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2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山东省平度市2016届高三语文统一抽考试题(含解析)说明:1本试题分为第卷和第卷两部分。请将第卷答案涂在答题卡上,第卷答案写在答题纸指定位置上。2本试题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第卷(共36分)一、(18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孔子不是圣,只是人,一个终生一直梦想恢复周公之治,安定天下百姓的人。他很栖皇,也很无奈,唇焦口噪,颠沛流离,在现实世界找不到精神家园,犹如一条无家可归的流浪狗。恰如其份地讲,他是个堂吉诃德。他是那般执着,“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即使走头无路之时,也不 甲 (推脱/推托)自己的责任。 孔子不是神,只是人,一个感情炽(zh)热的人。他会怒不可遏地呵(h)斥昼寝的宰予“朽木不可雕也”;也会对他欣赏的颜回微微颔(hn)首;对他 乙 (不以为意/不以为然)的举动,他会莞(wn)尔一笑,笑过之后又连忙解释“前言戏之耳”。 虽然论语以记言为主,但我们从中 丙 (不止/不只)可以了解他的思想,还可以看到一个栩栩如生的孔子形象。1文中加点字的注音和字形都不正确的是a呵 (h)斥 唇焦口噪 b炽(zh)热 恰如其份c颔(hn)首 走头无路 d莞(wn)尔 栩栩如生2在文中甲乙丙处填入词语,恰当的一项是a推脱 不以为然 不只 b推脱 不以为意 不止c推托 不以为然 不止 d推托 不以为意 不只【答案】1b2a【解析】1试卷分析:字音练习以复习形声字、形似字、多音字、同音字、难读字为主,要反复记忆,增加积累。经过分析,经分析,b“炽热”的“炽”应读作“ch”;“恰如其份”应写作“恰如其分”。考点: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和字形。能力层级为识记a。2试题分析:本题重点考查考生正确辨析和使用词语的能力。此类题一定从三个方面综合考虑分析,即词语的基本义、感情色彩和语境。分析可知: “推脱”推卸、开脱。对象多指与自己有关的事,多为责任、错误。“推托”是借故拒绝或推辞。对象是指别人请求的事。甲处指孔子不推卸自己的责任,用“推脱”合适。“不以为然”不认为是对的。表示不同意或否定。“不以为意”不把它放在心上。表示对人、对事抱轻视态度。这里形容孔子对自己不认为对是观点也只是莞尔一笑。用“不以为然”。“不只”是不但、不仅。“不止”是超出某一数量或范围。这里表达是意思是读论语不仅可以了解孔子的思想,还可以了解孔子形象。用“不只”。 考点: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金阳新区一些居民违建之风抬头,部分业主占用公用场地非法搭建,或楼顶加层,或凌空搭建,这些违法建筑如雨后春笋,均存在严重安全隐患。b奥维公司公布的全国家电零售额调查报告显示,今年1月家电行业延续了去年以来的惨淡经营状况,零售额同比下降31,空调名列下降榜首。c错误是世界的构成部分,对于别人曾经加诸你的伤害,如果没有犯而不校的气度,没有既往不咎的胸怀,是难以锻炼出一个人的。d演员必须自己内心冷静,才能表现所扮角色的热烈情感,他先得学会不“动于衷”,才能绘声绘色,才能把角色的喜怒哀乐生动地“形之于外”。【答案】c 考点: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新环保法规定,只要排污单位和经营者违法排放污染物,违法一天就罚一天,上不封顶,直至罚到违法行为改正为止,此规定可谓“史上最严”的规定。b电视剧离婚律师围绕着“相信爱情,经营婚姻”为主题,讲述了两个原本不再相信爱情的离婚律师最终走进婚姻殿堂的故事。c由于缺乏相应的培训机制,使得我国的舞台技术管理人才十分匮乏,懂得舞台技术,精通演出项目管理的高级人才更是凤毛麟角 d变形金刚4引爆了电影市场,成为第一部中国电影史上“首日票房超2亿”的电影。这让我们看到了优秀电影巨大的社会影响力。 【答案】a 考点:辨析并修改病句。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良心虽然对人的行为意念作出是非判断,但它对人的行为却没有强制作用,它有其自身特点, : ; ; 。 。 。良心只对人作出是非判断,何去何从,完全取决于本人的主观意志。而遵从对本身未必有利,不遵从对本身未必有害事实上二者往往互相冲突,很多人正是出于本身利害的考虑而做出违背良心的事生物学的代谢定律决定了人不吃饭一定会饿死,不呼吸就会窒息,谁都不能违反物理学定律决定了人如果从高楼掉下去,就一定会向下跌落但唯独对内心的是非律,人可以遵从,也可以不遵从这正是人内心的“是非律”不同于物理或生物定律之处a b c d【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连贯。本题中的几个句子,统观之下发现, 句是总写,是对句的解释。是对“是非律”的解读。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二、(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中国传统文化视野下的绚丽之美魏家骏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朴素为美是一种基本的生活观念,也是一种基本的美学观念。朴实无华,清新自然,成为美的最高形态。这一美学观有其合理性的一面,在强调“文以载道”的前提下,提倡文学艺术表现手段的质朴与简洁,更能体现文学的实用价值。从上古时代到春秋时代,由于生产力水平的低下,一般观念上都强调满足人的最基本的生活需要,反对追求华丽的奢侈,不但老百姓不可能有超越生产力发展水平和自身的社会地位的享受,就是贵为天子的君主,也不应该一味地贪图享乐。尚书五子之歌:“训有之:内作色荒,外作禽荒。甘酒嗜音,峻宇彫墙。有一于此,未或不亡。”把华丽的美与奢侈的生活欲望简单地等同起来,甚至认为追求华丽的美就是一个国家衰败和灭亡的根本原因。国语楚语上:“夫美也者,上下、内外、大小、远近皆无害焉,故曰美。若于目观则美,缩于财用则匮,是聚民利以自封而瘠民也,胡美之为?”这是倡导朴实之美的最基本的经济的和政治的原因,与此同时,传统美学观也就把对美的鉴赏和崇尚纳入了政治风格和道德评价领域,成为一种带有普遍意义的超美学的标准。朴素,作为一种美的形态,就是在这样一种前提下提出来的。老子在时代的变革面前,希望回到“小国寡民”的上古社会去,因此提出了把“见素抱朴,少私寡欲”作为一种治国的原则。老子极端反对文学艺术的精巧与美丽,他认为,那种美丽的色彩不但对人的心理是一种摧残,而且对整个社会都是很可怕的腐蚀剂。在美与真的关系上,老子认为“信言不美,美言不信”,既然如此,艺术创作就只能对客观存在的现实作简单的描摩与再现,而无须作艺术的修饰,这正是老子的“无为”的政治理想、“大巧若拙”的社会理想在艺术创作领域的推广与贯彻,也正是朴素为美的美学观念的源头。庄子的美学理想从整体上看是追求宏大之美,其中的逍遥游、秋水等篇都表现出壮美的气势,但在对美的形态作论述的时候,他却更多地强调朴素、自然、平淡的美,这使他与老子的美学思想有着明显的一致性。崇尚自然、平淡、朴素、简约,本来是老庄美学思想的精髓,但在先秦时期,其他派别的许多思想家也加入了对华丽之美的尖锐批判,这就很容易形成一种比较稳定的美学思想传统。墨家从下层人民的立场出发,提出“非乐”的主张,曰:“为乐非也。”法家对华丽之美的批判态度更加尖锐,认为文饰的目的就是为了掩盖丑的本质:“其质至美,物不足以饰之。夫物之待饰而后行者,其质不美也。”不但把绚烂华丽作为“丑”的外表装饰,而且还同老子、庄子、墨子一样,把追求华丽之美同国运、民心联系起来,而且,儒家美学思想中本来就包含着“节用”的观念和“辞达而已矣”的主张。这样,不但是儒与道,而且又加上了墨与法,这四家的美学思想在朴素、自然、平淡、简约、实用这诸多方面形成了合流,更强化了朴素为美在中国美学传统中的地位,华丽之美也就成为众矢之的了。(节选自华夏文明,有删节)6下面有关“朴素为美”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朴素为美是一种基本的生活观念,也是一种基本的美学观念,提倡文学艺术表现手段的质朴与简洁,更能体现文学的实用价值。 b从上古时代到春秋时代,因为生产力水平的低下,人们大都强调满足人的最基本的生活需要,反对追求华丽的奢侈。 c朴素为美不仅在中国美学传统中占有重要位置,而且在政治风格和道德评价领域成为一种带有普遍意义的超美学的标准。 d艺术创作对客观存在的现实无须作艺术的修饰,这是老子的政治理想、社会理想在艺术创作领域的推广与贯彻,也正是朴素为美的美学观念的源头。7下列表述中,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朴实无华,清新自然,成为美的最高形态,这一美学观在特定的历史时期有其合理性的一面。 b尚书五子之歌中旗帜鲜明地把华丽的美与奢侈的生活欲望简单的等同起来,甚至认为追求华丽的美就是一个国家衰败和灭亡的根本原因。 c老子提出“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的美学思想,极端反对文学艺术的精巧与美丽,强调美丽的色彩不但对人的心理是一种摧残,而且对整个社会都是很可怕的腐蚀剂。 d法家认为文饰的目的就是为了掩盖丑的本质,不但把绚烂华丽作为“丑”的外表装饰,而且还把追求华丽之美同国运、民心联系起来。8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老子在时代的变革面前,希望回到“小国寡民”的上古社会去,在美与真的关系问题 上,他提出了“信言不美,美言不信”的主张。 b庄子在对美的形态作论述时,更多地强调朴素、自然、平淡之美,但从整体上看是 追求宏大之美的,这使他与老子的美学思想有着明显的一致性。 c如果传统美学观把对美的鉴赏和崇尚纳入政治风格和道德评价领域,它就将成为一种带有普遍意义的超美学的标准。 d在先秦时期,儒道墨法等思想家在美学思想上达成的共识很容易形成一种比较稳定的美学思想传统,更强化了朴素为美在中国美学传统中的地位。【答案】6a 7c8c【解析】6 试题分析: a“提倡文学艺术表现手段的质朴与简洁,更能体现文学的实用价值”缺少必要的前提。原文有相关的表述是“这一美学观有其合理性的一面,在强调文以载道的前提下,提倡文学艺术表现手段的质朴与简洁,更能体现文学的实用价值”。考点: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7试题分析: c“老子提出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的美学思想”理解错误。安装在原文理解,“老子在时代的变革面前,希望回到小国寡民的上古社会去,因此提出了把见素抱朴,少私寡欲作为一种治国的原则。”可见“见素抱朴,少私寡欲”不是美学思想,而是治国的原则。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8试题分析:c“它就将成为一种带有普遍意义的超美学的标准”与作者的表达意图不符。作者认为“传统美学观也就把对美的鉴赏和崇尚纳入了政治风格和道德评价领域,成为一种带有普遍意义的超美学的标准”。选项中的“将成为”理解错误。考点: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三、(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让县自明本志令曹 操孤始举孝廉,年少,自以本非岩穴知名之士,恐为海内人之所见凡愚 欲为一郡守,好作政教,以建立名誉,使世士明知之; 故在济南,始除残去秽,平心选举,违忤诸常侍。以为强豪所忿,恐致家祸,故以病还。去官之后,年纪尚少,顾视同岁中,年有五十,未名为老。内自图之,从此却去二十年,待天下清,乃与同岁中始举者等耳。故以四时归乡里,于谯东五十里筑精舍,欲秋夏读书,冬春射猎,求底下之地,欲以泥水自蔽,绝宾客往来之望,然不能得如意。后征为都尉,迁典军校尉,意遂更欲为国家讨贼立功,欲望封侯作征西将军,然后题墓道言“汉故征西将军曹侯之墓”,此其志也。而遭值董卓之难,兴举义兵。是时合兵能多得耳,然常自损,不欲多之。所以然者,兵多意盛,与强敌争,倘更为祸始。故汴水之战数千,后还到扬州更募,亦复不过三千人,此其本志有限也。后领兖州,破降黄巾三十万众。又袁术僭号于九江,下皆称臣,名门曰建号门,衣被皆为天子之制,两妇预争为皇后。志计已定,人有劝术使遂即帝位,露布天下。答言:“曹公尚在,未可也。”后孤计禽其四将,获其人众,遂使术穷亡解沮,发病而死。及至袁绍据河北,兵势强盛,孤自度势,实不敌之。但计投死为国,以义灭身,足垂于后。幸而破绍,枭其二子。又刘表自以为宗室,包藏奸心,乍前乍却,以观世事,据有当州。孤复定之,遂平天下。身为宰相,人臣之贵已极,意望已过矣。今孤言此,若为自大,欲人言尽,故无讳耳。设使国家无有孤,不知当几人称帝,几人称王。或者人见孤强盛,又性不信天命之事,恐私心相评,言有不逊之志,妄相忖度,每用耿耿。齐桓、晋文所以垂称至今日者,以其兵势广大,犹能奉事周室也。论语云:“三分天下有其二,以服事殷,周之德可谓至德矣。”夫能以大事小也。音乐毅走赵,赵王欲与之图燕,乐毅伏而垂泣,对曰:“臣事昭王,犹事大王;臣若获戾,放在他国,没世然后已,不忍谋赵之徒隶,况燕后嗣乎?”胡亥之杀蒙恬也,恬曰:“自吾先人及至子孙,积信于秦三世矣;今臣将兵三十余万,其势足以背叛,然自知必死而守义者,不敢辱先人之教以忘先王也。”孤每读此二人书,未尝不怆然流涕也。孤祖、父以至孤身皆当亲重之任可谓见信者矣以及子桓兄弟过于三世矣。(选自古文鉴赏辞典,有删节)【注】子桓兄弟:指曹丕、曹植等:曹丕字子桓。9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在文中的意思,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顾视同岁中 顾:照顾 b兴举义兵 举:发动c妄相忖度 度:猜测 d昔乐毅走赵 走:投奔10下列各句中加点的“以”意义和用法与文中“夫能以大事小也”相同的一项是a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 b日削月割,以趋于亡c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也 d今虽欲自雕琢,曼辞以自饰11下列句子编为四组,全都表明曹操志向高洁的一组是始除残去秽,平心选举,违忤诸常侍意遂更欲为国家讨贼立功,欲望封侯作征西将军所以然者,兵多意盛,与强敌争,倘更为祸始但计投死为国,以义灭身足垂于后设使国家无有孤。不知当几人称帝,几人称王孤每读此二人书,未尝不怆然流涕也a b c d12下列各句中对文章的阐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曹操叙述自己起初只想做一个好郡守;世道混乱,便想隐居乡下,读书射猎;后兴兵讨伐董卓,并且得到了很多兵马。b在文中曹操历数自己的功绩,历陈古人行事,并以周公自况,申明自己功业虽大,但无代汉自立之心。 c在文中,作者提到每次阅读有关乐毅和蒙恬的书,没有不感动得悲伤流泪的。很真切地表明了自己忠于汉室的决心。d文章用质朴、坦率、沉着的语言直剖胸襟,毫不矫情作态,故读来亲切感人。充分显示了一个杰出的政治家及军事家的过人胆识和非凡气概。第卷(114分)四、(24分)13断句、翻译(10分)(1)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3分)孤祖、父以至孤身皆当亲重之任可谓见信者矣以及子桓兄弟过于三世矣。(2)请把上面文言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7分)待天下清,乃与同岁中始举者等耳。(4分)身为宰相,人臣之贵已极,意望已过矣。(3分)【答案】9a10a11d12a13(l)孤祖、父以至孤身皆当亲重之任可谓见信者矣以及子桓兄弟过于三世矣。换成标点如下:孤祖、父以至孤身,皆当亲重之任,可谓见信者矣,以及子桓兄弟,过于三世矣。(3分)(2)等到天下安定太平了,我才跟同岁中那些刚被举为孝廉的人年龄相等罢了。(4分,清,乃,始,等)自己当上了宰相,作为一个臣子已经显贵到极点,已经超过我原来的愿望了。(3分,每句1分)【解析】9试题分析:a“顾视同岁中”一句的大意理解是“回头看看与我同年被荐举的人当中”,可见这里的 “顾”不是“照顾”,而是“回头看,环顾”。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 10试题分析: “夫能以大事小也”中的“以”是介词,用,凭借。a“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句中的“以”是介词,用。b“日削月割,以趋于亡”中的“以”是连词,表结果。c“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也”中的“以”是因为。d“今虽欲自雕琢,曼辞以自饰”中的“以”是连词,表目的。考点: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 11 试题分析:“始除残去秽,平心选举,违忤诸常侍”是曹操担任济南国相时的做法,这触犯了那些朝廷的权贵,之后托病还乡。“所以然者,兵多意盛,与强敌争,倘更为祸始”是曹操不肯招兵买马的原因。“设使国家无有孤。不知当几人称帝,几人称王”是曹操自夸之辞。这些都不能表明曹操志向高洁。考点:筛选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c。 12 试题分析:a“后兴兵讨伐董卓,并且得到了很多兵马”理解错误。 原文表述的“是时合兵能多得耳,然常自损,不欲多之”即“这时我完全可以招集更多的兵马,然而我却常常裁减,不愿扩充”。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13(1)试题分析:文言断句要先理解句子大意,本句“孤祖、父以至孤身皆当亲重之任可谓见信者矣以及子桓兄弟过于三世矣”大意是“从我的祖父、父亲直到我,都是担任皇帝的亲信和重臣,可以说是被信任的,到了曹丕兄弟,已经超过三代了”。如此就可以做出正确的判断了。考点:理解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2)试题分析:文言翻译要先确定考点,本题涉及的考点有“天下清”天下安定太平,“乃”才,“始举者”刚被举为孝廉的人,“等”相等。“为”成为,“贵已极”显贵到极点,“过”超过。这样处理之后,把考点和其他的句子成分进行串联成句,注意补充省略成分。考点: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文言文翻译】我被举为孝廉时,年纪很轻,自以为不是那种隐居深山而有名望的人士,恐怕被天下人看作是平庸无能之辈,所以想当一个郡的太守,把政治和教化搞好,来建立自己的名誉,让世上的人都清楚地了解我。所以我在济南任国相时,开始革除弊政,公正地选拔、推荐官吏,这就触犯了那些朝廷的权贵。因而被豪强权贵所恨,我恐怕给家族招来灾祸,所以托病还乡了。辞官之后,年纪还轻,回头看看与我同年被荐举的人当中,有的年纪已五十多岁了,还没有被人称作年老。自己内心盘算,从现在起,往后再过二十年,等到天下安定太平了,我才跟同岁中那些刚被举为孝廉的人相等罢了。所以返回家乡,整年不出,在谯县东面五十里的地方建了一栋精致的书房,打算在秋夏读书,冬春打猎,只希望得到一点瘠薄的土地,想老于荒野、不被人知,断绝和宾客交往的念头。但是这个愿望没有能实现。后来我被征召做了都尉,又调任典军校尉,心里就又想为国家讨贼立功了。希望得到封侯,当个征西将军,死后在墓碑上题字说:“汉故征西将军曹侯之墓”。这就是我当时的志向。然而遇上董卓犯上叛乱,各地纷纷起兵讨伐。这时我完全可以招集更多的兵马,然而我却常常裁减,不愿扩充;所以这样做,是因为兵多了意气骄盛,要与强敌抗争,就可能重新引起祸端。所以汴水之战时,我部下只有几千人,后到扬州再去招募,也仍不过三千人,这是因为我本来的志向就很有限。后来我担任兖州刺史,击败了黄巾农民军,收编了三十多万人。再有袁术在九江盗用皇帝称号,部下都向他称臣,改称城门为建号门。衣冠服饰都按照皇帝的制度,两个老婆预先抢着当皇后。计划已定,有人劝说袁术立即登基,向天下人公开宣布。袁术回答说:“曹公尚在,还不能这样做。”此后我出兵讨伐,擒拿了他的四员大将,抓获了大量部属,致使袁术势穷力尽,瓦解崩溃,最后得病而死。待到袁绍占据黄河以北,兵势强盛,我估计自己的力量,实在不能和他匹敌;但想到我这是为国献身,为正义而牺牲,这样也足以留名后世。幸而打败了袁绍,还斩了他的两个儿子。还有刘表自以为是皇室的同族,包藏奸心,忽进忽退,观察形势,占据荆州,我又平息了他,才使天下太平。自己当上了宰相,作为一个臣子已经显贵到极点,已经超过我原来的愿望了。今天我说这些,好像很自大,实是想消除人们的非议,所以才无所隐讳罢了。假使国家没有我,还不知道会有多少人称帝,多少人称霸呢!可能有的人看到我的势力强大,又生性不相信天命之事,恐怕会私下议论,说我有夺取帝位的野心,这种胡乱猜测,常使我心中不得安宁。齐桓公、晋文公所以名声被传颂至今日的原因,是因为他们的兵势强大,仍能够尊重周朝天子啊。论语说:“周文王虽已取得了三分之二的天下,但仍能尊奉殷王朝,他的道德可说是最崇高的了。”因为他能以强大的诸侯来侍奉弱小的天子啊。从前燕国的乐毅投奔赵国,赵王想与他图谋攻打燕国。乐毅跪伏在地上哭泣,回答说:“我侍奉燕昭王,就像侍奉大王您,我如果获罪,被放逐到别国,直到死了为止,也不会忍心谋害赵国的普通百姓,何况是燕国的后代呢?”秦二世胡亥要杀蒙恬的时候,蒙恬说:“从我的祖父、父亲到我,长期受到秦国的信用,已经三代了。现在我领兵三十多万,按势力足够可以背叛朝庭,但是我自知就是死也要恪守君臣之义,不敢辱没先辈的教诲,而忘记先王的恩德。”我每次阅读有关这两个人的书,没有不感动得悲伤流泪的。从我的祖父、父亲直到我,都是担任皇帝的亲信和重臣,可以说是被信任的,到了曹丕兄弟,已经超过三代了。14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回答问题(8分) 种梅 刘翰凄凉池馆欲栖鸦,彩笔无心赋落霞。 惆怅后庭风味薄,自锄明月种梅花。 注释:此诗是作者于宋亡之后,避居武夷山中十年之久,重返故里时所作。后庭风味:陈后主不理朝政,奢淫无度,常集众狎客作乐,并自制新曲玉树后庭花。 (1)诗人为何“无心赋落霞”? (4分) (2)请就三、四句的表现手法做简要赏析。(4分)【答案】(1)时光流逝,避居武夷山中十年之久,忧世伤时,不禁有凄凉之感。因这凄凉之情,再加上诗人的清高嫉俗,故无心在词藻上争一日之长,无心在文坛上追逐名誉。(4分)(2)用典。诗人用陈后主的“后庭风味”,揭露宋末统治者的醉生梦死的奢靡之风,表达诗人对此的鄙视之情。(2分)对比手法。诗人用陈后主的奢靡消沉与梅花的高洁不俗形成鲜明对比,表达了诗人清高嫉俗之情。(2分)【解析】(1)本诗考查的是作者的思想情感。结合诗后注解,理解诗词本身,诗人“彩笔无心赋落霞”的意思是诗人无心在诗词上写出华丽的词藻一争长短。因为“避居武夷山中十年之久,重返故里时”,看到的是“凄凉池馆欲栖鸦”的破败场景,这种国破家亡的凄凉之景引发了诗人内心的悲凉,加之诗人本身的清高傲世,所以“彩笔无心赋落霞”。考点: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2)“惆怅后庭风味薄,自锄明月种梅花”。“后庭风味”是用典,借陈后主不理朝政,奢淫无度的典故揭露宋统治者的奢靡误国,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愤恨之气。用陈后主的奢靡消沉和自己种梅花的清高之举对比,表达了自己的高洁不俗。考点: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15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 诸葛亮集中有这样的话:“赏不可不平,罚不可不均。”这与出师表中 的“ , ”两句意思一致。 阿房宫赋总括秦的纷奢是建立在对人民的剥削和掠夺之上的,并且还挥霍无 度,将剥削来的钱财像泥沙一样的浪费掉,给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揭露和 控诉了秦的自私无道的语句是“ , ?” 杜甫登高一诗中,道出郁积于心的自身之苦和国运之恨,无限悲凉难以排 遣的诗句是“ , ”。 【答案】(1)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3)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3分,每题1分)【解析】试卷分析:名句默写要注意反复记忆,注意字形的正确书写,尤其是散文中的虚词和通假字。本题中涉及的难写的字比较多,如“陟罚臧否、尽锱铢、繁霜鬓”等字要特别注意正确的书写。考点: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能力层级为识记a。五、(12分)16请在下面一段文字中的横线处填入适当的词语,使整段文字语意连贯,逻辑严密,层次清楚。(4分)芭蕾舞,起源于意大利,兴盛于法国,是纯粹的西方文化的产物。依照我们中国传统的审美观念,芭蕾舞的衣着风格、舞蹈方式, 如何都很难被接受, ,我们接受了。我们不仅完整演出了一部部经典作品, 还为世界舞台创作了一部部具有鲜明中国风格的芭蕾舞剧,给世界芭蕾舞文化带来了不小的影响。芭蕾舞在中国发展了这么多年, 初步形成了中国式的创作流派,尽管还不算成熟,也还没有归纳出一套完整的体系,但在事实上却影响了中国的舞蹈创作和表演舞台。【答案】无论 但是 而且 已经(4分)【解析】试卷分析:联系前后文,“依照我们中国传统的审美观念,芭蕾舞的衣着风格、舞蹈方式,”“如何都很难被接受”,很明显,处要填写的是“无论”,和后面的“如何”是固定的搭配。“我们接受了”和前文形成对比,可见处是表转折的连词,“但是”。“我们不仅完整演出了一部部经典作品,”“还为世界舞台创作了一部部具有鲜明中国风格的芭蕾舞剧”两句是递进关系,所以 应该填写“而且”。“芭蕾舞在中国发展了这么多年,” “ 初步形成了中国式的创作流派”后句是前句的结果, 句是表示程度的“已经”。 考点: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17仿照下面示例中的画线部分,在后面语段中的横线上另写几句话,要求使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句式与示例相同。(4分) 示例: 文学,你是广袤的大地,是辽阔的天空;你是崇山峻岭,江海湖泊。你用彩色 的文字,描绘出世界上可能存在的一切美妙景象。 母亲, , ;你是黄河长江,是日月星辰。 , 。【答案】示例:你是壮丽的草原,是葱郁的森林,你用温暖的怀抱,呵护着儿女们成长的岁月。(4分)【解析】试卷分析:本题考查仿写句子。仿写要先看清仿句的格式,使用的修辞。本题涉及的句子分两部分,前半部分是比喻,后半部分是拟人。仿写的句子对象是“母亲”,这样就可以想到母亲的喻体,如广袤的天空,宽阔的大海,温暖的春风等。后句是对母爱的赞美,如“你用温暖的怀抱”“你用关爱的眼神”“呵护着儿女们成长的岁月”“关注着儿女们奋斗的历程”等。考点:选用、仿用、变换句式。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18根据下表的数据概括出小学生创造性思维变化的两个特点。(4分) 最近,日本的一位研究人员以小学二至六年级的学生为对象,对他们创造性思 维的流畅性、变通性和独立性进行测试,所得的结果如下表:年级总平均分流畅性变通性独立性二24801890404三28652215915四21,381657669五403730951325356625001218 【答案】(1)创造性思维能力随年龄增长而增长;四年级学生创造性思维最差,五年级学生最强。(2)流畅性平均分最高,独立性平均分最低,思维独立性提高最多。(4分)【解析】试卷分析:解读图表要关注表头,先明确该图表是在对什么情况进行调查;之后对数字进行比较,发现数字反映的情况。最后依照题目要求,把数字信息转化成语言。该图表是对小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流畅性、变通性和独立性进行的测试结果。通过对比不难发现,和二年级学生相比,五年级学生的各项指标都高于低年级学生,这样就可以总结出创造性思维能力随年龄增长而增长的结论。再分析发现,四年级的情况比较特殊,每项指标都低于其他年级,这样就可以总结出四年级学生创造性思维最差,五年级学生最强。从平均分来看,流畅性最高,独立性最低。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六、(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流年(节选)彭学明我家的吊脚楼,是隐没在一片翠竹丛中的。竹,是湘西最常见的植物,竹在湘西,最受欢迎。正像一粒火可以燎原一样,一根竹可以发遍千山。它预示着兴旺的人丁,预示着蓬勃的生命,预示着财源的茂盛。因此房前养鱼,屋后栽竹,是湘西人最乐意做的美差。我家的竹,是母亲和妹妹在修了小屋后栽的。那年,母亲从一个亲戚家挖来两根楠竹栽下,第二年,就变几十根了,第三年,就变几百根了。转眼,就是绿蒙蒙的,一大片了。风一吹,绿意一片片招摇,一片片倒伏,绿色的声音从屋顶上沙沙响过。茂密的绿色,生长出茂密的诗意,坚挺而温柔。坚挺的是齐刷刷拔地而起的身姿,温柔的是整齐齐俯首而立的头。阳光落在翠竹上,阳光是绿的。鸟翅落在翠竹上,鸟翅是绿的。母亲和妹妹的歌声落在翠竹上,母亲和妹妹的歌声是绿的。霞光烧过的时候,母亲和妹妹,总会坐在吊脚楼的坪院里,看绿竹枝头百鸟跳跃,听绿竹枝头百鸟和鸣。那被霞光和绿色染过了的鸟声,一声比一声脆,一声比一声甜。特别是一场春雨过后,当竹笋像诗歌一样,从竹林里密密麻麻地冒出来时,母亲和妹妹听得到竹笋破土的声音,听得到诗歌激动的喘息。那诗尖尖的,小小的,一圈一圈、一寸一寸地从地里旋出来,带着一点点叶芽,含着一点点嫩壳,像成千上万只鸟嘴,对着蓝天,唧唧合唱。我家的吊脚楼,建起来很简单,也就是在小木屋的两头,各接了一排厢房。也就是说,两头各接了两间悬空和吊脚的楼房。小草一样的母亲,被生活的大山重压了一辈子,她也该在宽敞的吊脚楼里,轻松而敞亮地过她的晚年了。像一个抱着双手,单腿独立,靠在墙上,望着远方的思想者,我家的吊脚楼,也正背依青山绿水,默默凝望。凝望沧桑的岁月,凝望新生的希望,凝望母亲远去的凤凰。是的,母亲像凤凰一样远去了,母亲的吊脚楼却地久天长地留了下来。吊脚楼的一些章节,吊脚楼的一些画面,吊脚楼的一些质地,都带着母亲的体温,在民间闪光。开始,我家的木窗都是简单地把十几根木条,一根一根整齐地隔开,留出空隙,透出光亮。母亲从外面请来最好的木匠,把窗子和门,都重新改成花格的,雕上花鸟虫鱼、飞禽走兽,刻上神话传说、民间故事。把呆头呆脑的木头,硬是变成了一本有生命、生活、生气及艺术的活画图。你看,门框上刻着的草地和树丛里,有一只鹿,有一群蜂,有一只猴浑然地连在一起,那意思是“一路封侯”;门板上的一株腊梅怒放着,有一只喜鹊停在梅梢,就是“喜上眉梢”。想想看,一路封侯了,哪能不喜上眉梢?母亲,真是人间最伟大的写手,任何作家艺术家,都在母亲富于诗意的想象里,黯然失色。吊脚楼下悬空的两个厢房里,母亲在一个厢房安上了碓、磨,在一个厢房堆放着杂物和柴火。久而久之,那里就成了母亲另一个劳作的空间。舂碓时,一只脚在踏板上使劲一踏一放,碓头就高高扬起,高高落下。人在踏板上起起伏伏,谷在碓窝里越舂越烂。把舂烂的谷米在筛子里一筛,壳是壳,米是米,干干净净。母亲舂碓时,还拿着一根长长的竹篙,竹篙上装着一把弯弯的棕树叶杆子,边舂边用竹篙搅拌碓窝里的谷米,以便受力均匀,把所有的谷米都舂到。母亲在踏板上左右摇晃的身影,母亲边踩踏板边搅匀谷米的姿势,是那么的协调,那么的匀称,那么的优美,简直就像一个天才的舞蹈家,在跳一种别开生面的劳动舞。是的,这是劳动,这是舞蹈,这是母亲的劳动、母亲的舞蹈,是母亲奉献给世界的最质朴伟大的舞蹈。其实,母亲又何止是一个天才的舞蹈家?她脚下踩着的那个踏板不是一把琴吗?她手里拿着的那根竹篙不是一张弓吗?她一弹一拨的声响,不是世界上最动听的音乐吗?母亲,是世界上最伟大的乡村音乐演奏家!母亲就在这样的舞蹈和音乐里变老变瘦,我们就在这样的舞蹈和音乐里变美变俊,日子就在这样的舞蹈和音乐里变富变好。从流浪的屋檐,到暂住的油坊,从简单的仓库,到温馨的小木屋和宽敞的吊脚楼,我历经艰辛而终获幸福的家,像小小的一滴水,反射着时代的光辉;我看似奇崛但却快乐的平民生活,像淡淡的一点绿,映衬着这个时代的底色。时代在变,家也在变。家,国,和时代,是一根血脉上的同一个细胞,相亲相爱,相生相息。正像老母亲说的,好的时代年头,被我们赶上了,还有什么不满意的?19文章前三段对竹子的描写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4分)20母亲与吊脚楼有着密切的关系,作者围绕吊脚楼,写了母亲的哪些往事?(4分)21赏析第段画线的句子。(4分) 那诗尖尖的,小小的,一圈一圈、一寸一寸地从地里旋出来,带着一点点叶芽,含着一点点嫩壳,像成千上万只鸟嘴,对着蓝天,唧唧合唱。22 文章标题为“流年”(即“光阴”之意),但未在文中出现,你认为标题与文章的内容、 主旨相关吗?请联系全文加以分析。(6分)【答案】19(1)描绘了吊脚楼周围的环境,点明了人物(母亲)生活的场景。(2)以竹林的诗意和生机盎然映衬人物心境的安然、祥和和明媚。(3)为全文营造了一种安适而又昂扬的感情基调。(每点2分,答出两点即可)20(1)母亲栽竹成林并在翠竹从中的吊脚楼生活、歌唱。(2)母亲请来木匠美化吊脚楼。(3)母亲在吊脚楼里辛勤劳作。(4)母亲在宽敞明亮的吊脚楼里安度晚年。(4分,每点1分,意思对即可)21运用比喻,将新笋比作诗歌,化实为虚,又将笋尖比作鸟嘴,独特新奇;运用叠词,音韵和谐,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笋的生命活力,衬托了母亲和妹妹面对新笋(新生事物)、面对生机的快乐愉悦的心情。(比喻、叠词各1分,效果和作用2分)22标题与内容主旨相关。(1) 在岁月的流转中,母亲种上了竹子,建起了吊脚楼,美化了窗子和门,用她的乐观与勤劳将我们的生活越变越好,而她自己却越来越苍老。(2)在作者不动声色的叙述中,暗含了对母亲深深的爱和依恋,它不会因为“流年”而淡漠,反而越来越清晰。(3) 同时,作者的家的变迁也是时代的变迁,“流年”反映我们这个时代越变越好,表达作者对家国的热爱与祝福。(6分,每点2分)【解析】19试题分析: 文章前三段把竹子写得富有生命的活力,富有诗情画意。这样写来,一则点明了人物生活的背景,再则渲染了一种安闲自在的气氛,映衬出人物内心的祥和明媚。考点:分析作品结构。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20试题分析:本题要求概况人物的主要活动,可以按照文章的写作顺序进行筛选。如母亲种竹,母亲美化吊脚楼,母亲在吊脚楼里的辛勤劳作等。考点:概括作品主题。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21试题分析:“那诗尖尖的,小小的,一圈一圈、一寸一寸地从地里旋出来,带着一点点叶芽,含着一点点嫩壳,像成千上万只鸟嘴,对着蓝天,唧唧合唱”比喻的修辞,叠词的使用。整句把笋芽比作诗歌,化实为虚;比作鸟嘴,新颖别致。“尖尖的,小小的,一圈一圈、一寸一寸”叠词的使用,音韵和谐。表达了笋芽的旺盛的生命力,母亲和妹妹面对笋芽的生机表现出的愉悦。考点: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22试题分析: 文章标题为“流年”,虽然未在文中出现,但标题与文章的内容、主旨是息息相关的。光阴流逝,母亲由年轻时种竹、唱歌、劳作慢慢变老,这是流年;作者的家由从简单的仓库,到温馨的小木屋再到宽敞的吊脚楼,小家的变化预示了国家的发展,这也是流年。光阴在变,不变的是作者对母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第四章 光现象 单元测试卷 (含答案)2025-2026学年人教版(2024)八年级物理上册
- 2025春季中国南水北调集团水网智慧科技有限公司实习生招募6人模拟试卷及答案详解(考点梳理)
- 2025年智能制造的智能化升级路径
- 2025年智能音箱的语音识别技术
- 2025年智能交通系统中的车辆识别技术
- 2025年智能农业的精准施肥技术
- 2025年海洋能源装备:海水淡化反渗透膜技术创新在海洋风力发电中的应用
- 2025贵州铜仁开放大学引进专业技术人才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一套完整答案详解
- 2025北京市通州区马驹桥镇招考20人模拟试卷及答案详解(网校专用)
- 2025年福建省泉州市丰泽区部分公办学校专项公开编制内17人模拟试卷及答案详解(必刷)
- 2025年初级药师资格考试试题(附答案)
- 2025国企竞聘上岗与干部竞聘上岗笔试题及答案
- 人工智能与建筑产业体系智能化升级研究报告
- 武科大大学生手册考试内容及答案
- 集装箱吊装专项施工方案
- 2025年中国家用WiFi路由器行业市场全景分析及前景机遇研判报告
- 包覆拉拔法制备铜包铝、铜包钢双金属导线的多维度探究与展望
- 2025年领导干部任前廉政法规知识考试题库(含答案)
- 2025年山东省济宁市邹城市第十一中学中考二模数学试题
- 信息技术基础教程(WPS版)课件 第3章 Windows 10 操作系统的使用
- 小鹿斑比题目及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