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苏北一带传统的丧葬礼俗(摘编)人们历来把死与生看得同等重要。人死之后家人一般都要进行隆重的丧葬仪式。新中国成立之后提倡移风易俗,死人全部实行火化,丧事也逐步从简,但人们仍然相信所谓“入土为”的“古训”。因此,不少地方火化后,把骨灰放在棺材内,并用死者的衣服在棺材内凑成人形,封棺下葬。丧葬礼俗因地而宜,形式多样。但大同小异,一般较流行的传统丧葬礼俗主要有以下一些形式:一、送终:老人生命垂危之时,子女等直系亲属守护在其身边,听取遗言,直到亲人去世,这在习俗中称为“送终”。送终是一件大事,能为老人送终表明子女尽了最后的孝心,未能为老人送终常常成为人们一生中的一大憾事。有没有子女来送终和子女是否全部来送终,是衡量老人是否有福的标准。在老人进入弥留状态时,家人先将其从卧房移到正庭中临时地铺上,如果老人在房间床上咽气,死者要扛屋梁,子女会受人非议。老人临危时, 即开始穿寿衣(俗称送老衣),子女不穿,要请扶塚的人帮穿,寿衣应以奇数,一般为五领三腰。质量以丝绸为主,现市场寿衣店有专门寿衣卖、质量化纤居多。忌用毛皮,传说死人穿皮衣转世投胎会变为畜牲。寿衣穿好后,将其移到靠山墙临时搁成的两张双人凳、三块木板的高铺上,头南脚北。单亲老人去世,高铺搁靠东山墙,双亲一人去世,高铺搁靠西山墙。老人一断气,尸体不好再移动,应将手脚理顺、头扶正、眼皮瞑合,并在头前放三酒盅饭,一个香炉,头前脚下各点燃一盏油灯,名为引路灯。另备一箍香置于死者手中,此为打狗棍,给亡魂路遇恶狗时,作防身之用,免被恶狗所伤。死者口袋放一块黄烧饼,以便喂恶狗。有的地方,脸上复盖黄元纸,俗称蒙脸纸。高铺前的地上放置一旧铁锅,在老人即将断气时,开始在锅上燃寿纸(寿纸又称千张纸,老人生前请道士做好),燃好后,将纸灰放人专缝的白布袋里,扎在死者大腰布袋上。铁锅继续留用,来人吊唁时,孝子即在锅内焚烧纸钱,以示诀别饯行。二、报丧:老人咽气后,家属(一般由二儿子)立即奔告亲友,至于远地亲友,指派族人专程前往报丧,报丧者到别人家不能进门。现如今,通讯方便,打电话也行。防止乡邻前来吊唁,可写一张禁吊文告,张贴在桥梁、要道口。有些地方称报丧为“把信”。不是每个亲属都要把信的,需要把信的亲属都事先族人商定好的,因为习惯上把信的亲属要把孝,把信亲属的多少决定丧事的大小,有的一般亲属就把长房,如果所有亲属都把孝,就叫“满堂孝”。三、治丧:首先孝子居丧,自死者断气时起,孝子(死者的直系晚辈)穿不缝边的粗麻衣及草鞋,或白布褂子,安葬之前,不沐浴、不洗脸、洗脚,不更换衣服。连吃饭都不能泡汤,传说是免得死者在黄泉路上要趟水。表亲(死者的娘家人)到时,由表亲给孝子“撤发”、披麻戴孝,孝子要昼夜轮流守在死者铺旁,以示服孝,叫做“守铺”。丧家大小人等,因居丧守制,以致家务、接待、饮食等诸事,不能兼顾,族中五服之内妇女,皆有义务前来帮忙。请有经验的族人主持丧事,分配执事人员任务。如请阴阳先生相墓地,僧道放焰口、念经、布置灵堂,安葬事宜及亲友食宿安排等,有条不紊,认真进行治丧工作,无须孝子等操心。国家干部逝世后,一般由工作单位或成立治丧委员会,主持丧事。其次是“送饭”。孝子“撒发”后,要到土地庙送第一顿饭,现在没有土地庙,即在三岔路口搭一个芦席棚子。有的姓氏遵祖训不送饭,倒也省得许多麻烦。当地人称治丧叫做斋,接待亲友吃饭叫办斋饭。老人去世,左邻右舍,甚至连过路的人都能吃斋饭,据传吃了腰不疼。办斋饭的标准,东西区有所不同,西区斋饭,主要是米饭,菜肴只有豆腐卜页一锅下,直到下葬后,才办酒席招待亲友。而东区自孝子撒发起,每顿都是酒席。四、吊唁:吊唁是丧葬礼仪中比较重要的内容。吊唁的方式因地因人各有不同,死者在外的子女接到讯息后,首先要哭悼,尽快上路奔丧,临到家时要“望乡而哭”,婚嫁的女儿,有的甚至一路哭来,到家后,先要在灵前跪叩、哭悼,直到有人拉劝安慰才停止。死者亲朋好友前来吊唁时,吹鼓手要吹奏乐器,孝子要主动前去叩头迎接,接下礼品,陪同亲友在灵前叩头或鞠躬。亲友前来吊唁时,要携带礼品、礼金。礼金一般白纸或黄纸封好,上面写“折祭X元”、“尊敬x元”、“祭奠x元”等字样,直接交给治丧总管。礼品有挽联、挽幛、纸钱、花篮、花圈及床单被面等有关日用品。年老者可用红色,一般不用红色。死者的娘家人必定要上一幅孝幛,一般是一丈二尺百竹布,上书“音容宛在”等挽联。“六七”时,要换为蓝色的孝幛。孝幛要挂在堂屋屋梁二路桁条上,在所有挽联的上首,以显示对死者娘家人的尊重。五、入殓:人殓过去分小殓或大殓,如有子女外出赶不回来时,可将棺盖暂不钉实,等奔丧回来后,仍可将棺盖移开,好见最后一面,谓之小殓。大殓即正式封棺。人殓前,媳妇、女儿等女亲属,要给棺材泥墙,每人手中拿着纸钱,放声痛哭,围着棺材正转三转,反转三转,边转边用纸在棺材四周泥来泥去,意思是泥后棺材不漏水。接着孝子及亲属送二顿饭至土地庙。孝子送饭走了,在阴阳先生主持下,开始穿材, 即将死者移至棺材内,如是火化者,即用死者衣服投成人形,头南脚北手东西,理线分中,用土包子24个,稳住头、脚,用纸在身上摆平,彩色纸剪成孝子复盖全身,露出面孔。孝子送饭回来,死者男性,孝子跪在棺材左边;死者女性,孝子跪在棺材右边。阴阳先生用毛巾包着一面镜子,先给孝子哈一口气,然后给死者揩干脸,照一照镜子。由孝子请表亲瞻仰遗容,接着亲属依次瞻仰。瞻仰后,用白方布蒙上死者的脸,升盖,孝子由撒发人收发,将披在颈上的麻取下,男性披的麻留着烧七用,女性披的麻绕在主钉上。剪儿子头发一撮放在主钉眼中,接着孝子请舅表执斧,死者男性请舅表,死者女性请女方兄弟。在钉端敲三斧,孝子要大声呼唤:“爸爸,躲钉哟!”或“妈妈,躲钉哟!”,在场亲属,群集棺旁,为哀情所动,有的也跟着放声大哭。扶塚者在哭声中钉牢了钉子。六、出殡: 出殡又叫 “出山”, 出殡先要请阴阳先生择吉日吉时,因无防腐设备,尸体不宜停留太久,一般不超过三夜,有时死亡之日,与双亡、单亡有矛盾,也可以双亡在单日择双时,单亡在双日择单时,解决停尸在家过长的矛盾。出殡前,先要供祭,孝子要跪在大门外,由阴阳先生发旗杆(哭丧棒),孝子为毛棒,孝孙为光棒,重孙为红棒、曾孙为绿棒,以下依次为黄、兰、紫;上供品,摆好鸡、鱼、肉、蛋、豆腐等供菜,长高烛,烧纸钱;众亲友灵前磕头,一般磕头4个,起身后退一步,再作一个揖而退,阴阳先生呼: “孝子孝孙叩谢!”,孝子高升 (站立),撤去供莱,棺材移居室外,在四块正砖上落平,孝子前升(向前进),棺材抬起,此时媳妇怀抱四块“金砖”(搁棺的砖),送回自家粮囤上,预示将来要发大财。媳妇多的人家,会发生争抢现象。棺材抬走后,媳妇立即开始梳头,据说,谁先梳好,谁先发财,因此,媳妇多的人家,简直就是一场梳头比赛, 常引起不少人围观。出殡队伍均是男性,一般次序为最前头是乐队,鸣锣开道,接着是孝子,按排行先后,后依次是箩担、龙鱼、火盆、灵柩、送葬亲友,沿途明确专人散发纸钱或白纸剪好的铜钱。出殡回来时, 每人要喝一口糖茶,吃事先发好面的面饼,饼涨得越好说明家庭越发达。此时,有人会看蜡烛燃烧的情况,因为每个孝子点一支烛,依次排列点燃,谁燃的时间长,谁将来寿长。有的人家孝子出殡回来后,一齐将蜡烛吹灭,倒省去许多口舌闲话。以前, 出殡后, 民间还盛行一种茶祭,多数是亲友为死者临行时送行的。摆茶祭比较简单,也很风趣,备有纸轿、各种供果、茶具、香、烛、烟、毛巾、面盆等日用品,请两位擅长表演哑剧者主持,通过摆桌子、上供果、请亡灵、送亡灵等一系列的细微动作表演,生动活泼,风趣有味。但这毕竟是一种迷信活动,一般文明家庭不搞这种仪式。七、下葬:下葬又叫落葬。家属选好墓址,请阴阳先生看风水立向,孝子烧纸磕头,阴阳先生挖三锹为开山,扶塚者按照阴阳先生定线开井,即挖好坟坑,为下葬做好一切准备工作。灵柩抬到墓地后,首先用刀头肉(2斤正块猪肉)、龙鱼(两条黄鳝)、烧纸磕头敬神灵,开龙门,即在坟坑壁上挖一个小洞,点放龙烛(蜡烛)两支,烧安息香,然后用松香点燃的火盆,在坟坑内燃烧一圈,用龙鱼在坟坑转一转,名为暖坑。接着孝子在扶塚的扶驾下从坟坑这边跨越至坟坑那边,叫孝子跳龙门。阴阳先生收孝子旗杆,发给便服褂子一件,布鞋一双,孝子穿好后,带着龙鱼、火盆回堂,棺材徐徐进井。阴阳先生升旗杆,奏乐、放鞭炮。八、悼念:1、供饭。人死后,家里要留亡灵牌位,每天早、中、晚三餐第一碗饭、粥要先供亡灵,把亡灵牌前一双筷依站牌位上,喊死者称谓,请吃早饭或中、晚饭。一直供三年捧牌时止。2、送火。据说人死了三年,阴间没有灯,死者安葬后,丧家每天太阳不落前,要到坟上烧纸,连烧三年,名为送火。现在此俗已改,有的人家是一次烧一打火柴或买个打火机在坟前,就表示以后不送火了。3、“烧七”。人们对烧七最为重视“人之初生, 以七日为腊,人之初死, 以七日为忌”一腊而一魄成,而七七四十九日而七魄具矣,每七必祭,俗称烧七。即自先人去世的当日起算,七天烧头七,十四天烧二七,依次类推。五七为大七,传说冥间第五殿阎王处,设有望乡台,亡魂由两面三刀鬼挟持,登台望乡。六七又称六虞,不分男女丧, 皆由已出嫁的孝女或孝孙女烧, 如无亲生者,则由侄女或义女烧,俗称换饭,六七较隆重,一般人家要诵经、放焰口,戴孝者六七之内不得理发、刮胡须,均要在六七时前来剪七头。并在六七时要办宴席答谢死者生前好友悼念之情。烧七时间一七要比一七晚,头七上午十一时,二七至七七每七就得向后推迟半小时左右。参加烧七人数一次要比一次增加,参加烧头七者,每七均要参加,如一次缺席,则前功尽弃,而且对缺席者不吉利。烧头七时,对是否能参加烧到七七的人要充分估计,烧头七人数越少越好。每烧一个七,要在孝子披的麻上剪绕一个疙结。“摸七”烧七那日适逢当月初八、十八、二十八为摸七,孝子要用芦柴到坟上去唤亡灵回来,到坟上先烧纸祷告:“带你回家”,将芦柴放在地上拖至烧七的家里,烧七后再将芦柴拖到坟地,送其回墓。“犯七” 即七期适逢当月初七、十七、二十七。犯七时, 丧家要备祭品到坟上祭拜,烧纸钱。如三七犯七, 即备小纸旗21面,纸做小雨伞一把,插在新坟上,备水一桶,用手向坟的四周泼洒,口呼先人称谓。并说: “风来旗内裹,雨来伞内躲”。在七单上, 阴阳先生往往说明某月、某日、某时出殃。所谓出殃,即死者的魂魄,离开平时居所,如被生人不幸撞上,将会遭恶运。避之则吉,丧家于此日陈列祭品于住所内,按出殃时刻全家避开,俗称避殃或避煞。据阴阳先生推算,死者三魂七魄在此四十九天之内,仍然聚而不一散,恍恍惚惚,飘荡不定。即在七单中写明亡魂回家时刻,丧家于是日在死者生前住的房间内,设置祭品,以便灵魂于夜间回来享用,全家则避在其他房屋内,并在烟囱旁树立一根竹竿,顶端扎一纸旗,让死者魂魄好从烟囱内回来,在其房门口的地上散布草灰,翌日天明后,检视草灰如上面有鸡脚爪形的足印,证明亡魂已回来,所以回家之殃名叫回煞(志), 亦称殃鸡。此俗纯属迷信,现已绝迹。终七是了七,又称缴七。烧后是烧七结束。4、 “百日”, 人死后一百天,为百日。百日这天丧家要请道士13人诵经,换亡灵牌位,男丧请舅表、女丧请娘舅,揭下单子,换上亡灵牌位,直系亲属一般到场致哀。5、 “头周”, 人死后一年,为头周规模由丧家决定,一般直属亲属前来参加,由丧家供菜烧纸,以示悼念。6、“三年为大祭”。一般分两步进行,第一步“捧亡灵牌位”。亡灵牌位在家不得过三个冬,故不到三周年就要捧。捧牌位时间由丧家自定,择好日子后,通知原散孝的所有亲属前来脱孝。扎纸轿、叠元宝、糊箱子,有的扎牌楼,二层楼三层楼不等,牌楼里各式现代家具、家电设备齐全,有的还扎了小轿车和豪华别墅。子女认为上人在世时,吃辛受苦,未过上好日子,现烧给阴间让他们好好享受。有一段时间,有的农村人家会做一个国家户口本,让其亡灵在阴间“农转非”,真叫人啼笑皆非。同时请僧人放焰口或道士诵经,最后带轿子、牌楼在僧道带领下到坟地烧光,并放鞭炮,为其上梁,祝其安息。捧牌子也有人家从简安排,不请亲友到场,事后给亲友送一条毛巾,一根红头绳,即表示脱孝了。7、“追悼会”或遗体告别仪式。原来是对国家干部和因公牺牲的人物隆重举行悼念的仪式,民间少见。自实行殡葬改革进行火化时,类似追悼会形式的遗体告别仪式比较普遍。大体分两种,一种是党政部门和单位集体举行的,一种是平民百姓由家庭举行的,家庭规模较小,形式简单。公家集体举行规模较隆重,治丧委员会先派员去殡仪馆选择一厅布置灵堂,灵堂要庄严肃穆,正前方墙上悬挂黑色横幅,用白纸写成悼念XXX同志字样,台上花丛中搁置遗像,遗像后方挂孝家挽联,灵堂两边墙壁上挂着客人送的挽联、挽幛,花圈、花篮则陈列在灵堂两侧,在灵堂门外两边分别放一长桌,用来签名,发放黑袖章、白花。亲属站左边, 主要亲属站前排,吊唁者站右边,均面向遗像或遗体。主持者站前排左边,侧身,一半面向死者家属,一半面向吊唁者。追悼会或遗体告别仪式大致为:(1)单位或家属专人在会场门口迎候亲友和来宾,并发给白花与黑袖章。(2)主持人宣布追悼会或遗体告别仪式开始。(3)主持人介绍前来参加追悼会或遗体告别仪式的单位与要员及送花圈、挽联的单位与个人。(4)奏哀乐。(5)向死者默哀三分钟(默别)。(6)介绍死者生平。(7)向遗体告别。先主要亲属,后吊唁者依次列队前往安息厅绕遗体一周并三鞠躬向遗体告别。(8)慰问列队灵堂左边的逝者家属。(9)慢步走出灵堂,取下黑袖章及白花, 单位或丧家发放水果糖,以示苦尽甜来。(10)追悼会或告别仪式结束。九、祭祀祭祀为丧葬仪式最重要的一顶。祭祖宗乃是追念先人,具有水源木本之义,报本返始之意,同时温习生死两面之感情,庆贺家庭之连续萃传。甚至子孙之繁衍,后裔之发达亦莫不归功于祖宗之阴德。苏北一带祭祀通常有以下几种:1、祭祖。祭祖有祠祭与家祭两种。祠祭在宗祠或支祠行之。祠祭为全族人所公有,规模大,难召集,避免宗族主义,解放后一去不复返。家祭是小范围内近门头家族聚会,虽然“文革”期间遭到批判、禁止,但改革开放后又逐步兴起,现已普遍盛行,多则达到200余户,少则也有一、二十户。祭祖时间,一年一次,自行商定在清明节前农闲期间。祭祖首先要修造家谱,理顺近族关系,确定参祭户主(凡是分家立业的为一户),依次排好当祭顺序;其次要立好祖先牌位。过去祖先牌位为木制,质量较高, 成为神主,陈列于木雕的华丽祖先簇内,放在正堂的家神柜上,供子孙永久奉祀。现普遍立一祖先轴子,用一块长方形白布,画上庙宇形式,将已亡故先人,按世数并列书上,当年病故老人者,要在下午祭祖时,买一段纸钱烧给祖先,将名字填上,从此亡灵就享受后人祭祖的权利;有的姓氏祭祖,当年娶媳妇或生儿育女的, 要在祭祖时,分喜烟喜糖,表示庆贺。第三,由当祭户备齐鞭炮、香火、蜡烛、纸钱和参祭人员午餐酒宴。开祭时,摆好桌子供菜,请祖先回来吃饭收钱,烧纸后,严格按辈份大小,依次磕头,鸣放鞭炮。有的尊长或有知识的族人,借此机会回忆家史,教育后人,有的对不学好的子孙严加批评,责令悔改。所有费用一般按应参祭者平摊,对未参祭者也分担一份,作为惩罚。有的姓氏祭祖,六十岁以上的老人不交钱,但要参加祭祖吃饭,称为吃“白搭嘴”,表示对老人的尊重。2、“扫墓”。清明节前,一般子孙后辈均要到墓上扫墓,特别是远离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消毒技术中级职称考试真题及答案
- 2025年全国《安全生产法》知识竞赛抢答题库及答案
- 2025-2030中国电子琴市场消费调查与营销策略分析报告
- 劳动合同变更协议
- 提前解除租房合同协议
- 民航消防安全知识培训课件
- 民用电源安全知识培训课件
- 发动机烧机油原因课件
- 难点详解鲁教版(五四制)6年级数学下册期末测试卷及完整答案详解(历年真题)
- 内科护理(中级)考试黑钻押题含完整答案详解【典优】
- 2025年团场人员考试题库
- 生猪屠宰兽医卫生检验人员理论考试题库及答案
- 手机直播间搭建课程设计
- 【眼科学基础】眼科症状学
- 河道保洁服务投标方案
- 垂体功能减退症
- 大学生安全教育(高职版)实习实训与择业就业安全
- 2022新能源集控中心项目调试记录表
- 国家工作人员登记备案表
- 中考数学总复习经验交流课件
- 干部任免审批表(全国干部人事档案专项审核专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