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复习方略】高中生物 阶段滚动检测(六) 浙科版 .doc_第1页
【全程复习方略】高中生物 阶段滚动检测(六) 浙科版 .doc_第2页
【全程复习方略】高中生物 阶段滚动检测(六) 浙科版 .doc_第3页
【全程复习方略】高中生物 阶段滚动检测(六) 浙科版 .doc_第4页
【全程复习方略】高中生物 阶段滚动检测(六) 浙科版 .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全程复习方略】2013版高中生物 阶段滚动检测(六) 浙科版 (90分钟 100分)第卷(选择题 共48分)一、选择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1.海洋渔业生产中,合理使用网眼尺寸较大的网具进行捕捞,有利于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下列解释不正确的是( )a.更多幼小的个体逃脱,得到生长和繁殖的机会b.减少捕捞强度,保持足够的种群基数c.维持良好的年龄结构,有利于种群数量的恢复d.改变性比率,提高种群出生率2.下列有关种群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种群是生物进化和繁殖的基本单位b.种群中全部个体的基因组成了这个种群的基因库c.种群中各年龄期个体数目比例适中,则该种群数量在一定时间内会明显变大d.种群中个体间的斗争会因出生率大于死亡率而加剧3.对于某地区新引入的一种鸟类进行种群调查研究,资料如下:年份200620072008200920102011种群数量(只)5080捕捉标志数(只)80808080第二次重捕数(只)80808080重捕个体中的标志数(只)1681013那么20062011年该鸟类种群的增长曲线是( )4.(2012济南模拟)如图表示在一个池塘中当鱼的密度上升时,鱼产量、个体生长量、食物量和寻食耗能量的变化曲线。其中能代表鱼个体生长量和鱼产量的曲线是( )a.1和3b.2和4c.1和2d.2和35.下列关于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的描述,正确的是( )城市生态系统对其他生态系统具有高度的依赖性生物群落的结构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变化的农田生态系统对太阳能的利用率远高于森林生态系统研究海洋鱼类种群数量变化的规律有利于确定合理的捕捞量a.b.c.d.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英语听力考试中涉及言语区的w区、h区和v区b.胰岛素一般是从新鲜的动物胰腺研磨液中获得的c.体温调节中人体散热主要通过激素调节实现d.血糖是糖尿病检测的最重要指标7.(滚动单独考查)生物体生命活动的调节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下列不正确的是( )a.切除小白鼠的垂体后,其血液中的生长激素含量减少b.饭后胰岛素分泌增加,使血糖浓度下降c.激素、酶和抗体发挥作用后立即被灭活d.水的平衡、体温的稳定都与下丘脑有关8.生态系统结构越复杂,其调节能力就越大,原因是( )处于同一营养级的生物种类多能量可通过不同的食物链传递到最高营养级某营养级的部分生物减少或消失,可由该营养级的其他生物代替能量流经各营养级时,是逐级递减的a. b.c. d.9.(2012温州模拟)关于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a.食物网中的生物之间全部是捕食关系b.一个生态系统中的最高营养级生物储存有最多的能量c.通过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动物与植物的呼吸作用,碳就完成了全球循环d.生态系统的成分与营养结构决定其自我调节能力的大小10.如图表示温度和水分影响群落的分布状况,对此图的分析,错误的是( )a.温度和水分共同决定着群落在全球的分布b.影响草原群落分布的非生物因素主要是水分c.群落中微生物的分解速率,温带森林一般应高于冻土带d.从图中群落分布的区域大小可知物种多样性最高的群落是温带森林11.如图为生态系统碳循环模式图,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f表示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库b.该图中有三条食物链c.图中的a一定是自养生物,b、c、d、e一定是异养生物d.碳以有机物的形式由a传到b12.对图示的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图中只有两条捕食食物链b.狐与鸟之间既捕食又竞争c.细菌占有第二、三、四、五营养级d.体内含重金属最多的生物是草13.(滚动单独考查)图1曲线表示各类遗传病在人体不同发育阶段的发病风险,图2是患甲病(显性基因为a,隐性基因为a)和乙病(显性基因为b,隐性基因为b)两种遗传病的系谱图。以下分析不正确的是( )a.多基因遗传病的显著特点之一是成年人发病风险显著增加b.染色体异常遗传病发病风险在出生后明显低于胎儿期,可能与死亡率有关c.图2中甲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d.图1中发病率调查和图2中遗传方式的调查,都应该在人群中随机取样调查14.(滚动单独考查)图中的a、b、c表示三个自然条件有差异的地区,地区间的黑线表示存在一定的地理障碍。a地区某些个体由于某种原因开始分布到b、c地区,并逐渐形成两个新物种,中的甲、乙、丙分别表示三个种群。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a.上述过程说明地理障碍是新物种形成的标志b.甲、乙两个种群的基因库存在较大的差异,不能进行基因交流c.乙、丙两个种群存在地理障碍,但两种群的基因频率相同d.甲、丙种群存在生殖隔离,两个种群基因库组成完全不同15.根据图示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图示的各种成分在生态学上可以构成一个生态系统b.图示的各种成分在生态学上可以构成一个生物群落c.细菌与蝉之间的关系属于竞争d.蛇属于三级消费者16.(2012宁波模拟)一个废弃鱼塘的演替过程如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演替先后顺序:丁乙丙甲b.生物多样性:丁甲丙乙c.此演替过程属于原生演替d.此演替过程属于次生演替17.(滚动单独考查)动作电位的产生与细胞膜离子通透性的变化直接相关。细胞膜对离子通透性的高低可以用电导(g)表示,电导大,离子通透性高,电导小,离子通透性低。如图表示神经细胞接受刺激产生动作电位过程中,细胞膜电位的变化及对na+和k+的通透性分别是(gna+、gk+分别表示na+、k+的电导)( )a.b.c.d.18.如图为某一区域内共同生活的m、n 两物种的资源利用曲线(纵、横坐标分别表示被m、n 两个物种所摄取的食物数量和种类),其中表述正确的是( )a.d/b比值越大,m 与n的竞争越激烈b.b越大,m 生物适应环境能力越弱c.当曲线不重叠时,m 与n不存在竞争d.当m 呈“s”形增长到达k值时,会将n 从该区域中完全排斥出去19.(滚动单独考查)氨基丁酸(ga-ba)作为哺乳动物中枢神经系统中广泛分布的化学递质,在控制疼痛方面的作用不容忽视,其作用机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ga-ba在突触前神经细胞内合成后,贮存在突触小泡内,以防止被胞浆内其他酶系破坏b.该受体很可能是膜上某些离子的通道c.ga-ba与受体结合后,通道开启,使钠离子内流,从而抑制突触后神经细胞动作电位的产生d.图中表示的过程体现出细胞膜具有信息交流的功能20.(2012湖州模拟)用相同的培养液分别培养a、b两种微藻,得到两种微藻的生长曲线如图甲所示,图乙表示a、b微藻分别利用其中磷元素的曲线。现将两种等体积的微藻混合培养在磷元素浓度略低于kb的环境中,随时间的推移,预期两种微藻的数量变化曲线最可能的是( )21.下列有关害虫防治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可以利用捕食、竞争、寄生等种间关系对害虫进行生物防治化学防治虽然一定程度上污染了环境,但杀虫效果好,所以要以化学防治为主推广抗虫棉时,常与普通棉间行栽种化学防治往往会引起害虫再度爆发,因为杀虫剂不仅会杀死害虫的天敌,而且经过选择作用,增强了害虫的抗药性a.b.c.d.22.(2012嘉兴模拟)为除去对农作物有害的某种害虫而引入捕食蜘蛛后,对两个种群进行调查,得出如图所示的结果。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在a期间,若对害虫施用杀虫剂,蜘蛛的数量将增加得更快b.在b期间,蜘蛛数量减少的原因是蜘蛛的食物不足c.在c期间的平衡状态与a期间和b期间中两个种群发生相互作用没有关系d.图中所示的害虫与蜘蛛之间的关系为竞争23.如图是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简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碳循环和能量流动是单独进行的,二者互不影响b.热带雨林生态系统中,过程较温带阔叶林生态系统快c.二氧化碳是碳元素参与循环的唯一形式d.碳循环过程中,是大气中的二氧化碳进入生物群落的唯一过程24.下表中是一个相对封闭的生态系统中五个种群(存在着营养关系)的能量调查:种群甲乙丙丁戊能量(107kjm-2)2.5013.309.800.28220.00图是根据该表数据作出的一些分析,其中能与表中数据相符合的是( )a.b.c.d.第卷(非选择题共52分)二、非选择题(共4小题,共52分)25.(6分)草原是绿色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如图是某草原生态系统的食物网结构图。(1)该食物网中,植物中的能量能通过_条食物链传递给鹰,鼠与鹰的种间关系是_。用标志重捕法调查该区鼠的种群数量时,若部分标记个体迁出,则导致调查结果_(填“偏高”或“偏低”)。(2)该草原上还生长着一些蘑菇,它们在该生态系统中属于_(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其体内储存的能量_(能、不能)传递给植物。(3)若去除蛇,且狐的数量不变,则草原容纳鹰的数量会_。26.(16分)(滚动单独考查)高等动物生命活动调节的基本形式包括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分析回答问题:(1)在反射活动中,兴奋以_的形式沿着神经纤维传导。(2)在相邻的神经细胞之间,兴奋可以由一个神经元的_传到下一个神经元的_。(3)人脑是整个神经系统最高级的部位,_是人脑特有的高级功能。(4)为验证甲状腺激素的功能,有人设计了如下的实验方案:步骤一:选两只_的未成年狗,编号甲、乙。步骤二:将甲狗的甲状腺手术切除,在乙狗与甲狗颈部的同一位置做相同的手术切口,但乙狗不摘除甲状腺,并将两只狗的伤口缝合。步骤三:两只狗在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喂养一段时间后,观察并比较两者发育状况和活动状况的差异。试分析以上实验,并回答以下问题:步骤二中对乙狗进行相同切口手术的目的是排除_。有人认为以上实验只能说明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与_ (腺体)有关;若要进一步证明甲状腺激素的功能,你还需要增加怎样的后续步骤?步骤四:_。27.(16分)(滚动交汇考查)气候变化与生态系统的碳循环密切相关。下表为a、b两个不同时期陆地生态系统与大气环境的碳交换情况。(1)生态系统碳的吸收主要是通过_作用实现的,碳的释放主要是通过_作用实现的。(2)表中_时期的生态系统处于稳定状态,原因是_。(3)由于过度的人工碳排放,破坏了生态系统的_,导致大气中_增加并引起全球气候变化。(4)人们正在积极开发新能源以减少碳排放。如“叶绿素太阳能电池”是模仿类囊体吸收光能的特征而制造的,类囊体吸收光能的过程发生在光合作用的_阶段;又如经改造的蓝细菌能在细胞内将光合作用产生的_直接发酵转化为燃料乙醇。28.(14分)(2012金华模拟)黄河三角洲是河、海、陆三者交互作用形成的湿地生态系统,资源丰富,类型多,包括河口、浅海、滩涂、沼泽、河流等天然湿地和盐田,鱼虾养殖塘、水库、稻田等人工湿地。到2020年,黄河三角洲将率先建成经济繁荣、环境优美、生活富裕的国家级高效生态经济区。请回答下列问题: (1)浅海湿地的各种生物共同构成一个_,沼泽湿地的主要功能为_。(2)为探究湿地植物菖蒲对污水的净化作用,某研究小组测定了4种水样的bod(即微生物分解水中有机物所需要的氧气量)和总含氮量;菖蒲水培15天后,再次测定了4种水样的bod和总含氮量,结果如下表:测定指标bod(mg/l)总含氮量(mg/l)培养前培养后培养前培养后a水样247515419b水样139455519c水样150495319d水样605020194种水样中有机污染物浓度最高的是_水样。d水样在实验中起_作用。湿地生态系统能够有效缓解水体富营养化,其根本原因是菖蒲对_的吸收,其吸收方式是_,影响吸收速率的内部因素包括_和_。(3)黄河三角洲被国际湿地组织的官员誉为“鸟类的国际机场”,影响鸟类种群密度变化的直接因素包括_、_。研究湿地鸟类物种多样性与植物物种多样性和取食高度多样性的关系如图。分析该图可得出的结论:_;_。答案解析1.【解析】选d。网眼尺寸的大小对性别没有选择作用,并不能改变性比率。2.【解析】选c。种群是生物进化和繁殖的基本单位,其全部个体的基因总和组成基因库,若种群中各年龄期个体比例适中,则种群为稳定型,种群数量在一段时间内保持相对稳定;种群出生率大于死亡率时,种群数量增多,种群内个体间的斗争加剧。3.【解析】选c。首先根据标志重捕法计算,分别计算出2008、2009、2010、2011这四个年份的种群数量分别为400、800、640、约492;然后以时间作为横坐标,种群数量作为纵坐标绘制出该鸟类种群的增长曲线如图c。4.【解析】选a。在一定的空间中,鱼个体生长量受鱼密度和食物限制。鱼产量随种群密度的增大先增加后减少。5.【解析】选a。城市生态系统中植物的种类和数量少,需其他生态系统源源不断的物质和能量输入;生物群落是一个动态系统,随着时间的推移是不断变化的;森林生态系统中生物分层现象明显,能量利用率较高;研究种群数量变化有利于指导渔业生产,确定合理的捕捞量。6.【解析】选a。胰腺中含胰蛋白酶,会将胰岛素水解掉;体温调节中人体散热主要通过神经调节实现;糖尿病检测的最重要指标不仅包括血糖,也包括尿糖。7.【解析】选c。酶和抗体发挥作用后不会立即被灭活。8.【解析】选b。生态系统的结构越复杂,其中处于同一营养级的生物种类越多,当某一营养级的部分生物减少或消失时,可由该营养级的其他生物代替,这样能量可通过不同的食物链传递到最高营养级,生态系统的调节能力就越大。9.【解析】选d。食物网中的生物之间除了捕食关系外,还有竞争关系;最高营养级的生物所含能量最少;在碳循环过程中,微生物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10.【解析】选d。温度和水分共同决定着群落在全球的分布;影响群落中微生物分解速率的外界因素有温度和湿度,温度高和湿度大,分解速度快;物种多样性最高的群落是热带雨林。11.【解析】选b。碳循环中只有生产者才能吸收二氧化碳,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都要产生二氧化碳,所以a为生产者,b为分解者,f为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库,图中只有一条食物链。12.【解析】选a。捕食食物链是指生态系统中生产者与消费者通过捕食关系形成的一种联系,因此图中只有两条捕食食物链,细菌不属于捕食食物链中的成分,不占有营养级;狐与鸟之间只存在捕食关系。重金属通过食物链逐级积累和浓缩,此食物网中,体内含重金属最多的是狐。13.【解析】选d。遗传病发病率的调查采用人群中随机取样调查,而某遗传病的遗传方式的调查则应该选择患者的家系进行统计分析。14.【解析】选b。本题考查了隔离在物种形成中的作用、隔离的本质、新物种形成的标志。新物种形成的标志是生殖隔离;据题干信息“a地区某些个体由于某种原因开始分布到b、c地区,并逐渐形成两个新物种”可推知:甲、乙、丙属于三个不同的物种,它们之间已形成生殖隔离,而产生生殖隔离的根本原因是基因库存在较大的差异,从而不能进行基因交流;乙、丙两个种群之间存在生殖隔离,基因库存在较大的差异,故两种群的基因频率不相同;甲、丙种群之间虽然存在生殖隔离,但它们都由共同的原始祖先进化而来,故它们的基因库组成中有些基因种类相同,有些基因种类不同,基因库组成并非完全不同。15.【解析】选a。生物群落不包含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蛇是四级消费者;细菌为分解者,与蝉不是竞争关系。16.【解析】选d。废弃鱼塘的演替是次生演替,生物的种类和数量从无到有,从少到多,因此,演替先后顺序是:丁甲丙乙;生物多样性:丁甲丙乙。17.【解析】选b。静息状态下,神经细胞膜表现为外正内负;兴奋后,表现为外负内正,符合题意;中动作电位的膜电位始终为零,不符合题意。受刺激后电位的变化主要是细胞膜外的na+大量内流造成的,此时膜对na+的电导率高;在动作电位产生过程中,细胞膜对na+的通透性变化较大,符合题意;在动作电位产生过程中,细胞膜对na+的通透性变化不大,不符合题意。18.【解析】选a。d/b比值越大,两物种相同的食物种类越多,竞争越激烈;b越大,m 物种摄取的食物种类越多,适应环境能力就越强;仅从食物关系来看,曲线不重叠时,m 与n无竞争关系,但是二者在其他生存资源,如空间等方面可能会发生重叠而产生竞争关系,所以仅凭该食物曲线是否重叠不能确定;当m 物种呈“s”形增长并到达k值时,由于与n物种在食物上有一定的竞争关系,n物种的生存会受到一定影响,由于还存在一部分不同的食物来源,不一定会将n 物种从该区域中完全排斥出去。19.【解析】选c。ga-ba作为麻醉剂的作用机理是ga-ba与受体结合后,通道开启,使钠离子外流,从而抑制突触后神经细胞动作电位的产生。20.【解析】选。图甲为两种微藻分别培养时的增长曲线,如果将二者混合培养,二者会因有共同的生物需求而发生竞争关系,所以可以排除、两项;观察图乙可以看出,在营养离子浓度略低于k时,的生长速率明显高于,说明在竞争过程中占优势。21.【解析】选d。害虫防治常用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两种方法,如本题中的都属于生物防治。推广抗虫棉时,常与普通棉间行栽种,目的是降低害虫抗性增强的速度;化学防治有以下缺点:污染环境、杀死害虫的天敌(破坏了食物链结构)、对害虫进行选择提高了害虫的抗药性等,所以化学防治不是农业生产上提倡的防治方法。22.【解析】选b。由图中数量变化关系可知,害虫与蜘蛛之间为捕食关系;在a期间,若对害虫施用杀虫剂,害虫的数量迅速减少,蜘蛛因缺乏食物,数量也会减少;由于a、b期间两个种群发生相互作用,导致c期间出现平衡状态。23.【解析】选b。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是相伴进行的,二者相互依赖;热带雨林中水分充足,温度适宜,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旺盛;二氧化碳是碳循环的主要形式,而不是唯一形式;碳循环过程中,二氧化碳主要通过绿色植物进入生物群落,但不是唯一过程。24.【解析】选b。根据各种群的能量多少,可以判断戊一定是生产者,但是乙与丙的能量之差很小,应该属于同一个营养级,二者存在竞争关系,因此图解错误。25.【解析】(1)用标志重捕法调查该区的种群数量时,种群数量=(初次标记个体再次捕获个体总数)/再次捕获个体中带有标记的个体,因此若部分标记个体迁出,则导致调查结果偏高。(2)生态系统中蘑菇属于分解者,其体内储存的能量可被消费者摄取,但不能传递给生产者。(3)若除去蛇,且狐的数量不变,由于减少了蛇对能量的消耗,所以鹰的数量将增加。答案:(1)3捕食偏高(2)分解者不能(3)增加26.【解析】实验组和对照组除人为施加变量不一致外,对实验结果有影响的其他无关变量(如材料、培养条件、时间等)应保持一致。本实验只对甲状腺进行了切除处理,实验结果只能证明甲状腺的功能;要验证甲状腺激素的功能,可对切除甲状腺的狗补充甲状腺激素,看其因失去甲状腺而表现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