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学案3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 第一单元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 学习 探究区 反馈 训练区 教材问题解答 列举从汉到元政治制度演变的史实 说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 课标要求 学习 探究区 一 三省六部制的确立及其演变 1 确立 1 机构 三省指中书省 门下省 尚书省 下设六部 2 职权 中书省负责起草诏令 门下省负责 尚书省负责执行 六部负责贯彻各种政令 处理日常事务 3 特点 相互牵制 互为补充 分工明确 4 作用 三省之间既互相牵制 又互为补充 分工明确 提高了办事效率 同时 完整的相权被分割 避免了权臣独揽大权 有利于加强皇权 答案 历史叙述 尚书省 封驳审议 2 演变 1 宋朝 三省长官基本不参与政事 又设 作为宰相办公机构 军政归枢密院掌管 分割宰相军权 财政归三司掌管 分割宰相财权 2 元朝 废除三省 实行一省制 只设 统辖六部 中书门下 中书省 答案 隋唐三省六部制 图解示意 三省六部制的四个特点 1 相权三分 相互牵制 2 职责明确 提高效率 3 协商政务 集思广益 4 制度约束 节制君权 要点归纳 全面认识三省六部制 1 三省六部制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重大创造 出现了决策 审议 执行权力的分割 此后历朝基本沿袭这种制度 2 三省六部制的确立表明了古代政治两个方面的趋势 一是明确行政分工 提高行政效率 二是分散相权 强化皇权 3 三省之下的分权体制和近代西方的三权分立有本质的区别 三省之上还有独裁专断的皇帝 不可能真正实现权力的制约与平衡 重点精讲 元朝的中书省与唐朝的中书省不同 唐朝的中书省是决策机构 元朝的中书省是行政机构 它与唐朝尚书省职能类似 易混易错 答案 深化探究 探究点1三省六部制的特点材料初 唐因隋制 以三省之长中书令 侍中 尚书令共议国政 此宰相职也 新唐书 百官志一 思考上述材料表明 唐代三省长官的地位如何 说明了什么实质问题 答案表明唐代三省长官皆为宰相 实质是分散宰相权力 答案 探究点2唐宋宰相制度的异同材料宰相是辅弼重臣的总称 宋承唐官 然两代宰相之设制精神颇相歧异 唐代相制重在谨慎大政 而宋代以杜绝强臣专擅之弊为要 思考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 比较唐宋宰相制度的异同 答案相同 不断分化相权 加强君权 不同 唐代中书省 门下省强化集体议政 尚书省执行政令 宋代相权按财 政 军一分为三 二 选官制度 答案 历史叙述 1 西周 贵族世袭的 制 2 战国 军功爵制度 3 汉武帝 实行和征辟制 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官僚队伍的需要 但容易任人唯亲 也容易形成小集团 4 东汉末年 朝廷采用由地方名人将本地士人按才能分别评定为九等 品 朝廷再按等任命的人才选拔制度 5 魏晋南北朝 的高低成为选官的标准 南朝时走向末路 世卿世禄 察举制 家世门第 答案 6 隋唐 科举制 1 原因 士族没落 依据门第选官的制度已不适应政治和社会的需要 2 来历 隋炀帝时设 以试策取士 3 完善 唐代 成为中央统一分科 定期举行的考试选官制度 4 发展 北宋 更为重视 导致选官过冗过滥 明清 八股取士成为束缚人们思想的工具 5 评价 扩大了统治的社会基础 促进了的成熟 为官僚队伍提供了高素质人才 成为中华帝国长期保持繁荣的制度保障之一 进士科 官僚体制 隋唐科举制的历史意义它改变了前代选官制度中的权力下移之弊 适应了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 它扩展了统治集团的社会基础 打破了官僚世家倚仗门荫资历对政权的垄断 形成了由下层社会到上流社会的政治通道 科举制将教育制度与选官制度结合为一个整体 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官僚队伍的知识化 促进了文学的繁荣 如唐时以诗赋取士 促进了唐诗的繁荣 重点精讲 深化探究 探究点1汉代重要选官制度材料在东汉时 有民谣唱道 举秀才 不知书 举孝廉 父别居 寒素清白浊如泥 高第良将怯如鸡 思考材料民谣反映的是哪一制度 出现这些弊端的原因有哪些 答案反映的是察举制 原因 察举制的主要环节是主管官员推荐 他们往往借以培植亲信 发展个人势力 一些人为了谋取推荐则沽名钓誉 作假求名 答案 答案 探究点2实行科举制的作用材料中国因此制度 科举制 政府乃经由全国各地所选拔之贤才共同组织 此乃一种直接民权 乃一种由社会直接参加政府之权 钱穆 国史新论 思考史料中的选官制度与汉代察举制相比 有哪些积极作用 答案科举制的实行 用客观标准挑选人才 使之参与政治 有利于打破特权垄断 三 监察与谏议 答案 历史叙述 1 监察制度 1 原因 保证官僚队伍的廉洁和效率 2 表现 秦朝的掌管监察 汉代专设御史府 长官即为御史大夫 明清在中央 既设有 设立监察御史 又设有六科给事中 进行业务监督 在地方 省级机构还专门设有负责司法 监察的按察使司 御史大夫 都察院 答案 2 谏议制度 1 原因 对皇帝的言行和决策进行监督 2 表现 隋唐三省六部制中的就负责谏议和封驳 宋代还出现了独立的谏官机构 明清时期没有专门的谏议机构 3 评价 1 消极 不能从根本上约束皇帝的无上权力 也不能杜绝官僚队伍中的腐败和低效现象 2 积极 在整顿吏治 打击地方割据势力 维护 谏正皇帝过失 防止决策失误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门下省 谏院 中央集权 监察制度的必要性 这是由于君主专制集权的需要 君主一方面大权独揽 另一方面又必须依赖百官进行控制 一是提高行政效率 二是防范官员胡作非为 贪赃枉法 深度点拨 谏议的纠偏作用只发生在开明皇帝身上 换言之 皇帝的意愿决定着谏议的命运 谏议制度与民主无涉 它是一种有别于官僚政治的 士治 就是说 它是文人学子中的精英以其道德操守所发挥的影响 难点突破 汉至元政治制度演变的特点 1 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不断发展 成为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核心部分 2 君权和相权 中央和地方的矛盾贯穿始终 3 下级服从上级 地方服从中央 最后听命于君主 4 皇帝有从决策到行使立法 司法 行政等独断的权力 皇权至高无上和不可分割 5 中央对地方实行多层次 多渠道的管理 牢牢控制地方官吏 归纳提升 深化探究 答案 探究点认识中国古代的监察和谏议制度材料史书载 唐太宗在宫内逗玩一只爱鸟 见魏征走来 忙将鸟藏于袖中 可魏征见了唐太宗故意唠叨了一阵子 结果鸟窒息而亡 唐太宗敢怒不敢言 思考以上材料说明了什么 答案说明专制皇权尚未发展到顶峰 谏议制度起到了一定作用 返回 课堂小结 反馈 训练区 1 2 3 4 5 6 1 唐太宗曾下旨 自今中书 门下及三品以上入阁议事 皆命谏官随之 有失辄谏 唐太宗的旨意有利于 a 将纳谏引入中央机构中b 健全中央监察机制c 解决中央机制上的弊端d 减少中央决策失误解析根据关键词 唐太宗曾下旨 入阁议事 谏官随之 有失辄谏 可知唐朝中央议政时有了谏官的监督 这里未出现中央机构的建制 故a项错误 材料并未涉及监察机制 故b项错误 不能看出中央机制弊端的解决 故c项错误 谏官的随时谏正 减少了政事的错误 有利于决策的正确有效 故d项正确 d 解析答案 解析答案 1 2 3 4 5 6 2 阅读右图 判断下列有关该图反映的制度说法正确的是 a 创立于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b 体现 分权与制衡原则 c 相权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君权d 加强了中央集权解析三省六部制创立于隋朝 故a项错误 三省之间体现权力的分散 并不是相互制衡 故b项错误 三省六部制分散了相权 加强了皇权 未加强中央集权 故d项错误 c 解析答案 1 2 3 4 5 6 3 宋朝形成了 中书主民 枢密院主兵 三司主财 各不相知 的局面 这反映出 a 宰相职权范围扩大b 专制皇权达到顶峰c 君权对相权的制约d 中央对地方控制加强解析题干体现将宰相权力分割 中书省管民政 枢密院管军事 三司管财政 互相制约 最后由皇帝决断 c 解析答案 1 2 3 4 5 6 4 理解历史线索与认识历史规律是历史学科能力培养的重要方面 依据下图展示 空格 处应该填写的内容最恰当的是 选官的标准 对象和古代政治a 世卿世禄b 才能道德c 文化文章d 门阀地位 1 2 3 4 5 6 解析世卿世禄对应 西周春秋时期 故a项错误 战国秦朝的选官制度是军功爵制 根据个人所立下的军功授予爵位 能否立军功 关键是个人的才华 汉朝的选官制度是察举制和征辟制 选官的标准是道德 故b项正确 文化文章对应 唐宋明清的科举制 故c项错误 门阀地位对应 魏晋南北朝的九品中正制 故d项错误 答案b 解析答案 1 2 3 4 5 6 5 隋及初唐时 制度和文化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下面有关隋唐政治制度的 突破性进展 的叙述 正确的是 a 相权三分 独立施政b 中央集权 地方分权c 科举取士 选拔人才d 完善机构 皇权至上解析三省六部制下没有实现独立施政 故a项错误 中央集权 地方分权是元朝行省制 故b项错误 科举考试是隋朝创立 唐朝完善 故c项正确 完善机构 皇权至上自秦朝就开始实行 故d项错误 c 返回 解析答案 1 2 3 4 5 6 6 盖朝廷纪纲之地 为帝王耳目之司 必在得人 方为称职 自非端劲特立之士 不当轻授 由此可见此人主张 a 制定行之有效的法规 建立完善的监察体系b 要侧重监察吏治腐败现象c 把监察工作的重心放在打击经济犯罪上d 提高监察机关官员的自身素养解析材料中的 必在得人 方为称职 表明了作者的观点 监察机关需要高素质的人才 必须提高监察机关官员的自身素养 故d项正确 d 教材问题解答 提示 自我测评1 三省六部制的确立与演变说明了什么 为什么 提示三省六部制的确立表明了古代政治两个方面的趋势 一是明确行政分工 提高行政效率 二是分散相权 强化皇权 后者更为突出 因为三省之间相互牵制 三省分别体现了相权的一部分 完整的相权被分割 避免权臣独揽大权 有利于加强皇权 宋 元时期三省六部制又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表明了皇权与相权斗争的延续 宋朝以另外的方式继续分割相权 元朝出现反复 出现权力集中的现象 相权一度得到扩大 提示 2 科举选官制度与监察谏议制度在中国官僚制度中扮演了怎样的角色 提示 1 科举制的创立为不具有贵族身份的士人提供了参政的机会 不仅扩大了统治的社会基础 也促进了官僚体制的进一步成熟 为官僚队伍提供了源源不断的高素质人才 成为中华封建帝国长期保持繁荣的制度保障之一 2 监察 谏议制度虽不能从根本上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GB/T 45905.4-2025电力现货市场运营第4部分:负荷预测
- GB/T 14546-2025核电厂直流电力系统设计实施方法
- 广西邮政考试题库及答案
- 物业公司关键绩效指标(KPI)考核体系及实施方案
- 森林培育现场讲解课件
- 2025梯子安全知识专项培训
- 2025年法律行业招聘面试技巧大揭秘模拟题及参考答案详解
- 2025年室内设计师中级专业技能实战预测题集锦
- 2025年《监察法》知识考试题库及参考答案
- 2025年农村基层安全管理人才队伍建设与招聘考试现状分析
- 谈判中文化冲突和应对策略解析
- 学校食堂食材采购询价方案范文(35篇)
- 《化妆品技术》课件-化妆品的历史起源与发展
- 住宅公共部分装修综合项目施工专项方案
- 皮肤病真菌感染性皮肤
- 骨折内固定术术前宣教
- 咖啡店成本及消耗一览
- DB32-T 4281-2022 江苏省建筑工程施工现场专业人员配备标准
- GB/T 28799.2-2020冷热水用耐热聚乙烯(PE-RT)管道系统第2部分:管材
- 办公室工作手册(国企、事业单位版本)
- 警械使用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