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伤科推拿学课程教学大纲.doc_第1页
运动伤科推拿学课程教学大纲.doc_第2页
运动伤科推拿学课程教学大纲.doc_第3页
运动伤科推拿学课程教学大纲.doc_第4页
运动伤科推拿学课程教学大纲.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运动伤科推拿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性质:专业课 先修课程:保健学 解剖学总学时:72学分:4理论学时:36实验或讨论学时: 36开课院系: 体育系适用专业: 康复治疗技术大纲执笔人:王建月 教学院长审定: 教研室主任审核: 一、说明1、课程的性质、地位和任务本课程性质为专业课,是康复治疗技术专业的专业课。按照康复治疗技术专业的培养目标,作为一名体育界的康复治疗人员,有必要掌握运动伤科推拿的基本知识,推拿的基本常用手法,运动中的保健推拿及推拿治疗运动创伤的一些基本知识,还要掌握一些拔罐、灸法及刮痧一些保健操作。因而,通过本门课程的教学,要实现以下目标和任务:(1)通过理论课的学习,学生应该掌握运动伤科推拿的基本手法、经穴按摩、常见运动损伤的推拿治疗和运动中的保健推拿,了解一些内、妇儿科杂症的推拿治疗。(2)通过实验课的学习,学生应掌握基本技能,做到理论联系实际,以实践为主,注重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和提高。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的技能水平必须达到初级以上保健按摩师技术等级标准,毕业时取得中级级以上保健按摩师技术等级证书。2、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为完成本课程的教学任务和实现本课程的教学目标,应具备以下要求:(1)有相对稳定的教学大纲、基本教材及必要的专业图书资料和教学参考书;(2)配备推拿专用实验室,保证实验仪器能完成教学实验的需要;(3)有相关专业研究生或相当于同等学历水平的教师任教;(4)保证教学时数、教学场所及其它必要教学条件能完成本门课程教学内容和实现本门课程教学目标;(5)教师在教学中要能够理论联系实际、重点突出、难点讲透,在加强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教学的同时,能敏锐地把握国内外本学科的最新进展、研究动态、研究成果和不同学术观点,保证教学内容具有时代性和先进性;(6)教学形式能够做到灵活多样,在以理论讲授为主的同时,要注重开展课堂讨论和实验教学,并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7)教师在教学中要能够起到主导作用,要有先进的教学理念,能制定明确具体的教学计划,能撰写完整详尽的教案,能进行科学有效的课堂管理;(8)教师在教学中要能够善于调动和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自觉性,充分发挥出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9)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接受能力和学习负担,教学内容要注意少而精,并突出专业特色。3、本课程的重点与难点推拿的基本知识,推拿的常用手法的理论与实践,经穴推拿,运动中的保健推拿及推拿在运动创伤中的治疗作用及应用。二、课堂教学时数及课后作业题型分配(含数量)章目教 学 内 容教 学时 数教学方式或 手 段课 后 作 业思 考 题练 习 题一概述6讲授二推拿的常用手法18讲授、实验三推拿手法的练习和运用2讲授、实验四经穴按摩8讲授、实验五推拿治疗伤科疾病20讲授、实验、见习六推拿治疗内、妇、儿科杂症2讲授、实验七运动按摩10讲授、实验、见习八拔罐、灸法、刮痧6讲授、实验合 计72三、正文第一章 推拿概述【教学目的】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了解推拿的起源、发展简史、推拿流派,掌握推拿的治疗原则、治法、作用、推拿所用的介质及推拿所用的禁忌症与适应症。【重点难点】 推拿的作用及适应症与禁忌症第一节 推拿发展简史 一、推拿的起源 二、推拿的发展简史 三、推拿的内容和分类第二节 推拿流派简介 一、正骨流派 二、小儿推拿 三、一指禅推拿 四、点穴推拿 五、滚法推拿 六、腹部推拿 七、自我推拿第三节 推拿的作用一、 推拿对各系统,器官的作用 二、中医理论对推拿治疗作用的认识 三、推拿对损伤的治疗作用 四、有关推拿作用机理的实验研究第四节 推拿的基本知识一、推拿治疗原则及治法 二、 推拿用的介质 三、推拿的体位 四、推拿的时间、次数和强度 五、推拿的适应症与禁忌症【思考题】1、伤科推拿学的定义。2、伤科推拿学发展简史及学术流派。3、推拿的作用及基本知识。第二章 推拿的常用手法【教学目的】通过本章教学与实验,使学生掌握18种手法及经穴推拿和人体各部位推拿的操作【重点难点】18种手法的操作及训练,经穴推拿手法,人体各部位的推拿操作训练。一、 抚摩法 二、揉法 三、捏法 四、揉捏法 五、搓法 六、摩擦法 七、推压法 八、摇晃法 九、抖动法 十、提弹法 十一、振动法 十二、叩击法 十三、按压法十四、滚法 十五、拨法 十六、扳法 十七、拉法 十八、拿法【思考题】1、抚摩法、揉法、捏法、揉捏法、搓法、摩擦法、推压法、摇晃法、抖动法、提弹法、振动法、叩击法、按压法、衮法、拨法、扳法、拉法等17种常用推拿手法的操作要领。【思考题】1、试述推拿手法的关键所在。2、何谓经穴推拿?常用的穴位?3、试述人体各部位推拿操作训练的规律。4、全身推拿操作的基本原则。第三章 推拿手法的联系与运用【教学目的】通过学习身体素质练习的方法、“易筋经”的基本练功法、推拿手法技巧等,使学生了解强壮自身素质及不断增强功力,对提高临床疗效,更好地为病患解除痛苦,恢复运动员竞技状态,以及养生保健的重要性。同时,培养学生养成锻炼身体,积蓄功力的好习惯。【重点难点】手法的配方,以及手法在身体各部位的运用第一节 身体素质练习一、 徒手练习 二、器械练习第二节 易筋经一、 韦驮献杵三势 二、摘星换斗势 三、倒拽九牛尾势 四、打躬势 五、工尾势 第三节 手法技巧练习一、 基本练习 二、人体操作 三、手法选择与运用 【思考题】无第四章 经穴按摩【教学目的】通过对经络腧穴学的学习,掌握经络腧穴学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掌握临床常用腧穴和郑氏伤科经验穴定位与取法,以及临床运用,为临床实践和运动疗伤打下坚实的基础。【重点难点】十二经脉的循行及其特点、脏腑络属关系;伤科推拿的选穴原则;郑氏伤科经验穴的定位与取法,以及临床运用。第一节 常用腧穴一、手太阴肺经 二、手阳明大肠经 三、足阳明胃经 四、足太阴脾经 五、手少阴心经 六、手太阳小肠经 七、足太阳膀胱经 八、足少阴肾经 九、手厥阴心包经 十、手少阳三焦经 十一、足少阳胆经 十二、足厥阴肝经 十三、任脉 十四、督脉 十五、经外奇穴第二节 经穴按摩手法一、 按法 二、揉法 三、拿法 四、掐法 第三节 推拿的选穴原则一、 近部选穴 二、远部选穴 三、对症选穴 第四节 郑氏伤科经验穴一、头颈部 二、上肢 三、躯干 四、下肢【思考题】1、经络系统的组成。2、十四经脉的循行、分布及十二经脉的交接、流注规律,以及十二经脉的脏腑表里络属关系。3、经络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其对临床的指导意义。4、腧穴的基本概念、分类及基本的命名原则。5、腧穴的作用及临床应用。6、腧穴的定位方法。7、伤科推拿的选穴处方原则。8、郑氏伤科经验穴的定位与取法,以及临床运用。第五章 推拿治疗伤科疾病【教学目的】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掌握伤科常见疾病的诊断、鉴别诊断及推拿操作技能。同时结合临床见习,了解伤科临床推拿诊疗程序,以及推拿手法的实际应用情况。【重点难点】各种损伤的症状及诊断与治疗、各种损伤的推拿治疗。第一节 损伤不同时期的推拿治疗原则一、 急性期 二、恢复期 三、陈旧性损伤 第一节 肩部伤病一、 解剖概要 二、肩部检查 三、肩袖损伤 四、 肩峰下滑囊炎 五、肩锁关节扭挫伤 六、肱二头肌腱拉伤 七、肱二头肌长头腱鞘炎 八、肩关节周围炎第三节 肘、前臂伤病一、解剖概要 二、肘部检查 三、肱骨外上髁炎 四、肱骨内上髁炎第四节 腕、手部伤病一、解剖概要 二、腕、掌部检查 三、腕关节扭挫伤 四、腕三角软骨盘损伤 五、腕管综合征 六、桡骨茎突部狭窄性腱鞘炎 七、屈指肌腱腱鞘炎第五节 髋、大腿部伤病一、解剖概要 二、髋、大腿部检查 三、坐骨结节拉伤 四、弹响髋 五、梨状肌综合征 六、股内收肌拉伤 七、股四头肌挫伤 八、腘绳肌拉伤第六节 膝部伤病一、解剖概要 二、膝部检查 三、膝关节滑膜嵌顿症 四、膝关节侧副韧带拉伤 五、膝关节半月板损伤 六、髌骨劳损 七、膝关节创伤性滑膜炎 八、髌下脂肪垫损伤第七节 足踝部伤病一、解剖概要 二、踝部检查 三、踝关节扭伤 四、跟腱腱围炎 五、肩锁关节扭挫伤 六、肱二头肌腱拉伤 七、肱二头肌长头腱鞘炎 八、肩关节周围炎第八节 颈部伤病一、解剖概要 二、颈部检查 三、颈部扭挫伤(附:落枕 四、颈肌劳损综合征 五、颈椎病第九节 腰背部伤病一、解剖概要 二、腰背部检查 三、急性腰扭伤 四、腰椎间盘突出症 五、腰肌劳损(附: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 六、肌筋膜炎 七、骶髂关节扭挫伤 八、胸部迸伤(附:胸部挫伤)第十节 骨伤后遗关节功能障碍第十一节 筋骨痹证第十二节 外伤后遗神经麻痹第十三节 骨折、脱位的分期推拿治疗一、骨折的三期推拿治疗 二、脱位的两期推拿治疗【思考题】1、损伤不同时期的推拿治疗原则。2、肩部伤病的推拿诊疗方法及手法操作。3、肘、前臂伤病的推拿诊疗方法及手法操作。4、腕、手部伤病的推拿诊疗方法及手法操作。5、髋、大腿部伤病的推拿诊疗方法及手法操作。6、膝部伤病的推拿诊疗方法及手法操作。7、足踝部伤病的推拿诊疗方法及手法操作。8、颈部伤病的推拿诊疗方法及手法操作。9、腰背部伤病的推拿诊疗方法及手法操作。10、骨伤后遗关节功能障碍的诊疗方法及推拿手法操作。11、筋骨痹证的诊疗方法及推拿手法操作。12、外伤后遗神经麻痹的诊疗方法及推拿手法操作。13、骨折、脱位的分期诊疗方法及推拿手法操作。第六章 推拿治疗内、妇、儿科杂症【教学目的】通过学习推拿治疗内、妇、儿科杂症的临床诊疗程序与操作方法,强化训练学生的推拿临床实践技能,使学生具备基本的临床思维和推拿诊疗技术,并且能够初步运用这些技术处理临床常见病、多发病。【重点难点】小儿消化不良、小儿营养不良、小儿肌性斜颈、小儿桡骨小头半脱位、小儿遗尿等儿科常见病症的诊疗方法与推拿操作技术。第一节 内科常见病症一、感冒 二、头痛 三、高血 四、便秘 五、失眠 六、神经官能症 七、胃下垂第二节 妇科常见病症一、痛经 二、闭经 三、产后耻骨联合分离症 四、急性乳腺炎第三节 儿科常见病症一、小儿消化不良 二、小儿营养不良 三、小儿肌性斜颈 四、小儿桡骨小头半脱位 五、小儿遗尿【思考题】内、妇、儿科常见疾病的诊疗方法及推拿手法操作第七章 运动按摩【教学目的】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推拿手法在促进运动训练,调整和改善运动员心理情感状态,尽快消除运动疲劳,帮助提高运动成绩,预防及康复运动伤病等方面所具有的独特作用。培养学生运用伤科推拿知识和推拿手法具体处理运动疲劳、运动损伤的实践能力。【重点难点】推拿治疗在体育运动中的适应症、禁忌症;推拿手法在体育运动中各个阶段的作用和具体应用;掌握运动员赛前异常情况的处理方法和推拿手法操作。第一节 概述一、运动按摩在运动训练中的作用二、运动按摩的目的任务第二节 运动前按摩一、训练前按摩 二、比赛前按摩第三节 运动中按摩第四节 运动后按摩一、运动后全身按摩 二、运动后局部按摩第五节 各项目运动员的按摩重点部位一、田径 二、球类 三、体操 四、其他运动项目第六节 运动员自我按摩一、局部自我按摩 二、全身自我按摩第七节 运动训练中几种常见异常情况的按摩处理一、赛前热证 二、赛前失眠 三、赛前冷证 四、皮凉肌僵 五、运动中腹痛 六、晕厥【思考题】1、运动按摩手法在促进运动训练,调整和改善运动员心理情感状态,尽快消除运动疲劳,帮助提高运动成绩,预防及康复运动伤病等方面所具有的独特作用。2、运动训练中几种常见异常情况的按摩处理。第八章 拔罐、灸法、刮痧【教学目的】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掌握灸法、罐法及刮痧法的基本知识与操作与应用。【重点难点】 常用保健方法的操作及应用。第一节 灸法 一、材料的制作方法 二、施灸的方法 三、灸法的作用机理 四、灸法的临床研究 五、禁忌证及注意事项第二节 拔罐法 一、罐的种类 二、拔罐法的作用机理 三、吸拔方法与运用 四、基本操作步骤 五、注意事项第三节 刮痧 一、刮痧疗法的起源 二、刮痧疗法的作用 三、刮痧疗法的作用原理 四、刮痧基本手法 五、刮痧疗法的注意事项 六、刮痧疗法的适应证、慎用证及禁忌证【思考题】1、间接灸的操作及应用。2、罐法的运用及操作。3、刮痧的基本方法有哪些?【课程考试】本课程考核以大纲为依据,以教材为蓝本,以教学内容为重点,适当涉猎课外知识。考核的方式、方法遵循以下原则:(1)平时成绩(出勤与作业)占20分,(2)结合实验考核和平时考查,其中实践成绩:实践考试推拿操作占40分。(3)书面考试即期末考试记忆性知识和分析性、应用性知识相结合,期末成绩:理论考试占40分,主要考查基本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