型漁業使用,其中有27處僅有單條堤防或拖曳道設施,規模普遍偏小。受東北季風、颱風及沿岸漂砂等作用,許多漁港之港口及航道常有淤淺的問題,影響漁業作業及船筏進出安全,有必要定期辦理疏浚。隨著政府推動沿海地區的觀光休閒,目前已開放20處漁港供遊艇停泊,部分漁港因地理區位優良,為提倡海岸及海域休閒活動,漁港發展應朝向活化及現代化之運用,故將檢討現有法令,研擬優先推動在鄰近大臺北都會區附近之縣市,選擇規模較大、設施較完善,且有多餘空間可釋出的漁港內增設遊艇停靠席位、釣魚區及加強岸上服務設施(例如多功能漁業服務大樓),作為國人從事優質濱海休閒活動的空間。隨著國際和社經情勢的轉變,有些漁港營運績效大不如前。未來這些漁港是否轉型他用,甚至多元使用,維護管理又如何改善或轉隸,應進行評估研究。漁港應該與漁民、漁村,甚至當地民間團體和中小學結合,並參考國內外較佳模式,有魄力地推動具體的轉型發展計畫。十、港都發展整合問題港都應有鮮明的海洋及門戶意象,例如澳洲雪梨港區與歌劇院,其色彩、造型和規劃,簡明流暢,海洋意涵強烈,故成觀光重鎮。愛台十二項建設中對於高雄海洋新樂園、基隆市的西三、西四碼頭建設均有所著墨,雖給地方注入活水,但港灣周邊相關計畫缺乏整合。例如,基隆港區的更新計畫,如能延伸到九份、金瓜石,整合成為海洋、港灣、科研、休閒的海洋科技與休閒園區,則更能促成港都的永續發展。台北港營運後,淡水河口相關的新市鎮、新遊憩區和遊艇港等周邊計畫進一步整合,勢必能提升其價值和發展潛力,因此高雄港、基隆港、台北港、台中港、花蓮港和安平港等宜有因應新局,促進整體地區有秩序之規劃發展,以提升由海入台時門戶印象的品質。十一、海洋文化保存問題海岸、河口與港埠地區,資源豐富、經濟活絡,衍生出許多城市與地區的高度文明,保護海洋文化與水下文化資產已經成為國際間重要的事務。例如,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擬定了保護水下文化資產公約,歐盟和一些先進國家也紛紛制訂相關法規以保護這些珍貴資產。過去數百年來,台灣歷經西、荷、英、法、日、明、清等多元文化的洗禮,成就了一府、二鹿、三艋舺海岸港埠的盛世風華,周邊海域因為颱風海象與海域戰爭也擁有豐富的沈船遺址,海洋文化資產十分豐富,對於建構先民來台或古代東亞地區航海之歷史圖像更具意義。此外,國內許多原住民部落(如蘭嶼達悟族)對於海域永續利用的傳統智慧,彌足珍貴。這些海洋文化如何維繫,水下文化資產如何強化保護,也面臨重大挑戰。十二、海洋政策與管理問題我國目前海洋事務的權責機關相當分散,以海岸管理為例,內政部負責海岸立法與海域兩法(中華民國專屬經濟海域及大陸礁層法、中華民國領海及臨接區法)、環保署負責海洋污染防治、海巡署負責走私偷渡與海域執法、農委會負責漁業管理、經濟部水利署與部分目的事業機關負責海岸災害防護,其他相關機關尚包括農委會林務局(保安林)、經濟部工業局(海岸工業區)、財政部國有財產局(未登陸土地)等。權責至為分歧。行政院雖然於2006年通過永續海岸整體發展方案,追求自然海岸零損失之境界,但此一精神似未獲得從中央到地方之重視,海岸保育政策仍然不夠明朗。從空間規劃而言,近岸海域研究調查有限,潮間帶有待界定保護,各種使用也尚未完成詳實規劃。亦即,海岸的綜合治理仍有待努力。其次,將來如何整合海洋與海岸管理,都有必要進行深入研究與策劃,海岸保育及復育才有明確之依據。參、方案依據與目標 本方案秉持尊崇自然、多元價值、綜合治理、再造利基的原則,以落實 總統政見藍色革命、海洋興國之海洋政策、愛台十二項建設之海岸新生政策及行政院政務會報決議,其目標如下:一、崇尚自然,保存人文資產,維護海岸地區的風貌特色。二、正視海岸破壞及劣化現象,採取具體有效之措施,回復台灣海岸生機。三、整體規劃相關利用,促進海岸有秩序之發展,提升海岸多樣性之價值。四、結合擴大內需,振興海洋產業,邁向海洋興國目標。五、建立權責分明之制度,強化海洋事務整合,使台灣成為重要的海洋國家。肆、實施期程民國98年至103年伍、重點工作本方案包括十三項重點工作,說明如下:一、海岸保安林再造(一)主辦機關:行政院農業委員會協辦機關:縣市政府(二)目前工作概況臺灣地區海岸林屬環境敏感脆弱地區,亟需持續加強辦理海岸林帶復育工作,減緩飛砂、季節風、鹽霧及潮浪危害,除持續加強定砂、新植工作,並針對老化之木麻黃採原生樹種積極更新復育,營造複層林相,豐富海岸地景生態,逐步建構濱海綠色廊道。本計畫由農委會林務局統籌規劃及執行,並結合地方社區進行海岸造林,另海岸地區(含澎湖縣)編入保安林面積約1萬1千餘公頃(共計134個編號);為瞭解保安林之經營管理狀況及土地使用檢討,該局亦持續執行海岸保安林檢訂工作。目前相關推動情形如下:1. 為確保造林成功,基於定砂為海岸造林之根本,以防潮籬、 堆砂籬、防風籬、植稻草及地被植物等方式併用,使未安定飄砂先行穩定後再實施造林。使用之地被植物如馬鞍藤、狼尾草、海埔姜、貓鼠刺等。2. 海岸造林選用多樣化海岸樹種施行生態造林,包括草海桐、福木、海檬果、欖仁、大葉山欖、苦楝、台灣海桐、南洋杉、白水木、黃槿、木麻黃等,以增加海岸林之多樣性,復育成接近自然環境之海岸林相,並兼具防風、遊憩、景觀及教育等功能。3. 過去海岸林造林採木麻黃人工純林經營,雖生長好易成林,惟目前已面臨老化衰退,難以永續,亟待更新復育,可在林間空隙地逐步混植原生樹種,以備木麻黃老化枯死後得以取而代之;藉由營造複層林相,提高森林生物多樣性,並可提供昆蟲、海鳥棲息場所。4. 為解決各縣市政府人力、財力不足以充分妥善經營管理國有林事業區外之保安林地,林務局於92年將其收回管理,並逐年編列經費辦理保安林檢訂調查作業,截至97年度為止已完成海岸地區8,300公頃之保安林檢訂工作,尚餘3,000公頃將於98至102年分列辦理。配合愛台12建設之海岸新生整體計畫,該局將積極執行海岸保安林檢訂及檢討工作,98年度預定完成2,500公頃海岸保安林檢訂,並檢討各編號保安林經營管理現況,依保安林解除審核標準作必要且適當之調整。5. 海岸林係森林生態系重要一環,配合第四次全國森林資源調查推動,國有林事業區外截至97年度已完成北部(宜蘭縣至苗栗縣)地區調查作業,後續將採逐年分區方式持續推動,分別辦理中南部、東部及離外島地區之森林資源調查工作。全程工作預計101年完成,可獲取全國森林(包含海岸林)之最新資源分布資訊。另外參照美國、日本、加拿大等國森林資源調查機制,並配合內政部國土利用調查更新規劃,建議後續以5年為海岸林相調查更新期程。(三)未來五年工作項目為改善現況問題,未來工作內容,將包括海岸林相與土地使用調查、林區生物調查、更新復育、苗木補助、長期維護管理等。其推動方式將由農委會林務局統籌策劃,同時結合地方政府、社區志工或保育團體進行海岸林再造計畫。主(協)辦機關計畫名稱期程經費概估備註農委會林務局海岸保安林檢訂及海岸林林相調查中期0.500億元(自行編列)林相調查101年完成;海岸保安林檢訂102年完成海岸林更新復育計畫中期6.082億元(98-101年自行編列)3.506億元(102-103年本方案爭取)預計103年完成1000公頃海岸林更新復育海岸林生物調查長期0.080億元(本方案爭取)99至103年逐年編列研究計畫進行調查海岸林分布現況圖海岸保安林圖二、河口保育及揚塵改善(一)主辦機關:經濟部水利署、行政院環境保護署協辦機關:縣市政府(二)目前工作概況河口揚塵問題經常困擾地方居民。為解決卑南溪、高屏溪下游段揚塵問題,經濟部水利署已針對完成揚塵範圍細部調查、成因、抑制方案等研究。目前已陸續參考規劃成果進行揚塵抑制工作,必要時再做適當修正。另外濁水溪、大安溪、大甲溪3揚塵嚴重河川,本(98)年度亦已投入經費進行研究,預計12年時間可提出長效揚塵抑制方案,未來在長期性抑制方案尚未提出前,經濟部水利署將施以短期(短效)揚塵抑制工作。河川區域內之使用行為如屬水利法第78條之1所規定之使用行為,應經許可後始得為之;水利署將函請各河川局就個別河川使用行為,參酌以下因素:在適法性及成效上應考量其行為與揚塵之產生有因果關係、使用人合理負擔及河川內私有地農地、河川外海灘地如排除於空氣污染防治法令適用範圍,將缺乏公平性及成效減損之問題暨固定污染源逸散性粒狀污染源空氣污染防制設施管理辦法所稱之抑制揚塵方法,除有破壞環境之虞外,尚有汛期極易遭洪流沖失,其方法應審慎採行,於許可書內妥適訂定使用人負擔協力抑制揚塵之義務。此外,水利署各河川局將參酌相關研究成果,於河口段先行依河川區域種植規定種植植物,期發揮抑制揚塵效果;另將針對前述種植植物對揚塵抑制之成效及河防安全之影響,加以探討研議修正河川區域種植規定,期瞭解是否得以擴大種植並實施。(三)未來五年工作項目未來工作內容將包括揚塵河床熱點調查、揚塵河床耕作與承租普查、河床承租契約檢討與改進、短中長期揚塵抑制工法研究、民眾參與協力管理機制研究等。其推動方式,將由經濟部水利署與行政院環境保護署共同策劃,結合縣市政府、當地就業勞工、河床承租戶與學術機構擬定短中長期計畫,賡續進行。主(協)辦機關計畫名稱期程經費概估備註經濟部水利署揚塵抑制研究與試驗計畫短期0.130億元98年度針對卑南溪、大安溪、大甲溪、烏溪及濁水溪等河川下游段揚塵嚴重地區,進行揚塵成因調查、抑制方案研究及現地試驗計畫。嚴重地區緊急抑制計畫(僱工噴灑抑制劑或舖草植草)短期併入研究與試驗計畫預算中辦理揚塵抑制研究與試驗計畫抑制方案研擬後後配合進行現地試驗。河床施作臨時土堤軟性工法試驗計畫短期0.100億元配合揚塵抑制研究與試驗計畫同步進行現地試驗。河床植栽計畫與規範中期0.020億元俟揚塵抑制研究與試驗計畫完成揚塵抑制成效及河防安全影響探討後再研議修正。河川使用許可書研議補訂使用人協力規範中期0.020億元河川內除公有土地外,尚有大量私有土地,如需由土地使用人協助進行揚塵抑制措施因涉及人民之權利與義務,需俟研議可行方案後再予施行。河川基流量研究與管理規範中期先研擬規範,繼建立操作管理制度。經濟部水利署、環保署國家河口保育計畫長期0.300億元以濁水溪為範例,進行河口保育整體規劃(含生態調查、河川濕地、森林公園、自行車道系統、民間參與),視其成效,再推廣至其他河口。河口綠化及造林計畫長期3.000億元1.水利署負責河岸綠化,將納入於重要河川環境營造計畫每年之環境景觀改善工程辦理。2.環保署評選河口公有地或適當地點,補助地方闢建河口環保森林公園。河床綠化認養計畫長期逐年編列經費鼓勵民間團體認養堤防及高灘地空間環境美綠化工程之維護管理。環保署河床人工濕地闢建計畫中期0.300億元(示範計畫)委託人工濕地專家,先進行示範計畫,成功後推廣。 三、自然與景觀河川保護(一)主辦機關:經濟部水利署協辦機關:行政院環境保護署(二)目前工作概況:經濟部水利署自民國91年開始執行河川情勢調查計畫,針對全國中央管河川進行生態棲地內之生態物種、物理、化學等生態指標做完整調查,以作為推動河川環境營造計畫過程,在維持河川自然生態之各項規劃、設計、施工等工作之依據,截至目前已完成17條中央管河川之情勢調查,餘有8條尚未辦理。在生態工程工作方面,該署近年執行重要河川環境營造計畫,均持續朝向自然工法、生態工法、生態工程之目標前進。另外,該署於民國96年配合國土復育策略方案暨行動計畫開始辦理河川復育規劃工作,並執行復育河段評定及復育計畫擬定,該項計畫檢討大漢溪、頭前溪、大安溪、大甲溪、烏溪、濁水溪、八掌溪、花蓮溪等八條水系可能實施河川復育計畫之河段,結果選定優先辦理河段為大甲溪(一級)、濁水溪(二級)、烏溪(三級)三條水系以大甲溪為例,研擬復育計畫,建議分年辦理地方說明會、放寬河川流路、定期疏濬、整建避難防護空間等工作。為使河川之自然生態受到保護,該署並於民國96年度開始辦理河川復育及保護守護隊計畫相關計畫,除提供原鄉地區當地就業機會,有效降低原住民失業率外,同時規劃完成河川復育及保護守護隊成立誓師大會及各地區守護隊成立,並完成河川水域環境生態調查及檔案資料彙整之教育訓練工作,該計畫有效喚起在地人保護家鄉河川之觀念。 (三)未來五年工作項目主(協)辦機關計畫名稱期程經費概估備註經濟部水利署河川生態資料庫建置計畫短期0.030億元二年內完成生態資料庫架構規劃既有生態資料彙整建置計畫中期0.030億元生態資料庫架構規劃完成後,既有完成之16條中央管河川情事調查生態資料建置於資料庫中。河川情勢調查計畫長期0.540億元1. 持續推動尚未辦理之9條河川情勢調查計畫。2. 每條河川辦理時間約需二年,惟經費人力許可下,將同步進行以縮短完成期限。河岸復育工法(技術)研發計畫中期0.400億元納入98至101年水環境及生態科技發展科專計畫辦理。河川環境管理計畫長期0.560億元屬河川治理與管理之最上位計畫,預定6年內完成4大流域之河川環境管理計畫。自然河岸復育計畫長期2.000億元於重要河川環境營造計畫逐年評選辦理環境景觀改善計畫經濟部水利署、環保署河川復育及保護守護計畫長期0.640億元目前水利署、環保署已成立河川守護(巡守)隊計畫,應持續辦理。河川管理辦法之研究長期自辦河川自然與景觀保護將納入河川管理辦法條文中增訂條文。一縣市一河川復育計畫長期88.000億元(三年)1. 中央管河川部分水利署於重要河川環境營造計畫針對各河川逐年進行環境改善與營造計畫。2. 縣市管河川部份,目前於一淹水地區水患治理計畫中辦理防災治水之改善。3. 環保署預估經費為88億元,其中98100年經費為43億元(依96年7月24日院臺環字第0960034156號函核定河川及海洋水質維護改善計畫(第2期)辦理),101103年經費預估為45億元。4. 徵求一縣市一河川計畫,建立沿河步道或腳踏車道,並整合於全國綠色網絡,預計兩年內規劃完成環保署河岸工程環評規範短期0.020億元一年內檢討增修全國綠色網絡建構計畫中期6.000億元(三年)一年內規劃完成、三年內串連完成第一條環島綠色網絡(含自然步道、腳踏車道系統)。河岸污水處理濕地建造計畫長期8.89億元(其中已列部分3.39億元,5.5億元本方案爭取中)。逐年補助進行四、地層下陷地區防治(一)主辦機關:經濟部水利署協辦機關:行政院農業委員會、內政部、縣市政府(二)目前工作概況: 為解決地層下陷地區經常淹水的困境,濟部水利署研擬之綜合治水示範計畫業奉行政院於98年2月24日院臺經字第0980007093號函核定在案,並已函送計畫書予各相關單位辦理前置作業;該計畫俟振興經濟擴大公共建設特別預算通過後,即可辦理相關用地(三)未來五年工作項目主(協) 辦機關計畫名稱期程經費概估備註經濟部水利署綜合治水示範計畫短期40.000億元辦理示範區之排水整治及滯洪池、村落防護等工程。農委會水保局地層下陷地區農村地貌改造計畫中期20.000億元(由農委會於農村再生計畫特別預算中匡列)辦理內容為地層下陷地區農、漁村社區之規劃及整建、社區道路、溝渠、社區環境品質改善、傳統建築、文物、埤塘及景觀生態設施。農委會漁業署地層下陷地區海水養殖專區改善計畫中期18.000億元(由本計畫特別預算中支應)辦理示範區內養殖區排水路整建及養殖區專用海水引水設施。內政部營建署、內政部建築研究所淹水地區土地使用管制與建築規範之研究中期0.180億元(三年)先行研究,三年內完成相關規範。嚴重地層下陷地區五、海岸侵蝕及鹽化防護(一)主辦機關:經濟部水利署協辦機關:內政部營建署、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行政院環境保護署(二)目前工作概況 依據海岸法(草案),海岸侵蝕防護由經濟部水利署主政,目前正辦理海岸基本資料調查及資料庫建置規劃研究(規範調查方式及成果資料格式)、海岸環境防護及復育規劃參考手冊(提供各相關單位海岸防護之規劃應用依據),預定分別於民國98年5月及99年5月完成報告,將可提供各機關參據。另內政部研擬之整體海岸管理計畫,其海岸防護具體原則及規範,將再會商相關部會後完成各級防護計畫。此外,水利署於62年迄今,業依水利法及海堤管理辦法授權辦理一般性海堤之防護業務(事業海堤除外),近年來於海灘侵蝕防護之研究方面,並已辦理下列計畫:海岸生態工法之研究(96、97、98)、建立波潮流與海岸變遷模式(8992年台灣本土化模式開發)、海岸工法之新技術研發(8992年)、海灘侵蝕新技術研發(8992年)、青草崙海岸復育試驗研究(95年)、生態工法應用於海岸復育之研究(94年以青草崙海岸為例現場試驗)、生態工法演進、推動、實施成果評估(95年)。該署每年亦針對全省10個地下水分區,篩選合適水井,進行26項地下水水質檢測工作,並分析地下水鹽化情形,該資料可作為海岸地區地下水及土壤鹽化調查計畫之評估基礎。目前辦理濱海地區地下水與海水交互作用先驅研究,將於98年度完成研擬臺灣濱海地區整體地下水和海水間交互作用機制與特性的分期、分區之調查研究與應用規劃,可提供海岸地區地下水補注區調查研究工作之參考。 (三)未來五年工作項目主(協)辦機關計畫名稱期程經費概估備註經濟部水利署海岸防災基本資料庫建置計畫短期0.060億元預定於99及100年二年內完成資料庫系統規劃研究,經費於行政院97年7月24日院臺經字第0970031448號核定海岸環境營造計畫(98年103年度)計畫支應。生態性海堤軟性工法與示範性計畫推動短期0.040億元以台南青草崙為現地試驗區逐年改善、監測與評估。現有人工結構物檢討改善中期0.180億元已於永續海岸整體發展方案提列計畫由水利署所屬單位委辦辦理評估,檢討規劃現有海堤後,再據以辦理工程計畫,經費於行政院97年7月24日院臺經字第0970031448號核定海岸環境營造計畫(98年103年度)計畫支應。海岸穩定長期監測計畫長期3.580億元由所屬各河川局逐年辦理調查監測(海岸地形變遷及波潮流調查),經費於行政院97年7月24日院臺經字第0970031448號核定海岸環境營造計畫(98年103年度)計畫支應,98年編列0.36億。環保署(土基會)、經濟部水利署、農委會林務局、內政部海岸地區地下水及土壤鹽化調查計畫長期0.500 億元(五年)可結合與應用水利署每年辦理之台灣地區地下水質檢測分析與評估計畫之水質檢測資料進行評估作業。海岸地區地下水補注區調查研究長期1.000億元(五年)水利署目前辦理濱海地區地下水與海水交互作用先驅研究,將於98年度完成研擬臺灣濱海地區整體地下水和海水間交互作用機制與特性的分期、分區之調查研究與應用規劃,可提供本項工作之參考。內政部營建署、內政部建築研究所檢討修正整體海岸管理計畫中期0.060億元將海岸侵蝕地區、地下水補注地區資訊納入計畫內,於三年內完成。海岸地區退縮建築(Set-back)範圍與規範之研擬中期0.120億元(三年)逐年編列經費,先行研究海平面上升威脅,再考量海岸地區建築退縮規範之研訂環保署海岸人工濕地闢建計畫中期3.000億元(三年)以豐水期水質淨化及補注地下水為主,補助研究計畫辦理。六、沿海濕地劃設與保育(一)主辦機關:內政部營建署、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林務局、行政院環境保護署、經濟部水利署協辦機關:交通部觀光局、教育部、各縣市政府 (二)目前工作概況 因應上述問題,內政部營建署與農委會林務局已著手推動濕地保育及復育相關作業,從行動計畫、中長程計畫以及委託研究等3方向整合進行,目前進度說明如下:1. 內政部營建署:(1)執行98年度國家重要濕地生態環境調查及復育計畫:因創造台灣城鄉風貌示範計畫第3期(2009-12年)擴大以國土空間永續主題,對象涵蓋濕地、海岸等藍綠帶生態系統。進行補助社區、非政府組織成立國家重要濕地社區生態巡守隊及監測工作及補助辦理國家重要濕地復育、地景改造等工作。將於今(98)年3月底完成補助核定程序。(2)研擬國家重要濕地保育計畫(99-104年)(草案),依申請新興中程計畫程序於98年2月20日送行政院審議。(3)委外辦理濕地永續經營管理方法及相關法令之探討、國家重要濕地環境調查及資料整合計畫、濕地生態及地景復育顧問團等委託服務案評選,預計今(98)年4月底前完成簽約作業。2.農委會林務局農業委員會林務局係野生動物保育法之中央主管機關,負有保育野生動物及其棲息環境之責;野生動物保育法施行細則對野生動物重要棲息環境亦有明確歸類,其中之海洋、河口、沼澤、湖泊、溪流、農田生態系等均屬濕地環境,為推動濕地及濕地生物資源之保育,農委會林務局除積極將具珍貴生態價值之濕地劃設為野生動物保護區或野生動物重要棲息環境,使其受到妥善的保護外,亦積極推動珍稀濕地物種之保育;並逐步進行劣化棲地與具重要生態價值農業濕地之復育。(1)重要濕地劃設為法定保護區域:農委會已依野生動物保育法公告劃設台南市四草野生動物保護區等16處屬濕地環境或具有濕地資源之野生動物保護區,另依文化資產保存法指定淡水河紅樹林自然保留區等7處位屬濕地之自然保留區。此外,目前已預定將嘉義鰲鼓濕地及桃園楊梅731號埤塘濕地公告為野生動物重要棲息環境及野生動物保護區,刻正辦理相關前置作業。未來仍將持續針對國內重要濕地環境進行保護區劃設之評估。(2)濕地保護區域之經營管理:上述位屬濕地之保護區域,目前雖由農委會林務局每年編列經費針對轄管之保護區域進行棲地經營管理,亦補助縣市政府依法辦理保護區之經營管理工作,惟因保護區域範圍廣闊,亟待擴充經費,以進行更加妥善之管理,期達成濕地生態永續經營之目標。(3)珍稀濕地物種之保育:針對瀕危或珍稀濕地物種之保育,例如台南縣境內水雉之保育,農委會林務局補助專家、民間團體與地方政府進行水雉棲地埤塘生活環境之改善與營造,期能擴大該物種之棲地範圍,提高環境對水雉之容納量,經多年努力,水雉族群數量已明顯增加。故未來擬投注更多經費,將本案之模式推廣應用於其它珍稀濕地物種之保育。(4)劣化棲地與具重要生態價值農業濕地之復育:台灣西南部沿海地區部份農地,因地層下陷導致長期積水或鹽化,針對其中具備生態發展潛力之區域,農委會林務局以生態休耕補助之方式,提供農民每公頃每年5.4萬元之補助,期望能將因地層下陷無法耕作之農地轉化為具備生態保育與遊憩價值之濕地生態園區。農委會林務局自94年起即持續補助雲林縣政府與口湖鄉公所於口湖地區辦理濕地生態園區示範區計畫,時至今日成效良好,該地區之成龍濕地已逐漸成為賞鳥與生態旅遊景點,同時亦帶動地方遊憩產業之發展;另98年度預計比照雲林口湖模式,以生態休耕補助台南縣學甲鎮地層下陷之100公頃農地地主,以共同推動該區域轉型為濕地生態園區。本項計劃除日後將逐步擴大辦理,並將串聯各濕地成為西部海岸地區濕地生態園區,以建構台灣西部生態保育廊道。此外,農田生態系為野生動物保育法施行細則所訂定之野生動物重要棲息環境之一,其中之水田亦屬濕地環境,近年因農地休耕導致水田大面積之陸化,不利於生物多樣性保存與水資源涵養,未來將針對國內具有重要生態價值卻逐漸劣化之農業濕地,研議以生態休耕之方式,進行陸化水、梯田濕地生態之復育。(三)未來五年工作項目主(協)辦機關計畫名稱期程經費概估(億元)備註農委會林務局溼地保護區域之經營管理中期3.300億元明智利用國家重要濕地,短期推動口湖濕地園區計畫珍稀濕地物種保育中期2.050億元補助或獎助地方政府、非政府組織及社區團體辦理,以強化濕地法定保護區之保育。劣化棲地與具重要生態價值農業濕地復育中期3.130億元營建署濕地生態空間結構整體規劃短期0.02億元內容包括:n 擬定濕地地景保育目標與策略n 全國濕地地景空間系統規劃n 縣市濕地地景空間系統規劃n 配合防洪治水推動濕地防災規劃n 配合水資源管理推動濕地供水規劃營建署建構濕地永續法制與管理體系長期0.400億元內容包括:n 建立跨部會協調機制與平台n 辦理濕地永續諮詢輔導顧問團n 定期辦理國家重要濕地評選n 研訂及推動濕地保育法及管理與獎勵機制n 推動濕地認養制度n 推動濕地公益信託n 強化濕地環境影響評估n 推動濕地生態產業獎勵認證制度營建署整合提昇濕地科學長期0.815億元內容包括:n 建立長期跨領域科學合作交流平台n 研訂各類濕地設施規劃設計技術規範並進行操作試驗n 建置濕地生態系統模型及保育決策支援系統n 辦理濕地碳匯儲存功能研究計畫n 辦理濕地生態之社會經濟評估研究計畫n 建置濕地生態資料庫n 配合氣候變遷及臨時重大議題辦理濕地相關研究營建署強化社會參與及國際交流與訓練長期0.270億元內容包括:n 成立濕地專業網站及網路社群n 邀請國際專家參與國內濕地保育復育作業n 定期參與國際研討會與研習訓練n 舉辦濕地保育國際會議n 進行國際宣傳,推廣濕地環境教育農委會水利署環保署觀光局營建署教育推廣短期2.572億元內容包括:n 巡守人員教育訓練n 監測人員教育訓練n 解說人員教育訓練n 成立社區保育教室n 製作鄉土生態教育資料n 製作鄉土人文教育資料n 設立濕地保育自然中心n 濕地保育自然中心管理維護內容包括:n 委託或指定學術單位或NGO組織n 成立巡守組織n 成立監測組織n 成立教育志工組織n 成立濕地產業發展組織n 濕地生態產業規劃n 濕地生態旅遊規劃n 社區生產事業轉型輔導n 社區觀光產業輔導內容包括:n 棲地復育n 物種復育n 人工濕地營運n 環境清潔n 遊客導引及解說設施n 遊客阻隔與警告設施n 檢討變更土地使用n 威脅通報及排除內容包括:n 濕地周邊重要地區(水田、漁塭、河川溪流與綠帶等)復育作業n 濕地周邊地區(住宅社區、工業區等)衝擊排除與減輕農委會水利署環保署觀光局營建署社區參與濕地經營管理(推動濕地保育、濕地產業及生態旅遊)短期2.905億元農委會水利署環保署觀光局營建署濕地基地環境營造中期4.021億元農委會水利署環保署觀光局營建署濕地生態廊道建構與復育中期2.091億元農委會水利署環保署觀光局營建署海岸濕地防護中期1.699億元內容包括:n 海岸濕地水文調查及監測n 海岸濕地及潮間帶生物多樣性調查n 海岸濕地植被復育更新n 海岸濕地沙洲及沙丘定砂工程農委會水利署環保署觀光局營建署背景環境、生物及社會長期調查、研究與監測長期3.849億元內容包括:n 背景環境n 生物調查n 人文調查農委會水利署環保署觀光局營建署其他0.458億元內容包括:n 天然災害臨時應變措施1. 其他必要性保育復育作業經濟部水利署海岸沙丘、沙洲及河灘濕地保育之研究中期1.200億元(三年)以外傘頂洲、馬沙溝和七股潟湖為例,分三年進行研究。環保署濕地碳匯儲存功能研究計畫短期0.075億元分三年逐年研究人工濕地復育、管理維護及監測中期1.000億元明智利用國家重要濕地強化濕地環境影響評估之研究與規範研擬短期0.030億元建構濕地永續行政法制內政部營建署、農委會林務局、環保署、教育部濕地生態廊道建構與復育中期0.360億元明智利用國家重要濕地建置濕地生態資源資料庫中期0.360億元濕地環境教育中期0.120億元推動濕地公益信託制度中期0.055億元建構濕地永續行政法制推動濕地認養制度長期0.020億元建構濕地永續行政法制交通部觀光局、各縣市政府推動濕地生態旅遊與機制長期0.250億元建構濕地永續行政法制國家重要溼地分布圖七、自然海岸保全及與海岸環境營造(一)主辦機關:內政部營建署、經濟部水利署 協辦機關:縣市政府(二)目前工作概況1. 自然海岸調查劃定與巡守機制:本計畫為國家地理資訊系統建置及推動十年計畫(95-104)的子計畫,係運用衛星影像進行土地變遷偵測,建立變異點網路通報查報系統,並運用高科技數位方式改善傳統土地利用違規查報取締方法,並持續辦理98年度工作。2. 自然海岸開發彌補機制之研究:配合海岸法(草案)審議作業,就草案第20條規定,為降低一定規模以上開發行為對海岸生態之衝擊,爰研擬應採取之彌補或生態復育措施。3. 海岸復育及景觀改善示範計畫:邀集各領域專家學者成立永續海案推動實施服務團,透過現勘評選機制,協助地方政府辦理以減量、復育、環境整理進行海岸棲地生態復育及景觀改善工作。4. 海岸環境營造計畫:例行性辦理海岸防災基本資料調查監測、海堤改善、維護管理等業務,以營造海堤風華、回復近自然海岸、塑造海岸綠色廊道、推動整體調查規劃四項工作指標建設,整體營造海堤環境。(三)未來五年工作項目主(協)辦機關計畫名稱期程經費概估備註內政部營建署自然海岸調查劃定與巡守機制短期0.246億元配合永續海岸整體發展方案,以確保自然海岸零損失之目標。自然海岸開發彌補機制之研究中期0.015億元配合海岸法(草案)之精神,預為研擬相關制度。海岸景觀整體改造計畫長期6.000億元依行政院97年7月24日院臺經字第0970031448號核定海岸環境營造計畫(98年103年度)項下編列6年6億元經費辦理。經濟部水利署海岸環境營造計畫長期80.000億元本計畫持續性辦理,由水利署依據行政院97年7月24日院臺經字第0970031448號核定海岸環境營造計畫(98年103年度)。將例行性辦理海岸防災基本資料調查監測、海堤改善、維護管理等業務,以營造海堤風華、回復近自然海岸、塑造海岸綠色廊道、推動整體調查規劃四項工作指標建設,整體營造海堤環境。八、海洋污染防治(一)主辦機關:行政院環境保護署、港口管理機關、經濟部工業局、農業委員會漁業署、行政院海岸巡防署、交通部、內政部、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縣市政府(二)目前工作概況:1. 河川流域污染監測:行政院環保署已執行87條河川319站,19個海域104站、58個水庫113站、22縣市431站之地下水質監測。另進行10個休憩海域水質監測共30站,14條河川之底質與生物相監測工作。2. 重點河川整治:行政院環保署針對污染嚴重之重點河川優先推動污染整治,進行水質改善包含水質改善工程、執行都會型河川復育與整治,以有效改善河川水質與周遭水域景觀。經濟部工業局輔導工廠進行清潔生產、污染防治之改善工作。3. 海岸工業區及港口污染防治:鄰近海岸之工業區及港口其工業生產活動所產生之污水及其它污染,應依工業區環評承諾及環保法規辦理,採取適當監控防防治措施,減少對環境衝擊。4. 漁港水質與環境改善: 配合觀光漁港發展及漁港再造,進行漁港環境改善與維護工作,包含漁港水質清潔維護、漁港環境清潔及港區廢污水處理等工作。5. 海岸敏感地區分級管理:依據海岸敏感度,劃分不同敏感區及敏感等級,並依據敏感等級訂定不同程度之管理措施,以維護改善海岸環境。6. 沿岸地區淨灘淨海:環保署已加強海岸髒亂點之清理工作,推動企業認養減輕政府負擔,結合民眾力量共同推動淨灘活動。7.周邊海域污染衛星及空中巡察監控:運用衛星、航空器、無人飛行載具及其他監控設備,定期進行台灣周邊海域及重要港口水域污染偵蒐,並加強機關協調聯繫,發現可疑徵候,即通報有關機關查證處理,以有效嚇阻非法排放行為,防制海洋污染事件。8.建置海洋污染通報與區域性海洋應變統合機制: 環保署規劃成立區域性海洋污染緊急應變中心,辦理海洋污染事件應變、專業應變人員訓練及演練、緊急應變能量規劃設備儲存、保養;每年度進行300公里海岸線敏感指標調查維護資料。除油污染之外,化學品污染與其它海洋污染之通報及應變機制亦應納入。9.海域及港口水域巡護管理:加強執行海域及港口水域船舶稽查,除落實執行海域巡護與空中偵巡,防杜非法污染排放行為,發現不法,即依相關法規執行蒐證、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统计学试卷及答案
- 兰州安全员c证考试及答案
- 上海c类安全员考试及答案
- 读书分享与学风建设
- 第8课 综合实践-制作漂亮的电子板报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小学信息技术(信息科技)五年级上册甘教版
- 民族民间传统体育活动的基本技术教学设计-2025-2026学年初中体育与健康华东师大版八年级-华东师大版
- 染料合成工前沿技术考核试卷及答案
- 鱼油提炼工主管竞选考核试卷及答案
- 模锻工招聘考核试卷及答案
- 宽皮柑橘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军事心理战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北京市第一次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
- 二年级上册数学《观察物体》教学设计
- 检验科消防安全知识培训
- 心肾综合征诊疗实践指南解读
- 中国古代数学家求数列和的方法课件-高二上学期数学人教A版选择性
- 二氧化碳驱油机理及其在石油工业的应用
- 护理三基试题汇编1000题(含答案)
- 跨国企业战略协同-深度研究
- 申请银行承兑汇票申请书
- 第15课 探寻新航路 课件(18张)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