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保姆式”管理变为“导游式”管理.doc_第1页
由“保姆式”管理变为“导游式”管理.doc_第2页
由“保姆式”管理变为“导游式”管理.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十二届班集体建设理论研讨会评选材料由“保姆式”管理变为“导游式”管理 谈班主任专业化进程中班主任的角色转变作者:秦祝山单位:如东县马塘镇潮桥初级中学职务:副教导主任 邮编:226401联系电话现实生活中,常听班主任们谈工作苦啊,累啊!早晨从学生出早操前睁眼,直到学生下晚自修就寝才能松口气,每天二十四小时,只有学生睡觉时不要管(有的半夜还督查),其余时时刻刻为学生操碎了心。班主任这种如“保姆式”的管理,应当承认确实很辛苦,然而这样的“辛苦”造成了怎样的结果呢?就老师而言,有的班主任华发早生,面容憔悴,心身疲惫,更有甚者英年早逝,他们的精神是可贵而可敬的,而这样的现实又是令人痛心的;就学生而言,也曾造就一批优秀的人才,他们中有的取得高分并在大学期间培养发展了能力,成为祖国的栋梁。而有的则是“低能儿”,经不起现代社会激烈竞争的风吹浪打,惨遭“淘汰”。面对如此残酷的教育现实以及现代社会的新要求,我们教育工作者尤其是班主任应该及时反思,走出“保姆式”管理的误区,实行“导游式”管理。“导游式”管理是基于以学生为主体的理论,在班集体建设中,凸现学生的主体地位。笔者认为:班主任专业化进程中班主任角色必须由“管理者”转变为“服务者”,由“传道者”转变为“引导者”,由“指挥者”转变为“参与者”。一、由“管理者”转变为“服务者”。班主任是班集体的管理者,但更是“服务者”。以往许多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上唯我独尊,不管什么,学生都得服从命令,“必须怎样做”,“禁止怎样做”等等。这样管理常常导致班主任的专制和高压,使学生心理产生恐惧或厌烦情绪,从而使师生关系变得僵化,产生隔膜,表面上学生遵守纪律,“服从命令”,背地里讨厌、怨恨,有的甚至产生敌视情绪。这样的管理,显然是失败的。我们不否认对学生适当的纪律、规章制度的约束,但是在非原则性问题上,应当给学生一个适当的空间,让他们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展现或发展。所以班主任应当从班集体的纯“管理者”的角色转变为“服务者”。树立为学生服务的思想,这样才能使班主任眼中有学生这一群真正的“人”,才能切实确定学生的主体地位,贯彻以人为本,以生为本的教育思想。古代教育家孔子曾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去年开学初第一堂班会课,我请同学们为新学期班务工作计划献计献策,同学们非常踊跃,有的说“在母亲节为母亲做一件事”;有的说“平时要多开展文娱活动”,有的说“班级建立互助组”等。这些建议不仅丰富了学生课余生活,而且他们在活动中也特别认真、特别卖力。记得后来一位学生家长告诉我,她的孩子在母亲节送给她一份自制的贺卡,上面写着“亲爱的妈妈,您辛苦了,为了女儿的生活,您又添了白发,放心吧,我将来会报答您的”。简短而朴实的话语,让母亲激动万分。实践证明,教育教学影响只有在学生的主体意识的选择后,才能对他们的知识、能力、修养品质等各方面的发展起到巨大作用。这些正是班主任作为服务者所取得的良好效果。二、“传道者”转变为“引导者”。古语云:“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我们不否认,班主任在思想教育工作中,必须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以及良好行为习惯等思想教育,但是如果仅仅是把这些内容机械地传给学生,效果是不明显的。我们知道,游客在导游的引导下不仅能看到美丽的风景,而且会了解一些民俗风情等人文知识,或许还有鲜为人知的文化故事,这使旅游的意义就不局限于表面的山水风光,而且能挖掘出蕴含其间的实质内涵。我们作为班主任的也应该在思想教育工作中引导学生发现“美”、挖掘“美”,从而让“美”深深扎在他们的心中。我常常让学生留意生活,用写日记的形式记录下自己所听到的或看到的有意义的事情,并谈谈自己的感想。在“防非”期间,一开始同学们异常恐慌,有的同学见到别人咳嗽赶紧离得远远的,当他们听了白衣天使不顾个人安危奋战在“抗非”前线的动人事迹后,思想略微有点转变,尤其听了姜素椿老教授用自己的身体做试验的事迹后,同学们大为感动,曹芝兰同学在日记中写道:“人生的意义也许就在于为人类做出点什么。天使们为了病人可以不顾个人安危,我愿成为他们中的一员”显然这样的引导能使学生们自己产生强大的学习欲望,从而自觉形成良好的思想品质和道德修养,如此效果是“传道”远非能比的!三、由“指挥者”转变为“参与者”。班主任是班集体的核心,他的思想道德面貌,他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他对信念的追求,对工作的态度等无不渗透在工作中,也就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而深刻的影响。因而作为“指挥者”,他会与学生间产生距离,学生只能服从。如果学生产生逆反心理,他们将不屑一顾,从而使教育事倍功半;而作为“参与者”他会与学生融洽相处,形成新型的师生关系不仅是师生更是朋友,学生们也就乐于接近,乐于模仿,从而使教育事半功倍。常见有些活动中班主任强调纪律,指挥学生他干什么,你怎么做,而自己则双手插腰,象“监工”似的。这样的班主任怎能使学生从心底里喜欢,而乐意接受教育呢?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报告上说:“教师和学生要建立一种新的关系,从独奏者的角色到伴奏者的角色。”这也提醒我们班主任应当成为“伴奏者”,唯有如此,学生才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