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江西省赣州市赣县中学北校区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12月月考试题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25小题,共50分)1汲黯(汉武帝称之为“社稷之臣”)力求国家少事。他抨击重“教化”的公孙弘之流内怀奸诈而外逞智巧,以此阿谀主上取得欢心;指责张汤专门苛究深抠法律条文,巧言加以诋毁,把胜狱作为邀功的资本。据此可推知( )A黄老之学与儒、法矛盾尖锐B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C法家巧言诋毁、为人所不齿D儒、法两家的政治主张一致2义门陈氏即江州陈氏,从731年起,这个家族延续了332年不分家,合居一处的家人最多达到3900多人。史载陈氏 “崇以治家之道必从孝道始,乃撰家法垂示将来”。历代统治者给予江州陈氏各种优待奖赏。据此可知( )A体现了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思想B帝王表彰陈氏以宣扬纲常伦理C唐宋以来儒学的正统未受冲击D儒家思想拥有广泛的社会基础3北宋理学家周敦颐的“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爱莲说)与元代王冕的墨梅图(图1)颇有相通之处。两者所体现的认识论与艺术手法的相同之处分别是( )吾家洗砚池头树个个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图1墨梅图A. 格物致知、浪漫主义B. 反省内心、变化万端C. 知行合一、写实主义D. 格物致知、托物言志4朱熹反复提到:“洒扫应对进退之节,爱亲敬长隆师亲友之道,皆所以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本”。王阳明则强调:愚夫愚妇只要在日常行为的“事上磨练”,同样可以成为圣人。据此可知() A. 儒学思想家提倡“经世致用”B. 儒学呈现出世俗化特点C. 伦理道德是儒学的主要内容D. 成圣是理学的终极目标5明末清初,王夫之斥责李贽“不恤君亲,不顾人伦”,其书其人宜“亟诛绝之”;五四时期,李贽被认为是反对封建礼教和封建专制的时代先驱;改革开放以后,李贽思想研究呈多元化倾向。据此,下列解读正确的是( )A. 明末清初对李贽评价更可信性B. 综合多人评价即可还原历史人物C. 对历史人物的评价没有统一的标准D. 不同的评价都源自于其时代价值观念6.昆曲是汉族传统戏曲中最古老的剧种之一。它在明朝万历年间被视为“官腔”,到清代被誉为“雅乐”“盛世元音”,宫廷重要活动常有昆曲演出,江南地区“郡邑大夫宴款不敢不用”,甚至“演戏必请昆班,以示府城中庙会之高雅”。这些史实表明,昆曲在明清时期的流行是因为()A.市民阶层队伍壮大 B.符合士大夫的文化品味C.社会等级观念弱化 D.吸收了京剧的戏曲元素7科学家胡克在听了某著作的提纲后说:“亲爱的先生,我真为您高兴,不过我也暗暗地为您捏一把汗啊。如果您不是生在维多利亚女王的英国,而是生在16世纪的西班牙,那您可能就会被当做异教徒而被处以火刑了!”据此推断“这位先生和他的著作”是()A马克思的共产党宣言 B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C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 D牛顿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8欧洲传教士利玛窦曾经为中国绘制坤舆万国全图。该图绘制出来后,虽然带来一定震撼却受到普遍抵触。后来他将原地图中央的子午线向西移动了1700度绘制出改进版(如图2,与现行中国版世界地图格局大体一致),才得到认可并沿用至今。据此可知( )图2坤舆万国全图A利玛窦对中国文化有一定的研究B受抵触主要因为否定天圆地方说C早期传教士没有改变中国人观念D明朝士大夫阶层开始睁眼看世界9近代中国第一位留学生容闳曾有一个通过“留学教育计划”,汲取西方文明之学术以改良东方之文化,从而实现中国“一变为少年新中国”的梦想。在李鸿章的支持下,18721875年共派出120个幼童留学(期限15年)美国,但在1881年被要求全部撤回,他的“留学教育计划”也就此夭折。据此推知( )A容闳和清政府的根本目的一致B李鸿章希望借此培养维新人才C归国留学生将助力中国近代化D夭折的根源是顽固派从中作梗10美国传教士林乐知曾说道:“岁在戊戌,南皮张孝达大司马(张之洞)著劝学篇二十有四(该书主要是宣扬中体西用思想)天下皆曰,中国风气从此开矣。”英国泰晤士报还将其翻译为中国唯一的希望。据此推知( )A中外反动势力开始走向联合B“中体西用”顺应了时代潮流C劝学篇促进了知识分子的思想启蒙D英美并不认同旨在救亡图存的维新变法11下列表格中的言论客观反映了当时不同政治派别的思想倾向,其共同诉求是( ) 1865年李鸿章说:“机器制造一事,为今日御侮之资,自强之本。”1894年郑观应说:“西人以商为战,欲制西人以自强,莫如振兴商务。”1903年章太炎说:“公理之未明,即以革命明之;旧俗之俱在,即以革命去之。”1913年梁启超说:“共和政治,非国民继续的觉悟努力,万万不会维持。”A推动中国近代化B实行民主政治C实现中国工业化 D启蒙与救亡并重12物理、化学等自然科学课程从清末开始列入中学课程。图3显示中学自然科学课程比重的演变情况。据此,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自然科学课程比重趋势图图3(注:1922年始专指高级中学自然科学课程)A1902年自然科学课程的设置标志着中国教育近代化的启动B1922年自然科学课程比重体现了“五四”时期科学思潮兴起C总体而言国民政府比清政府和北洋政府都更加重视科学教育D自然科学课程比重的变化反映了政府对科学重视程度不断提升13.1901年前后,梁启超撰文指出中国传统史学具有“只有朝廷而不知有国家”等四弊,提出新史学应“叙述人群进化之现象而求得其公理公例”等观点,在当时引起巨大的社会反响。这一现象说明( )A. 维新思想已成社会共识 B. 国人民族意识日渐觉醒C. 梁启超开始对清廷不满 D. 西方学说已被广泛接受14.“国民党之民族主义,有两方面之意义:一则中国民族自求解放,使中国民族得自由独立于世界,盖民族主义,对于任何阶级,其意义皆不外免除帝国主义之侵略;二则中国境内各民族一律平等。”这一材料表明()A.国民党的奋斗目标是推翻满清贵族统治B.同盟会已经解散革命党人另组政党C.孙中山先生完成了思想历程的伟大转变D.国民革命运动已经蓬勃地开展起来15下列言论的共同诉求是( ) 地价之增益用以经营地方人民之事业,及育幼、养老、济贫、救灾、医病与夫种种公共之需。孙中山没收地主的土地,分配给无地和少地的农民,实行孙中山先生“耕者有其田”的口号。毛泽东扫除发展社会生产力的障碍进而引起经济生活、社会生活、工作方式和精神状态的一系列深刻变化。 邓小平A实现民族独立 B完成民主革命 C关注人民生活 D消灭贫富不均16.五四时期,中国传统文化受到打击和批判。但到了20世纪30年代,对传统文化的重视成了主流社会思潮,并将传统文化的复兴推向高潮。上述变化出现的主要原因是()A. 人们对传统文化的认知日趋理性 B. 提升民族信心的需要C. 政府企图加强对民众的思想控制 D. 继承传统文化的诉求17. 20世纪20年代中期,中国出现了“科学与人生观”的争论。梁启超提出要反思一战,认为科学不能解决人生观问题,反对“科学万能论”;有人坚持科学是人生观的基础与核心; 陈独秀则立场鲜明地主张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人生观问题。这场论争()A是新文化运动思想斗争的延续 B体现出国人对社会发展方向的思考C使马克思主义开始在中国传播 D使国人认清了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端18.仔细观察下面的一组图片,若用一个主题概括图中事件的教训,最准确的应是()A尽快地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 B通过城市武装暴动夺取胜利C走适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 D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191978 年 9 月,邓小平在东北调研,提出“要到发达国家去看看,看看人家是怎么搞的。过去我们对国外的好多事情不知道”,“世界天天发生变化,新的事物不断出现,新的问题不断出现,我们关起门来不行,不动脑筋永远陷于落后不行”,史称“北方谈话”。这场“谈话” ()A肯定了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B表达了实行对外开放的思想C揭开了经济体制改革的序幕 D阐明了支持市场经济的态度20右图所反映的教育状况(图中成绩单内容:政治、劳动、技术成绩均为满分5分)带来的影响是() A民族文化素质得到提高 B缩小了中国与世界先进国家的差距C彻底抛弃了封建儒家文化的糟粕D使国家出现了“文化断层”和“人才断层”的局面21“这是一个多彩多姿而变化万千的时代,和中国的战国时代最可相比拟。在这个时期的形形色色中,有不少仍是中世纪的,有不少显然已是近代的,但也有不少为这时期所特有。这个时期上承中世,下启近代,同时也自成一个时代,充满了强烈的政治、社会和思想的活动。”这个时代()A西方早期人文精神开始萌发 B为资产阶级革命提供思想武器C西方近代自然科学开始起步 D资本主义制度在全球广泛确立22.瑞士史学家布克哈特认为,这是一个伟大的时代,是人类意识的全面觉醒时代,是西方文化世俗化决定性阶段,是世界现代文明各种特征发展的起点,现代人类生活的所有方面都同这一时代发生着联系。这一时代()A主张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 B彻底打破了民众对罗马教会的迷信 C实现以世俗国家权力代替宗教权力 D设计了未来社会的理想的政治制度23. 18世纪以来,奢侈消费经济在英国兴起。有人提出了“私人恶德即为公众利益”的惊人论 断,认为奢侈消费促进经济繁荣,公开为奢侈传统进行辩解,英国思想界甚至掀起了“奢 侈大讨论”。这场大讨论() A.导致了西方人文精神缺失 B.有利于工业革命的开展 C.激化了英国社会阶级矛盾 D.不利于社会消费的增长24.“我理解这一名词(共和制)不仅是指一种贵族制或者一种民主制,而是一般地一切被公意、也就是被法律所指导的政府。政府要称其为合法的,就绝不能与主权者混为一谈,而只能是主权的执行人;这样,君主制本身也还是共和制。”下列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共和制遵循“主权在民” 共和制政体中唯一的样态要注重共和的精神与实质 权力在法律之下分立制衡A B C D251610年,伽利略发现木星的四颗卫星,为日心说找到确凿证据。由于教会迫害,伽利略被判终身监禁。清初官方历法上曾刻有“依西洋新法”,被批评为“奉西洋之正朔,毁灭我国圣教”。对此,合理的解读是()A统治者排斥先进的科学技术 B科技对思想信仰有支持或瓦解作用C中外宗教信仰存在较大差异 D当时中国科技发展与世界保持同步二、非选择题(共4大题,共50分)26.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材料一 子曰:“所谓大臣者,以道(道义)事君,不可则止。”子曰:“弑父与君(为君主而杀父亲),亦不从也。” 论语先进(1)根据材料一,概括孔子认为应该如何处理君臣关系。(2分)材料二 天子受命于天,诸侯受命于天子,子受命于父,臣受命于君,妻受命于夫。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一国则受命于君。受命之君,天意之所予也。董仲舒春秋繁露(2) 与材料一相比,材料二中董仲舒的主张有何不同?(2分)这些主张在当时有何作用?(2分)材料三 新民本思想家以前所未有的力度约束君主权力。他们以社会分工理论为基础确立宰相与君主的同事关系,在行政上拥有与君主“同议可否”的权力。黄宗羲认为学校不仅是培养人才的地方,而且是治理国家的机构。学校参与治理天下的主要功能是对君主进行监督与制约。王夫之则提出将中央的权力一级级分解:“天子之令不行于郡,州牧刺史之令不行于县,郡守之令不行于民,此之谓一统”。 摘编自谢贵安明清文化史探研(3)材料三对君臣关系有何新认识?(2分)结合所学知识,评析“新民本思想”。(6分)27(10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序号 思想家 思想主张 苏格拉底 “如果知识包括了一切的善,那么我们认为美德即知识就是对的。” 彼特拉克 “我自己是凡人,我只要求凡人的幸福。” (1) 材料一中两种思想有何共同之处,各体现怎样的时代特征。(3分) 材料二 德国的教育家、哲学家雅斯贝尔斯曾说过:“人类自我精神的每一次升华,都是与古典优秀文化相接触的过程,人类古典优秀文化就像大海边连着船只的缆绳,如果没有缆绳,船只将在海上漫无目的地漂泊。同样,如果我们同古典优秀文化失去了联系,人类也将漫无目的地前行。” 摘自上海译文出版社时代精神状况 (2) 概括材料二作者的观点。材料一中两种思想的关系是否符合作者的观点,请予以说明。(3分) 材料三 “余以人群自治为政治之极则,故于政治之精神,执共和主义。(共和主义)我国治世之神髓,先哲之遗业也。” 孙中山 “须知今后的世界,变成劳工的世界。” 李大钊 (3)材料三反映了近代中国思想怎样的变化,分析这两种思想的共同作用。(4分)28(14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1:下面是中国、西方古代科技成果比较表:材料2:近代史上,德意志民族也不乏杰出的科学家,像开普勒、莱布尼茨但这些杰出人物未能改变德国因社会历史原因所带来的总体上的科学落后局面19世纪下半叶,在理论科学和应用科学两方面,德国突飞猛进,相继超过了法国和英国据统计,从1851年至1900年的50年间,理论科学和应用科学的重大成果数目,英国占105项、法国占65项、美国占33项,而德国占202项(这种状况)一直持续到20世纪前半期。材料3:1865年1913年美国专利注册情况统计表:年度专利和设计专利注册数其中对外国居民颁布数18651869年10 89528318751879年13 68963418851889年21 6661 60919051909年33 2203 5561913年33 9174 212(1) 根据材料1,指出3世纪以后中西科技发展水平的差异有何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5世纪以后西方科技迅速发展的原因。(8分) (2)根据材料2、3,分别指出19世纪下半叶开始美德两国科技发展有哪些特点?(6分)29. (12分)请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12分)郭嵩焘使英开创了近代中国向外派遣公使的先例1875年当朝廷宣布郭嵩焘为出使英国大臣以后,人们都认为这是一个极为耻辱的差事,好心的朋友纷纷前来规劝,要他退却此事以保全自己名声。可是郭嵩焘却出人意外地乐意受任了。他说:“数万里程途避而不任,更有艰巨,谁与任之!”此言一出,舆论哗然。同僚目之为“汉奸”,同乡“耻与为伍”,也有人连声叹息:“郭侍郎文章学问,世之凤麟,此次出山,真为可惜。”好事者甚至编了付对联讽刺他:“出乎其类,拔乎其萃,不容于尧舜之世;未能事人,焉能事鬼,何必去父母之邦!”上海社科院研究员 熊月之郭嵩焘出使述略阅读上述材料,从材料中提炼出一个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表述清晰。)历史参考答案15 ABDBD 610 BBACD 1115ACBCC1620 BBCBD 2125 CABAB26、【答案】(1)孔子认为:君臣关系要遵从道统,否则君臣关系即可解除。子不能因君弑父。(2分)(2)不同:君权神授;君权独尊(或提出“三纲”理论);大一统。(2分,答任意两点即可)作用:加强君主专制;强化中央集权;巩固国家统一。(2分,答任意两点即可)(3)新认识:主张君臣平等。(2分)评析:新民本思想是对传统民本思想的革新,但没有摆脱传统思想的羁绊;抨击了君主专制制度,但未能提出近代的民主思想;对以后的反专制斗争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但未对当时社会产生直接影响;反映了当时资本主义萌芽的要求,客观上体现了封建制度的衰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情节设置课件
- 内江市重点中学2026届化学高一上期中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
- 甘肃省嘉峪关市酒钢三中2026届高三化学第一学期期中学业质量监测试题含解析
- 2025年秋季部编版初中数学教学设计八年级上册11.3.1 多边形
- 幼儿园大班学期班务方案
- 幼儿园卫生保健方案
- 大学校运会活动方案
- 口外下期末考试题及答案
- 物业维修考试题及答案
- 公益诉讼考试题及答案
- 农村土地托管培训课件
- 老年专科护士学习培训汇报
- 2025年机关事业单位工人招聘《机动车驾驶员》技师-考试题库与参考答案
- 2025年机械设备安装工试卷及答案
- 基孔肯雅热防控培训课件
- 老旧小区改造知识课件
- 2025年广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下属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笔试试题(含答案)
- 灯具户外知识培训课件
- 2025年二级中式面点师(技师)理论知识考试真题汇编(后附专业解析)
- 2025年国企中层干部竞聘考试题库(附答案)
- 捐赠助学活动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