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冠县武训高级中学高中历史 第4课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1.doc_第1页
山东省冠县武训高级中学高中历史 第4课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1.doc_第2页
山东省冠县武训高级中学高中历史 第4课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1.doc_第3页
山东省冠县武训高级中学高中历史 第4课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1.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山东省冠县武训高级中学高中历史 第4课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1标基础知识: 知道明清时期加强君主专制的措施;内阁产生的背景、作用及实质;内阁、军机处的概念及其作用;了解内阁制与宰相制度的不同能力培养:认识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情感、价值观:知道中西君主制度发展的特点,培养学生初步形成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得出结论的能力。重难点重点:明清时期加强君主专制的措施难点:明清加强君主专制对中国社会所产生的影响课时1课时时间2013年9月9日教学内容:导入新课: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发现自秦朝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起,经历了汉朝的巩固、隋唐的完善、宋的加强,到元又出现了新的发展但是我们在电视上看到很多有关清朝宫廷影视剧里的王公大臣在皇帝面前都自称是“奴才”,唯唯诺诺的,奴性十足。那么,明清时期的政治机构具体是怎样的,这样的政治机构又体现了专制皇权的哪些统治特点呢?本课,我们就具体来学习这一方面的内容。课前自主学习 一、宰相制度的废除 1背景:明初,沿袭元朝制度,设,由左右丞相统辖六部,管理全国事务;元朝相权过重,朱元璋认为这会妨碍皇权的集中,导致社会动荡。 2废除:1380年,明太祖诛杀宰相,裁撤中书省和丞相,以六部分理全国政务,直接对负责。秦以来的宰相制度宣告废除,皇帝集皇权和相权于一身,君主专制进一步加强。 二、内阁的出现 1背景:废丞相后,政务繁忙,明太祖深感力不从心。 2过程:明太祖时,设:作为侍从顾问,帮助自己处理政务,但大学士鲜能参决政事;在位时,选拔翰林院官员作为殿阁大学士,随侍皇帝,开始参与机密事务的决策,“内阁”由此出现;后来,内阁地位提高,阁臣取得了权;任首辅时,大权尽归内阁。 3性质:始终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级的行政和决策机构,只是供皇帝顾问的机构。其升降的大小、是否被采纳完全取决于皇帝。 三、军机处的设立 1背景:清初,由内阁负责;军国机要,却由定夺;皇权受到很大限制。 2康熙时:设,挑选翰林院学士人值,参与军机要务,替皇帝起草谕旨。中枢机构一分为三,它与内阁、三足鼎立,互相制约,最后集权于皇帝。 3雍正时:为办理,设军机处,机构简单,钦定的军机大臣品级不高,每日接受皇帝召见,跪受笔录,军国大事全由裁决,军机大臣拟旨成文,由皇帝审批后,再传达给中央各部和地方官员去执行。 4影响:不仅提高了,而且使军政大权集中于皇帝手中;君主专制制度发展到顶峰,中央集权得到进一步巩固;我国多民族大一统国家也得到巩固和发展。课堂合作探究知识点一、丞相制度的废除情景激疑明太祖首先在地方上就废除了行中书省,设立了三司这样就把地方的权力集中到了中央。当时统领中央各部的是谁呢?宰相。将地方的权力集中到了中央之后,宰相的权力也随之扩大了,相权的扩大势必威胁到皇权的集中。对此,明太祖在中央有采取了什么措施呢? 1原因 (1)明初沿袭元朝制度,在中央设置中书省,由中书省统辖六部,管理全国行政事务。明太祖认为,这种制度妨碍皇权高度集中,会导致社会动荡。 (2)明初执掌宰相实权的丞相胡惟庸骄横跋扈,擅权专恣 2概况 1380年,明太祖在诛杀胡惟庸的同时,下令废除中书省和丞相,以六部分理全国政务,直接对皇帝负责,并规定以后不许设立丞相。 3影响 秦以来的宰相制度被废除,皇帝集皇权与相权于一身,君主专制进一步加强,达到了新的高度。 典例剖析 【例1】明初中央“设五府、六部、都察院分理天下为大庶务,彼此颉颃(不相上下),不敢相压,事朝廷总之,所以稳当,这一做法是为了: ( ) a、缓和君臣矛盾 b避免权力集中 c、提高工作效率 d强化君主专制 【变式题1】在某校一次公开课教学中,有这样一道题,谈你对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认识。某学生答要点如下,您认为表述不准确的是: ( ) a、分封制与宗法制互为表里,宗法制在政治制度方面体 现就是分封制 b、春秋时期,分封制瓦解,出现了“礼崩乐坏”的局面 c、唐朝统治者运用中央机构的权力制衡来维护自己的专制统治 d内阁的设置实质上恢复了丞相的职权,是明清时期凋君主专制的重要内容 知识点二 内阁的创立情景激疑1380年,明太祖借胡惟庸案废除了宰相。宰相制度正式废除,明太祖废除宰相制度,其用意在于一劳永逸地解决君相矛盾一来,所有的国家大事都要由明太祖一个人来处理,而这些都是军国大事,不可以有任何疏忽。还有谁能帮助皇帝日理万机呢?这种情况之下,便产生了内阁。 1创立与发展的基本过程(1)明太祖废除丞相后,由于政务繁多,他设置了殿阁大学士作为侍从问,帮助他处理繁多的政务。但他们很少能参决政事,一切大事由明太祖亲自主持。 (2)明成祖时,选拔翰林院大学士人值文渊阁,参与机密事务的决策,成员多至五或七人,内阁制度正式确立。 (3)明宣宗时,开始将部分奏章交到内阁,由阁臣替皇帝拟出处理意见,用小票墨笔书写,贴在各个奏章上面,称为“票拟”。然后呈给皇帝审定,再由太监用朱笔抄出,交付施行,称为“批红”。至明英宗,票拟制度化,成为阁臣的一项专职。内阁地位日益提高,大学士有了替皇帝批答大臣奏章的票拟权,首辅更是权压众臣。(4)首辅张居正当权时,六部几乎成了内阁的下属机构。2评价(1)明朝内阁始终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级的行政机构或决策机构而是为呈帝提供顾问的内侍机构。(2)内阁是君主专制强化的产物,不可能对皇权起到制约。典例部析1572年,登居正出任内阁首辅。依仗皇太后的宠信侵夺各部职权,六部皆俯首听命。针对明中后期政治腐败、府库空虚,土地兼并严重、农民纷纷起来反抗的状况,、裁减开支、清丈土地、改革税制。张居正辅政十年,国家财政收入增加,社会矛盾相对缓和。但他的改革也引起明神宗的不满。他死后被抄家,削夺官葫。(1)从上述材料中,你获得了哪些重要历史信息?或可以得出哪些结论?(2)有人认为张居正就是宰相,这种看法对吗?为什么? 变式题2、明史载:“(内阁)地居近密,而纶言批答,裁决机宜:悉由票拟,阁权之重,偃然汉、唐宰辅,特不居丞相名耳!”这句话指的是 a、明朝的内阁就是丞相 b、明朝宰相虽无其名却有其实 c、明朝内阁承担了宰相的职能 d明朝的宰相帮助皇帝处理政事 知识点三情景激疑你看过雍正王朝这部电视剧吗?要是看过的话,一定对雍正设立的军机处有所了解。里面提到雍正七年,因用兵西北:但是内阁距离内廷又太远,不方便及时处理军机大事,于是,雍正就在隆宗门设立“军需房”,后来正式改名为“办理军机处”,简称“军机处”。 1议政王大臣会议 (1)努尔哈赤建立后金政权后,按照部落贵族共同议事的传统,令八旗旗主“共治国事”。皇太极继位后,为削弱旗主的权力,又增加参与议政的人数。皇太极改国号为清后,将原来的旗主贝勒全部封王,议政会议即称为“议政王大臣会议”。(2)皇太极还仿照明朝制度,设内阁,置六部。奏章票拟,由内阁负责;军国机要,由议政王大臣会议定夺。议政王大臣的权力凌驾于内阁、六部之上。议政王大臣会议决定的事,连皇帝也难以更改。皇权受到很大限制。 2.南书房的设立康熙亲政后,为扩大皇权,在宫内设南书房,挑选翰林院学士入值。当值的翰林院学士,名义上是陪同皇帝读写字、赋诗作画,实际上是参与机务,替皇帝起草谕旨。中枢机构一分为三:内阁、议政王大臣会议与南书房三足鼎立,互相制约,最后集权于皇帝。 3军机处的设置 (1)概况:雍正帝在宫内设置军机处,由皇帝挑选亲信的满汉官员充任军机大臣,皇帝每日召见他们,商议军国大事。军机大臣拟写成文,经皇帝审批后,再传达给中央各部和地方官员去执行。(2)影响:军机处的设置,使全国的军政大权完全集中到皇帝手中,君主专制发展到顶峰。 【例3】军机处的设置,加强了皇权,其表现是 ( ) 皇帝可以直接指挥中央各部门皇帝可以直接指挥地方大臣皇帝可以自行裁决军国大事皇帝可以避免决策失误a b c d 巩固练习 1中国历史上延续1600多年的宰相制度被废除是在 ( )a明太祖时 b明成祖时 c明宣宗时 d皇太极时2明成祖统治时期,殿阁大学士的职责包括( )参与军国大事的讨论 备皇帝顾问 直接统辖六部 起草对大臣奏章的批复意见a b c d3、明太祖废行省、设三司的作用是( )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加强了君主的专制权力 分散了地方的权力 扩大了各藩王的权力 a b c d 4、我国古代的内阁议政决策制度形成于( ) a唐朝时期 b宋朝时期 c元朝时期 d明朝时期 5、下列有关明朝内阁制度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内阁制度的确立是在明太祖时 b明宣宗授予内阁大学士票拟权 c不可能对皇权起到制约的作用 d不是法定的行政机构或决策机构 6、清朝君主专制权力的极端强化基本上完成于 ( ) a皇太极时 b康熙帝时 c雍正帝时 d乾隆帝时 7、宰相制度最终被废除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 a专制皇权不断加强 b封建民主不断发展 c丞相权力不断分散 d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加强8、清朝制度规定,军机处对皇帝当日所下谕旨和当日所 收公文,均要在当日处理完毕。由此可见,军机处的设置( ) a提高了清王朝的行政效率 b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c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