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漂的类型、选购和选配.doc_第1页
浮漂的类型、选购和选配.doc_第2页
浮漂的类型、选购和选配.doc_第3页
浮漂的类型、选购和选配.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浮漂的类型、选购和选配一、浮漂的类型 浮漂是垂钓时必不可少的配件,浮漂的选择使用直接关系到垂钓时获鱼量的多少。所以如何选择浮漂成了关键的问题,下面就台钓使用的浮漂立漂,作简单的介绍: 浮漂的分类: 按形状大致分为两种:一种是长漂身,一种是短漂身; 按标示竿可分为两种:一种是硬尾漂,一种是软尾漂; 按材质可分为:孔雀羽、巴尔沙木、化学合成等;浮漂的选择。二、悬坠钓法的专用鱼漂组成 漂身: 一支鱼漂的主体部分,是鱼漂产生浮力的主要部分。根据钓手不同的垂钓要求,漂身被制成了许多不同的形状。如球型、橄榄型、梭型、水滴型、流线型等。 漂身的制作可分为手工研磨和机器加工两种。手工研磨的漂身受损程度小,材质相同的情况下,产生的浮力比机器加工的鱼漂要大,但规格大小难以统一,不便于大批量的规模生产;而利用机器加工生产的鱼漂,大小、规格比较统一,每套鱼漂的浮力大小有一定的规律,便于钓手正确选配。但是,由于漂身被夹具挤压较重,可能会破坏其自身内部的纤维组织,使同样材质、同样大小的漂身较之手工加工的浮力要略小一些。 漂身不同的形状,在使用时会产生不同的运动效果,针对不同的鱼情、水情和垂钓中的战术策略,所需选用的漂身形状也是各有不同的。在这一点上,取材方便、加工容易的木制类鱼漂就能够满足我们的要求。如巴尔杉木、芦苇及轻木等。 漂尖(亦称漂尾、漂信、漂苗、视目杆等): 鱼漂上部那截细细的、画有红色、黄色及黑色、绿色等宽窄不同色环的部分。是垂钓者判断鱼是否吃钩;钩上是否有饵;窝点内是否有鱼的重要信息来源。每一个色环即为漂目,一格为一目,黑色的细环带是起到分割漂目的作用的。我们在设定调目及钓目的时候,同样不能忽视这个小小的区域(特别是在垂钓猾口小鲫鱼时)。 漂尖的材质可分为实心尼龙棒、玻璃纤维树脂棒、碳素材料棒和空心塑料管几种。俗称“实心漂”或“空心漂”。一般来说,实心尼龙棒、玻璃纤维树脂棒和碳素棒等便于研磨,且硬度较好,因此,制作出的实心漂可使得漂尖更细些和更长些。而空心塑料管则缺乏上述的特点,因此,制作出的空心漂漂尖较短、稍粗些。但这并不说明空心漂要比实心漂差,主要还要看钓者怎么去调整和使用的技巧了。 在漂尖的色环涂描的加工处理方面,现在也出现了比较合理的工艺与材料。滑尾漂尖的出现为那些比较讲究钓具理想化的钓友在心理上,又消除了一个重大的隐忧。当然,光滑顺溜的漂尖对于钓鱼人来说都是个不错的选择。 漂颈: 从漂尖连接漂身的结合部至漂身最宽部之间的部位,我们称之为漂颈。 一支鱼漂的漂颈越长,该漂身的上曲线就越好,在使用中产生的向上顶的力就容易被体现出来,利于垂钓开口不好、鱼讯微弱的“病态鱼”和冬春寒冷季节的情况下使用。为了充分地体现它的这个特性,这类鱼漂都采用细长的实心漂尖与之匹配。但对于垂钓鱼讯杂乱的猾口鱼和风浪起伏较大时,这类鱼漂就没有太多的优势了。 而漂颈长度较短的鱼漂,其漂身肯定会呈现一个上大下小、稳定的锥型。这类的鱼漂比较适宜运用在钓猾口鱼和控制鱼在底部摄食的战术,它较少出现虚假信号,给我们的是一些扽感明显的下挫或沉稳的上浮,中钩率要优于其他造型的鱼漂。然而,事物总是一分为二的,既有有利的一面同时肯定也有不利一面。此类超短漂颈的鱼漂在用于垂钓鱼讯微弱、开口不爽或受环境影响而不敢大胆就食的鱼时,其运动滞钝的特性就很难有好的垂钓效果了。 由此可见,一支性能优异的鱼漂,其考评的指标不仅要考虑到外观做工的精美,更要注意它的漂身形状是否能够针对相应的鱼情。而漂身形状的适应与否,有时只需留意观察漂颈的长短就可以有个大概的判断了。 漂肩: 此漂肩非彼漂尖。它是指漂身横截面积最宽的那个位置。研究一支鱼漂漂肩位置的高低和横截面积的大小,可以帮助我们正确地找出该鱼漂的稳定特性和灵敏程度。鱼漂漂肩位置越高,其稳定性就越好,比较适合在风浪较大的条件下,垂钓底部摄食且胆小谨慎的大鱼或鱼讯复杂的小鲫鱼。 漂肩横截面积小的鱼漂,由于受到水的阻力较小,瞬间运动的敏感性就强,所以其灵敏度就高。比较适宜用于垂钓吃口较轻、受到惊吓、狡猾、病态的“老头鱼”等。 而漂肩位置越低,其稳定性能必然要差,但其翻身较快且上浮鱼讯体现得比较完美。所以,此类鱼漂比较适宜运用在风平浪静的水面或钓半水浮鱼。 漂肩横截面积大的鱼漂其灵敏度要较之小的要逊色不少,但其沉稳的性能有时却可以帮助我们过滤掉许多杂乱的虚假信号。使用这类鱼漂时,我们应该选择风浪较大、需要配重坠的场合,针对垂钓“生口”或过分“猾口”的混养鱼时使用。 另外,漂肩的形状对鱼漂的运动也是有影响的,我们必须要注意识别。如,小弧形、菱形(近似)等形状的漂肩,对于鱼漂上浮下扽都有帮助,而大弧形、圆形(急收肩)等形状的漂肩,只对于鱼漂的下扽有帮助,而对于鱼漂的上浮,有一定程度的阻滞作用。因此,了解了漂肩的这些特性后,对于我们正确选用适合的鱼漂肯定是会有帮助的。 漂脚: 连接漂身底部、平衡整支鱼漂重心的那根小棍。它的材料原来比较单一,无非就是一些尼龙棒、碳素棒或竹签而已。但现在随着人们对鱼漂运动与鱼讯反应等方面的研究越来越深,以及不同垂钓流派的逐渐成熟,针对漂脚的改革也越来越多。超长脚、大竹脚、粗碳脚、全钢脚、半钢脚等等新型漂脚的相继出现,的确为鱼漂的使用注入了无限的生机。三、浮漂的选购1、外观检查购买鱼漂时,第一步就是目检。方法是:将鱼漂拿在手中,漂颈位置架在另一只手的拇指、食指间,边转动边检查漂身左右是否对称、漂尖与漂脚是否构成一条直线等。如果出现漂肩高低、宽窄不对称,漂身左右明显不等以及漂尖插入漂身的位置不同心等,则证明这支鱼漂不是一支做工精细的高质量产品。另外,在目检时还需注意检查鱼漂漂尖色目环是否清晰,间距是否过大或过小。因为,鱼漂的漂尖部分是我们直接观察鱼讯的主要参照物,它的清晰、可视度如何,将直接影响我们对水下鱼讯的判断。最后,还要更为仔细地检查鱼漂漂身的质地是否用料统一。因为,有许多鱼漂是用两片或多片浮水材料粘连成型的(如大号的孔雀翎漂、部分芦苇漂等),这种工艺制成的鱼漂需要选用密度基本相同的浮水材料拼接而成,这样才能保证该鱼漂在水中的稳定。我们在选购此类鱼漂时,应注意观察各片浮水材料的色差、纹路以及尺寸是否一致或大体一致。如若反差太大,则表明该鱼漂可能不是由相同密度材料合拼的,可能会造成鱼漂在水中两边浮力不等的现象,不利于精确显示微弱鱼讯。 第二步是手感触摸检测。方法是:一只手拿起鱼漂的漂脚轻轻转动,另一只手用拇指、食指、中指捏拿住漂身,从上到下地慢慢地滑动,细细感受漂身的平滑度以及油漆的精细度。做工考究的优质鱼漂一般在这些细小的问题上,基本上都会处理得很好。 2、滚动检查 经过外观初检后,我们就要进行重心居中检测了。 一支好漂,要能很好地反映鱼情,重心是否在漂体的中轴线上是非常重要的。检验的方法是:将鱼漂放在渔具店光滑的玻璃柜台面上,用手轻轻地拨动鱼漂,如果它能够在光滑的台板上滚动快捷、流畅,所经之处相连接可构成一个扇面图形,并且在滚动中没有摇晃、抖动等现象,就说明这是一支不错的鱼漂。 3、选品牌 如果面对琳琅满目的鱼漂产品拿不定主意的话,选品牌往往是一件比较省事的方法,特别是针对一些刚对悬坠钓感兴趣又有一定经济实力的初学者尤其适应。选择品牌鱼漂也并不是随随便便上哪都能购买的,要千万注意防止有的不法商贩以次充好、拿假冒的品牌来糊弄。根据笔者的经验,选择品牌钓具(包括鱼漂)一定要到信誉度较好的正规商店购买。另外,由著名钓手或知名专家亲自推荐或现场出售的鱼漂,一般也无假冒之虞。 32.长身漂:一种主浮体细而长,示标也细而长,漂脚长度适中,专门用于钓底、钓离底、钓深水的浮漂。这种浮漂在水中移动时受水的阻力小,稳定性好,站立后二次下沉均匀缓慢,行程大,特别适合捕捉鲫鱼的离底截杀信号。对鱼在底部吸饵产生的轻微拉力、反应极为灵敏,是钓底必不可少的浮漂。长身漂中又分为长身长尾(示标)和长身短尾两种。长尾可达12目以上到20目之间;短尾在12目以内,如果是软短尾大致在7目左右。长身漂其漂身越长越细,示标越长越细,就越灵敏。但调钓得如果不正确,也会降低灵敏度或过于灵敏常出现假信号。33.短身漂:一种入水后站立快、适合于钓浮的专用浮漂。有人也把它称为枣核漂。短身、短尾、短脚,总长10厘米上下,而且漂身不太粗的短身漂,更适合于钓中上水层。短身长尾、长脚的浮漂不适合于钓浮。目前市场上出售的短身漂,基本上是用于溪钓和冰钓的,虽说也能用于竞技钓鲫,但不太理想。很多竞技钓爱好者都自己改制软尾短身漂,示标只留4目,漂脚也很短。34.急收肩浮漂:也称为钝肩漂。因浮漂主浮体上根部呈伞状斜平面,当浮漂在水中失去牵引力上浮时,水对其端面形成的阻力较大,使它独具特点,专用于钓吐饵快的滑鱼。35.大肚漂:一种漂身短,漂尾长,漂脚短的浮漂。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