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乐陵市第一中学高中生物 第一单元 第二讲 课时跟踪检测 新人教版必修2.doc_第1页
山东省乐陵市第一中学高中生物 第一单元 第二讲 课时跟踪检测 新人教版必修2.doc_第2页
山东省乐陵市第一中学高中生物 第一单元 第二讲 课时跟踪检测 新人教版必修2.doc_第3页
山东省乐陵市第一中学高中生物 第一单元 第二讲 课时跟踪检测 新人教版必修2.doc_第4页
山东省乐陵市第一中学高中生物 第一单元 第二讲 课时跟踪检测 新人教版必修2.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3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山东省乐陵市第一中学高中生物 第三单元 第三讲 课时跟踪检测 新人教版必修2(限时:3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改编题)下列有关遗传规律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在减数分裂中,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组合是互不干扰的b两对相对性状遗传分别符合基因分离定律时,则这两对相对性状遗传一定符合基因自由组合定律c杂交后代出现性状分离,且分离比为31,就一定为常染色体遗传d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是孟德尔成功的重要原因解析: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组合是互不干扰的。两对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时,其遗传不遵循自由组合定律。伴性遗传也遵循分离定律。答案:d2.南瓜所结果实中白色(a)对黄色(a)为显性,盘状(b)对球状(b)为显性,两对基因独立遗传。若让基因型为aabb的白色盘状南瓜与“某南瓜”杂交,子代表现型及其比例如图所示,则“某南瓜”的基因型为()aaabbbaabbcaabb daabb解析:从题图看出,子代中白色黄色31,盘状球状11,所以“某南瓜”的基因型为aabb。答案:b3现有三个番茄品种,甲品种的基因型为aabbdd,乙品种的基因型为aabbdd,丙品种的基因型为aabbdd,三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三对同源染色体上,分别控制叶形、花色和果形三对相对性状,下列不正确的说法是()a甲、乙两个品种杂交,后代基因型有12种b甲、乙两个品种杂交,后代是纯合子的概率为1/12c乙、丙两个品种杂交,后代花色和果形的性状都相同d通过单倍体育种技术,获得基因型为aabbdd植株的时间只要一年解析:多对基因的遗传分析可采取拆分法。甲、乙两品种杂交,aaaa3种基因型,bbbb和dddd后代都是2种基因型,所以后代的基因型共有32212(种);甲、乙两品种杂交,每一对基因杂交,后代是纯合子的概率都是1/2,故后代是纯合子的概率为1/21/21/21/8;只研究花色和果形,乙、丙两品种中两对基因都是一个显性纯合一个杂合,所以后代只有一种表现型;对乙品种的花粉进行离体培养,其幼苗用秋水仙素处理,当年就可获得基因型为aabbdd的植株。答案:b4(2011济南模拟)基因型为aabb的植株,自交后代产生的f1有aabb、aabb和aabb三种基因型,比例为121,其等位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应是()解析:aabb自交后代基因型的比例为121,符合分离定律中杂合子自交的比例,因此a、a与b、b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从三种基因型可以看出a与b、a与b始终在一起,因此推知a与b位于同一条染色体上,a与b位于同一条染色体上。答案:d5.某种蝴蝶紫翅(p)对黄翅(p)是显性,绿眼(g)对白眼(g)为显性,两对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生物小组同学用紫翅绿眼和紫翅白眼的蝴蝶进行杂交,f1出现的性状类型及比例如右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上述亲本的基因型是ppggppggb上述亲本的基因型是ppggppggcf1紫翅白眼个体自交(基因型相同个体间的交配),其中纯合子所占比例是2/3df1紫翅白眼个体自交(基因型相同个体间的交配),其中纯合子所占比例是1/2解析:由题图看出f1中紫翅与黄翅为31,亲本紫翅为pp和pp;f1中绿眼与白眼为11,亲本绿眼为gg,白眼为gg。上述亲本的基因型是ppggppgg。f1紫翅白眼个体(2/3ppgg、1/3ppgg)自交,2/3ppgg自交纯合子(ppgg和ppgg)占1/3,1/3ppgg自交纯合子占1/3,共2/3。答案:c6雄蜂是由卵细胞直接发育而来的单倍体,而雌蜂是由受精卵发育而来的二倍体。一雌蜂和一雄蜂交配产生f1,在f1雌雄个体交配产生的f2中,雄蜂的基因型共有ab、ab、ab、ab 4种,雌蜂的基因型共有aabb、aabb、aabb、aabb 4种,则亲本的基因型是()aaabbabbaabbabcaabbab daabbab解析:本题的解题方法有两种:一种解法是利用题干中的信息进行逆推,分析出亲本的基因型;另一种解法是从选项出发进行正推,找出符合要求的亲本的基因型。如第一种解法:f2中雄蜂的基因型共有ab、ab、ab、ab 4种,由此可逆推出f1的雌蜂的基因型为aabb。f2中,雌蜂的基因型共有aabb、aabb、aabb、aabb 4种,再结合雄蜂的基因型,可逆推出f1的雄蜂的基因型为ab。在此基础上,可推出亲本的基因型是aabbab。答案:a7(2011苏北四市模拟)已知某一动物种群中仅有aabb和aabb两种类型个体(aa的个体在胚胎期致死),两对基因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aabbaabb11,且该种群中雌雄个体比例为11,个体间可以自由交配,则该种群自由交配产生的成活子代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所占比例是()a5/8 b3/5c1/4 d3/4解析:该种群中aabbaabb11,且雌雄个体比例为11,自由交配时有aabbaabb、aabbaabb、aabbaabb、aabbaabb四种,成活子代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有9/153/5。答案:b8图1表示某生物正常个体的体细胞中两对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图2表示该生物的黑色素产生需要三类基因参与控制,三类基因的控制均表现为完全显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由图1可知该生物是四倍体,基因型是aabbb由图1所示的基因型可以推知,该生物体肯定不能合成黑色素c若图1中的一个b基因突变为b基因,则该生物体可以合成物质乙d图1所示的生物体中肯定存在含有四个b基因的细胞解析:从图1中可知该生物为二倍体;由图1不能推出该生物不能合成黑色素;b基因突变为b基因,则不能合成物质乙。答案:d9(2011广州模拟)蝴蝶的体色, 黄色(c)对白色(c)为显性,而雌的不管是什么基因型都是白色的。棒型触角没有性别限制,雄和雌都可以有棒型触角(a)或正常类型(a)。据下面杂交实验结果推导亲本基因型是()亲本:白、正常(父本)白、棒(母本)雄子代:都是黄、正常雌子代:都是白、正常accaa(父)ccaa(母) bccaa(父)ccaa(母)cccaa(父)ccaa(母) dccaa(父)ccaa(母)解析:根据题目条件,可以初步确定父本基因型为cca_,母本基因型为_aa。然后根据后代无棒眼,确定父本的基因型为ccaa;雄后代无白色,确定母本的基因型为ccaa。答案:c10多指症由显性基因控制,先天性聋哑由隐性基因控制,这两种遗传病的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一对男性患多指、女性正常的夫妇,婚后生了一个手指正常的聋哑孩子。这对夫妇再生下的孩子为手指正常、先天性聋哑、既多指又先天性聋哑这三种情况的可能性依次是()a1/2、1/4、1/8 b1/4、1/8、1/2c1/8、1/2、1/4 d1/4、1/2、1/8解析:根据亲子代表现型,可推出亲代基因型父aabb,母aabb,他们再生一个孩子情况如下:线表示全正常,线表示只患聋哑,线表示只多指,线表示既多指又聋哑,。答案:a11人类中,显性基因d对耳蜗管的形成是必需的,显性基因e对听神经的发育是必需的;二者缺一,个体即聋。这两对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常染色体上。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夫妇中有一个耳聋,也有可能生下听觉正常的孩子b一方只有耳蜗管正常,另一方只有听神经正常的夫妇,只能生下耳聋的孩子c基因型为ddee的双亲生下耳聋的孩子的几率为7/16d耳聋夫妇可以生下基因型为ddee的孩子解析:听觉正常与否受两对等位基因的控制,符合孟德尔自由组合定律的条件,其基因型控制相应的表现型如下表:性状听觉正常听觉不正常(耳聋)基因型d_e_d_eedde_ddee夫妇中一个听觉正常(d_e_)、一个耳聋(d_ee、dde_、ddee)有可能生下听觉正常的孩子。双方一方只有耳蜗管正常(d_ee),另一方只有听神经正常(dde_)的夫妇也有可能生出听觉正常的孩子。夫妇双方基因型均为ddee,后代中听觉正常的占9/16,耳聋占7/16。基因型为d_ee和dde_的耳聋夫妇,有可能生下基因型为(d_e_)听觉正常的孩子。答案:b12菜豆种皮颜色由两对非等位基因a(a)和b(b)调控。a基因控制色素合成(a显性基因出现色素,aa和aa的效应相同),b基因为修饰基因,淡化颜色的深度(b显性基因修饰效应出现),且有累加效应。现有亲代种子p1(纯种,白色)和p2(纯种,黑色),杂交实验如图所示,则下列有关推断不正确的是()ap1和p2基因型分别为aabb和aabbbf1的基因型是aabbcf2中种皮为黑色的个体基因型有2种df2中种皮为白色的个体基因型有5种解析:由题干b基因为修饰基因,淡化颜色的深度(b显性基因修饰效应出现)且有累加效应可知,基因型为aabb和aabb的表现型为黑色,基因型为aabb和aabb的表现型为黄褐色,基因型为aabb、aabb、aabb、aabb和aabb的表现型为白色。根据亲代为纯种,子一代为黄褐色且子二代中黑色黄褐色白色367,可推导出p1基因型为aabb,p2基因型为aabb,则子一代基因型为aabb。子二代中黑色个体的基因型为2种:aabb(1/16)、aabb(2/16),白色个体的基因型为5种:aabb(1/16)、aabb(2/16)、aabb(1/16)、aabb(2/16)和aabb(1/16)。答案:a二、非选择题(共52分)13(15分)某草原上有一种无毒蛇,皮肤颜色受控于两种色素合成酶,黑色素酶由等位基因b、b控制,橘红色素酶由等位基因r、r控制。野生型的皮肤为黑色和橘红色斑纹(黑色素在橘红色斑纹两侧),突变可引起皮肤中色素合成酶的缺乏,使皮肤或为黑色斑纹,橘红色消失;或全身为美丽的橘红色斑纹而无黑色;或既无黑色又无橘红色而表现为白色。杂交实验在人工饲养的一条黑蛇和一条橘红蛇之间进行,其子代(f1)出现四种表现型,比例接近于1/4野生型1/4黑色1/4橘红色1/4白色。请回答:(1)如果只考虑黑色素的遗传,则f1的表现型有_种,其比例是_。(2)通过对野生型、黑色和橘红色三种蛇的解剖发现,除了皮肤含有黑色素或橘红色素外,肌肉、骨骼等均不含这些色素,进一步检测发现这些组织也不含与色素合成有关的酶。一种观点认为这些组织细胞没有与色素合成有关的基因,这种观点是否正确?为什么?(3)如果让f1中的野生型蛇相互交配,请写出f2的表现型及其比例(不考虑环境因素的影响,所有的卵均正常孵化)。_。(4)在f2中随机选取一条野生型蛇和一条黑色蛇作亲本(假设无突变发生),杂交后代全部为野生型。据此能否确定亲本中的野生型蛇为纯合子,简要说明推断过程。解析:根据题干信息,黑蛇与橘红蛇杂交,子代出现四种表现型,且比例为1111,说明这两对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按照自由组合定律遗传,杂交亲本中黑蛇的基因型为rrbb,橘红蛇的基因型为rrbb。f1中,野生型蛇的基因型为rrbb,其相互交配(自交)后代出现四种表现型及比例是r_b_(野生型)r_bb(橘红色)rrb_(黑色)rrbb(白色)9331,答案:(1)2黑色斑纹无黑色斑纹11(或1/2黑色斑纹1/2无黑色斑纹)(2)不正确。蛇的体细胞是由受精卵通过有丝分裂产生的,每个细胞的细胞核含有相同的基因;蛇的肌肉、骨骼等组织因不含色素酶而不能合成色素,是有关基因(色素基因)没有表达(表达受抑制)的结果(3)野生型黑色橘红色白色9331(或9/16野生型3/16黑色3/16橘红色1/16白色)(4)不能确定。假设选取的野生型蛇为纯合子(rrbb),那么杂交后代全为野生型(r_b_);假设选取的野生型蛇为杂合子(rrbb),只要黑色蛇为纯合子(rrbb),杂交后代的基因型为rrbb或rrbb,也全部表现为野生型。综上所述,不能确定亲本中的野生型蛇是纯合子还是杂合子。14(18分)(2011合肥模拟)汉普夏猪是一种有名的瘦肉型猪品种。研究发现85.1%汉普夏猪属于酸肉基因(r)携带者(rr)。酸肉基因可使肌肉中的糖原含量升高70%,导致糖原分解产生的乳酸较多,引起肌肉ph下降、酸度增加,显著影响猪肉品质。又知,猪的耳型和背型两种性状的表现型与基因型之间的关系如下表:性状耳型背型表现型垂耳半立耳立耳垂背中垂背直背基因型mmmmmmhhhhhh现有三种汉普夏猪品种:垂耳垂背酸肉(mmhhrr)、立耳垂背酸肉(mmhhrr)、立耳直背酸肉(mmhhrr)。请选择合适的个体进行杂交育种,以选育出垂耳直背非酸肉的汉普夏猪新品种。(假设三对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且独立遗传)(1)欲选育出所需品种,应选择上述表现型分别为_、_的汉普夏猪作亲本进行杂交,得f1。请写出该杂交实验图解:(2)让f1中表现型为_的雌雄汉普夏猪个体进行交配,产生的f2中表现型为垂耳直背非酸肉的个体比例最高,占f2个体总数的比例为_。(3)如不考虑f2中垂耳直背非酸肉的个体比例最高的要求,也可选用f1中表现型为_的雌雄汉普夏猪个体进行交配,这样产生的垂耳直背非酸肉个体占f2个体总数的比例为_。解析:(1)(2)要选育的垂耳直背非酸肉的汉普夏猪新品种的基因型为mmhhrr,根据题意,可选用垂耳垂背酸肉(mmhhrr)和立耳直背酸肉(mmhhrr)作亲本,得f1,从其中选出半立耳中垂背非酸肉的雌雄汉普夏猪个体进行交配,产生的f2中表现型为垂耳直背非酸肉的个体比例最高,占f1个体总数的比例为1/41/41/16。注意杂交实验图解要规范,如亲本、配子、子代、表现型、基因型、杂交符号、箭头等。(3)如不考虑f2中垂耳直背非酸肉个体比例最高的要求,也可选用f1中表现型为半立耳中垂背酸肉的雌雄个体交配,但其中有两种基因型,即mmhhrr和mmhhrr,只有基因型为mmhhrr的个体交配才能产生基因型为mmhhrr的新品种,故产生的垂耳直背非酸肉个体占f2个体总数的比例为2/32/31/41/41/41/144。答案:(1)垂耳垂背酸肉立耳直背酸肉(2)半立耳中垂背非酸肉1/16(3)半立耳中垂背酸肉1/14415(19分)在一批野生正常翅(h)果蝇中,出现少数毛翅(h)的显性突变个体,这些突变个体在培养过程中可能因某种原因而恢复正常翅,这种突变成毛翅后又恢复为正常翅的个体称为回复体。回复体出现的原因可能有两种:一是因为基因h又突变为h;二是由于体内另一对基因rr突变为rr,从而抑制h基因的表达(r、r基因本身并没有控制具体性状,其中rr、rr基因组合不影响h、h基因的表达,只有出现rr基因组合时才会抑制h基因的表达)。因第一种原因出现的回复体称为“真回复体”,因第二种原因出现的回复体为“假回复体”。请分析回答:(1)表现正常翅果蝇(包括真、假回复体)的基因型可能为_、_、_以及hhrr、hhrr;表现毛翅果蝇的基因型可能为_、_、_以及hhrr。(2)现获得一批纯合的果蝇回复体,欲判断其基因型是hhrr还是hhrr,请完成以下简单的实验方案。实验思路:让这批纯合的果蝇回复体与纯合野生正常翅果蝇杂交,观察子代果蝇的性状表现。预测实验结果并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