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我的叔叔于勒改.docx_第1页
2015我的叔叔于勒改.docx_第2页
2015我的叔叔于勒改.docx_第3页
2015我的叔叔于勒改.docx_第4页
2015我的叔叔于勒改.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我的叔叔于勒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理解、积累“拮据、阔绰、煞白、诧异、与日俱增、十拿九稳”等词语。2、把握小说人物形象及其作用。3、了解莫泊桑及其小说创作。能力目标1、学习本文细致地描写人物内心世界,对人物作个性化描写的方法。2、把握小说的情节构思,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3、品评小说的语言,提高实际的语言运用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金钱关系,提高道德观念。教学重点理解课文从多方面刻画人物形象,以展现人物内心世界的方法。教学难点理解课文的丰富内蕴。其中如何调动学生结合自己的认知经验发挥想象对主题进行讨论是难点。教材分析我的叔叔于勒是初三的一篇讲读课文,是外国文学作品中的名篇。从语文教材应完成的教学目标看,要教会学生体会通过塑造人物形象叙述故事情节,描写环境表达作者思想感情。莫泊桑的小说,特别是短篇小说,在艺术手法上造诣很深。他的作品题材丰富多彩,行文波澜起伏,故事情节巧妙曲折,用洗练的笔墨揭示人物内心世界,人物形象鲜明生动。发表于1883年的我的叔叔于勒,就是一篇体现他艺术风格、特色和功力的佳作。小说通过菲利普夫妇对其弟弟于勒态度的前后变化,清晰生动地勾勒出一幅19世纪后半叶法国小市民生活的剪影。菲利普夫妇的无义寡情,是通过少年若瑟夫的视角来表现的,其中也包含了若瑟夫对人生、社会的认识。本课的阅读教学拟以从分析情节人手,把握人物形象,领会作品的丰富内蕴。力求创设情境,充分调动学生的自主性和积极性,用现代人的思想观念创新、多元评价作品的主题,领会其匠心独运的艺术构思。在评价认识中,提高学生的道德水准。 学情分析:学生对学习小说大都有较浓厚的兴趣,他们很关注小说情节的发展、人物的命运,看过小说之后印象较深的就是故事情节和主要人物的命运结局。对于小说中的字、词、句,大部分学生不会感觉有难度。这有利于调动广大同学的积极性、主动性,有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欣赏水平的提高。所以安排学生课前预习小说,由学习委员负责,排出剧情课上表演小说故事情节,更好地了解人物形象,体会课文所反映的主题。 教法、学法说明 基于教学目标的制定和重难点的提出,结合新课标理念,我以读后感悟、读后理解、读后体验、读后反思为教学设计思路;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为教学理念;分为两种课型组织学生学习:1、预习课;2、讨论课(展示课);即采用感知讨论、点拨讨论、梳理启迪的教学和学习方式,以对话教学的形式,努力使课堂开放、民主而有活力。l、诵读法。莫泊桑的小说语言简洁明快,幽默机智。课文在技巧的运用上很出色,如人物的心理描写、悬念的运用、情节的安排等方面。指导学生表情朗读或分角色朗读,在整体把握的基础上,分析人物的语言、行动和表情是如何揭示心理活动和刻画人物性格的。课堂教学以朗读揣摩为主。2、探究讨论法。这篇小说的内蕴很丰富,在组织课堂教学过程中,应创设情境,激活学生思维,主动质疑问难,合作探究以释疑,培养解读小说的能力。如从情节分析人手探讨作品主题。3、续写法。在把握原作主题,抓住人物性格特点的基础上,进行流畅自然的结局续写,以深层揣摩课文立意和波澜起伏的情节铺叙。学法指导: 1、感悟理解品味反思 说明:学生学习本文,首先应该熟读课文,从整体上感知课文,逐步达到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掌握。其次是品味课文,根据本课教材的特点,在分析人物性格时,要抓住一个“变”字,通过变化的对比,培养学生的比较思维的能力。在分析悬念铺排时,要扣住一个“巧”字,以达到创造思维能力的培养。最后感悟课文,欣赏作品,感受作品中的形象,感受文学艺术的美。 2、采用自主讨论式的方法,增加学生的参与机会,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并获得一定的学习方法,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教具准备:多媒体 课前准备: 布置学生课前预习并做好预习笔记。鼓励学生养成积累词汇和跳读提取信息的习惯。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一、导入,激趣入题 同学们!前些年,大街小巷流行着流浪歌,大家想听吗?(放歌曲)歌听完了,课一个愁苦、孤独的浪子形象却留在了我们的脑海中,让我们不由得产生怜悯之情,是啊!家是温馨的港湾,流浪汉的心多么渴望这个港湾的慰藉啊!可有这样一个浪子,在外流浪多年,当家人遇到他时,不但不接受他,反而还骂他,什么原因呢?大家想不想了解这个故事?这个故事说它远,它发生在遥远的19世纪的欧洲;说它近,它就在我们眼前,请同学们打开课本,这个故事的名字叫“我的叔叔于勒”(板书课题)。 二、预习检测:【先让学生展示课前预习成果】(设计意图: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积累词汇和跳读获取信息的习惯)1、【说】学生以学习小组相互交流预习所得。2、【写】抽两个小组的大组长分别介绍作者及相关写作背景并简要书写在黑板上给同学们讲解。【师根据学情加以补充】3、【写】多媒体出示生字词,抽每小组组员上黑板注音、写生字;其他学生练习本上书写,老师巡回了解学情,大组长负责批阅,师当堂评价。 三、设问导读过程:(一)、整体感知(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快速掌握课文大意和口语表达能力。)1、【寻读】学生默读全文,初步感知小说内容,勾画并疏解疑难字词。2、【听】学生听读全文,明确人物关系,尝试复述故事情节,明知线索。 【小组合作交流,分工与各小组板书写在黑板上】见下:人物: 情节:盼于勒赞于勒遇于勒躲于勒、环境:线索:明线 暗线 (二)、学生精读全文,小组合作探究、讨论:(设计意图:以此理解本文的结构特点巧妙,也引导学生由此入手逐层理解小说的主题思想。)1、【先让学生以小组交流预习所获得的知识(信息),然后归纳;再每组派代表讲述获取的信息】(注意题目中获取的信息:文题中的“我”指作品中的小男孩若瑟夫,标题既表现了“我”和于勒之间的血缘关系,也点明了小说的主要人物)2、探究、展示的过程。(设计意图:通过展示让学生有一种成功感,并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师:备选探究题:(1) 小说中的“信”在故事中起了怎样的作用?明确:于勒从美洲写来的两份信,成了菲利普夫妇家里的额“福音书”,这对小说情节的发展,刻画人物心理和揭示中心思想起了重要作用。(2)同学们找出许多对于勒的称呼的词语,思考这些称呼与小说的情节有着怎样的关系(屏幕显示表格,引导学生理清小说思路) 学生讨论交流、教师个别指导教师归纳:这些称呼代表了我们一家对于于勒的不同态度,而这些称呼因于勒的地位的变化而变化。于勒的经济状况对于勒的称呼对于勒的态度贫坏蛋,流氓,无赖赶于勒(恐怖)富正直的人,有良心的人,好心,有办法的人盼于勒(希望)贫小子,家伙,老流氓,贼,讨饭的躲于勒(恐怖) 学生再次观察表格,联系刚才的阅读,谈谈体会。师归纳:“变”,地位变,称呼变,态度变了样,亲情变了味,一切因金钱而变了味。(3)探究人物形象:你们能说说他们各是怎样的人吗?菲利普是典型的小市民形象,他虚荣、势利、自私、贪婪、冷酷,有着一副可怜又可鄙的拜金相。而菲利普太太除了有和丈夫一样的小市民阶层的共性外,还精细、刻薄、泼辣。文中的“我”富有正义感和怜悯心。于勒:早:行为不端、糟蹋钱。中:正直、有良心。后:自食其力、不拖累人(4)小说开头和结尾的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明确:开头烘托出快乐和骄傲的心情结尾:用比喻、拟人、烘托人物满怀失望和沮丧的心情。(5)探究主题:这篇小说以菲利普夫妇因于勒的贫富变化而前后变化的态度,形成令人惊叹的情节波澜,表现世态的炎凉;通过神情、动作、语言描写,形象地表现了他们嫌贫爱富、虚伪自私得嘴脸,从而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中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金钱关系。【掌握概括方法:看屏幕文章记叙了(描写了、刻画了)-的故事(事迹、经过等),表现了(赞美了、揭示了)-的思想(性格、精神等),抒发了作者-的感情)(三)、品读,欣赏语言(让学生找出自己喜欢的句子谈谈,说说好在哪里)(提醒学生赏析语言的方法从修辞、描写、长短句、词性等方面谈)(四)探究写法: 1)巧妙构思,情节曲折2)多种描写方法,刻画人物四、互动释疑:【让学生以小组合作探究,解决自己预习中遇到的疑难问题,实在解决不了的,提出来,师生共同解决】(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五、拓展延伸1、人物命运是由个人性格造成的?还是社会环境造成的?2、假如菲利普夫妇在游轮上巧遇发了大财的于勒,他们的言行会怎样?用150个字来完成。六、课堂小结:让学生谈谈学后启示(或收获)、【在下课铃声即将响起的时候,老师很想知道你们本节课上最大的收获是什么?】【说一说】(设计意图:落实教学目标,强化对知识的回味)人与人之间交往须真诚,真诚得知己。一切交往与“金钱”沾上了边,很可能会变得虚伪;古人云:“君子之交淡如水。”对朋友应当这样,对骨肉兄弟同样应当这样。七、课堂检测:【设计意图:及时了解学情,实现知识点和综合学习的统一】1、给加点的字注音:拮据()、褴褛()、牡蛎()、别墅()恭维()计较()煞白()糟蹋()流氓()女婿()嘟哝()撬开()阔绰()栈桥()2、解释成语与日俱增:狡狈不堪 郑重其事 莫名其妙:3、文学常识填空:我的叔叔于勒选自 ,作者是 , 国19世纪后半期 家,他与 国的 、 国的 并称为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大师。一生写了300多个短篇小说和6个长篇小说,他的成名作为代表作有、。这些作品都不同程度地讽刺和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罪恶,尤其是在资产阶级思想腐蚀下的人们精神的堕落。4、按下列句式特点,接写24个句子。钱可以没到房屋,但买不到家。八、布置作业:1、填表完成【学后回味,达到课文与作文的统一,课文内容与思想教育的统一】题目特点主要人物主要情节文章主题写作特点学后感受2、提升感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