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4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5-2016学年山东省德州市庆云五中七年级(上)期中地理试卷一、选择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2013秋阿克苏市校级期末)关于地球形状的说法,正确的是()a接近正圆的椭球体b大地如覆盖c天圆地方d地方如棋局2(2014秋宁城县期末)关于本初子午线的叙述,错误的是()a本初子午线就是180经线b本初子午线通过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的旧址c本初子午线是东经和西经的分界线d本初子午线就是0经线3(2015秋德州校级期中)关于地球仪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地球仪是地球的模型b地球仪是缩小了的地球模型c在地球仪上人们用不同的颜色符号和文字来表示陆地、海洋、山脉、河流、湖泊、国家和城市等地理事物的位置、形状和名称d地球仪可以方便我们知道地球的面貌4(2013秋涟水县校级期末)下列关于经线特点的叙述错误的是()与地面垂直 长度不等 与纬线垂直相交 连接南北两极abcd5(2013秋邹城市期中)划分南、北半球的纬线是()a赤道b20w经线和160e经线c20e经线和160w经线d本初子午线和180经线6(2013秋霞山区校级期末)表示西经的符号是()asbwcedn7(2015秋德州校级期中)某地的经纬度位置是45w,20s,则该地属于()a西半球和南半球b西半球和北半球c东半球和南半球d东半球和北半球8(2014秋岑溪市期中)地球自转的方向是()a自西向东b自南向北c自东向西d自北向南9(2015秋德州校级期中)下列地理现象由于地球自转产生的是()a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b昼夜交替c二分至二至日的产生d四季交替10(2015秋德州校级期中)一年有两次太阳直射的地方是()a南回归线b赤道c66.50n 或66.50sd北回归线11(2015秋德州校级期中)关于地球公转的一些叙述,正确的是()地球绕太阳的运动叫做地球的公转地球公转的方向与地球自转的方向一致,都是自东向西地球公转的轨道近似正圆,周期为一个月地球在公转时,地轴是倾斜的,而且它的空间指向保持不变abcd12(2013秋盱眙县校级期末)地球上终年寒冷的地区是()a温带地区b两极地区c高山地区d赤道地区13(2013秋霞山区校级期末)下列各项不属于地图要素的是()a指向标b图例c分层设色d比例尺14(2014秋南岗区期末)下列所列的四个比例尺中,最小的是()a图上1厘米代表实际距离100千米bc六十万分之一d1:100000015(2015秋淮南校级期中)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密集的地方可以判定为()a山谷b盆地c陡崖d山脊16(2015秋德州校级期中)下列关于海陆分布的说法,不正确的是()两极周围均是陆地陆地主要集中在北半球 东、西半球海陆分布比较均匀除了北冰洋以外,其他大洋均跨南、北半球abcd17(2014秋腾冲县校级期末)关于世界海陆分布的说法,正确的是()a地表七分陆地,三分海洋b北半球陆地面积大于南半球c南极和北极地区都以大陆为主d北半球陆地多于海洋18(2011秋大田县期末)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几乎全部是海洋的板块是()a印度洋板块b太平洋板块c亚欧板块d美洲板块19(2009衡阳模拟)世界上面积最大的洋是()a大西洋b太平洋c印度洋d北冰洋20(2014秋淮南期末)海陆变迁的主要原因有()气候变化 人类活动 地壳的变动 海平面的升降abcd21(2014秋宜宾县期中)世界著名的“低地国”是()a芬兰b爱尔兰c荷兰d波兰22(2015秋德州校级期中)对于大陆漂移假说的理解,正确的是()a它的提出,使人类重新认识了地球b仅仅是一种假说,永远不会被人类证实c是科学家在掌握大量科学证据的前提下提出的d是根据一次偶然发现而提出的,缺乏科学依据23(2015秋德州校级期中)下列各项,不能作为大陆漂移假说证据的是()世界一些地方的大陆轮廓的凹凸十分吻合 非洲和南美洲生活着不会飞的同种海牛和鸵鸟 喜马拉雅山原是一片汪洋大海 地球上七分海洋三分陆地abcd24(2015秋东海县期中)有人预测红海将成为新的大洋,其原因是()a当地火山和地震的活动造成的b苏伊士运河的开凿使红海拓展c冰川融化,地震活动造成的d印度洋板块与非洲板块的继续张裂作用25(2009洪湖市模拟)根据板块运动的规律推测,以下叙述正确的有()大西洋面积将扩大 地中海将会消失 亚洲大陆和欧洲大陆将分离 非洲大陆与南美大陆将发生碰撞abcd二、综合题(共50分)26(2015秋德州校级期中)读“地球某种运动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本图表示地球的运动,地球在轨道上运动一周所需的时间是(2)在地球运动轨道处的短线上补绘箭头,正确表示地球此种运动的方向(3)地球在这种运动的过程中,地轴的方向是的,且它的空间指向(4)由于地球在图中a、b、c、d的不同位置,受的情况不完全相同,从而形成春、夏、秋、冬四季北半球和南半球的季节正好(5)当地球运动到a处时,此时是北半球的季(6)地球运动到b处时,此时北半球的昼夜长短表现为长短27(2015秋德州校级期中)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上比例尺为1:,即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千米(2)用直尺量算一下,甲、乙两山顶的图上距离是厘米,而实地距离是米(3)图上表示高度的数字,指的是高度,表示高出的垂直距离甲山顶对乙山顶的相对高度是米(4)图中山坡e和山坡f的坡度相比,坡度陡的是(5)图中各字母处代表的地形部位名称分别是:a;b;c;d28(2011秋大田县期末)将图左侧山地不同的部位图象与右侧的等高线形态用直线一一对应连起来:29(2015秋德州校级期中)读七大洲轮廓图,回答下列各题(1)将下列代表大洲和大洋的序号及字母,填在图中相应的位置上七大洲:亚洲 欧洲 非洲 北美洲 南美洲 大洋洲 南极洲四大洋:a太平洋 b大西洋 c印度洋 d北冰洋(2)四大洋中,面积最大的是洋,面积最小的是洋(3)七大洲中,面积最大的是洲,面积最小的是洲(4)北极圈穿过哪几个洲?30(2013秋句容市校级期末)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1)ad四个半球中,为东半球的是,为西半球的是,为南半球的是,为北半球的是(2)南北半球的分界线是,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3)东、西半球中,陆地面积大的是;南、北半球中,海洋面积大的是(4)地球表面陆地与海洋的比例是(5)北极地区与南极地区海陆分布有所不同,南极地区以为主,北极地区以为主(6)ad四个半球中,最能反映出南极洲大陆轮廓图象的是31(2015秋德州校级期中)(1)读下面两段材料,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1975年,我国科学考察登山队在喜马拉雅山区的岩石中发现了含有鱼、海藻、海螺等生物化石材料二:近年来,人们发现在台湾海峡海底的某些地方分布着古代森林的遗迹两段材料说明了什么?材料一和材料二分别说明地表形态如何变化的?答:(2)有人预言:几千年后,红海将扩大,地中海将消失试用大陆漂移和板块运动的学说来解释这种现象2015-2016学年山东省德州市庆云五中七年级(上)期中地理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2013秋阿克苏市校级期末)关于地球形状的说法,正确的是()a接近正圆的椭球体b大地如覆盖c天圆地方d地方如棋局【考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及球形证据【分析】现在人们对地球的形状已有了一个明确的认识:地球并不是一个正球体,而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解答】解:现在人们对地球的形状已有了一个明确的认识:地球并不是一个正球体,而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选项bcd叙述错误,不符合题意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地球的形状,属于基础题2(2014秋宁城县期末)关于本初子午线的叙述,错误的是()a本初子午线就是180经线b本初子午线通过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的旧址c本初子午线是东经和西经的分界线d本初子午线就是0经线【考点】重要的经、纬线【分析】本初子午线是一条特殊的经线,其经度是0,该线以东是东经,以西是西经,该经线穿过英国格林尼治天文台旧址【解答】解:本初子午线是一条特殊的经线,其经度是0,该线以东是东经,以西是西经,该经线穿过英国格林尼治天文台旧址;因而,选项bcd叙述正确,选项a叙述错误;依据题意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重要的经纬线,属于基础题,识记即可3(2015秋德州校级期中)关于地球仪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地球仪是地球的模型b地球仪是缩小了的地球模型c在地球仪上人们用不同的颜色符号和文字来表示陆地、海洋、山脉、河流、湖泊、国家和城市等地理事物的位置、形状和名称d地球仪可以方便我们知道地球的面貌【考点】地球的模型-地球仪【分析】地球仪是人们仿照地球的形状,并按照一定的比例把它缩小制作的地球的模型【解答】解:地球仪是人们仿照地球的形状,并按照一定的比例把它缩小制作的地球的模型,选项bcd叙述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地球仪的特点,理解记忆即可4(2013秋涟水县校级期末)下列关于经线特点的叙述错误的是()与地面垂直 长度不等 与纬线垂直相交 连接南北两极abcd【考点】经线与纬线的划分【分析】在地球仪表面,连接南北两极并垂直于纬线的弧线,叫做经线 经线指示南北方向,各条经线的长度相等【解答】解:经线是在地球仪表面,连接南北两极并垂直于纬线的弧线,经线指示南北方向,各条经线的长度相等,选项abc不符合题意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经线的特点,理解记忆即可5(2013秋邹城市期中)划分南、北半球的纬线是()a赤道b20w经线和160e经线c20e经线和160w经线d本初子午线和180经线【考点】南北半球和东西半球的划分【分析】赤道划分南北半球的分界线;20w和160e划分东西半球的分界线【解答】解:赤道划分南北半球的分界线故选:a【点评】此题考查的是南北半球的分界线赤道,属于重点考查内容,多加强记忆6(2013秋霞山区校级期末)表示西经的符号是()asbwcedn【考点】经度与纬度的划分【分析】在地球仪上,能画出无数条经线,为了区分各条经线,人们给它们标了不同的度数,叫经度经度的划分是以本初子午线为界,向东向西各分了180,向东的180称东经,用符号“e”表示,向西的180称西经,用符号“w”表示【解答】解:表示西经的符号是w,表示东经的符号是e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经度的表示方法,牢记即可7(2015秋德州校级期中)某地的经纬度位置是45w,20s,则该地属于()a西半球和南半球b西半球和北半球c东半球和南半球d东半球和北半球【考点】用经纬网确定方向和任意地点的位置【分析】由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所构成的网络叫做经纬网,利用经纬网可以确定地球表面任何一个地点的位置【解答】解:南北半球分界线是赤道,以北为北半球,以南为南半球;东西半球分界线是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20w以东、160e以西为东半球,20w以西、160e以东为西半球,故经纬度位置是45w,20s的点位于西半球、南半球故选:a【点评】解答该题的关键是确定主导因素,根据经度判定东西半球,根据纬度判定南北半球8(2014秋岑溪市期中)地球自转的方向是()a自西向东b自南向北c自东向西d自北向南【考点】地球自转及其方向和周期【分析】地球自转是地球绕地轴自西向东转动的运动方式,其周期为一天【解答】解: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在北极上判定地球自转的方向为逆时针,在南极上判定地球自转的方向为顺时针故选:a【点评】考查地球自转的方向,要理解记忆9(2015秋德州校级期中)下列地理现象由于地球自转产生的是()a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b昼夜交替c二分至二至日的产生d四季交替【考点】昼夜交替现象的产生原因和地理意义【分析】地球自转的周期是一天;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产生的地理现象:昼夜交替;时间差异【解答】解:acd都是地球公转产生的地理现象,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现象是昼夜交替和时间差异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昼夜交替除了昼夜交替,地球自转还会产生时间差异,学生可联系学习10(2015秋德州校级期中)一年有两次太阳直射的地方是()a南回归线b赤道c66.50n 或66.50sd北回归线【考点】地球上五带昼夜长短的变化情况【分析】根据地球表面各地获得太阳光热的多少划分为五带,即热带、南温带、北温带、南寒带和北寒带在南、北回归线(23.5s23.5n)之间为热带,这是地球上唯一阳光能够直射的地带,地面获得的太阳光热最多北极圈到北极为北寒带,南极圈到南极为南寒带,寒带有极昼、极夜现象北回归线与北极圈之间为北温带,南回归线与南极圈之间为南温带,温带既无阳光直射又无极昼极夜现象,冬冷夏热,四季分明【解答】解:每年的3月21日前后,太阳直射在赤道上,即春分;每年的9月23日前后,太阳又直射在赤道上,即秋分所以一年内有两次阳光直射的地方是赤道根据题意故选:b【点评】该题考查了学生对地球公转的掌握情况属基础题11(2015秋德州校级期中)关于地球公转的一些叙述,正确的是()地球绕太阳的运动叫做地球的公转地球公转的方向与地球自转的方向一致,都是自东向西地球公转的轨道近似正圆,周期为一个月地球在公转时,地轴是倾斜的,而且它的空间指向保持不变abcd【考点】昼夜长短变化和四季形成的基本原理【分析】地球围绕太阳公转时,地轴与地球公转轨道的平面约成66.5的固定夹角这就使得一年内,太阳光线的直射点有规律地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各地正午的太阳高度也随之发生有规律的变化除了赤道,地球其他地方一年中都有昼夜长短的变化在南北极圈以内,甚至会出现“极昼”和“极夜”现象地球在公转轨道的不同位置,受太阳照射的情况也不完全相同,形成了春、夏、秋、冬四季在中纬度地区,四季更替表现明显【解答】解:地球在自转的同时还要绕着太阳转动叫地球公转,地球公转的方向与地球自转的方向一致,都是自西向东,公转的周期是一年地球围绕太阳公转时,地轴与地球公转轨道的平面约成66.5的固定夹角根据题意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地球公转的概况,属基础题12(2013秋盱眙县校级期末)地球上终年寒冷的地区是()a温带地区b两极地区c高山地区d赤道地区【考点】世界年平均气温的分布【分析】南极地区包括南极大陆及其沿海岛屿和陆缘冰,还包括南太平洋、南印度洋、南大西洋的一部分北极地区指北极圈以北的区域,包括北冰洋、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的北部及一些岛屿【解答】解:世界上终年寒冷的地区是两极地区,其成因主要是纬度因素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世界气温的分布,理解记忆即可13(2013秋霞山区校级期末)下列各项不属于地图要素的是()a指向标b图例c分层设色d比例尺【考点】地图三要素【分析】地图是学习地理必不可少的工具人们从地图上可以直接获得大量有用的地理信息我们要掌握使用地图的方法,在日常生活中养成经常读图、用图和收集地图的好习惯【解答】解:在庞大的地图家族中,有自然地图和社会经济地图打开各种地图,尽管它们所表示的内容不同,却都具备方向、比例尺、图例和注记等要素故选:c【点评】考查地图的三要素,要牢记14(2014秋南岗区期末)下列所列的四个比例尺中,最小的是()a图上1厘米代表实际距离100千米bc六十万分之一d1:1000000【考点】地图上的比例尺应用【分析】比较比例尺的大小,比例尺就是个分数,我们把所有的比例尺都写成分数的形式,在分子相同的情况下,分母越大分数越小,也就是比例尺越小;反之,分母越小分数越大,也就是比例尺就越大,依据以上知识,我们解答此题【解答】解:比较比例尺的大小,比例尺就是个分数,我们把所有的比例尺都写成分数的形式,在分子相同的情况下,分母越大分数越小,也就是比例尺越小;反之,分母越小分数越大,也就是比例尺就越大我们把所有的比例尺统一单位写成分数是:a、1:10000000,b、1:60000,c、1:600000,d、1:1000000,所以我们判断比例尺最小的是a故选:a【点评】此题考查如何判断比例尺的大小,属于关于比例尺知识的基础考查题15(2015秋淮南校级期中)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密集的地方可以判定为()a山谷b盆地c陡崖d山脊【考点】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分析】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高四周低则为山顶;两山顶之间相对低洼的部位为鞍部;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低四周高则为盆地;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为山脊;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为山谷,等高线重合的地方为陡崖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越密集,表示坡度越陡,等高线越稀疏,表示的坡度越缓【解答】解: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越密集,表示坡度越陡,等高线越稀疏,表示的坡度越缓,等高线重合的地方为陡崖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掌握各种地形的判读方法后,理解解答即可16(2015秋德州校级期中)下列关于海陆分布的说法,不正确的是()两极周围均是陆地陆地主要集中在北半球 东、西半球海陆分布比较均匀除了北冰洋以外,其他大洋均跨南、北半球abcd【考点】海陆分布概况【分析】根据人们的计算,地球上陆地面积占29%,海洋面积占71%,地球上三分是陆地,七分是海洋陆地集中于北半球、东半球;海洋集中于南半球、西半球将地球分为水半球和陆半球,陆半球上依然是海洋多于陆地所以,无论怎样划分半球,都是海洋多于陆地【解答】解:北极地区以海洋为主,南极地区以陆地为主,陆地主要集中在北半球和东半球,东西半球的海陆分布不均,除了北冰洋以外,其他大洋均跨南、北半球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世界的海陆分布,熟记课本知识点解答即可17(2014秋腾冲县校级期末)关于世界海陆分布的说法,正确的是()a地表七分陆地,三分海洋b北半球陆地面积大于南半球c南极和北极地区都以大陆为主d北半球陆地多于海洋【考点】海陆分布概况【分析】地球上海陆分布中,海洋面积比陆地面积大海洋面积占地球表面积的71%,陆地占地球表面积的29%其中北半球陆地面积较集中,但无论南半球还是北半球,海洋面积都大于陆地面积半岛是陆地伸向海洋的部分,即一面临陆地,三面被水包围的陆地;海峡是沟通两个海域之间的狭窄水道【解答】解:a、地球上七分是海洋,三分是陆地海洋彼此相连成一片,陆地则被海洋分割成许多大大小小的陆地故错误;b、从南北半球看,陆地集中于北半球,故正确;c、陆地集中于北半球,但北极周围却是一片海洋;海洋大多集中于南半球,但南极周围却是一块陆地,故错误;d、北半球陆地面积较集中,但无论南半球还是北半球,海洋面积都大于陆地面积故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海陆分布的基础知识,学生最好多观察地图,得出较直观的印象18(2011秋大田县期末)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几乎全部是海洋的板块是()a印度洋板块b太平洋板块c亚欧板块d美洲板块【考点】六大板块及其示意图【分析】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地球的岩石圈是由板块拼合而成的,全球主要有六大板块,其中太平洋板块几乎全部是海洋,其余板块既包括大陆,又包括海洋【解答】解:六大板块中,几乎全部是海洋的板块是太平洋板块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六大板块的分布,属于基础题目,要记牢19(2009衡阳模拟)世界上面积最大的洋是()a大西洋b太平洋c印度洋d北冰洋【考点】四大洋的的地理分布和概况【分析】地球上的海洋,被陆地穿插分割,形成彼此相连的四个大洋按照它们的面积大小,依次为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解答】解:四大洋的面积从大到小依次为: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选项a、c、d不符合题意;选项b符合题意故选:b【点评】做该题时可以根据大洲大洋的分布图,直观感受20(2014秋淮南期末)海陆变迁的主要原因有()气候变化 人类活动 地壳的变动 海平面的升降abcd【考点】海陆变迁【分析】现代科学研究表明,地壳的变动、海平面升降,是造成海陆变迁的主要原因,人类活动,例如填海造陆等,也会引起海陆的变化【解答】解:现代科学研究表明,地壳的变动、海平面升降,是造成海陆变迁的主要原因故选:c【点评】根据造成海陆变迁的原因,分清主次,解答本题在理解的基础上即可21(2014秋宜宾县期中)世界著名的“低地国”是()a芬兰b爱尔兰c荷兰d波兰【考点】世界上的国家和地区概况【分析】荷兰人将风车视为帮助他们发展的“功臣”,确定每年5月的第二个星期六为“风车日”这一天,全国的风车一齐转动,举国欢庆【解答】解:荷兰靠近北海,地势低洼,沼泽湖泊众多,是一个“低地之国”,有将近40%的土地低于海平面由于地势低洼,荷兰常常受到海潮的侵蚀于是,人们筑坝围堤,与海争地,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座为人类提供动力的抽水风车,并很快得到普及如果没有这些高高耸立的抽水风车,荷兰人就无法从大海中争得近乎领土面积1/3的土地,也就没有当地奶酪的盛名和郁金香的芬芳故选:c【点评】欧洲流传着一句话:“上帝创造了人,荷兰风车创造了陆地”要正确理解荷兰人与大自然的斗争,学习其精神22(2015秋德州校级期中)对于大陆漂移假说的理解,正确的是()a它的提出,使人类重新认识了地球b仅仅是一种假说,永远不会被人类证实c是科学家在掌握大量科学证据的前提下提出的d是根据一次偶然发现而提出的,缺乏科学依据【考点】海陆轮廓形成的两大学说【分析】大陆漂移假说是20世纪初由魏格纳提出的大陆漂移假说认为,地球上原先只有一块叫“泛大陆”的庞大陆地,被叫做“泛大洋”的广袤海洋所包围大约两亿年以前,泛大陆开始破裂,“碎块”像浮在水上的冰块一样向外越漂越远距今大约两三百万年前,这些漂移的大陆漂到今天的位置,形成现在七大洲、四大洋的基本面貌【解答】解:德国科学家魏格纳在偶然翻阅世界地图时发现:大西洋的两岸欧洲和非洲的西海岸遥对北南美洲的东海岸,轮廓非常相似,这边大陆的凸出部分正好能和另一边大陆的凹进部分凑合起来,他坚信这不是巧合,便顺着这条思路研究下去,并经过实地考察,后来提出了大陆漂移假说20世纪60年代起,通过深海探测以及人造卫星的精密测量,证实大陆确实在不断“漂移”故选:c【点评】想一想:大陆漂移假说对地理学有什么贡献?23(2015秋德州校级期中)下列各项,不能作为大陆漂移假说证据的是()世界一些地方的大陆轮廓的凹凸十分吻合 非洲和南美洲生活着不会飞的同种海牛和鸵鸟 喜马拉雅山原是一片汪洋大海 地球上七分海洋三分陆地abcd【考点】海陆轮廓形成的两大学说【专题】课本知识迁移类开放题;海陆变迁与板块构造学说【分析】德国科学家魏格纳在偶然翻阅世界地图时发现:大西洋的两岸欧洲和非洲的西海岸遥对南北美洲的东海岸,轮廓非常相似,这边大陆的凸出部分正好能和另一边大陆的凹进部分凑合起来,他坚信这不是巧合,便顺着这条思路研究下去,后来提出了大陆漂移假说【解答】解:世界一些地方的大陆轮廓的凹凸十分吻合和非洲和南美洲生活着不会飞的同种海牛和鸵鸟可以作为大陆漂移假说的证据;喜马拉雅山原是一片汪洋大海说明了海陆变迁;地球上七分海洋三分陆地,说明了地球海陆分布的面积比例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大陆漂移假说的证据,理解解答即可24(2015秋东海县期中)有人预测红海将成为新的大洋,其原因是()a当地火山和地震的活动造成的b苏伊士运河的开凿使红海拓展c冰川融化,地震活动造成的d印度洋板块与非洲板块的继续张裂作用【考点】板块的运动【分析】地质学家经过长期研究,又提出了板块构造学说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地球岩石圈是由板块拼合而成的全球主要有六大板块,其中太平洋板块几乎全部是海洋,其余板块既包括大陆,又包括海洋海洋与陆地的相对位置是不断变化的【解答】解:亚洲和非洲之间的红海,位于非洲板块和印度洋板块之间,两大板块张裂拉伸,使红海面积不断扩大所以有人预言,几千万年后红海将成为新的大洋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板块构造学说及其应用的问题,知识点较难,是常见的经典性题例25(2009洪湖市模拟)根据板块运动的规律推测,以下叙述正确的有()大西洋面积将扩大 地中海将会消失 亚洲大陆和欧洲大陆将分离 非洲大陆与南美大陆将发生碰撞abcd【考点】板块的运动【分析】根据板块构造学说,板块之间的边界类型有两种,一种是生长型的边界,该种边界两侧的板块之间的距离会越来越远;另一种是消亡边界,板块之间的距离会越来越小【解答】解:大西洋中间有一条生长型的板块边界线,所以它的面积将扩大;地中海中间有一条消亡型边界线,所以它的面积会不断缩小,直至消失;亚洲大陆和欧洲大陆是一个大板块,板块内部相对比较稳定;非洲大陆与南美大陆之间隔着大西洋,而大西洋面积会不断扩大,因此二者不可能发生碰撞故选:d【点评】要记住大洲大洋所在的板块及板块的边界类型,这样才能便于判断分析相关问题二、综合题(共50分)26(2015秋德州校级期中)读“地球某种运动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本图表示地球的公转运动,地球在轨道上运动一周所需的时间是一年(2)在地球运动轨道处的短线上补绘箭头,正确表示地球此种运动的方向(3)地球在这种运动的过程中,地轴的方向是倾斜的,且它的空间指向保持不变(4)由于地球在图中a、b、c、d的不同位置,受太阳照射的情况不完全相同,从而形成春、夏、秋、冬四季北半球和南半球的季节正好相反(5)当地球运动到a处时,此时是北半球的春季(6)地球运动到b处时,此时北半球的昼夜长短表现为昼长夜短【考点】昼夜长短变化和四季形成的基本原理【分析】地球在自转的同时还要绕着太阳转动叫地球公转,地球公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公转的周期是一年地球围绕太阳公转产生了四季变化、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以及地球五带等现象【解答】解:(1)结合图示得知:这是地球公转示意图,公转的周期是一年 (2)地球公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的(逆时针方向) (3)地球围绕太阳公转时,地轴与公转轨道的平面成66.5的固定倾角,且方向保持不变,这就使得一年内太阳光线的直射点有规律地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 (4)地球公转过程中,受太阳照射的情况不同,太阳的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来回移动,从而形成了四季的更替;南北半球的季节正好相反 (5)当地球处于a位置时,太阳的直射点在赤道上(3月21日前后),时值北半球的春季 (6)地球运动到b处时,太阳的直射点在北回归线上,此时为北半球夏至日,昼长夜短故答案为:(1)公转;一年(2)(3)倾斜;保持不变 (4)太阳照射;相反 (5)春 (6)昼;夜【点评】此题考查地球公转的概况,结合示意图理解解答27(2015秋德州校级期中)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上比例尺为1:50000,即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0.5千米(2)用直尺量算一下,甲、乙两山顶的图上距离是3厘米,而实地距离是1500米(3)图上表示高度的数字,指的是海拔高度,表示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甲山顶对乙山顶的相对高度是5米(4)图中山坡e和山坡f的坡度相比,坡度陡的是f(5)图中各字母处代表的地形部位名称分别是:a鞍部;b山脊;c山谷;d陡崖【考点】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分析】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高,四周低则为山顶;两山顶之间相对低洼的部位为鞍部;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低,四周高则为盆地;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为山脊;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为山谷,等高线重合的部位是陡崖【解答】解:(1)比例尺是表示图上距离与实地距离之比,据图中的线段式比例尺可得,图上比例尺为1:50000,即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 0.5千米(2)甲、乙两山顶的图上距离是3厘米,而实地距离是1500米(3)图上表示高度的数字,指的是海拔高度,表示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甲山顶对乙山顶的相对高度是273268=5米(4)图中山坡e和山坡f的坡度相比,坡度陡的是f,该处等高线密集(5)图中各字母处代表的地形部位名称分别是:a是鞍部;b是山脊;c是山谷;d是陡崖,该部位适宜做攀岩运动故答案为:(1)50000;0.5;(2)3;1500;(3)海拔;海平面;5;(4)f;(5)鞍部;山脊;山谷;陡崖【点评】本题考查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读图理解解答即可28(2011秋大田县期末)将图左侧山地不同的部位图象与右侧的等高线形态用直线一一对应连起来:【考点】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分析】用等高线来表示地面高低起伏的地图,就称之为等高线地形图,在等高线地形图中,根据等高线不同的弯曲形态,就可以看出地表形态的一般状况【解答】解: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高四周低则为山顶;两山顶之间相对低洼的部位为鞍部;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为山脊;等高线向海拔高出凸为山谷;几条海拔不同的等高线重合处为陡崖故答案为:【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该知识点是重点内容29(2015秋德州校级期中)读七大洲轮廓图,回答下列各题(1)将下列代表大洲和大洋的序号及字母,填在图中相应的位置上七大洲:亚洲 欧洲 非洲 北美洲 南美洲 大洋洲 南极洲四大洋:a太平洋 b大西洋 c印度洋 d北冰洋(2)四大洋中,面积最大的是太平洋,面积最小的是北冰洋(3)七大洲中,面积最大的是亚洲,面积最小的是大洋洲(4)北极圈穿过哪几个洲?欧洲、亚洲、北美洲【考点】七大洲的地理分布和概况;四大洋的的地理分布和概况【分析】地球上的陆地被海洋分割成六个大块和许多小块,面积较大的陆地叫大陆,面积较小的陆地叫岛屿,大陆和它附近的岛屿合称大洲全世界共有七大洲,按面积由大到小排列分别为: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和大洋洲【解答】解:(1)依据七大洲、四大洋的位置填注即可; (2)从图中看出,四大洋中面积最大的是太平洋,面积最小的是北冰洋; (3)从图中看出,七大洲中,面积最大的是亚洲,面积最小的是大洋洲; (4)从图中看出,北极圈穿过亚洲、欧洲、北美洲故答案为:(1)(2)太平;北冰;(3)亚;大洋;(4)欧洲、亚洲、北美洲【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世界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地理分布30(2013秋句容市校级期末)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1)ad四个半球中,为东半球的是a,为西半球的是c,为南半球的是d,为北半球的是b(2)南北半球的分界线是赤道,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20w和160e的经线圈(3)东、西半球中,陆地面积大的是东半球;南、北半球中,海洋面积大的是南半球(4)地球表面陆地与海洋的比例是3:7(5)北极地区与南极地区海陆分布有所不同,南极地区以陆地为主,北极地区以海洋为主(6)ad四个半球中,最能反映出南极洲大陆轮廓图象的是d【考点】南北半球和东西半球的划分;海陆分布概况【分析】从不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秋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2024)新教材第八单元《习作:那次经历真难忘》练习题附答案
- 药剂性能优化工艺考核试卷及答案
- 金属雕刻工艺创新平台建设考核试卷及答案
- 飞机蒙皮落压钣金工三级安全教育(公司级)考核试卷及答案
- 动车组维修师协同作业考核试卷及答案
- 2024新版2025秋青岛版科学六三制三年级上册教学课件:第三单元 第13课 瘪的乒乓球鼓起来了
- 产教融合背景下现代产业学院探索与实践
- 信息技术知识试题及答案
- 工厂安全风险控制与设备作业安全知识试卷
- 员工分红协议书
- 施工交通安全教育
- Unit 2 What's interesting about families(说课稿)-2024-2025学年沪教版(2024)英语三年级上册
- 上海市第一至十八届高一物理基础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
- 十二指肠恶性肿瘤护理查房
- 【MOOC】《医学心理学》(北京大学)章节期末中国大学慕课答案
- 涂层材料与叶轮匹配性研究-洞察分析
- 《国际跳棋教学》课件
- 食品进货与供货商档案相对应制度模版(3篇)
- 防治血吸虫病主题班队课
- 12SG121-1 施工图结构设计总说明
- NB-T31053-2014风电机组低电压穿越建模及验证方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