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复习方略】高中历史 第四单元 第13课从蒸汽机到互联网课时提升卷 新人教版必修3(1).doc_第1页
【全程复习方略】高中历史 第四单元 第13课从蒸汽机到互联网课时提升卷 新人教版必修3(1).doc_第2页
【全程复习方略】高中历史 第四单元 第13课从蒸汽机到互联网课时提升卷 新人教版必修3(1).doc_第3页
【全程复习方略】高中历史 第四单元 第13课从蒸汽机到互联网课时提升卷 新人教版必修3(1).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从蒸汽机到互联网(30分钟5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4分,共32分)1.有人说:“如果瓦特早出生一百年,他和他的发明将会一起死亡!”这说明瓦特的发明能够问世并使人类进入“蒸汽时代”,最主要的因素是()a.资源因素b.市场因素c.理论因素d.劳动力因素2.1853年美国纽约世博会上,出现了由美国人奥的斯设计的升降装置,这是电梯的前身。它的动力来自于()a.电力b.蒸汽c.石油d.畜力3.(2013济宁模拟)1700年至1800年间,欧洲人口由1.05亿增长到1.8亿,19世纪剧增到3.9亿。欧洲人口的剧增从本质上反映了()a.社会制度的重大变革改善了人类的生存状况b.工业化的发展为人类的生存创造了良好的条件c.殖民扩张的发展扩大了欧洲人的生存空间d.欧洲逐渐成为全世界人口流动和迁徙的目的地4.(2013广东学业水平测试)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标志性成就是()a.蒸汽机的改良b.计算机的诞生c.相对论的提出d.电力的广泛应用5.科学史及其与哲学和宗教的关系中说:“科学过去是躲在经验技术的隐蔽角落里辛勤工作的,当它走到前面传递而且高举火炬的时候,科学时代可以说已经开始了。”这里所说的“科学时代”是指()a.文艺复兴b.牛顿创立近代力学体系c.第一次工业革命d.第二次工业革命6.(2013广州模拟)1879年,一条科技新成果的消息传到英国后,伦敦证券交易所的煤气股票价格狂跌。该科技成果是()a.西门子发明的发电机b.达尔文提出进化理论c.爱迪生发明的电灯d.贝尔发明的电话7.(2013长春模拟)互联网进化论中指出:“工业革命把人变成机器,信息革命把机器变成人。”对此理解准确的是()a.工厂诞生于工业革命后,消失于信息革命中b.科学技术进步改变人的思想观念与生活方式c.机器与人的斗争始于工业革命止于信息革命d.信息革命后机器完全取代了“人脑”的作用8.(2013太原模拟)英文的“communication”有多重译义,一般包括“传播”和“传达”“交通”和“交流”。有人说,从互联网迄今的发展过程看,网络就是传媒(communication)。对互联网的这一理解旨在强调互联网()a.推动了世界市场的拓展b.最大的成功在于技术的不断更新c.促进了信息产业的发展d.作为人类交往方式而存在与发展二、非选择题(18分)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西方文明史中写道:大约在1660-1789年,西欧专制主义盛行,欧洲智力和文化的历史也经历了中世纪以来最重大的变化。材料二17世纪整个欧洲大陆处于宗教迫害之中,新思想被当作“异端”“邪说”而受压制,科技人才被处罚。与此同时,战争也连绵不断,法国处于内战和向外扩展的连年战争中,意大利四分五裂这样,就使科学人才纷纷流向地处欧洲边缘而较稳定的英伦三岛。1740年经英国政府批准的实用专利只有4件,1750年为7件,1760年又增加了4件。英国经济史编材料三(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推动这一时期“欧洲智力和文化的历史”发生重大变化的科技、思想因素是什么?并分析这种变化对欧洲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8分)(2)根据材料二归纳第一次工业革命发生的条件有哪些。(4分)(3)依据材料三指出从图一到图二交通工具在动力上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与这一变化密切相关的新能源是什么?指出当时这种新能源的应用对世界经济发展有哪些影响。(6分)答案解析1.【解析】选b。本题考查蒸汽机发明的社会条件。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推动技术革新的最主要要因素是社会需求,即市场因素。2.【解析】选b。本题考查学生对两次工业革命的综合分析能力。注意题干中的关键信息“1853年”,第二次工业革命还未开始,排除a、c。畜力是第一次工业革命以前的主要动力,再结合图中的第三部分动力分析,排除d。由所学知识可知,蒸汽机是此时的主要动力。故选b。3.【解析】选b。从“1700年至1800年”判断,这一阶段欧洲正在进行工业革命,工业革命大大提高了社会生产力,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和工作环境,为人类的生存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所以引起欧洲人口的剧增。故选b。4.【解析】选d。本题考查学生基础知识的再认再现能力。结合所学可知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突出成就是电力的发明与应用。故选d。5.【解析】选d。本题考查第二次工业革命。第一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成果来源于工匠的经验,第二次工业革命是科学与技术的真正结合。6.【解析】选c。1879年是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煤气股票价格狂跌,这是因为爱迪生发明了电灯。电灯的明亮和清洁,导致煤气灯的销售大受影响,故出现了股票价格下降的情景。7.【解析】选b。本题考查学生对两种文明特点的分析理解能力。选项中,a、c、d表达有误,而生产力的发展给人类社会生活带来巨大变化,故选b。【规律方法】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影响(1)促进了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极大地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2)促进了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化:第一、第二产业在国民经济中比重下降,第三产业比重上升。强化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使生产社会化的程度进一步提高,客观上要求在全社会范围内加强对国民经济的宏观管理。(3)促进了社会结构和生活状况的变化:从事农、牧、渔业的农村人口急剧减少。脑力劳动者与体力劳动者的比例发生重大变化。促使消费结构发生变化,人们的衣食住行日益多样化和向高级化方向发展。(4)推动了国际经济格局的调整:经济格局多极化趋势加强。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进一步扩大了发达国家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差距。【变式备选】美国中央情报局前雇员斯诺登爆料,美国通过代号为“棱镜”的秘密项目,直接接入苹果、微软等九大互联网公司的中心服务器,针对境外非美国人搜集情报,导致用户的信息无秘密可保。这说明()a.在互联网时代,网络信息安全性日益重要b.美国有权调查境外非美国人c.调查有利于促进信息产业的发展d.美国的做法加强了与其他国家的联系【解析】选a。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问题能力。美国通过互联网秘密调查境外非美国人,并搜集情报,损害了这些人的利益,从而说明了在互联网时代,网络信息安全性日益重要。8.【解析】选d。本题考查学生阅读分析能力。材料认为“网络就是传媒”,就是“交通”和“交流”,说明互联网成为了人类交往的一种方式。故选d。9.【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能力。第(1)题,注意题干“科技、思想因素”的限制,结合材料一中的“1660-1789年”等信息回答。第(2)题,根据材料内容,分条概括即可。第(3)题,应紧扣材料图片分析交通运输工具从蒸汽机到使用内燃机的变化,内燃机使用石油,引起与石油相关的新兴工业部门产生,工业结构发生重大变化。答案:(1)因素:以牛顿经典力学体系为代表的近代科学的诞生与发展;以法国为中心的启蒙运动兴起。作用:经济方面:科学技术为工业革命提供了技术支撑。政治方面:启蒙运动推动了资产阶级革命的爆发,启蒙思想为资产阶级提供了政治蓝图。思想方面:科学、理性思想为反封建斗争提供了思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