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启蒙教育的一些思考.doc_第1页
美术启蒙教育的一些思考.doc_第2页
美术启蒙教育的一些思考.doc_第3页
美术启蒙教育的一些思考.doc_第4页
美术启蒙教育的一些思考.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美术启蒙教育的一些思考 作者:阿特奇奇 一当你拿到这本小册子时,你会认为这又是某种广告宣传品。你是对的,这是一份宣传品。但作为广告宣传品,这本册子却是很外行很不专业。首先,它写的很罗嗦。不是靠一两句精彩的广告语就把问题说得很明白了,他需要花费你宝贵的十分钟才能看完。这还没有加上你思考的时间。其次,它文字和诠释释的论题艰涩难懂,甚至有些文不达意。你必须是一个有文化的人才能看懂。请原谅我这么说。你可能看过很多很多的书,有很高的学位。但你不一定是一个有文化的人。我理解的文化是一种思考,对我们已经习惯了生活方式的思考。对我们熟识无睹的身边事物的思考。孔子,老子是有文化的人,但那怕一个最普通的大学生所看过的书都比他们多。我不想把他们的“文化”上升到“人生观”,“世界观”之类的这些专用名词上去。这样学究气太重。有很多有文化的人甚至不认识这几个字。-比如三字经里的孟母。下面转入正题:这本小册子是关于启蒙教育的。人类之所以区别于其他动物,是因为人类社会有文明。动物们只要在幼儿期的戏耍中就可以得到一生需要的生存技能。并且自然界按照自然的法则可以存在的很和谐快乐。而人类却不同。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大学等等,人类生命的五分之一必须在学校度过,才能正常在这个社会生活。即使是这样,为了更好的生活人们还要不断的学习,关键是在这个过程中很少有人是快乐的。很多人在反思,人类文明究竟是一种进步还是一种退步。虽然经过了这么长时间痛苦的学习煎熬,大多数人在走向社会后还是把这些从学校里带出的东西还给老师了。不是么?非吃历史饭的人很少有人会再记住唐朝是那一年建国的,非铁路局的人很少知道中国铁路究竟有几条主干线了,非技术钳工的人很少再会计算杠杆所能跷动的最大重量了,而这些在初中试卷上是每个学生都不会被扣分的。你可能也发现了这些,所以你会让孩子去参加一些兴趣小组或者特长班,你觉得或许孩子由此得到的东西或许可以给孩子带来成功,你是对的,只有兴趣才会使人得到真正牢固的知识或者技能。而这些是每一个成功人士必备的。但是,这些兴趣并没有给大多数的孩子带来成功。他们最后没有变成马云,没有变成孔令辉。因为,所有的成功人士还必须具备三种素质,坚持不懈的毅力,自信心,以及最关键的就是创新精神。没有错,只有有了创新精神才会突破各种常人无法逾越的障碍,打出漂亮的弧线球。这三点缺一不可,相辅相成。毅力来自哪里?孩子们可以几个小时几个小时的坐在电脑边,这是毅力么?你肯定说不是,这只是贪玩。但比尔.盖茨通宵写程序时你就会说那是毅力了。这很不公平,其实他们坐到电脑边的目的和心情是一样的。都是为了得到成功的体验,并且及时得到了,并且快乐着。我们的孩子很容易迷恋上游戏,因为游戏可以给他们带来成功的喜悦,游戏总是由易到难,每过一关都会有一个及时的奖励,这是游戏设计的一个基本原则。比尔.盖茨也一样,刚开始写一段代码,卖出去了,后来编一个程序,又卖出去了,后来就开始写操作系统了,也卖出去了。才有了我们现在的windows。但他们还是有不同的,前者那种及时的奖励是游戏设计者提供的,是被动的。而后者却是自我暗示的,是主动的。所以启蒙教育的目的是怎样引导孩子在学习中怎样暗示自己,及时的给自己奖励。只有一种途径,他必须经常的成功。解开一道应用题是一种成功,牢记一个单词是一种成功。弹好一首曲子是一种成功。下赢一盘棋更是一种成功。如果我们的孩子不是这样经常的成功,他们早就逃学了。但孩子们在这些学习中都要面对另外一个问题了,非常大的问题。那就是竞争,在这种竞争中成绩最好的那个孩子在学习中一定是很快乐的,也一定最爱学习。而成绩不好那些一定是不快乐的。虽然他们也成功的记住了很多的单词,成功的做好了很多的习题,成功的学会很多首曲子,成功的下赢了很多盘棋,但他们依然不快乐, -别的孩子做的好多了!因为竞争,他们的成就感被弱化了。西方的教育特别是启蒙期的教育特别注意这一点,他们弱化竞争。努力去发杨孩子个性。孩子不管做什么,只要是认真的,便会得到奖励。他们的孩子每个人都觉得自己是与众不同的,每一个都充满了自信和快乐。他们从来也不给孩子们按成绩排列名次!而我们却在夸大竞争!过多竞争使我们的孩子有了过多的失败体验,过多的失败使我们的孩子永远不再有自信。(我们的周围也缺少了诚信-连自己都不相信,怎么去相信别人?-题外话)而没有了自信心,创新精神从何而来。所以,虽然中国有世界最悠久的文明。但在现代商业文明中的地位去捉襟见肘。汽车业再怎么飞速的发展,中国也没有一辆自己的“原型车”。“深指”“沪指”其实只是克隆自华尔街。电视上拍摄“动物世界”“自然传奇”之类真正优秀科教片的是外国的科学家。中国的军阶制是照搬欧美的。中国的警察服装“好不容易”与国际接轨。好了,这些文字似曾相识,很多人都讲过了。那么看看身边吧,你穿的衣服是“韩版”的,吃的用的要经过“ISO”认证才会放心,电脑上的软件是“微软”的,看的是好莱坞的大片,甚至听的音乐里也基本全是西方乐器!一句话,包围着你的这些衣食住行甚或试听享乐,中国人原创的东西即使有,也少的可怜。这很可怕吧?更可怕的是-淘宝不是马云的,是一个日本人的。马云集团只占30%的股份。百度的大股东是南非人!腾讯的的股东是美国人!当然,这主要是历史的原因。那行,就让我们的孩子去改变吧!但我们的孩子有能力去改变么? 二当汤姆因为亲手制作的一个小玩具而得到妈妈的热吻时,我们的奇奇却因为在墙上的涂鸦而遭到训斥。当汤姆在学校开心的不想回家时,我们的奇奇每天却都是哭着被送进那个干净整洁却冷冰冰的教室。当汤姆拿着摄像机四处需找兴趣点时,我们的奇奇却被老师的作业压的喘不过气。奇奇刚出生时并不好看,红红的,眼睛紧闭,满脸皱纹,像一个小老头,但这并不影响我们爱他,他第一声的啼哭是我们一生中听到的最好的音乐。这种爱是纯粹的,因为我们知道他需要你。被需要着才会去爱。他也爱你,因为他知道你也需要他。他知道他可以给你带来快乐。有一天奇奇开始不爱你了,因为他发现你需要的不是他,而是别人家的孩子。不是吗?每次考试后你总是关注他的名次,总想让考第一名那一个成为奇奇。-那是别人家的孩子。每次看演出总想那舞台上弹钢琴的是奇奇。-那也是别人家的孩子。每次总是自觉不自觉的炫耀自己的手表而不是奇奇。每次总是为了必须或者不太必须的应酬忘记了为奇奇的比赛加油。随着年龄的增长,奇奇越来越不快乐。他开始疏远你,不再把你当成朋友。他像你一样,变得越来越功利,越来越伪善。他可能很听话,很孝顺。但他不爱你了!这也很可怕吧?我们的身边可能不缺乏所谓的道德,责任。但我们缺乏包容,缺乏爱。怎么唱常回家看看都没有用。“浪子回头金不换”。浪子回头了还是浪子么?还会快乐么?爱他,那怕他是个浪子,只要他快乐。因为快乐对我们的孩子是最重要的。有了快乐才会有爱。有了爱才会有一切。 三让孩子去学美术吧!为什么必须是美术呢?首先,美术是无级别的,是最能逃避无益竞争的。据说人的大脑是潜力无穷的,即使是爱伊斯坦他的脑细胞被利用的也不到10%,那么从理论上说,只要孩子愿意,他可以得到很多的证书,诸如钢琴九级,英语八级,跆拳道黑带,围棋九段,等等。但美术却无级可考。这里申明一下,我们这里说的美术不是美术院系考试中那些素描写生,色彩写生之类,它们可以有一些评价标准,但它们或许叫绘画技巧更恰当一些。真正好的美术作品甚至可以和这些绘画技巧没有任何的联系。上海世博会上荷兰馆最简单,只是挂了几幅梵高的画作,荷兰人以此为傲,认为那是国粹。而这些画作曾一度被认为是一文不值的垃圾。毕加索的画没有一个人可以真正理解。却没很少有人敢否定批判。一个四岁的小孩可以成为炙手可热的抽象派大师。甚至一头大象鼻子的涂鸦作品也登入大雅之堂且价值不菲。这也说明真正的美术是纯感性的,他几乎不用经过任何的基本功练习。如何评定级别?其次,原创性是美术的生命。你可以临摹毕加索的画,临摹的几乎不可挑剔。这幅画作为美术作品,并没有任何的价值。这不像音乐,你只要把一首蓝色多瑙河演绎的很好就可以登台演出。而作为一个画家,他必须是有自己独特画风的,必须是自我和个性的。个性,是美术教育能给孩子带来的最好的礼物。中国人总是以有五千年的文化而自豪,中国的美术也有很悠远的历史。但中国美术对现代文明有直接影响的却很少。鸟巢是西方的设计,彩电大楼是西方的设计,看看你的周围吧,一栋一栋的大厦像变魔术似的拔地而起,但哪一栋不是西方元素为主导,还有立交桥,活动步梯,城市雕塑,等等。这是为什么?就从中西方绘画的学习方法上来分析吧。中国画和中国书法是一体的。很有古风作为最高的评价。师法乎上,行乎其中作为不二的教育理念。临摹前人的作品作为唯一的学习途径。这就自然产生了很有趣的现象。现代的书法家再厉害,也不可能产生超过兰亭序的作品。现代的中国画家永远也不敢对石涛或者八大山人有一点不敬。这就像孔子是永远的先哲,历来科举取士以熟读四书五经为标准一样。中国文化本身就不鼓励创新精神。中国美术也一样。(所以中国人以谦虚为美德,但是不是正是这种美德让我们的孩子变得缺乏自信。)西方美术就不同,“另类”这个词在中国画中贬义的含量多一些。而在西方美术中基本上就是一个褒义词。所以在有了超越希腊竞技场的,悉尼歌剧院。有了超越悉尼歌剧院得迪拜塔。西方的美术教育把创作放在了首要的地位,他们也有基本功的训练,但却绝不像中国大多数的二流美术院系那样按统一的模式进行,把基本功的高下作为评判学生能力的主要标准。这里我要解释一个名词。“基本功”,中国画和中国书法是以是不是像“古人”作为基本功高低的评判标准的。而要解释西方美术的基本功必须要借助一个设备,那就是照相机。在照相技术发明以前,西方的美术大师一生都是以把油画弄得更像照片而努力奋斗。达芬奇也好,米开朗基罗也好,拉斐尔也好。他们的绘画和雕塑我们称之为古典派。古典派的东西是需要基本功的,并且非常的需要。透视了,比例了,色彩关系了,如果不经过长时间的训练掌握这些,你很难把一个对象画的“像”。写生,再写生,更多的写生,偶尔的临摹,这是达芬奇的学生们每天要做的事。也是我们周围,街头巷尾“美术班”里,那些为了报考美术院校的学生们每天做的事。大家注意没有,我把美术班这三个字打上了引号,因为我觉得这样的培训班叫“美术班”不太合适,恰当的名字也许应该叫“写实派绘画技能培训班”。好了,回过头来我们再来聊聊照相机。最初的照相机是黑白的,当时的彩色照片是需要人工后期加色,但仅仅如此就足以让达芬奇和他的学生砸掉写生台上的那些供自己提高技能的石膏像,他们对着模特几天几个月的辛苦绘制还不如闪光灯咔嚓一闪。但照相技术必定还不成熟,人工上色的照片总是显得灰暗生硬,这时候就产生了“印象派”。印象派其实就是想把自己变成一个高性能彩色照相机。只不过他们太关注颜色,有时忽略了形体。很多代表画家,马奈,莫奈,雷诺阿,等等,“写实派绘画技能培训班”里面的色彩课教材其实是他们写的。达芬奇,米开朗基罗,拉斐尔,马奈,莫奈,雷诺阿,这些美术大师以“再现”为美,是“客观”的画家。上网搜搜,看看他们的绘画,我相信你会同意我的看法。后来彩色照相机也发明了贵妇们不再花重金请画家们到家里来了,而是直接进了照相馆。墙壁上也开始更多的用精美的彩色照片来装饰了。这对写实派画家来说太可怕了。于是后来就出现了梵高,高更,塞尚。他们一生都在努力诠释一个观点,机器再厉害也是死的。照片再精美也是无生命的。而绘画是可以有生命的,因为他是有生命的“人”创造的。有人称他们为“后印象派”,我觉得称他们为“主观派”可能会更合适一些。因为他们已经开始放弃描摹自然,更注重去再现自己的主观感受了。梵高的画之所以值钱,可能因为他站在这个分水岭上吧。现代美术和传统美术的分水岭。然后就出现了各种各样的主观画家。马蒂斯,毕加索,康定斯基, 蒙德里安等等,数不胜数。野兽派,立体派,抽象派,达达派等等,名目繁多。产生的作品一个比一个奇怪,一个比一个看不懂。现代美术的大师们其实也根本就没想让你看懂,他们只是在努力创造一些独一无二的,你没有见过的东西,一下子在你记忆中留下印象就行了。这就是现代美术。 四现代美术还有一个别名叫“视觉艺术”。除了绘画,也包含了建筑,雕塑,服装,等等,就是说只要是你眼睛可以看到的,你都可以用是不是“艺术作品”来评价。埃菲尔铁塔是一个艺术作品,而模仿他的,外形和他相似的其他各类铁塔就只是电视铁塔。悉尼歌剧院是一个艺术作品,而稍有智商的市长就绝不会再把自己的歌剧院建成一摸一样的形式。世博会中国馆被缩小后建在了一个县城,只能说明该县长毫无艺术素质。iPhone 4因为太与众不同,或许可以称之为艺术作品,而山寨苹果手机就绝不是。皮具大师手工精心打造打造的一个手袋作品,但批量生产的就绝不是。再引申一些,一套行之有效的企业管理制度,一台使你终生受益的演讲,我们都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