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断学II》教学大纲2012-2013_免费下载.doc_第1页
《诊断学II》教学大纲2012-2013_免费下载.doc_第2页
《诊断学II》教学大纲2012-2013_免费下载.doc_第3页
《诊断学II》教学大纲2012-2013_免费下载.doc_第4页
《诊断学II》教学大纲2012-2013_免费下载.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课程号304406 课程名称中文名:诊断学II英文名:Diagnosis II课程性质公共基础必修课 素质教育选修课 a核心课程必修课专业方向选修课 专业教育机动课程选修课学分2周学时2主要适用专业临床医学先修课程人体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病理生理学浙江大学城市学院诊断学II课程教学大纲一、教学目的与任务(一)教学目的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掌握常用临床实验室检验的种类、原理、目的、结果及临床意义分析。以检验结果的临床应用为目的,使学生掌握合理的选择实验室检查项目及运用检查结果,通过检查结果所反映的机体功能状态、病理变化或病因等客观资料,进行全面系统的综合分析,来判断健康状况及指导临床诊断、病情监测、疗效观察和预后评估等。为进一步学习其他临床专业课程及今后的工作奠定基础。(二)教学环节和学时分配 本课程的教学环节主要有:以实验诊断学理论教学为主要内容。 总学时:32 其中理论学时:32 实践学时:0二、教学内容与基本要求(一)绪论(理论2学时)1.教学内容(1) 实验诊断学的基本概念、主要内容和应用范围。(2) 标本的采集与处理。(3) 实验诊断的临床应用与评价。(4) 实验诊断学的现状及进展。2.基本要求(1) 掌握实验诊断的定义,诊断性实验的选择与评价,以临床思维方式应用实验诊断项目。(2) 熟悉实验诊断学的定义及工作范围。(3) 了解实验诊断学发展现状及未来。3.重点与难点(1)重点实验诊断的定义,诊断性实验的选择与评价。(2)难点以临床思维方式应用实验诊断项目。(二)血液一般检测(理论6学时)1.教学内容(1) 红细胞常规检查: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测定;红细胞比容及红细胞有关参数;红细胞分布宽度;网织红细胞;红细胞沉降率。(2) 白细胞常规检查:白细胞计数及分类计数的测定及临床意义。(3) 血小板常规检查:血小板数量及相关指标的测定及临床意义。(4) 全血细胞分析:自动血细胞分析的方法;常见检测参数、细胞直方图、细胞分布图及异常信息指示;全血细胞检测的分析及临床应用。(5) 溶血性贫血的检查。2.基本要求(1) 掌握红细胞计数和血红蛋白测定及临床意义;白细胞计数和分类计数及临床意义;溶血性贫血的检查。(2) 熟悉网织红细胞计数及意义;红细胞比容及红细胞有关参数;红细胞分布宽度;红细胞沉降率;血小板数量及相关指标的测定及临床意义;血细胞检测的分析及临床应用; (3) 了解自动血细胞分析的方法;细胞直方图、细胞分布图及异常信息指示。3.重点与难点(1)重点红细胞计数和血红蛋白测定及临床意义;白细胞计数和分类计数及临床意义。(2)难点溶血性贫血的检查;细胞直方图、细胞分布图及异常信息指示。(三)骨髓细胞学检测(理论4学时)1.教学内容(1) 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的临床意义、适应症、禁忌症。(2) 血细胞发育过程中形态学演变的一般规律(3) 骨髓检查标本的获取、制片、染色。(4) 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内容、方法、结果的临床解释、正常骨髓检查结果。常用化学(过氧化物酶、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糖元染色、醋酸萘酚酯酶+氢化钠抑制实验、红细胞内外铁染色)结果解释及临床意义。(5) 常用血细胞免疫分型(粒、红、巨、淋)及白血病染色体改变的结果及临床解释。(6) 常见血液病的外周血形态学、骨髓细胞形态学、细胞化学、细胞免疫学、细胞遗传学的临床检查。2.基本要求(1) 掌握血细胞发育过程中形态学演变的一般规律;掌握骨髓检查内容、方法,常用细胞化学(过氧化物酶、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糖元染色、醋酸萘酚酯酶+氢化钠抑制实验、红细胞内外铁染色)结果解释及临床意义;掌握常见血液病(缺铁性贫血、巨幼红细胞贫血、溶血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等) 血液学特征。(2) 熟悉骨髓检查的适应症、禁忌症;熟悉正常骨髓检查结果;熟悉常见血液病(急性白血病、多发性骨髓瘤、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等) 血液学特征;熟悉常用细胞遗传学异常的结果解释临床意义。(3) 了解骨髓血细胞生长、发育过程及正常血细胞的形态学特点;了解常见血细胞免疫分型(粒、红、巨、淋)。3.重点与难点(1)重点 骨髓检查检查内容、方法、常用细胞化学(过氧化物酶、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糖元染色、醋酸萘酚酯酶+氢化钠抑制实验、红细胞内外铁染色)结果解释及临床意义;血细胞发育过程中形态学演变的一般规律;(2)难点 骨髓血细胞生长、发育过程及正常血细胞的形态学特点,常用血细胞免疫分型(粒、红、巨、淋)、细胞遗传学异常的结果解释临床意义。(四)出血、血栓与止血检测(理论4学时)1.教学内容(1) 正常的止血、凝血机制、抗凝系统、纤维蛋白溶解系统。(2) 止血、凝血障碍性疾病的原因:血管因素、血小板因素、凝血因子及凝血异常、抗凝及纤维蛋白溶解等。(3) 临床常用的实验室相关检查及临床意义:a)一期止血相关检查:出血时间(BT)、毛细血管抵抗力实验(CRT)、血小板计数、血块收缩实验(CRT)。b)二期止血相关检查:试管法凝血时间C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及国际标准化比值INR、血浆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测定。d)纤维蛋白溶解检测: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测定FDP、D-二聚体测定D-dimer,3P试验。(4) 一期、二期止血缺陷及纤维蛋白溶解综合症的检测项目的选择及应用。(5) DIC实验室检测。(6) 抗栓治疗的检测。2.基本要求(1) 掌握止血与凝血障碍常用的实验室相关检查和临床意义;掌握出血性疾病常用实验室检查的选用原则。(2) 熟悉引起出血与凝血障碍的常见原因;熟悉DIC实验室检测项目;熟悉抗栓治疗的检测项目。3.重点与难点(1)重点止血与凝血障碍常用的实验室相关检查和临床意义。(2)难点一期、二期止血缺陷及纤维蛋白溶解综合症的检测项目的选择及应用。(五)肾功能及尿液检测(理论4学时)1.教学内容(1) 不同检查的小便标本的采集方法晨尿、随机尿、24小时尿、清洁中断尿。(2) 小便常规检查一般性状、显微镜检查红细胞、白细胞、脓细胞、沉渣等,生化检查(蛋白)。(3) 肾小球功能检查肌肝、尿素氮(4) 肾小管功能检查2.基本要求(1) 掌握小便常规检查各项指标变化的临床意义;不同检查的小便标本的采集方法;掌握肾小球功能检查的方法及临床意义。(2) 熟悉肾小管功能检查的方法及临床意义。3.重点与难点(1)重点小便常规检查各项指标变化的临床意义;不同检查的小便标本的采集方法;掌握肾小球功能检查的方法及临床意义。(2)难点肾小管功能检查的方法及临床意义。(六)肝功能和粪便检测(理论4学时)1.教学内容(1) 蛋白质代谢功能的检查。(2) 胆红素代谢功能的检查。(3) 凝血功能的检查。(4) 酶学检查。(5) 乙肝标志物的检查。(6) 肝功能及肝病实验室检查的选择原则,肝功及肝病的实验室检查正常值、临床意义。(7) 粪便标本的采集。(8) 粪便一般性状检查及其临床意义;生化及免疫学方面的检查及其细菌学检查。2.基本要求(1) 掌握常用肝功及肝病的实验室检查正常值、临床意义。掌握粪便检查的临床意义。(2) 熟悉常用肝功及肝病的实验室检查的项目及选择原则。熟悉OB试验方法及意义。(3) 了解常用肝功及肝病的实验室检查基本原理。3.重点与难点(1)重点常用肝功及肝病的实验室检查正常值、临床意义;粪便检查的临床意义;OB试验方法及意义。(2)难点常用肝功及肝病的实验室检查基本原理。(七)浆膜腔液和脑脊液检测(理论2学时)1.教学内容(1) 浆膜腔及浆膜腔积液的定义。(2) 浆膜腔积液分类和发生机理。(3) 浆膜腔积液检查项目。(4) 常见渗出液的特点。(5) 渗出液与漏出液的鉴别。(6) 诊断路径。(7) 脑脊液检查的适应症和禁忌症,标本采集和送检。(8) 脑脊液检查的内容:一般性状;化学检查;显微镜检查和细胞学检查。(9) 常见脑及脑膜疾病的脑脊液特点。2.基本要求(1) 掌握浆膜腔积液的检查项目及渗出液与漏出液的鉴别诊断;掌握脑脊液检查的临床意义,常见脑及脑膜疾病的脑脊液特点。(2) 了解浆膜腔积液分类和发生机理。3.重点与难点(1)重点浆膜腔积液的检查项目及渗出液与漏出液的鉴别诊断。(2)难点浆膜腔积液分类和发生机理。(八)血清脂质和脂蛋白检测(理论2学时)1.教学内容(1) 血浆脂蛋白:分类、主要脂蛋白及其功能、脂蛋白代谢。(2) 脂蛋白代谢紊乱:原发性高脂蛋白血症的分型及血液生化特点;继发性高脂蛋白血症;高脂蛋白血症的处置、血脂及脂蛋白分析。(3) 病案分析讨论2.基本要求(1) 掌握脂蛋白代谢紊乱的血液生物化学变化特征;(2) 熟悉常见的原发性和继发性高脂蛋白血症的病因及处置方法;(3) 了解脂蛋白和脂质测定方法、各种脂蛋白的正常代谢。3.重点与难点(1)重点脂蛋白代谢紊乱的血液生物化学变化特征。(2)难点常见的原发性和继发性高脂蛋白血症的病因及处置方法。(九)临床免疫学检测(理论4学时)1.教学内容(1) 免疫学功能检查:血清免疫球蛋白检测、血清补体检测(2) 细胞免疫检测(3) 自身免疫检测。(4) 肿瘤标志物检测。(5) 移植及其他免疫检测。2.基本要求(1) 掌握血清免疫球蛋白检测、血清补体检测、细胞免疫检测、自身免疫检测、肿瘤标志物检测的临床意义。(2) 熟悉免疫学检查的临床应用。3.重点与难点(1)重点 血清免疫球蛋白检测、血清补体检测、细胞免疫检测、自身免疫检测、肿瘤标志物检测的临床意义。(2)难点免疫学检查的临床应用。(十)临床病原体检查(自学)1.教学内容(1) 临床病原体检查的标本采集、运送和检查方法。(2) 细菌耐药性检查(3) 临床感染常见病原体检查项目和临床应用。(4) 病毒性肝炎血清标志物。(5) 医院感染常见病原体检查项目和临床意义。(6) 性传播性疾病病原体检查项目和临床意义。2.基本要求(1) 掌握病毒性肝炎血清标志物的临床意义。(2) 了解临床感染、医院感染、性传播性疾病病原体检查项目和临床意义。3.重点与难点(1)重点 病毒性肝炎血清标志物的临床意义。(2)难点细菌耐药性检查。三、学时分配表序号名 称教 学 时 数课后作业形式及要求理论学时实践学时(一)绪论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