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需要“当代雷锋”来传播雷锋精神.doc_第1页
中国需要“当代雷锋”来传播雷锋精神.doc_第2页
中国需要“当代雷锋”来传播雷锋精神.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需要“当代雷锋”来传播雷锋精神 【导读】时政热点:在潜移默化中培育核心价值观,今天,是毛泽东同志“向雷锋同志学习”发表51周年纪念日。51年过去了,我们依然能不断从现实中寻找到雷锋的身影。 今天,是毛泽东同志“向雷锋同志学习”发表51周年纪念日。51年过去了,我们依然能不断从现实中寻找到雷锋的身影。 他从“雷锋团”退役,本应安享晚年,却“自找苦吃”,在惠州东江水上义务干起了救人和捞尸工作。这位性格乐观豪爽、能唱快板吹葫芦丝的东北汉子叫赵喜昌,已经59岁了,是惠州志愿者救捞队队长。6年来,他与队友守护在东江边,义务救人,有警必出,风雨无阻,分文不取,共救起30多人,打捞出160多具尸体。面对别人嘲笑和忌讳,他从不计较,他说:“你吹你的冷风,我做我的雷锋。” 雷锋,一个只有22年短暂生命的普通共产党员,却被人们永远铭记和敬仰。时代在变,雷锋精神的价值反而历久弥新,展现出沉厚有力的价值力量。这正是由于人们对“真善美”的追求从未改变过,无论是他那个年代,还是现在,雷锋精神永不过时,如同时代的道德标尺和镌刻在每个人心中的精神坐标。雷锋精神与我们当下倡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公民个人层面提出的“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价值目标、取向和准则高度一致。如何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雷锋及其精神追随者“赵喜昌们”已经给出了答案,他们的思想境界、价值取向、朴实行动也向我们注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来都不是高高在上、凝固僵化的教条,它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与社会进步潮流相契合,但唯有付诸行动才能实现价值。 当下中国需要以核心价值来凝聚全社会,需要有“当代雷锋”来传播雷锋精神。应当看到,身处思想多元、价值多样的社会转型期,凝聚共识的难度在加大,如何去爱国,怎样算敬业,什么叫诚信,何者为友善不同的人往往会有不同的答案。也正因此,我们需要更多榜样的现实力量,需要更多向善的精神熏陶。6年来,赵喜昌先后救起30多个溺水群众,打捞起160多名溺水身亡者:耗时最长的一次用了5天,最短的5分钟;年龄最小的只有5岁,最大的65岁;最忙碌的一天出警3次。一次,为救一个不配合救援、精神恍惚的年轻人,老赵谎称自己是曾经陪他一起喝酒的大哥,通过套近乎拉近距离把他救上来;一次,打捞尸体的网缠住了他的脚踝,几次挣扎后才解脱,差点搭上性命春去秋来,他不仅坚守着向善的力量,而且把这种精神不断传递下去。那个他曾经救起的年轻人,最终加入了他们的救援队,成为了救援队80后的新生力量。 雷锋精神之所以能够代代相传,拥有超越时间与时代的力量,归根结底在于雷锋对生命、人生价值,对人与人、人与社会关系的思考,有着一个普通人纯粹向善的理解与求索。学习雷锋的典型,绝非不食人间烟火,他们是生活困境中的奋斗者,是“爱管闲事”的邻家好人,是危难关头显不凡本色的普通人,是在日常点点滴滴中伸出双手的平凡人只是这种平凡与普通日积月累,成就了对雷锋精神的传承。而当这种向善的力量能在整个社会普遍传递,当人们不用思想挣扎、不用深思熟虑、不用斤斤计较,便能举手完成善举,那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能在潜移默化中培育。这正是践行雷锋精神常态化的基础,是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根落地的本源所在。 一个国家和民族,只有崇德向善成为主流,并持之以恒地熏陶、传播和教化,才能产生强大的向心力。让雷锋精神照亮现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我们每一位公民积极行动起来。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在实践过程中相互影响、不可分割,外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