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社会学教学大纲.doc_第1页
19社会学教学大纲.doc_第2页
19社会学教学大纲.doc_第3页
19社会学教学大纲.doc_第4页
19社会学教学大纲.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社会学 教学大纲一、 理论教学内容绪论1、社会学研究对象与学科性质。2、社会学发展简史。3、社会学基本理论。文化1、文化的内涵。2、文化的限制、结构和功能。3、文化交流的内容。社会角色1、个体社会化的内涵。2、社会角色的内涵与基本类型。3、社会角色的扮演与失调。社会群体1、社会群体的内涵及其特征。2、社会群体的结构和功能。3、作为初期群体的家庭。社会组织1、组织的内涵及其特征。2、组织理论流派。3、组织的结构。 社会行为与社会交往1、社会行为的内涵及其构成要素。2、社会行为的方式。3、社会交往的内涵与结构。社会分层与社会流动1、社会分层的内涵。2、社会分层理论。3、社会流动的内涵。4、我国现有的社会分层与社会流动状况。社会问题与社会控制1、社会问题与社会控制的内涵。2、我国当前几种重大的社会问题。3、社会问题的控制途径。社会保障与社会工作1、社会保障的内涵、性质和作用。2、社会工作的内涵与特征。3、我国社会保障与社会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社会变迁与社会现代化1、社会变迁与社会现代化的内涵。2、现代化理论及其发展。3、中国现代化历程及其特点。4、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主要目标及其特征。二、 实践教学内容社会学实证研究包括一整套方法论和一系列具体操作程序,学生要掌握其中的内容和能力要求,必须要在理论上熟知实证研究的方法论,并且熟知实证研究各个环节,在实践上能够具体操作。根据这一要求,实践教学必须包括以下内容:1、强化学生用社会学视角观察社会的能力:引导学生以社会学视角关注社会发展,观察社会现象,尤其是社会转型期所出现的各种社会病症和新事物,从中选取研究点位,组建研究课题。2、训练学生设计研究方案的能力:从熟悉研究方案的设计规则开始,到了解一般方案设计的思维逻辑,再到针对具体研究课题自主进行研究逻辑的设计。3、训练从概念到指标的操作化能力:能够对理论层次的概念进行定义、分析,用可操作化的指标表示概念,建立指标体系。4、训练设计研究工具的能力:依据研究类型选择研究工具,并根据研究假设对其进行设计,包括研究提纲、实验场景、问卷、量表等。5、训练实施调查研究的组织安排能力:组建研究小组,组织访员,进行访员培训,分配样本,安排问卷回收工作,建立监督。6、对研究资料的统计和分析能力:对收集的文字资料进行归纳、整理和分析,对数据资料进行整理、登录,并能应用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7、撰写研究报告的能力:通过对研究资料的分析印证假设,由此进行理论探讨和挖掘。三、 学时分配教学内容学时数实践网上课堂第一章 绪论4第二章 文化4第三章 社会角色4第四章 社会群体4第五章 社会组织4第六章 社会行为与社会交往4第七章 社会分层与社会流动4第八章 社会问题与社会控制4第九章 社会保障与社会工作4第十章 社会变迁与社会现代化2考试2社会学教学大纲说明一、 本课程性质、作用和任务社会学是从社会整体出发,综合研究社会行为、社会关系及其变化发展规律的一门应用性社会科学。它在整个社会科学领域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其不仅是社会科学的基础性学科,也是一门与现实生活息息相关的应用性学科。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我们不仅可以获得科学的社会知识,加深对社会现象的新认识,而且可以掌握许多分析与研究复杂社会现象的理论和方法,从而为我们科学认识个人、社会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奠定良好的基础。本课程将密切结合我国的社会实际,在充分吸收社会学最新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全面、系统地介绍社会学学科的主要领域、基本范畴、主要理论和研究方法。二、 本课程与其它有关课程的联系与分工划清社会学与其他学科,特别是接近学科的界限,明确它们之间的关系,对于认识社会学这门学科的性质,确定它在科学之林中的地位有重要意义。社会学需要划清界限的相近学科有3类:哲学;对人类、社会进行综合性、整体性研究的社会科学;对社会的某个领城进行研究的专门性社会科学。哲学是社会学的基础,社会学和历史学及人类学研究的侧重点和任务及要解决的问题都不同,社会学与专门性社会科学,如政治学、经济学、法律学等的区别,主要表现在研究对象上的不同。社会学是从社会整体出发,综合研究社会行为、社会关系及其变化发展规律的一门应用性社会科学。三、 本课程的基本要求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社会学的理论,提高理解、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并运用社会学的思想、观点指导工作的生活,对社会各种各类的现象有独立的调查,整体的考量的专业基础。四、 本课程各部分内容的教学要求本课程的体系分绪论、静态篇、动态篇三个部分。这三部分紧密相关、互相渗透,构成了社会学这门学科的完整体系。绪论要求了解社会学的研究对象、社会学的学科性质、特征和功能,发展历史和基本理论认识学习社会学这门课程的意义,掌握社会学与其它相近学科之间的区别与联系。静态篇要求了解文化的各种定义,综合把握文化的内涵、特征、结构和功能;弄清文化对社会生活的意义;理解文化的特殊性和普遍性;明确文化与文明之间的关系。从最微观的角度认识个体社会化与社会角色的内涵、类型;认识个体如何通过社会化的过程而获得相应的社会角色的;了解并掌握社会角色失调的调适方法。了解社会群体的性质、特征及其类型;认识群体的网络结构和内部组织结构以及群体关系的基本要求;详细了解“家庭”这种特殊群体的有关知识。了解组织的特征及其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通过分析组织结构的具体形态以及正式结构的功能等,进一步认识组织中的社会关系的特点;了解组织运行的具体过程;初步认识有关组织的理论流派及其局限性。动态篇要求了解社会行为的内容、类型、性质及其形成条件,尤其是集体行为的特征及其形成条件;了解社会交往的涵义、结构及其分类,认识社会交往与社会发展的关系。了解社会分层与社会流动的内涵、特征及其基本类型;了解社会分层的基本方法以及我国社会分层与社会流动的现状。了解社会问题与社会控制的内涵、特征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认识社会问题的后果及其影响,掌握社会控制的一般途径和手段;重点了解当前我国几种重大的社会问题及其相应的社会控制途径。了解社会保障与社会工作的内涵、性质、功能和特征;认识我国社会保障与社会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掌握社会工作的基本方法和技巧。了解社会变迁与社会现代化的内涵、原因及其特征;了解现代化理论的基本观点和流派;认识社会现代化的历史脉络,明确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主要目标及特征。五、 教学内容、重点和难点1、 教学内容(1)、理论教学内容绪论1、社会学研究对象与学科性质。2、社会学发展简史。3、社会学基本理论。文化1、文化的内涵。2、文化的限制、结构和功能。3、文化交流的内容。社会角色1、个体社会化的内涵。2、社会角色的内涵与基本类型。3、社会角色的扮演与失调。社会群体1、社会群体的内涵及其特征。2、社会群体的结构和功能。3、作为初期群体的家庭。社会组织1、组织的内涵及其特征。2、组织理论流派。3、组织的结构。 社会行为与社会交往1、社会行为的内涵及其构成要素。2、社会行为的方式。3、社会交往的内涵与结构。社会分层与社会流动1、社会分层的内涵。2、社会分层理论。3、社会流动的内涵。4、我国现有的社会分层与社会流动状况。社会问题与社会控制1、社会问题与社会控制的内涵。2、我国当前几种重大的社会问题。3、社会问题的控制途径。社会保障与社会工作1、社会保障的内涵、性质和作用。2、社会工作的内涵与特征。3、我国社会保障与社会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社会变迁与社会现代化1、社会变迁与社会现代化的内涵。2、现代化理论及其发展。3、中国现代化历程及其特点。4、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主要目标及其特征。(2)、实践教学内容社会学实证研究包括一整套方法论和一系列具体操作程序,学生要掌握其中的内容和能力要求,必须要在理论上熟知实证研究的方法论,并且熟知实证研究各个环节,在实践上能够具体操作。根据这一要求,实践教学必须包括以下内容:第一、强化学生用社会学视角观察社会的能力:引导学生以社会学视角关注社会发展,观察社会现象,尤其是社会转型期所出现的各种社会病症和新事物,从中选取研究点位,组建研究课题。第二、训练学生设计研究方案的能力:从熟悉研究方案的设计规则开始,到了解一般方案设计的思维逻辑,再到针对具体研究课题自主进行研究逻辑的设计。第三、训练从概念到指标的操作化能力:能够对理论层次的概念进行定义、分析,用可操作化的指标表示概念,建立指标体系。第四、训练设计研究工具的能力:依据研究类型选择研究工具,并根据研究假设对其进行设计,包括研究提纲、实验场景、问卷、量表等。第五、训练实施调查研究的组织安排能力:组建研究小组,组织访员,进行访员培训,分配样本,安排问卷回收工作,建立监督。第六、对研究资料的统计和分析能力:对收集的文字资料进行归纳、整理和分析,对数据资料进行整理、登录,并能应用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第七、撰写研究报告的能力:通过对研究资料的分析印证假设,由此进行理论探讨和挖掘。2、 教学重点(1)介绍社会学的一些基本问题,包括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社会学的学科特点和社会作用、历史发展和研究方法等。(2)主要考察社会有机整体的基本构成要素及其相互关系,内容包括社会化、社会群体、社会组织等。(3)考察社会各构成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和运行的动态过程、社会的变迁及其规律性,内容包括社会分层与社会流动、社会变迁与社会问题等。3、 教学难点考察社会各构成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和运行的动态过程、社会的变迁及其规律性,内容包括社会分层与社会流动、社会变迁与社会问题等。六、 具体教学要求绪论一、学习目的与要求主要是了解和理解社会学的研究对象、社会学的学科性质、特征和功能,发展历史和基本理论,认识学习社会学这门课程的意义,掌握社会学与其它相近学科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并把社会学理论应用于实践。二、需要掌握的基本内容1、 社会学是认识社会和改造社会的有效工具,它是从社会整体出发,综合研究社会行为、社会关系及其变化发展规律的一门应用性社会科学。2、 社会学作为社会科学的基础学科,在社会科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其主要有“总和论”、“综合论”、“普适论”、“平列论”和“中心论”几种。3、 社会学的学科特征是:整体性、广泛性、综合性和应用性。其功能可以分为认识功能(描述、解释、预测、规范)和实践功能(教育、管理、咨询、监督)。4、社会学发展简史:了解社会学的基本线索及其在不同时期的发展状况。5、社会学基本理论:了解社会学理论的演进逻辑、基本形态和发展规则,掌握现代社会学时期富有影响的几种主要理论流派及其对社会学发展的影响。文化一、学习目的与要求主要是了解文化的各种定义,综合把握文化的内涵、特征、结构和功能;弄清文化对社会生活的意义;理解文化的特殊性和普遍性;熟练掌握文化与文明之间的关系,把文化的相关理论应用于实践。二、需要掌握的基本内容1、 文化的内涵。文化是指人类创造处理并可以通过学习获得和为后人传递下去的一切物质和非物质产品的总称。2、 文化的限制、结构和功能。3、 文化交流的内容。包括由文化传播而引起的文化接触、文化冲突、文化采借、文化移植和文化整合过程。4、 文化与文明的区别与联系。社会角色一、学习目的与要求主要是从最微观的角度了解个体社会化与社会角色的内涵、类型;理解个体如何通过社会化的过程而获得相应的社会角色的;熟练并掌握社会角色失调的调适方法,并把社会角色的理论应用于实践,分析社会中各类社会角色的含义。二、需要掌握的基本内容1、 个体社会化的内涵。(1)个体社会化是“生物人”向“社会人”的转化;(2)个体社会化是人的终身转化;(3)个体社会化是双向转化的过程。2、 社会角色的内涵与基本类型。包括先赋角色与自致角色、自觉角色与不自觉角色、规定性角色与开放性角色、功利性角色与表现性角色。3、 社会角色的扮演与失调。包括角色冲突、角色混同、角色中断及其角色失败等。社会群体一、学习目的与要求主要是了解社会群体的性质、特征及其类型;理解群体的网络结构和内部组织结构以及群体关系的基本要求;熟练掌握“家庭”这种特殊群体的有关知识,并把社会群体的理论应用于实践分析身边的群体特征。二、需要掌握的基本内容1、 社会群体的内涵及其特征。社会群体是人们通过某种社会关系联结起来进行共同活动和感情交流的集体。它有一定数量的社会成员;有一定的为群体成员所接受的目标;有明确的成员关系和归属感;有一定的行为准则;有一定的时间持续性。2、 社会群体的结构和功能。群体结构可分为群体的社会网络结构和群体的内部组织结构。群体的功能是群体结构的动态表现,不同类型结构的群体,其具体功能不尽相同。3、 作为初期群体的家庭。家庭是指由婚姻、血缘、收养关系所构成的社会初级群体。其主要类型有核心家庭、主干家庭、联合家庭和特殊家庭等。社会组织一、学习目的与要求主要是了解组织的特征及其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通过分析组织结构的具体形态以及正式结构的功能等,理解组织中的社会关系的特点;熟练掌握组织运行的具体过程;初步认识有关组织的理论流派及其局限性;并把社会组织的理论应用于实践,分析社会上的各类组织。二、需要掌握的基本内容1、 组织的内涵及其特征。组织是人们为了合理有效地达到特定的目标,有计划地建立起来的结构较为严密的制度化的社会群体。其特点有:特定的目标;成员的角色化;正式而明确的规范;权威体系和科层化的管理。2、 组织理论流派。包括古典理论;人际关系理论;组织行为理论;系统理论和权变理论。3、 组织的结构。传统形式的组织结构:直线制、职能制、直线参谋制、直线职能参谋制。现代组织结构:事业部制结构、矩阵制、多维立体结构。 社会行为与社会交往一、学习目的与要求主要是了解和理解社会行为的内容、类型、性质及其形成条件,熟练掌握集体行为的特征及其形成条件;了解和理解社会交往的涵义、结构及其分类,熟练掌握社会交往与社会发展的关系,并应用于实践分析日常生活中的社会行为和社会交往。二、需要掌握的基本内容1、 社会行为的内涵及其构成要素。社会行为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与他人和社会有关的一切行为,它是人类进行活动,认识社会,改造社会,满足人们日益增长需求的表现。2、 社会行为的方式。主要包括暗示与模仿,竞争与合作,冲突与调适。3、 社会交往的内涵。社会交往是一个多层次、多方面的动态系统结构,它既包括人际、群际、区际乃至国际等多层次的交往,也包括相互沟通、相互作用、相互了解等多方面的内容。4、 社会交往的结构。社会交往是与社会同步发展的。从静态角度来分析,社会交往由交往主体、交往手段、交往对象构成;从动态角度来分析,它是由交往起点、交往程序和交往结果构成。社会分层与社会流动一、学习目的与要求主要是了解和理解社会分层与社会流动的内涵、特征及其基本类型;熟练掌握社会分层的基本方法,并应用于实践,分析我国社会分层与社会流动的现状。二、需要掌握的基本内容1、 社会分层的内涵。社会分层就是按照一定的标准把社会成员划分为高低有序的过程。社会分层是社会不平等的一种外在表现。2、 社会分层理论。包括马克思关于社会分层的基本观点以及西方有关社会分层的若干内容及其特征。3、 社会流动的内涵。社会流动是指社会成员在一定的社会分层结构中位置的变动。4、 我国现有的社会分层状况。农民阶级和工人阶级的内部分化问题,新的社会阶层的出现及其发展趋势。5、 我国现有的社会流动状况。民工潮的形成原因及其影响。社会问题与社会控制一、学习目的与要求主要是了解社会问题与社会控制的内涵、特征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理解社会问题的后果及其影响,熟练掌握社会控制的一般途径和手段;应用于实践,分析当前我国几种重大的社会问题及其相应的社会控制途径。二、需要掌握的基本内容1、 社会问题的内涵。社会问题是由于社会关系或社会环境失调,致使社会全体成员或相当一部分成员的共同生活受到不良影响,社会进步发生障碍并需要运用社会力量才能加以解决的社会现象。其突出的特征就是“问题性”和“社会性”。2、 社会控制的内涵。社会控制是指社会组织体系通过社会规范以及与之相应的方式和手段,对社会成员或群体的行为进行指导和约束,从而协调社会关系的各部分,维持社会秩序,推动社会发展的过程。3、 我国当前几种重大的社会问题。腐败问题、就业问题、犯罪问题和人口问题。4、 社会问题的控制途径。强制性社会控制与非强制性社会控制在社会问题治理中的作用与效果。社会保障与社会工作一、学习目的与要求主要是了解社会保障与社会工作的内涵、性质、功能和特征;理解我国社会保障与社会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熟练掌握社会工作的基本方法和技巧,应用于实践,用社会工作的方法分析身边的案例。二、需要掌握的基本内容1、 社会保障的内涵、性质和作用。社会保障是国家和社会建立的一系列有组织的措施和制度总称。其中包括社会保险、社会福利、社会救济和社会优抚等内容。其目的是为社会成员因年老、疾病、伤残、失业、生育、死亡、灾害等原因丧失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时,提供经济和物质帮助。2、 社会工作的内涵与特征。社会工作是以利他主义为指导,以科学的知识为基础,运用科学的方法进行助人服务活动。其突出的特征就是利他性、专业性、服务性、职业性和非赢利性。3、 我国社会保障与社会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社会保障的相对滞后与不完善;社会工作的非专业化和职业化。4、 社会工作方法。个案社会工作方法、团体社会工作方法、社区社会工作方法和社会工作行政。 社会变迁与社会现代化一、学习目的与要求主要是了解社会变迁与社会现代化的内涵、原因及其特征;理解现代化理论的基本观点和流派;熟练掌握社会现代化的历史脉络,应用于实践,分析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主要目标及特征。二、需要掌握的基本内容1、 社会变迁的内涵。社会变迁是社会关系与社会结构基本形态的变化。其根本原因在于社会生产力的增长,以及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2、 社会现代化的内涵。社会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