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胜】(广东专用)高考生物总复习 第4章第3、4节 群落的结构群落的演替课时闯关(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doc_第1页
【决胜】(广东专用)高考生物总复习 第4章第3、4节 群落的结构群落的演替课时闯关(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doc_第2页
【决胜】(广东专用)高考生物总复习 第4章第3、4节 群落的结构群落的演替课时闯关(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doc_第3页
【决胜】(广东专用)高考生物总复习 第4章第3、4节 群落的结构群落的演替课时闯关(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决胜2013】(广东专用)高考生物总复习 第4章第3、4节 群落的结构群落的演替课时闯关(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一、单项选择题1下面的实例中,能构成群落的是()a亚马逊河谷的热带雨林b大兴安岭的红松林c无菌培养基污染后长出的共生菌落d无菌培养基上接种后长出的大肠杆菌菌落答案:c2为了降低一种真菌对果树的毒害,园艺家引入一种形态结构、生理特征和原真菌相似,但毒性较低的真菌,从而使果树增产。这两种真菌之间的关系属于()a寄生b捕食c竞争 d共生解析:选c。引入的另外一种真菌与原来的真菌由于形态结构、生理特征等相似,所以会发生竞争现象。3下列有关生物丰富度的说法正确的是()a丰富度是指单位面积或空间内生物个体数目的多少b越靠近热带地区,生物的丰富度一定越高c一般来说,某个区域生物丰富度越高,该区域的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越高d在探究土壤中小动物丰富度的过程中,要对取样土壤中的各种生物个体逐个计数解析:选c。生物丰富度是指物种数目的多少,而不是个体数量的多少。在探究土壤中小动物丰富度的过程中,对于单位面积上个体数目多的生物无法逐个计数。4(2011高考大纲全国卷)某校园有一片草坪和一片树林,下列关于这两个群落中动物分层现象的描叙,正确的是()a草坪和树林中的动物都具有分层现象b草坪和树林中的动物都没有分层现象c只有草坪和树林混杂在一起时动物才具有分层现象d草坪中的动物没有分层现象,而树林中的动物具有分层现象解析:选a。草坪和树林两个群落中的植物都具有分层现象,导致其中的动物都具有分层现象。5(2012汕头调研考试)从光裸的岩地上演替出森林的过程中,由草本植物阶段演替到灌木阶段所需的时间相对较短,其原因是()草本植物阶段,土壤中有机物较丰富,通气性好灌木根系发达,吸水能力强灌木更高大,具有更强的获得阳光的能力灌木阶段,群落内竞争激烈a bc d解析:选a。题中、均是灌木能大量快速形成优势种的主要原因。而是灌木形成后的特点。6(2011高考海南卷)某地区常年栖息着30万只鸟类,其中灰椋鸟占了最大优势,数量达10万只之多。灰椋鸟是农林害虫的天敌,喜好群体活动,常集结成庞大的鸟群在天空盘旋,形成壮观的风景。该地区为打造灰椋鸟品牌,计划在林区大规模清除其他树种,并改种灰椋鸟喜居的树种,欲招引20万只以上灰椋鸟。该计划的实施将使该地区()a灰椋鸟种内竞争必然减弱b鸟的种类必然增加c农林害虫数量必然大幅度上升d生态系统的结构必然发生变化解析:选d。由题意知,该项措施会使树种减少,会使灰椋鸟种群数量增加,种内竞争加剧,且大量捕食害虫将导致农林害虫大量减少,从而使该地区的物种数量减少,食物链和食物网简单化,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下降。7下列关于群落演替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在群落演替过程中,群落的物种构成不断地发生着改变b群落演替的根本原因在于群落内部,不受外界因素的影响c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的主要区别是演替的起始条件不同d在群落演替过程中种群总数开始是逐渐增多而后趋于稳定解析:选b。群落演替分为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主要的区别在于演替起始的条件不同。群落演替的根本原因在于群落内部,但是也受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8(2012佛山一中月考)过去人们以为作物播种密度越大,产量越高。在保证营养需要的情况下,有人对小麦的产量与播种量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如下图所示。根据上图分析,当播种密度过大时小麦产量的变化及其生态学原因分别是()a基本稳定,种内斗争加剧b明显增多,初始生物量大c明显减少,种内斗争加剧d明显减少,种间竞争加剧解析:选a。由图知,播种密度逐渐增大时,小麦的产量变化不大。当播种密度过大时小麦的种内斗争加剧。9下列关于实验“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为了调查不同时间土壤中小动物丰富度,可分别在白天和晚上取同一地块的土样b许多土壤小动物有较强的活动能力,可采用标志重捕法调查土壤小动物类群丰富度c利用小动物的避光避热性,收集样土中的小动物可采用带灯罩的热光源d对于无法知道名称的小动物,不可忽略,应记录下它们的特征解析:选b。许多土壤小动物有较强的活动能力,但由于身体微小,不适合采用标志重捕法调查,调查土壤小动物类群丰富度可采用取样器取样调查的方法。二、双项选择题10下图表示某一生态系统中,取食方式为吞食的三个物种随食物颗粒大小而产生的种群数量分布。下列对此图的分析,正确的是()a三个物种的食物存在重叠b物种甲与物种乙为竞争关系c物种丙与物种甲为捕食关系d能量流动方向由甲经乙到丙解析:选ab。由图中曲线相互位置关系可知,甲、乙、丙三者之间食性存在重叠,但食物来源又不完全相同,故a正确。由于食物存在重叠,对共同需要的食物甲、乙、丙之间会有一定程度的竞争,故b正确。仅由图中曲线含义并不能说明物种丙与物种甲之间存在竞争关系之外的其他种间关系(如捕食),故c错。由于不能确定为捕食关系,也就不能确定能量流动方向为:甲乙丙,故d也是错误的。11(2012虎门外语学校高三月考)柑橘潜叶蛾的幼虫能潜入柑橘植株嫩叶和嫩梢的表皮下取食。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潜叶蛾与柑橘存在捕食关系b杀虫剂能诱导潜叶蛾向抗药性强的方向变异c潜叶蛾大量繁殖会影响柑橘的光合作用d用农药杀灭柑橘潜叶蛾的方法属于机械防治解析:选ac。柑橘潜叶蛾的幼虫以柑橘植株嫩叶为食,故潜叶蛾与柑橘存在捕食关系;潜叶蛾大量繁殖会影响柑橘的光合作用;杀虫剂对潜叶蛾的抗药性具有选择作用,但并不能诱导变异方向,变异是不定向的;农药杀灭柑橘潜叶蛾的方法属于化学防治。12(2012潮州金中、揭阳一中联考)巨尾桉具有速生、高产的特点。某地区将天然林全部砍伐烧毁,大量单一种植巨尾桉,对环境造成不利的影响。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天然林替换成巨尾桉林的过程属于次生演替b天然林替换成巨尾桉林后物种丰富度增加c巨尾桉林比天然林的抵抗力稳定性高 d在巨尾桉林中混种其它林木有利于改善该地区环境解析:选ad。初生演替是在从来没有被植物覆盖的地面,或者是原来存在过植被、但被彻底消灭了的地方发生的演替。天然林替换成巨尾桉林的过程属于次生演替;天然林物种丰富,抵抗力稳定性高,替换成巨尾桉林后物种丰富度减少,抵抗力稳定性降低。三、非选择题13某校生物研究性学习小组在对某森林生态系统进行种群密度调查后,得到如下统计数据:第一年第二年第五年第八年甲种群449041206710乙种群012032104500请根据以上调查结果回答下列问题:(1)甲种群与乙种群之间存在着_关系,可能是导致甲种群密度变化的重要因素。而影响甲种群密度变化的其他生物因素可能还有_。(2)甲种群和乙种群作为生态系统的生产者,为其他生物的生存提供所需的_。(3)从甲、乙两个种群的演替过程,可以说明生态系统具有_能力。(4)甲种群逐渐减少,甚至可能灭绝的情况,给该生态系统可能造成的影响是_。(5)甲种群植物可能灭绝的内在因素是_。答案:(1)竞争种内斗争、寄生、捕食等(2)能量和有机物(3)自动调节(自我维持稳态)(4)以甲种群植物为食的其他生物也随之减少,甚至灭绝(5)缺乏有利变异14(2010高考福建卷)棉蚜体型微小,能附着于棉花植株上生活繁殖,以吸取棉花汁液为食。为了对棉蚜虫害进行监测,科研小组从某年6月10日开始对某棉田棉蚜种群数量进行调查。调查结果如下表:调查日期(月日)61061562062563075710715720棉蚜数量(只/株)0.424.7941.58261.731181.941976.962175.632171.462173.23(1)棉蚜与棉花的种间关系是_。(2)调查棉蚜种群数量可采用_法。据表分析,调查期间棉蚜种群数量的增长曲线呈_型,在_(日期)左右棉蚜种群增长量最大。(3)若长期使用农药防治棉蚜,会导致棉蚜种群的抗药基因频率_(增大、不变、减小)。答案:(1)寄生(2)样方s630(3)增大15下图甲表示用某种秆菌为饲料培养大草履虫和双小核草履虫的种群数量变化,其中实线为混合培养时双小核草履虫和大草履虫的种群变化,虚线为单独培养时双小核草履虫的种群变化。图乙为北方某森林中的猞猁与雪兔在90年间种群数量的变化。请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从图甲可见,大草履虫的存在与否对双小核草履虫的种群数量增长有影响,据图说明理由:_。(2)图甲中大、小草履虫之间通过_关系而间接发生作用,其作用结果是_。图乙两个种群之间通过_关系而直接发生作用,其作用结果是_。由此表明种群与种群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不同,结果也不同。(3)据图乙分析,猞猁处于_营养级,猞猁在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