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十二章 祛痰剂一.定义:祛痰法 消除痰饮 各种痰病二.适应证、治法与方剂分类:1.湿痰证-燥湿化痰健脾理气药 二陈汤及其附方 茯苓丸2.热痰证-清化热痰下气散结药 清气化痰丸 小陷胸汤 滚痰丸 3.燥痰证-润肺化痰理气药 贝母瓜蒌散 消瘰丸 4.寒痰证温化寒痰温里药 苓甘五味姜辛汤 三子养亲汤5.风痰证-治风化痰平肝熄风药 止嗽散 半夏白术天麻汤 定痫丸 神仙解语丹 三.使用注意: 1.配伍理气药和祛湿药=为什么? 2.注意痰饮与肺脾肾三脏的关系,酌情配伍健脾药、宣肺药和补肾药.四.代表方剂:1.二陈汤及其加减太平惠民和剂局方证:湿痰证法:燥湿化痰 理气和中方:半夏-燥湿化痰,降逆止呕 陈皮-芳香醒脾 疏利气机 理气化痰 共为主药 茯苓-淡能渗湿 甘能补脾 (健脾以利湿) 生姜1)制半夏毒2)助二陈行气消痰 和胃止呕 甘草-和中补脾 原方有乌梅取敛阴不敛邪之意.应用:慢支 肺气肿 慢性胃炎 神经性呕吐 加减:是治疗一切湿痰的基础方 (一)理肺化痰类:1)六安煎 +杏仁 白芥子 治咳喘痰多2)金水六君煎+当归 熟地(滋养肺肾)治肺肾两虚 久咳痰多(二)调和脾胃类:1)香砂二陈汤+木香 砂仁 治胃脘痛 呕恶2)平胃二陈汤+苍术 厚朴 治疗脘腹胀痛 呕恶 苔白腻(三)镇静安神类:1)温胆汤三因极一病证方论 二陈汤+枳实 竹茹 证:胆胃不和 痰热失眠 法:清胆和胃 理气化痰 方:二陈汤-祛除一切痰饮 竹茹-除烦 大枣-和胃枳实-清胆胃之热 降胆胃之逆应用:慢性支气管炎 精神分裂 神经官能症 急慢性胃炎 妊娠呕吐等2)黄连温胆汤 治痰热盛之惊悸3)导痰汤 +胆南星 枳实 治疗痰厥昏仆4)涤痰汤:导痰汤+人参 菖蒲 竹茹 大枣 治疗中风舌强不语5)半夏白术天麻汤医学心悟二陈汤+白术 天麻 大枣 证:风痰上扰之眩晕证法:燥湿化痰 平肝熄风方:二陈汤-燥湿化痰 白术-健脾燥湿 天麻-平肝熄风 配半夏共为治疗风痰眩晕头痛要药.应用:耳源性眩晕 神经性眩晕 高血压等2.清气化痰丸 录自医方考证:痰热证法:清热化痰 理气止咳方:为二陈汤的衍化方 胆南星-清热化痰 黄芩 瓜蒌-降肺火 化痰热 枳实-行气祛痰 杏仁-宣肺止咳 二陈汤(去草)-理气化痰 渗湿和胃应用:为痰热证主方。常用于肺炎,急慢性支气管炎 肺脓肿 肺结核等 以及痰热内扰的精神系统疾病3.小陷胸汤伤寒论证:痰热互结证(小结胸证) “小结胸病,正在心下,按之则痛,脉浮滑者, 小陷胸汤主之.” “大结胸病,从心下至少腹硬满而痛,不可近者,大陷胸汤主之.”法:清热涤痰 宽胸散结方:瓜蒌-清热化痰 理气宽胸 黄连-清火开痞 半夏-化痰散结 *特点:是治疗痰热互结的著名方.方中半夏配黄连,一苦一辛,辛开苦降,清热散结,涤痰开痞.应用:急性支气管炎 胸膜炎 心绞痛 急慢性胃炎 胰腺炎 肋间神经痛等 鉴别: 小陷胸汤 痰热互结心下 证轻 结胸证 大陷胸汤 水热互结胸腹 证重 清热化痰 宽胸散结 治法 泻热逐水(硝 黄 甘遂)4.自学贝母瓜蒌散医学心悟证:燥痰证法:清热润肺 理气化痰方:贝母 润肺止咳(君) 瓜蒌 清热化痰 利气宽胸 天花粉 润燥生津 陈皮-理气化痰 茯苓-健脾渗湿 桔梗-宣肺利咽特点:润燥+理气5.自学=止嗽散医学心悟证:风邪犯肺,咳嗽喉痒(诸般咳嗽)法:止咳化痰 宣肺疏表方:紫菀 百前 百部-止咳化痰(新久咳嗽皆可取效) 桔梗 桔红-止咳消痰 宣肺降气 荊芥-祛风解表 甘草-调和诸药特点:温润和平,不寒不热,既无攻击过当之虞,大有启门驱贼之势,是以客邪易散.肺气安宁 复习参考题1.试述祛痰剂的定义.适应范围.分类.配伍原则和使用注意.2.使用祛痰剂为何必须配伍理气药和祛湿药?3.请写出二陈汤、温胆汤、半夏白术天麻汤的证、法、药组。4.解释下列名词,并指出代表方剂: 小结胸病 大结胸病5.试分析半夏和黄连在小陷胸汤的作用。6.大、小陷胸汤如何鉴别?7.请根据所给出的药物,试分析贝母栝楼散和止嗽散的证和法.第二十三章 消导化积剂一.定义:消法 消食健脾 除痞化积 食积痞块二.适应证 治法 代表方剂:1.食积停滞(消化不良): 用消食导滞法健脾行气药 祛湿、清热药 保和丸 枳实导滞丸 健脾丸 木香槟榔丸2.癥积痞块 用软坚散结法行气活血药 化湿消痰药 软坚药 桂枝茯苓丸 鳖甲煎丸 海藻玉壶汤 内消瘰疠丸三、使用注意1、注意与泻下剂的区别使用2、需常配伍理气药和扶正健脾药四、代表方剂:1、保和丸丹溪心法证:一切食积停滞之轻证法:消食和胃方:山楂消一切饮食积滞 尤善消肉食油腻之积(君)神曲-消酒食陈腐之积 莱服子-消谷面积滞 下气 茯苓健脾利湿 半夏 陈皮行气化滞 和胃止呕连翘清热散结(为什么?)应用:消化不良 急慢性胃炎 慢性胆囊炎 肠炎 婴幼儿消化不良腹泻等 2 枳术丸内外伤辨惑论 证:脾虚食滞法:健脾消痞方:白术健脾去湿 以助运化(君)枳实- 下气化滞 消痞除满(荷叶为丸- 养脾胃而升清)特点:补重于消鉴别: 药物相同 作用相同(健脾消积)枳术丸:治脾虚积滞,脾虚积滞,治之以缓,枳术汤:治气滞水停,气滞脾虚,-急,以健脾消痞,白术倍枳实,“补”以行气消痞,枳实倍白术,“消”3.桂枝茯苓丸金匮要略证:瘀血留阻胞宫(胎动不安 漏下不止) 血色紫黑晦暗 或腹痛拒按法:活血化瘀 缓消癥块方:桂枝-温通血脉行瘀滞茯苓-渗利水湿助瘀血下行 共为主药桃仁 丹皮-清热活血化瘀白芍-养血和营 祛瘀不伤新血特点:通因通用(活血化瘀以安胎) 寒温同用(桂枝温通 丹皮清热)应用:子宫肌瘤 子宫内膜炎 附件炎 卵巢囊肿 胎盘残留 子宫内膜异位 前列腺肥大 盆腔瘀血综合征复习参考题1.消导化积剂与泻下剂均治有形之实邪,在应用上有何区别?2.请写出保和丸和桂枝茯苓丸的证法药组,3.保和丸为消食和胃之剂,方中用连翘的意义是什么?4.枳术丸和枳术汤如何鉴别?第二十四章 驱虫剂乌梅丸伤寒论证:1)蛔厥证(胃热肠寒,蛔扰不安)2)久泻久痢法:温脏、补虚、安蛔方:根据“蛔得酸则静、得辛则伏、得苦则下”的原理组方用药。重用乌梅取其味酸能制蛔,先安其动扰蜀椒 细辛 干姜 附子-伏蛔,温脏寒黄连 黄柏-苦寒,苦能下蛔,寒能清上热.人参 当归-补虚扶正特点: 1)酸苦辛具备,以酸为主,苦辛兼施,寒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康复医学评定与干预措施模拟考试答案及解析
- 信息技术行业职业病防护措施
- (2025年标准)家长陪同协议书
- 2025年血浆代用品和输注液行业前景分析及投资机遇研究报告
- 环保型成品保护措施实施
- 广告创意装置高处作业安全控制措施
- 文物抢险保护应急保证体系及保证措施
- 提升四年级学生语文自学能力措施
- 冰雪产业开发项目进度表及保障措施
- 2025年新酒水业务提成协议书
- 教师和学校的故事征文
- IATF16949质量体系年度过程指标范例
- 护理伦理与卫生法律法规高职PPT完整全套教学课件
- 广东建筑材料检测员上岗考试卷
- 部编六年级语文上册一二单元教案
- 游泳社会指导员专项理论考试复习题库汇总(附答案)
- 工程量确认单
- 先进制造技术第1章
- JJG 966-2010手持式激光测距仪
- 中班语言绘本《点》课件
- 大数据与金融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