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有机化合物 章末过关检测九.doc_第1页
第九章 有机化合物 章末过关检测九.doc_第2页
第九章 有机化合物 章末过关检测九.doc_第3页
第九章 有机化合物 章末过关检测九.doc_第4页
第九章 有机化合物 章末过关检测九.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章末过关检测(九)(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2环氧乙烷、丁酸与乙醇的混合物,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54%,则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A9% B10%C11% D12%解析:选B。环氧乙烷、丁酸、乙醇的分子式分别为C2H4O、C4H8O2、C2H6O,从其分子式特点可知,三种有机化合物分子中CO的质量比均为2121632,故其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36%,则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54%36%10%。3.甲醛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如下反应:2HCHONaOH(浓)HCOONaCH3OH,在此反应中,甲醛发生的变化是()A仅被氧化 B仅被还原C既被氧化,又被还原 D既未被氧化,也未被还原解析:选C。从产物甲醇和甲酸(甲酸与NaOH又反应生成HCOONa)来看,该反应中甲醛既被氧化,又被还原。4(2008年高考山东卷)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汽油、柴油和植物油都是碳氢化合物B乙醇可以被氧化为乙酸,二者都能发生酯化反应C甲烷、乙烯和苯在工业上都可通过石油分馏得到D含5个碳原子的有机物,每个分子中最多可形成4个CC单键解析:选B。A项中汽油和柴油的主要成分是碳氢化合物,而植物油属于油脂,是高级脂肪酸和甘油形成的酯类物质,不属于碳氢化合物;C项甲烷是天然气的主要成分,乙烯是通过石油的催化裂化及裂解得到的,苯是通过石油的催化重整和煤焦油的分馏得到的,石油分馏中常压分馏主要得到的是石油气、汽油、煤油、柴油,减压分馏得到润滑油、石蜡等分子量较大的烷烃;D项含5个碳原子的有机物最多可以形成5个碳碳单键,如环戊烷、甲基环丁烷、二甲基环丙烷等分子均含5个碳碳单键。5下列物质中互为同系物的是()A葡萄糖和果糖B蔗糖和麦芽糖C乙酸和丙酸(CH3CH2COOH)解析:选C。A、B均互为同分异构体,D项乙醇与甘油所含羟基数目不同,结构不相似,不能互称同系物。6(2009年温州十二校联考)食品安全已是百姓最关心的问题之一,食品在油炸过程中会产生一种不利于人体健康的物质CH2=CHCONH2(丙烯酰胺)。对这种物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能发生加聚反应生成高分子化合物B该物质与HCl的加成产物只有一种C具有多种同分异构体D可与强酸反应解析:选B。从丙烯酰胺的结构简式可知,其中含有不饱和键,可以发生加聚反应,A正确;丙烯酰胺与HCl加成可以产生两种物质,即Cl原子加成在两个不同的不饱和碳原子上时属于不同的有机物,B错;分子结构中的氨基、羰基(C=O)可以连在不同的碳原子上,故该物质有多种同分异构体,C正确;氨基的存在使其可以与强酸反应,D正确。7下列关于有机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A蛋白质、油脂和糖类物质都能够为人体提供热量B乙烯分子和苯分子中都含有碳碳双键C乙酸分子中含有碳氧不饱和键,所以能够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D合成纤维、合金、合成橡胶都是合成材料解析:选A。苯分子中的不饱和键是介于碳碳单键与碳碳双键之间的一种特殊的化学键;能够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或溴水)褪色的是碳碳不饱和键,不是碳氧不饱和键;合金不是合成材料。8某有机物在氧气中充分燃烧,生成等物质的量的水和二氧化碳,则该有机物必须满足的条件是()A分子中的C、H、O的个数比为123B分子中C、H个数比为12C该有机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4D该分子中肯定不含氧元素解析:选B。生成物水中的氢原子、二氧化碳中的碳原子都来自于“某有机物”,所以该有机物中的碳原子与氢原子个数之比为12,但产物二氧化碳、水中的氧原子可能来自该有机物,也可能来自氧气,故只有B正确。9葡萄糖是一种单糖的主要原因是()A在糖类结构中最简单B在所有糖类中碳原子数最少C分子中含有一个醛基D不能再水解生成更简单的糖解析:选D。葡萄糖不能水解。10.下列实验装置图正确的是()解析:选C。乙烯的密度与空气密度相差不大,不能用排空气法收集乙烯,A错;蒸馏、分馏操作中的冷凝水应该是下口进,上口出,且温度计的水银球应放在蒸馏烧瓶支管口处,B错;制备乙酸乙酯时,导管不能插入饱和碳酸钠溶液中,D错。11化学反应的实质就是旧化学键的断裂和新化学键的生成。欲探讨发生化学反应时分子中化学键在何处断裂的问题,近代科技常使用同位素示踪原子法。如下列方法:2R14CH=CHR R14CH=CHR R14CH =CHRA BC D解析:选A。由题干给出的反应信息可知,烯烃断裂的是与碳碳双键碳原子相连的碳碳单键。12下列每组中各有三对物质,它们都能用分液漏斗分离的是()A乙酸乙酯和水,酒精和水,乙酸和水B溴苯和水,甲苯和苯,油酸和水C硬脂酸和水,乙酸和水,乙酸和乙醇D乙酸乙酯和水,甲苯和水,苯和水解析:选D。只有互不相溶的液体,才可用分液漏斗分离。A中酒精和水、乙酸和水能互溶;B中甲苯和苯能互溶;C中乙酸和水、乙酸和乙醇互溶;D中三组物质都是互不相溶的液体,故可用分液漏斗来分离。13(2009年福州模拟)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苯可以使溴水褪色是因为发生了取代反应生成溴苯B将金属钠放入乙醇中,反应较缓和且钠在液面下C在蛋白质溶液中滴加饱和硫酸铵溶液可使蛋白质变性D淀粉、脂肪和纤维素都是天然高分子化合物解析:选B。A项是因为苯萃取了溴水中的溴,故A项错误。B项由于乙醇的密度比钠的小且乙醇羟基中的氢不活泼,故B项正确。C项在蛋白质溶液中滴加饱和硫酸铵溶液,可以使蛋白质盐析,重金属盐才可以使蛋白质变性,故C项错误。D项中脂肪尽管相对分子质量较大,但它不是天然高分子化合物。14已知乙烯能使高锰酸钾酸性溶液褪色,下列褪色原理与其最接近的是()ASO2使品红溶液褪色 B乙烯使溴水褪色CSO2使溴水褪色 D甲烷使氯气褪色解析:选C。乙烯能使KMnO4酸性溶液褪色,是因为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A项是化合反应,B项是加成反应,D项是取代反应。只有C项是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SO2Br22H2O=H2SO42HBr)。15在120 时,某混合烃和过量O2在一密闭容器中完全反应,测知反应前后的压强没有变化,则该混合烃可能是()ACH4和C2H4 BCH4和C2H6CC2H4和C2H6 DC3H4和C3H6解析:选A。设该混合烃的平均化学式为CnHm,则其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根据题意得:1(n)n所以有:m4。16新华网北京2008年9月11日电,中国卫生部11日晚指出,近期甘肃等地报告多例婴幼儿泌尿系统结石病例,调查发现患儿多有食用某种品牌的婴幼儿配方奶粉的历史,经相关部门调查得出该婴幼儿配方奶粉被三聚氰胺污染。三聚氰胺的结构简式如下图:下列关于三聚氰胺的叙述正确的是()A三聚氰胺分子中含有1个苯环、3个氨基B三聚氰胺属于氨基酸C三聚氰胺含氮量高达66.7%,有假蛋白之称,常被不法分子掺加在食品中D三聚氰胺与三聚氰酸C3N3(OH)3是同分异构体解析:选C。三聚氰胺中含有的不是苯环,但含有3个氨基,A错;三聚氰胺中尽管含有氨基,但无羧基,故不是氨基酸,B错;三聚氰胺分子式为C3H6N6,二者不是同分异构体,D错。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共52分)17(12分)(1)苯、四氯化碳、乙醇、汽油是常见的有机溶剂,能与水互溶的是_;不溶于水,且密度比水小的是_。(2)一瓶无色气体,可能含有CH4和CH2=CH2或其中的一种,与一瓶Cl2混合后光照,观察到黄绿色逐渐褪去,瓶壁有少量无色油状小液滴。由上述实验现象推断出该瓶气体中一定含有CH4,你认为是否正确,为什么?_。上述实验可能涉及的反应类型有_。广泛用作农用薄膜的聚氯乙烯塑料,是由CH2=CHCl聚合而成的,其化学反应方程式是_。解析:(1)乙醇和水互溶,其余三种有机物都不溶于水,其中四氯化碳的密度比水大,苯和汽油的密度都比水小。(2)CH4和Cl2在光照条件下发生取代反应,使黄绿色逐渐褪去,生成的CH2Cl2、CHCl3、CCl4都是油状液体;而CH2=CH2可以与Cl2发生加成反应,使黄绿色逐渐褪去,生成的CH2ClCH2Cl也是油状液体。所以不能确定该瓶气体中是否含有CH4。答案:(1)乙醇苯、汽油(2)不正确,因为CH2=CH2可以与Cl2发生加成反应,而使黄绿色逐渐褪去,生成的CH2ClCH2Cl也是油状液体取代反应、加成反应18.(12分)已知乙醇与氯化钙反应生成微溶于水的CaCl26C2H5OH。有关的有机试剂的沸点如下:CH3COOC2H5为77.1 ;C2H5OH为78.3 ;C2H5OC2H5(乙醚)为34.5 ;CH3COOH为118 。实验室合成乙酸乙酯粗产品的步骤如下:在蒸馏烧瓶中将过量的乙醇与少量浓硫酸混合,然后用分液漏斗边滴加冰醋酸,边加热蒸馏。由该实验可以得到含乙醇、乙醚、醋酸和水的乙酸乙酯粗产品(如图所示)。据此填空:(1)反应中加入的乙醇是过量的,目的是_。(2)边滴加醋酸,边加热蒸馏的目的是_。(3)反应中浓硫酸的作用是_。A反应物B催化剂C吸水剂(4)把粗产品进行精制,可经过下列步骤为除去混合物中的醋酸,可向产品中加入_(填字母代号)。A无水乙醇 B碳酸钠粉末 C无水醋酸钠再向其中加入无水氯化钙,振荡、过滤,其目的是_。然后向其中加入无水硫酸钠,振荡、过滤,其目的是_。解析:乙醇与乙酸乙酯沸点相差不大,容易随乙酸乙酯蒸出,所以增大乙醇浓度,可以有利于反应向生成乙酸乙酯的方向进行,提高乙酸的转化率;反应过程中浓硫酸既是催化剂,也是吸水剂;醋酸酸性比碳酸强,可以与碳酸钠反应生成醋酸钠。答案:(1)增大反应物乙醇的浓度,有利于反应向生成乙酸乙酯的方向进行,提高乙酸的转化率(2)增加醋酸浓度,减小生成物乙酸乙酯的浓度,有利于反应向生成乙酸乙酯的方向进行(3)BC(4)B除去粗产品中的乙醇除去粗产品中的水19(10分)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能源问题已经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科学家预言,未来理想的燃料是绿色植物,即将植物的秸杆(主要成分是纤维素)用适当的催化剂作用水解成葡萄糖,再将葡萄糖转化为乙醇,用作燃料。(1)写出绿色植物秸杆转化为乙醇的化学方程式:_,_。(2)乙醇除用作燃料外,还可以用它合成其他有机物。下列主要是以乙醇为起始原料的转化关系图:试写出上图中A、B的结构简式:A_,B_。(3)写出上述转化关系图中A+BC4H4O4的化学方程式(有机物用结构简式表示):_。解析:糖类由于与日常生活、生物学科知识的密切联系而变得重要起来。因此它是新的高考热点,在主要性质、重要用途及日常生活问题上应给予关注。要制分子式为C4H4O4的环状酯,必须通过乙二醇和乙二酸发生酯化反应制得。20(10分)A是面粉中的主要成分,C与E反应可生成F,B、D均能与新制的Cu(OH)2悬浊液反应产生砖红色沉淀。下图是A、B、C、D、E、F等几种常见有机物之间的转化关系图:根据以上信息完成下列各题:(1)A的化学式为_,B的结构简式为_。(2)F在稀硫酸中发生水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3)E与小苏打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4)钠与C的反应现象和钠与水的反应现象有哪些不同?为何会产生这些差异?解析:这是一道框图推断题,该推断题的突破口在“面粉”和“砖红色沉淀”上。面粉的主要成分是淀粉,而能与新制的Cu(OH)2悬浊液反应产生砖红色沉淀的有机物含有醛基。(1)通过题目提示可推知A为淀粉,由于A充分水解,所以水解产物为单糖,而且B能与新制的Cu(OH)2悬浊液反应产生砖红色沉淀,故B为葡萄糖。(2)因为D能与新制的Cu(OH)2悬浊液反应产生砖红色沉淀,故D分子中含有醛基;且通过C生成D的条件可知C为醇、D为醛,结合酒的酿制,可知C、D分别为乙醇、乙醛,故E为乙酸;又因为C、E反应生成F,故F为乙酸乙酯,F在稀硫酸中的水解反应就是乙酸乙酯的水解。(3)E为乙酸,乙酸与小苏打反应的产物为二氧化碳、乙酸钠和水。(4)C为乙醇,能够与钠反应,但反应平缓。答案:(1)(C6H10O5)nCH2OH(CHOH)4CHO(3)CH3COOHNaHCO3CH3COONaCO2H2O(4)钠浮在水面上,却沉入乙醇中,因钠的密度比水小而比乙醇的大;钠在水面上熔化,而在乙醇中没有熔化,因钠与水的反应比与乙醇的更剧烈,放热较多,放出的热可以使熔点较低的钠熔化;钠与水反应较快,与乙醇反应较慢,因水是弱电解质,能微弱地电离出氢离子,而乙醇是非电解质,电离出氢离子的能力比水弱很多。21.(8分)标准状况下1.68 L无色可燃气体在足量氧气中完全燃烧,若将产物通入足量澄清石灰水中,得到的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